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集成电路或器件,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分类,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阻、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1. 热敏电阻(Thermistor)热敏电阻是一种元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热敏电阻分为两种类型: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常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常用于过载保护和温度控制。

2. 热电偶(Thermocouple)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线组成的开路回路。

当热电偶的两个接头处于不同温度下时,会产生温差电势。

该电势与两个接头之间的温差成正比。

通过测量温差电势,可以计算出温度值。

热电偶具有广泛的测温范围和较高的准确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3.热电阻(RTD)热电阻是一种利用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是铂(Pt),因为铂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和预测性好。

热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电阻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来计算温度。

4. 红外线传感器(Infrared Sensor)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物体释放的热辐射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常用于非接触式测温,特别适用于测量高温、移动对象或远距离测温。

5.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Semiconductor Temperature Sensor)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特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传感器。

根据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和工作原理,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PN结的温度传感器(比如二极管温度传感器)、基于电压输出的温度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芯片)以及基于电流输出的温度传感器(比如恒流源温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基础知识点整理

传感器基础知识点整理

传感器基础知识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传感器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类型。

1. 传感器简介
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物理量的器件,可以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力、光等)转换为可读取的电信号。

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的物理量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接收:传感器接收待测物理量的信号。

- 转换: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读取的电信号。

- 输出:传感器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给其他设备或系统。

3. 传感器的常见类型
3.1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
- 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产生电势
差来测量温度。

- 热敏电阻:利用材料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来测量温度。

3.2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
- 压阻式传感器:利用应变片的变形来测量压力。

- 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测量压力。

- 压力膜片传感器:利用薄膜片的弯曲来测量压力。

3.3 光传感器
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的存在、光的强度或光的颜色。

常见的光传感器有:
- 光敏电阻:利用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效应来测量光的强度。

- 光电二极管:基于光电效应来测量光的强度。

- 光电三极管:在光电二极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控制端口,用于增强灵敏度。

4. 总结
本文档简要介绍了传感器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类型。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和原理。

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知识

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知识

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知识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无不与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

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

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IC集成温度传感器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一、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有良好的接触,又称温度计。

温度计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

一般测量精度较高。

在一定的测温范围内,温度计也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

但对于运动体、小目标或热容量很小的对象则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使用这些温度计。

随着低温技术在国防工程、空间技术、冶金、电子、食品、医药和石油化工等部门的广泛应用和超导技术的研究,测量-153℃以下温度的低温温度计得到了发展,如低温气体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声学温度计、顺磁盐温度计、量子温度计、低温热电阻和低温温差电偶等。

低温温度计要求感温元件体积小、准确度高、复现性和稳定性好。

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渗碳烧结而成的渗碳玻璃热电阻就是低温温度计的一种感温元件,可用于测量-271.4℃~27℃范围内的温度。

温度计常用的有:1、热电阻根据电阻的温度效应而制,有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是正温度系数,也有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使用时取其分压放大后AD转换即可。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和原理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和原理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和原理一、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设备。

它通过感知物体的温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1. 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动势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当两个接触的金属导体温度不同时,会产生一个温差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我们可以计算出温度的变化。

2. 热电阻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是利用电阻材料的温度系数来测量温度变化的传感器。

常见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金、镍铜等。

随着温度的变化,热电阻材料的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我们可以得知温度的变化。

3.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使用转换电路进行校准。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二、温度传感器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温度监控和控制系统中。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可以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机器设备的温度,控制冷却设备的运行,避免过热造成的故障。

2. 医疗行业温度传感器在医疗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体温计中使用的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人体的体温,并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进行正确的治疗。

此外,温度传感器还被用于监测医疗设备的工作温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环境监测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气象站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气温,帮助预测天气变化。

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温度监测,帮助调节室内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汽车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引擎、变速器和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可以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故障。

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驾驶员座椅的温度调节,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设备,它可以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以便于数字化处理和显示。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热学性质,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红外线传感器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敏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减小;当温度降低时,电阻值会增加。

这种特性使得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温度。

通常情况下,热敏电阻会被安装在一个稳定的电路中,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环境温度。

2. 热电偶。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组成的导线,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两种不同材料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电动势。

当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一个电动势,这个电动势的大小与两种材料的温度差有关。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两种材料接触点的温度差,从而得到环境的温度。

3. 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表面温度与其红外辐射的关系。

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其红外辐射的能量越大。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这种传感器通常被应用于需要远距离、非接触式测温的场合。

综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的热学性质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通过不同的原理来实现温度的测量,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以便于数字化处理和显示。

温度传感器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的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传感器概述》课件

《温度传感器概述》课件
2 温度传感器种类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包括热电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晶体管传感器、晶体谐振传感器 和光学式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领域应用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汽车、 医疗设备和气象领域等。
物联网中的应用
在物联网中,温度传感器被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农 业、环境监测和能源管理等。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电传感器
利用不同金属导体的温差来 产生电压信号。
热敏电阻传感器
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来测量温度变化。
晶体管传感器
通过晶体管的温度特性来检 测温度变化。
晶体谐振传感器
利用晶体谐振频率对温度进行测量。
光学式传感器
利用光学原理来感知温度变化。
温度传感器的。
3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温度传感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低功耗化。
总结
重要作用
温度传感器在许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工业、家居和物联网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 据支持。
需注意的问题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选型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传 感器。
未来发展
温度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无线传输技术、光学传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将驱动其进一 步创新与突破。
应用环境选型
考虑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选择 能够适应环境条件的温度传感 器。
精度要求选型
根据应用场景的精度要求,选 择具备足够精度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无线传输技术
温度传感器的无线传输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实现更方便的数据采集和监测。
2 光学传感技术
光学传感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方向,具备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的应用 潜力。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1.热敏电阻原理(RTD):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常见的热敏电阻有铂电阻和镍电阻。

根据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2. 热电偶原理(Thermocouple):热电偶是由不同金属材料组成的两根导线,当两根导线的连接处存在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动势。

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温度。

3. 热电阻原理(Thermistor):热电阻是一种温度敏感材料,由于材料的特性,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温度。

4.红外线传感器原理:红外线传感器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

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越强。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红外线的强度来计算出温度。

1.工业领域:温度传感器在工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机器设备的温度变化,以及生产线上的温度控制。

例如,在石化工业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反应器的温度,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环境监测:温度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中,例如天气预报、气象学研究等。

通过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可以提供准确的气候信息,对农业、气象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家电领域:温度传感器也应用于各种家电设备中,例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通过监测室内温度和物品的温度,可以自动调节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能耗效率。

4.医疗行业:温度传感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体温计、病房温度监测等。

通过监测人体温度,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或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温度的设备,其原理多样化,应用场景广泛。

通过准确测量温度,可以实现温度控制、环境监测、能耗优化等目的,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概述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它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将温度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

原理热敏电阻传感器(Thermistor)热敏电阻是一种温度变化时电阻值发生明显改变的电阻。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热敏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电阻值发生变化。

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温度降低时,电阻值增大。

热电偶传感器(Thermocouple)热电偶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线的热电势差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当两种金属线连接成回路后,形成的热电偶,在两个接点处产生的温差会产生电动势,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可以推算出温度。

热电阻传感器(RTD)热电阻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电阻温度系数的差异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它使用的是金属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最常用的材料是铂金(PT100或PT1000),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应用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过程中。

例如,在化工厂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反应器中的温度变化,以控制反应的进程和安全。

在制造业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控制设备的温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患者的体温,以监测身体的健康状况。

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医疗设备的工作温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环境监测温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气象站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温度,以便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

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汽车工业温度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冷却液的温度,以防止发动机过热。

温度传感器还可用于监测车内温度和车外气温,以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

总结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其原理主要包括热敏电阻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和热电阻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wnload/4104_0/101400.html
温度传感器基础知识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而普遍的测量参数。

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温度测量的普遍性,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在各种传感器中居首位,约占50%。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

不少材料、元件的特性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相当多。

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而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新型温度传感器还会不断涌现。

由于工农业生产中温度测量的范围极宽,从零下几百度到零上几千度,而各种材料做成的温度传感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常用的测温传感器的种类与测温范围如下表所示。

工作原理晶体二极管或三极管的PN 结的结电压是随温度而变化的。

例如硅管的PN 结的结电压在温度每升高1℃时,下降-2mV ,利用这种特性,一般可以直接采用二极管(如玻璃封装的开关二极管1N4148)或采用硅三极管(可将集电极和基极短接)接成二极管来做PN 结温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有较好的线性,尺寸小,其热时间常数为0.2—2秒,灵敏度高。

测温范围为-50—150℃。

典型的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

同型号的二极管或三极管特性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互换性较差。

应用电路(一)
图(2)是采用PN 结温度传感器的数字式温度计,测温范围-50—150℃,分辨率为0.1℃,在0—100℃范围内精度可达±1℃。

1N4148 /datasheet/1N4148/28138465/Beyschlag
图中的R1,R2,D,W1组成测温电桥,其输出信号接差动放大器A1,经放大后的信号输入0—±2.000V数字式电压表(DVM)显示。

放大后的灵敏度10mV/℃。

A2接成电压跟随器。

与W2配合可调节放大器A1的增益。

通过PN结温度传感器的工作电流不能过大,以免二极管自身的温升影响测量精度。

一般工作电流为100—300mA。

采用恒流源作为传感器的工作电流较为复杂,一般采用恒压源供电,但必须有较好的稳压精度。

精确的电路调整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广口瓶装入碎冰渣(带水)作为0℃的标准,采用恒温水槽或油槽及标准温度计作为100℃或其它温度标准。

在没有恒水槽时,可用沸水作为100℃的标准(由于各地的气压不同,其沸点不一定是100℃,可用0—100℃的水银温度计来校准)。

将PN结传感器插入碎冰渣广口瓶中,等温度平衡,调整W1,使DVM显示为0V,将PN结传感器插入沸水中(设沸水为100℃),调整W2,使DVM实现为100.0V,若沸水温度不是100℃时,可按照水银温度计上的读数调整W2,使DVM显示值与水银温度计的数值相等。

再将传感器插入0℃环境中,等平衡后看显示是否仍为0V,必要时再调整W1使之为0V,然后再插入沸水,看是否与水银温度计计数相等,经过几次反复调整即可。

MC14433 /datasheet/MC14433P/3131807/MOTOROLA 图中的DVM是通用3位半数字电压表模块MC14433,可以装入仪表及控制系统中作显示器。

MC14433的
应用电路可参考本网站的常用A/D转换器中的技术手册。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基本量程:±1.999V(2V)
•线性误差:该读数的0.05%±1字
•电源:5—7.5V单电源
•平均功耗:300mW
•过量程时:数字闪烁
•DU脚接地时:数据可保持
应用电路(二)
下面我们来看看利用不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实现测温的应用电路。

这里我们选用内带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的AT89C2051单片机来实现这一功能,AT89C2051是一片ATMEL 公司推出的兼容C51的8位单片机,内带2k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字节的内部RAM,具有15个I/O口,6个中断源,只有20个引脚,价格也相当便宜,可谓价廉物美的单片机。

详细的资料可参见本网站的“ATMEL 单片机”中的AT89C2051。

其中内含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P1.0是比较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P1.1是比较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这两个输入输出口内部并没有上拉电阻,比较放大器的输出端连至P3.6,也没有引出,但可用指令访问该引脚。

在该单片机外接RC元件即可构成简单的,低精度的A/D转换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P1.0(同相端)接上RC充放电阻和电容,P1.1(反相端)作为外部被测温度电压的输入端,作为PN结温度传感器,本身输出电压较低,可参照上一节我们给出的放大电路,温度传感电压经放大后再引至单片机的输入端。

P1.2充放电控制端通过一个数kΩ的电阻接正电源Vcc,因为R1远小于R2,可以认为在P1.2输出逻辑高电平时,电压是相当接近Vcc高电平的。

电路工作过程如下:程序开始时,先置P1.2为逻辑低电平,并延时一小段时间,使P1.2为低电平,电容C 经R2放完电,此时,P1.0=0V,而P1.1>0V,比较放大器输出“0”电平,接着置P1.2为高电平,同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电容C上的电压Vc充到Vc=Vx时,P1.0与P1.1的电位相等,比较放大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电平相等时,输出端P3.6输出高电平,当扫描查询到P3.6为高电平时即停止计时,那么只要测得开始对电容充电到P3.6
输出高电平的时间,通过换算即可得到外部被测温度电压的值。

这里需要指出,从图5
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并非线性,其充电过程可以描述为:
这个非线性特性,我们在单片机编程时,可以通过补偿和校正的方法加以解决,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查表的办法进行修正。

这样便可满足一种低精度简易的温度测量要求。

AT89C2051 /datasheet/AT89C2051/2669662/A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