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

探讨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业务流程是一系列通过可测量的方式针对达到一个或更多业务目标的相关业务行为,它是企业的动态管理的表现形态。
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管理者、学者从战略、绩效、人力资源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进行描述、分析。
塑造“理想企业管理模型”无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
什么是“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型”?从业务流程角度,就不能回避企业流程“完备性”的问题:企业应具备哪些流程?流程的应该覆盖哪些范畴?流程的步骤应该怎样梳理?运用最新的流程分类框架(PCF)工具就能较好解决企业应有流程“完备性”问题。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在这一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从流程角度看企业所有业务,把需要作为管理对象纳入管理的流程造了一个花名册,即“流程清单”。
企业要开展流程管理,就一定需要有“流程清单”并不断动态维护,如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花名册”一样,是一件很必要的基础工作。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通过整理全美各行业的业务,梳理了适用于各行业的流程清单模板,即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从中进一步归类、整合,形成了一份可用以各种类别企业业务流程清单的通用参考版本,为企业的流程梳理、管理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框架也因此而得名: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即该组织的全称首字母简称。
流程分级框架(PCF)作为高级别的、一般的企业模型或者分类法,给众多的企业进行流程管理提供了指导,重点在企业流程“完备性”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框架模型,鼓励企业从跨越产业流程的视角而不是狭隘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他们的行为。
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流程角度通览企业,从水平流程视角来理解各项业务和管理,而不是垂直职能视角。
(2)从通用参考版本出发,和企业实际比照,删删加加、有所取舍,快速形成一份企业自己的“流程花名册”。
流程的作用和使用

流程的作用和使用1. 什么是流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来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这就涉及到了流程的概念。
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对事物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等领域,流程被广泛应用,用于组织和管理各种工作。
2. 流程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流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和风险。
下面列举了几个流程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的流程,可以使每个环节的工作有序进行,避免重复和混乱,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错误率:流程可以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减少人为疏漏和错误的发生,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一标准:通过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统一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避免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提高工作质量和一致性。
•增加可跟踪性:流程可以使工作过程可视化和可跟踪,每个环节的进度和结果都能清晰地被记录和掌握,便于管理和追踪。
•便于团队协作:流程可以明确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和任务,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提供依据和框架,减少沟通成本和冲突。
•提升管理效能:通过流程的管理,可以对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效率低下和问题所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和优化流程。
3. 流程的使用3.1. 流程的建立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流程,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流程目标和需求:确定建立流程的目的和需求,明确流程的范围和边界,了解所需的资源和参与人员。
2.分析当前流程: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瓶颈,为流程改进提供参考。
3.制定流程图:根据流程目标和需求,绘制流程图。
流程图是用于表示流程步骤和顺序的图形化工具,可以采用UML等标准图形符号。
4.明确流程步骤和责任:对每个流程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所需的输入、输出、时间要求、所需资源、责任人等。
5.测试和优化流程:通过模拟和测试,找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并进行优化和调整。
3.2. 流程的执行和监控建立好流程后,就需要进行流程的执行和监控,以确保流程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APQC流程分类框架

APQC流程分类框架APQC流程分类框架是全球领先的流程管理标准之一,它提供了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企业流程的结构化方法。
该框架由美国APQC(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学会)开发,旨在帮助组织识别、描述和理解其关键业务流程,并提供一套标准术语和流程项的定义。
APQC流程分类框架是按照全球规模的行业和组织类型进行开发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
它以通用的方式组织和描述企业的各种流程,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参考模型,以便在不同组织之间共享最佳实践和经验。
该框架基于一个层次结构,将企业流程划分为四个层次:交叉功能流程、总体流程、主要流程和次要流程。
每个层次都包含一系列相关的流程项,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流程。
1.交叉功能流程层次:这是框架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企业中的所有主要流程,并从跨职能的角度描述了这些流程。
例如,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流程都属于交叉功能流程层次。
这一层次的目的是提供组织广泛的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
2.总体流程层次:该层次将交叉功能流程进一步分解为更具体的总体流程,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分析和优化这些流程。
例如,供应链管理流程可以分解为物料采购、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等总体流程。
这一层次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更具体和详尽的流程描述,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解决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3.主要流程层次:主要流程指企业中最重要和核心的流程,通常是组织的核心业务活动。
例如,生产制造流程可以是一个主要流程,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它是其关键的价值链活动。
这一层次的目的是提供对企业最重要流程的详细描述,以帮助组织更深入地了解和管理这些流程。
4.次要流程层次:次要流程是指不属于核心业务活动但仍然对组织运行至关重要的流程。
例如,财务和会计流程可能是一个次要流程,它虽然不是核心业务活动,但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这一层次的目的是提供对次要流程的描述和管理指导,以确保这些流程也能够高效地运行并为组织提供支持。
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是一个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类型的分类体系,包括不同层级的流程分类和详细的流程描述。
该框架基于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其业务流程,并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和学习。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主要分为四个层级:
1. 模块 (Category):最高层级的分类单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核心业务领域。
在这个层级上,流程被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例如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2. 流程群组 (Process Group):第二层级的分类单元,反映了一个模块内的具体业务流程。
在这个层级上,流程被组织成几个相互关联的流程群组,例如采购、生产和销售等。
3. 流程 (Process):第三层级的分类单元,反映了一个流程群组内的具体业务活动和任务。
在这个层级上,流程被细分为几个不同的流程,例如采购订单处理、生产计划编制和销售订单处理等。
4. 子流程 (Sub-process):最低层级的分类单元,反映了一个流程内的具体工作步骤和操作。
在这个层级上,流程被进一步细分为几个不同的子流程,例如采购订单审批、生产计划调度和销售订单审核等。
在每个层级中,APQC还提供了详细的流程描述和定义,以及相关的度量指标和最佳实践。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组织理解和评估其流程,并通过比较和学习不同组织的做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
总之,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来理解、描述和管理其业务流程。
通过应用这个框架,组织可以提高流程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生产力和质量。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APQC流程分类框架是由APQC(美国过程卓越中心)研发并推广的一种流程分类方法,旨在帮助组织对其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改进。
该框架基于一系列已定义和标准化的流程分类,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其运营流程。
APQC流程分类框架基于四级层次结构,包含了六个维度。
在每个维度中,流程被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是管理流程、核心支持流程、支持流程和项目流程。
这些维度和类别提供了一种对业务活动进行细分的方法,从而使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其各个流程。
第一维度是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指产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任务和交付物。
业务流程可进一步细分为六个类别:开发流程、交付流程、支持流程、满意流程、改进流程和计划及控制流程。
开发流程是指为了开发新产品、服务或功能所执行的活动,如研究和开发、设计和生成新产品等。
交付流程是指提供产品或服务给客户的活动,如销售、生产和配送等。
支持流程是指支持开发和交付流程的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满意流程是指评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活动,如市场调研和客户服务等。
改进流程是指改进业务流程的活动,如质量管理和绩效改进等。
计划及控制流程是指计划和控制业务流程执行的活动,如计划、预算和风险管理等。
第二维度是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是指在组织中承担业务流程的角色和职能的部门或团队。
在组织单位维度中,业务流程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供应链管理、销售和市场营销、研发和创新等。
第三维度是业务分类。
业务分类是指根据不同业务领域将业务流程进行分组。
在业务分类维度中,业务流程被分为类别,如财务和会计、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信息技术和市场营销等。
第四维度是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将业务流程进行分组。
在市场细分维度中,业务流程被分为类别,如商业银行、零售业和制造业等。
通过APQC流程分类框架,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各个核心业务流程,并帮助其在流程管理和改进方面取得成功。
流程的定义与作用学习心得

流程的定义与作用学习心得
1. 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完善流程四要素。
顺序合理,内容全面,方法恰当,标准正确。
2.流程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减少人员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冲击、规范管理体系。
3.流程的四大作用。
实现个人能力向组织能力的转变;权责明确解放管理者;精简非增值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回报率,提升企业效益。
4.制度和流程的关系。
总地来说制度解决的是堵的问题,流程解决的是疏的问题。
5.流程对于执行力主要有四方面意义1)一种协同工作的手段,2)一种测量工作能力的工具,3)一种贯通执行力的载体,4)一种可以融合多种管理体系的平台。
2. 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动?
制度是静态的、以堵为要、用以坚守,流程是动态的、以疏为主、用以执行。
因此,要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制度与流程在企业管理中的权重应该维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制度约占15%而流程约占85%。
制度作为约束条件,流程作为运作手段,傻瓜化定置流程、合理化优化流程可以确保管理效率、效益获得超乎想象的飞跃式提升。
3. 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很好。
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创建于1977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市。
它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管理和流程改进组织,致力于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实现卓越绩效。
APQC提供各种工具和框架,用于帮助企业评估、改进和管理其业务流程。
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是其最为著名的工具之一,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识别、分类和测量其业务流程。
该框架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分为四个层级,每个层级都包含多个子过程,用于进一步细分和管理流程。
以下是APQC流程分类框架的四个层级及其子过程的详细解释:1. Level 1: 行业和客户范围这一层级主要关注于企业所经营的行业和服务的客户类型。
其子过程包括市场营销、销售、供应链管理等,用于描述和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2. Level 2: 核心业务流程这一层级涵盖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采购、生产、质量管理、研发等。
它提供了对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处理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
3. Level 3: 执行过程这一层级关注于企业的执行过程,如信息技术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
它包括一系列支持和管理业务流程的关键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4. Level 4: 任务活动这一层级是最具体和详细的层级,描述了执行业务流程时涉及的具体任务和活动。
例如,一些业务流程中的任务活动可以是采购订单的审批、产品质量检测等。
APQC流程分类框架的优势在于其层级和子过程的结构化和灵活性。
它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子过程和层级来评估和改进其业务流程。
例如,一家企业可以选择仅关注Level 2中的核心业务流程,以解决与产品研发和生产相关的问题。
此外,APQC流程分类框架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测量方法,用于评估和比较企业在不同层级和子过程中的表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流程改进的重点和优先级,以便实现最大的效益和价值。
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简介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mework SM,PCF)在一开始是被想象设计成为一种企业的流程分类法则,参与设计的80个组织单位希望能创造出前瞻性的标竿并运用于全球各地。
在2003年,APQC为了反应新的企业型态,修订了PCF的内容,在数个关键会员的引导下,更新版的PCF在2004年五月发表。
而2005年六月所发表的版本,则明显地更新了流程7.0与12.0的部分,这个版本也包括了流程2.0的少部分修正,以及流程4.0中数条新增的作业活动。
APQC计划每年更新一次PCF版本,对于以下积极参与并协助近期更新的组织,APQC在此表示致谢之意:the BoeingCo., 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 BT Group plc, EnscoInternational Inc., Ford Motor Co., IBM Corp.,Schlumberger Ltd., Solvay S.A, and the U.S. Navy。
同时,APQC也向所有协助过PCF发展的会员们表示谢意。
协助流程改善的框架根据经验显示,要透过标竿比较来驱动戏剧性的改善成效,取决于企业是否透彻地做出非传统性的比较,并且寻找非以内部产业为基础的企业视野及洞察力。
为了启动这样的标竿比较效益,APQC流程分类框架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中立的企业模型,使各组织能够从跨产业流程的观点中看见作业活动的细节。
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SM, PCF)最初由APQC的一群会员在1992年所创立,到目前为止已经历十年以上,由全球数百家企业所认同使用。
此分类框架是以「开放性标准标竿合作(Open Standards Benchmarking CollaborativeSM, OSBC)」数据库的内容为基础,并以全球产业领导者的协同建议整合而成的公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流程分类框架的缘起和功用
业务流程是一系列通过可测量的方式针对达到一个或更多业务目标的相关业务行为,它是企业的动态管理的表现形态。
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管理者、学者从战略、绩效、人力资源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进行描述、分析。
塑造“理想企业管理模型”无疑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
什么是“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型”?从业务流程角度,就不能回避企业流程“完备性”的问题:企业应具备哪些流程?流程的应该覆盖哪些范畴?流程的步骤应该怎样梳理?运用最新的流程分类框架(PCF)工具就能较好解决企业应有流程“完备性”问题。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在这一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从流程角度看企业所有业务,把需要作为管理对象纳入管理的流程造了一个花名册,即“流程清单”。
企业要开展流程管理,就一定需要有“流程清单”并不断动态维护,如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花名册”一样,是一件很必要的基础工作。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通过整理全美各行业的业务,梳理了适用于各行业的流程清单模板,即流程分类框架(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从中进一步归类、整合,形成了一份可用以各种类别企业业务流程清单的通用参考版本,为企业的流程梳理、管理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框架也因此而得名: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即该组织的全称首字母简称。
流程分级框架(PCF)作为高级别的、一般的企业模型或者分类法,给众多的企业进行流程管理提供了指导,重点在企业流程“完备性”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框架模型,鼓励企业从跨越产业流程的视角而不是狭隘的功能的视角来审视他们的行为。
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流程角度通览企业,从水平流程视角来理解各项业务和管理,而不是垂直职能视角。
(2)从通用参考版本出发,和企业实际比照,删删加加、有所取舍,快速形成一份企业自己的“流程花名册”。
(3)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了沟通流程的“通用语言”。
流程清单可以把各行业、各企业的管理模式从繁杂的专业术语冲破突围出来,清晰简洁地呈现不同企业的流程异同,为跨行业、跨企业的管理经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流程分类框架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
流程分类框架是由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和一些成员(来自美国及全世界的八十多个组织)于1992年创立的。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是一个国际公认的流程和绩效改进资源(机构)。
它帮助组织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建立新的更好的工作方式,在竞争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创立于1977年的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是一个基于会员的非盈利的机构,它服务全世界企业、教育和政府等所有部门的组织。
流程分类框架将业务流程有组织地分为12个截然不同的分类:5个运作流程分类和7个支持流程分类。
每个分类包含流程群组和活动,见表2。
表2 APQC的业务流程分类
流程分类框架由开放标准标杆协作数据库支持,开放标准标杆协作研究是一个有计划的全球宣言,旨在开发一个共同地使用的流程、测量和标杆标准。
所有参加研究的全球组织都可以利用它以改进绩效。
开放标准标杆协作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1、标准流程框架: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
2、标准测量为流程测量;
3、共同的数据库(OSBC数据库):利用测量收集的数据。
对于会员和贡献者可以利用它绩效分析和绩效改进。
开放标准标杆协作建立了近两千个独立的计量单位、100多个业务流程和超过1200个测量的全球数据库。
OSBC供应链数据库模块包括:
•采购
•物流
•客户订单管理
•制造
•新产品开发
•供应链计划
也就是说,流程分类框架为开放标准标杆协作提出了一个框架,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为流程分类框架数据库,二者为有机的整体。
流程分类框架和开放标准标杆协作并不是单纯的供应链模型和标准,但是,它覆盖了供应链以上内容。
APQC流程分类框架整理
关于APQC流程框架说明
在几个跨国公司的帮助下,在过去的三年里,通过与Arthur Andersen 有限公司的合作,APQC(美国生产质量中心)国际基准票据交换所开发出了这个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目的是创造一个高水平、普遍适用的组织模型,以便帮助商业和其他组织能够从跨行业的过程角度,而不是狭窄的职能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及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现有流程、跨行业交流与分享信息,以及将信息划分为各种形式,许多组织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已经运用了流程分类框架。
流程分类框架目的
流程分类框架作为一个高水平、普遍适用的企业模型,它能够帮助商业和其他组织能够从跨行业的角度而不是狭窄的职能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及活动。
许多组织经常由于害怕在“苹果还是桔子”基准比较这类问题上犯错误而陷入困境。
由于确信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约束,因此如何有效的与其他不同类型的组织流程做基准比较,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经验表明,基准带来巨大改进的可能性往往迷于“跳出盒子之外”进行比较或是寻找行业内的一般案例所无法得出的观点。
组织如何才能跨过行业的界限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克服自身业务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流程分类框架提供的是一个业务流程概括性的总结,它可以适用于多个行业——制造业、服务、卫生、政府、教育等等。
另外,很多企业现在寻求从偏平化流程的角度而不是垂直职能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内部运作。
比如说他们怎么能够将销售流程和现有的销售部门区分开来?
流程分类框架目的在于通过框架和词汇表现主要流程和子流程,而不是职能。
该框架并不是罗列出某个特定组织内的所有流程;同样的,并不是该框架下的每个流程都会在组织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