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城镇体系规划 (2)课件

合集下载

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贺州市人民政府二O一六年十月目录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2)1.1耕地保护目标 (2)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2)1.3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目标 (3)1.4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目标 (4)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4)2.1耕地布局优化调整 (4)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5)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7)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9)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10)3对下级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11)3.1 全市规划目标 (11)3.2指标分解目标 (12)3.3指标落实情况 (14)4市中心城区建设空间管制分区调整 (14)4.1允许建设区 (14)4.2有条件建设区 (15)4.3限制建设区 (15)4.4禁止建设区 (15)5保障措施 (16)5.1删减情况 (16)5.2增加情况 (16)附录 (18)附表 (18)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下达的贺州市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贺州市实际,对《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贺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调整,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成果。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调整,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城镇化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城镇化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01 城镇化的意义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0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
04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 中的应用
课前导入
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 整个地区城市总数____ • 城市人口数量____ • 城市的用地规模___
一、城镇化概括
1、定义: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 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回忆所学,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理信息技术包含哪三种技术?
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2.三种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 全球卫定位、导航 管理、更新和分析数据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 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 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 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市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可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基础设施、加强绿化等措施改善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完善;随着城镇化发 展,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减小、价值观逐渐趋同等。
城镇化的意义(经济、环境、社会)
污染来源:城市生产排放的废水、 生活污水等
污染来源:城市夜晚照明、 高层建筑玻璃反光等
成因:城市大量的人工 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 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
水污染
光污染
2、社会问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 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
• 20、下列哪项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A.重点城镇发展定位 • B.市域城镇化水平 • C.市域内应控制开发的地域 • D.村镇建设及用地标准
• 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 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 • B.区域资源条件 • 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 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
–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
–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 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 调
–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 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 9.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地 • 10、住房及居住环境
•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 • 12、城市环境

– 调查方法:
• 1. 现场踏勘或观察 2. 抽样问卷调查 3. 访谈和座谈会 4. 文献资料的运用
– 自然条件分析
•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E.排水设施
• 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 • A.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 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 • D.交通网络规划 • E.生产力布局规划
• 2007 •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

• 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2.3区域城镇体系

2.3区域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 1.概念: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不同等级、不同职 能、相互联系密切的城镇所组成的城镇集合体。 包括四方面的含义:
①研究对象是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
②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③城镇体系由一定数量并各具特色的城镇组成。 ④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构成整体,
而不是简单的空间组合。
2.主要理论: 中心地理论

P39活动内容
珠三角经济区城镇共分几级? 五级 划分依据? 人口规模
分布特征:
A.等级越高,数目 越少(最高级3个), 城市之间的距离越 远。 B.小城镇布局在大 中城市的周围,形 成一定规律的组合。
C.城镇主要集中在 沿海,沿江,沿铁 路地带,珠江口沿 岸尤为集中。
人口在很大规模上反映出城 市的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 因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带动人 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从而影响城镇等级的变化。
(2)中心地的等级 与数量间是什么关 系?
中心地等级越低, 其数目越多; 中心地等级越高, 其数目越少。
中心地理论示意
(3)中心地的等 级与服务范围的大 小呈什么关系? 中心地的等级越高, 其服务范围越大; 中心地的等级越低, 其服务范围越小。
中心地理论示意
中心 地等 级 高 低
中心 中心地 服务 职能 服务 地数 距离 范围 种类 功能 目 少 多 远 近 大
城镇职能的分类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多变量分析法 主导职能分析法 P41阅读材料
(三)城镇空间体系 概念: 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 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有机结合。 意义: 使城市的中心作用得以发挥,并促进城乡经济的 结合,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类型和编制内容 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类型和编制内容  ppt课件

ppt课件
15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 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
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 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 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编制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 体系
详细规划
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行政体系 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上级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ppt课件
2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四)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 制性内容。
ppt课件 22
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 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 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 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ppt课件 27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 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 线。 (五)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 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 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 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ppt课件
20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 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 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 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贺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初探

贺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初探
编 工作 , 规 划 纲 要 中的 年 度 发展 对
2 和 谐贺 州建 设城 乡规划 完
实 施 的《 华人 民共 和 国城 乡规 划 中
法》 的要 求 , 系贺 州 实 际 , 联 简述 了
成及实施状况
为 了落 实 城 乡 规划 法 , 建设 和
和 谐 贺 州建设取 得 的成 就 以及 城 乡
[ 中图分类号]U 8 T 94 [ 文献标识码] A
20 年 1 1 08 月 日起 施 行 的 城 乡 规划 法 是一 部 关 于 城 乡 施, 是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 全
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8 ? ・
维普资讯
规 划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相应 对 策 , 提
并讨论今 后贺 州建 设 的重 点。
关键 词 : 和谐贺州 城 乡 规划法
目标 进 行 了评 估 和 调 整 , 并对 取得 的经验 进行 了总结 。修 编 的规 划新 增 重 大项 目6 项 , 投 资 73 O 总 4 亿 元 。此 外 , 州 市 建 规 委与 有 关 部 贺 门共 同编 制 完 成 台 客 家 文化 旅 桂 游 合作 实验 区规划 》规 划 了一 批 文 , 化旅 游 项 目, 贺 州 市 经 济 社 会 的 为
州市城镇化进程是当前贺卅市城乡 I
规 划工作 面 临的 重大机 遇和 挑 战 。
1 贺州概况
贺 州市 位于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东 北 部 , 于 湘 、 、 三 省 区 的结 合 处 粤 桂 部 , 州 市辖 八 步 区 、 山县 、 贺 钟 富川
县 和昭平 县三 县一 区 , 面积 1 8 5 总 5 l
城 掳 彳 殳
3 和谐贺州建设成就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PPT课件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PPT课件
第十一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 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1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三、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12
(二)区位与地理位置
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 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与 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周边 区域位置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1.自然要素。 2.运输要素。 3.吸引辐射影响 因素。 4.边缘区位效应。
13
(四)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
32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部分城镇发展目标:规划 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530万以内,城镇人口 约为1900万,城市化水平为42%;到2020年,全省总 人口控制在4850万以内,城镇人口约为2600万,城 市化水平达55%左右。
33
项目
江 西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m2
2010年 25-30
省 县 城
9
三、 城镇体)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 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 (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10
第二节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1.以区域地形图和行政区图为工具,同时掌握区域内 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 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
2.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以及经济技术协 作关系等的调查,摸清区域内城镇之间以及与相邻区域和 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 发展带来的影响;

贺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贺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村庄建设................................................ 8
第五章 地块建设控制 ........................................... 10
一、 二、 三、 四、
第二篇:
城市密度分区 ......................................................................................................... 10 地块使用强度......................................................................................................... 11 绿地率 ..................................................................................................................... 13 地下空间 ................................................................................................................. 14
建筑工程规划控制 ....................................... 15
第六章 建筑控制............................................... 15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七章
建筑间距 ................................................................................................................. 15 建筑退让 ................................................................................................................. 18 建筑高度 ................................................................................................................. 21 建筑的其他控制 ..................................................................................................... 22 临时建设 .................................................................................................................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3 社会经济
3.2人口与劳动力
具有一定劳动力,本地人口为主
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226.4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 198.7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39万人。人口总数在广西 壮族自治区排名第12位,人口密度排名为7.0756万人/平 方公里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9位。
八步区人口数量最多,富川县人口最少。平桂区、昭 平县和钟山县人口数量相差不多,都在42万人左右。各区 县外来人口都比较少,常住人口以本地人为主。
第一章:1 概况
1.3区域交通
多条线路贯穿全境
贺州市位于国道207和323线 交汇处,同时还有省道20161、 20141、20031贯通境内,市区离 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565km,离梧 州市165km,距离桂林市 216km,距离广州市325km。水 路沿桂江、贺江而下一天可抵达广 州市和香港、澳门。交通较为便 利。
贺州市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 部,向东南至香港、澳门500公里,广州市约 300公里,是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 门户和枢纽,是大西南地区东进粤港澳和出 海的重要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 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结合 点,是享受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沿海开放以及扶持民族 地区、贫困地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接纳海 外及中国沿海经济辐射与转移产业的“桥头 堡”。
第一章:2 自然资源
2.4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潜力大
贺州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不大。在各县地地下水开采用途中,富 川县以工业用途为主,约占地下水开采量地一半,生活用水和农灌用水加起来占富川县总 地下水开发量地一半;贺州市、钟山县两县市的地下水开采均以生活用水为主要用途,占 地下水用水量的大部分。由于地下水埋藏浅,故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
第一章:2 自然资源
2.3水电资源
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大
贺州市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水力资源 极为丰富,全市水能蕴藏量达72万千瓦,可 开发量达50万千瓦。目前,全市电力装机总 容量33.7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3.2亿千瓦 时,建成了广西地级市唯一的独立电网。 1995年,贺州经国家验收率先成为全国第 一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地区。廉价的电 力为地方工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一章:2 自然资源
2.4土地资源
农林用地为主,仍有一定土地开发空间
第一章:3 社会经济
3.1经济情况
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贺州市经济发展呈现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增强的态势,GDP每年保持50亿元 以上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净增近100亿元,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2013年,地区生产总产值为394.2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0%,比2011年降低了1.1个百分 点。
已建成通车的洛湛铁路、桂 梧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贵广高速铁 路、广贺高速公路,永贺高速公路 贯穿全境。
第一章:2 自然资源
2.1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多,能源矿产少
贺州市现已探明的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等60多种, 储量大、品种优、易于开采加工。其中,大理石储量达15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达20亿立 方米,离子稀土储量达50万吨,铁矿储量达15400万吨,铝锌矿储量约20万吨;铜钼锑资 源严重不足;金矿点多面广,地址勘查工作程度低,保有资源储量少;稀土矿、饰面大理 岩、水泥石灰岩、硅灰石等资源丰富,为潜在的优势矿产,地位显著;热矿泉较多,尚待 开发利用。
贺州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章 贺州市区域分析
1概况
2自然资源
3社会经济
4产业分析
5各区发展概况 6竞争力分析

7Hale Waihona Puke 市定位与发展策略录第二章 贺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现状 2城镇体系规划 3人口和城镇化
4政策建议 5参考资料
贺州市区域分析
第一章
第一章:1 概况
1.1区位条件
地处三省交界处,沿海产业转移“桥头堡”
第一章:2 自然资源
2.2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高
贺州市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和肥沃的土 地,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 市有林面积6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66%,绿化程度达85.5%,森林蓄积量达 25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 均远远高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广西有 四个县(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000 万立方米,八步区和昭平县占居其二。 1996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 个外向型林业改革试验区。
2013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1.7:46.6:31.8,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远超一半, 产业层次稍低。相比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近一半,第二产业比重有了显著提升。
建国后贺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80
60
第一产业
40
第二产业
20
第三产业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10 2011 2012 2013
• 八步区:面积5334平方千米,人口93万。 • 平桂管理区: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管辖西湾街道、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
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社区)、1246个自然村 (屯、寨)、2468个村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总人口41.5万,汉族人 口占96.9%;农业人口36万,占总人口的86.7%。 • 昭平县: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40万。 • 钟山县:面积1675平方千米,人口47万。 • 富川瑶族自治县: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30万。
第一章:1 概况
1.2行政区划
三县两区
贺州市现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昭平 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共计 2 个市辖区、 2 个县、1 个 自治县。全市总面积 11855 平方公里。2007 年末,全 市总人口 218.4 万;其中市区面积 50 平方公里,中心城 区建成区面积 29.2 平方公里,人口 25 万。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贺州市男女构成
48.24%
5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