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确定图示各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3.1是非判断题
(1) 在使用内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 )
(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弯矩图的绘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绘制。( )
(3) 多跨静定梁在附属部分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必会引起基本部分的内力。( )
(4)习题3.1(4)图所示多跨静定梁中,CDE和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习题 2.1(6)图
习题2.2填空
(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2.2(1)图
(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
习题 2-2(2)图
(4)习题5.1(3)图(a)和(b)所示两结构的变形相同。( )
习题7.2填空题
(1)习题5.2(1)图(a)所示超静定梁的支座A发生转角,若选图(b)所示力法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_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1c=_________;若选图(c)所示力法基本结构时,力法方程为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1c=_________。
(3) 习题7.2(3)图所示刚架各杆的线刚度为i,欲使结点B产生顺时针的单位转角,应在结点B施加的力矩MB=______。
习题 7.2(1)图习题 7.2(2)图 习题 7.2(3)图
(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习题7.2(4)图所示结构(EI=常数)时,传递系数CBA=________,CBC=________。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a)20kN40kN20kN/m40kN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5kN/m40kN(a)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b)(a)20kN /m2kN /m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e)(d)(a)(b)(c)20k N /m4kN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a)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a)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P(d)(c)(a)(b)(f)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试求D 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fy )(42-=,求截面K 的弯矩。
C题5-2图 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c)(b)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b)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b)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 、Q 图。
(a)题6-4图6-5 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c)(b)(a)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 B 、M B 及内力Q C 、M C 的影响线。
力法

=
P
P X1
P
△1X1 X1
=
X1
+
△1P
变形协调方程: △1X1+ △1P=0 △1X1 = δ11X1 一次超静定结构力法的基本方程为:
δ11
δ11X1+△1P=0
X1=1
二次超静定结构力法的基本方程为:
11 X 1 12 X 2 1P 0 21 X 1 22 X 2 2 P 0
二、基本结构 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所得的静定结构为力法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一定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同一个超静定结 构,由于去掉的多余约束不同,所得的基本结构也不同,因此力法 解题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可有多种选择。 【例8-2】力法解图 (a)所示超静定刚架,试选择基本结构。 P2
B
P1
基本未知量: X1=RB
(2)去掉固定端A的转动约束,得基本结构如图 (2)所示; 基本未知量: X1= mA
【例8-2】力法解图 (a)所示超静定刚架,试选择基本结构。 P2 P2 P2
B
B B
P1
RB
A
P1
A
P1 (3) X1=YA XA
A
XA
YA
(a) mA
(4)
(3)去掉固定端A的竖向约束,得基本结构如图 (3)所示; 基本未知量: X1= YA
对称轴 对称轴
2EI
P 对称轴
P
P
P 对称轴
P
P EI
2EI
2EI
对称结构、对称荷载 P 对称轴 P
等代结构 P
对称结构、反对称荷载 P 对称轴 P
等代结构 P
对称结构、对称荷载
等代结构
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例7-4-2
计算图示桁架的内力,各杆EA=常数。
解:1)力法基本体系,基本方程:d11x1+ D1P
x2
x3
x4
x3
x1 x2
x5
x6
x4
x5 x7
x6
§7-2
力法基本概念
一、力法基本思路 有多余约束是超静定与静定的根本区别,因此,解决多余约束中的 多余约束力是解超静定的关键。
D1=0 D11=d11x1
D11 + D1P =0 d11x1+ D1P =0
1、力法基本未知量 结构的多余约束中产生的多余未知力(简称多余力)。 2、力法基本体系 力法基本结构,是原结构拆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力法基 本体系,是原结构拆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基本结构在荷载(原有各种 因素)和多余力共同作用的体系。 3、力法基本方程 力法基本体系在多余力位置及方向与原结构位移一致的条件。 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均是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问题,显然,超静 定转化为静定问题。
(a)
d11x1+ d12x2+ D1P + D1D =0
d21x1+ d22x2+ D2P + D2D = - DB
有支座移动因素时,力法方程的右边项可能不为零。
(a)
该式为两次超静定结构在荷载和支座位移共同作用下的力法方程。
根据位移互等定理,有:d12=d21
二、力法典型方程 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 d11x1+ d12x2+…d1ixi+ d1jxj+… d1nxn+ D1P + D1D= D1 d21x1+ d22x2+…d2ixi+ d2jxj+… d2nxn+ D2P + D2D= D2 … … di1x1+ di2x2 +…diixi + dijxj+ …dinxn + DiP + DiD = Di dj1x1+ dj2x2 +…djixi + djjxj+… djnxn + DjP + DjD = Dj … … dn1x1+dn2x2+…dnixi+ dnjxj+… dnnxn+ DnP + DnD= Dn 系数、自由项的物理意义: dii —基本结构在xi= 1作用下,沿xi 方向的位移; dij —基本结构在xj= 1作用下,沿xi 方向的位移; DiP —基本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沿xi 方向的位移; DiD —基本结构在支座移动下,沿xi 方向的位移; Di —基本结构沿xi 方向的总位移=原结构在xi 方向上的实际位 移。
0502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

第五章 力 法
5.2 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
1.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几何特征 静力特征
力法的关键在于求得多余约束中的力。
一个超静定结 构中有多少个 多余约束?
1.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结构所具有的多余约束数就是它的超静定次数。 解除约束法:由于超静定结构具有多余约束,而 多余约束的个数即是超静定的次数。通过将超静 定结构逐渐去除多余约束,使之与相近的静定结 构相比, 比静定结构多几个约束即为几次超静定 结构。
X1
(4)单刚结点变单铰结点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X1 X1
X1
殊途同归,过犹不及!
(a)
(b)
(a)
A
(b)
B
C
2. 力法的基本结构 (I)
q X1 X1
11 X1 1P 0
X1 q X1 X2 X1 X2 X1
1 0 2 0
X1
X2
X1
X2
例:力法计算图示桁架。 EA=常数。
FP/2 a X1=1
2
a
FP
2 FP
1
2
1
FP 0 FP FNP
0
1 FN
FN F N 1 X 1 FNP
FP
X1
11 X 1 1P 0
11
F N 1 F N 1l EA a 4(1 2 ) EA
FP
a
FP a
X1
11 X 1 1P
FP FP/2
-FP/2
2 FP / 2
FP -FP/2
关于材料力学中简单超静定问题怎么判断超静定次数求方法!谢谢!

关于材料力学中简单超静定问题怎么判断超静定次数求方法!谢谢!关于材料力学中简单超静定问题怎么判断超静定次数求方法!谢谢!未知力数超过独立平衡方程的次数,就是列出平衡方程,然后数数里面有几个未知力,未知力数减去平衡方程数就是超静定次数。
我在学材力,可以的话,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如何解决材料力学中超静定问题静定结构件的变形与荷载是成线形关系的,因为建立了经典的材料各向同性,受力各向均匀,与微小变形理论,而实际中的变形也差不多,是经过了工程实践的验证的理论。
如果是超静定的话,杆件变形肯定跟荷载不成线形关系;因为它的约束位置不是确定材料力学中,怎么判断超静定次数(1)一次超静定(2)一次超静定(3)三次超静定其实就是看你解除几个约束后变为静定结构,那么他就是几次超静定。
不懂请追问。
如何用matlab来解决材料力学超静定问题,求如何用matlab来解决材料力学超静定问题,求解思路利用有限元法原理,对超静定结构梁(桁架)分解成若干个有限单元,建立单元的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将各单元通过节点联结起来,单元间的力通过节点进行传递,建立整体结构的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将问题简化成矩阵计算问题,然后利用数学软体matlab的程式设计进行求解。
具体求解步骤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根据单元剖分原则,把结构剖分成若干份;2、单元分析,写出单元的刚阵(以矩阵形式表示);3、综合各单元,按节点位移序号组成结构的总刚阵[K],总外力列阵{F}和总位移列阵{qr};根据边界条件,简化矩阵;4、由{qr}=inv([K]r)*{Fr},求解各节点的变形; %inv([K]r)为[K]r的逆矩阵5、由{F}=[Kz] {q},可解得各节点反力6、按上述要求,进行matlab程式设计,以解决力学超静定问题。
具体可以参照这篇文件,网页连结。
请问材料力学中怎么判断几次超静定未知量的个数—方程的个数举个例子:一个一端固支,一端简支的梁未知量5(固支3+简支2)-3(两个方向的力平衡方程+一个力矩平衡方程)=2材料力学超静定刚架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固体、液体、气体是撒旦和等离子体),巨集、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研究以机械运动为主,及其同物理、化学、生物运动耦合的现象。
§6-1 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

q
B
l
=
q A B q A
X1
B
Δ1P
=
Δ1 =Δ11+Δ1P=0
——变形协调方程
+
Δ11 ——由多余未知力X1单独作用时, A 基本结构B点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Δ11
B
Δ1P ——由荷载 q 单独作用时,基本结构 B点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X1
由于未知量X1在方程中没有显现, 为此令: △11= δ11 X1
2 3
3
12 21
1
1 1 2 a a a EI 2 2EI
3
2P
FP a FP a 1 a EI 2 2 4EI
3
1P
5 3 FP a 1 2 FP a 1 a FP a 5 a a 2EI 2 2 2 6 EI 2 96 EI
自由项Δi P ——荷载单独作用于基本体系时,所引起Xi方向 的位移,可正、可负或为零。
(3)最后弯矩
M X1M 1 X 2M
2
X n M
n
M
P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1. 刚架 (以图示刚架为例) (1) 判定超静定次数, 选择基本体系 原结构为二次超静定; 选基本体系如图所示。 (2) 根据变形调条件, 建立力法方程。
q
(1)确定超静定次数
——具有一个多余约束,原结构为一 次超静定结构。
A
B
l
(原结构) q A B
(2)取基本体系
——去掉多余约束(链杆B),代之 以多余未知力X1。
X1
— 称为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超静定结构的概述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第5页
二.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数目称为超静定次数
从几何特征来看,从原结构中去掉n个约束,结构就成 为静定的,则原结构即为n次超静定,因此
超静定次数 = 多余约束的个数
(1)
即: 把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时所需撤除的约束个数。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
第6页
从静力特征来看,超静定次数等于根据平衡方程计算未 知力时所缺少的方程的个数,因此
思考:
是否可将支座A处的水平链杆作为多余约束?
X1
??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
第4页
2. 静力特征: 只靠静力平衡方程无法求得全部的内力或 反力,欲求
得全部的内力或反力,还必须考虑变形协调条件。
内力是超静定的,约束有多余的,这就是超静定结构 区别于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
第1页
§8-1 超静定结构的概述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一.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概念
超静定结构的两个特征: 1. 几何特征:
超静定结构是具有多余约束 的几何不变体系。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
必要约束: 多余约束:
第2页
P
X1
多余约束力
X1
结构力学电子教案
第八章 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