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3]105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3]105号](https://img.taocdn.com/s3/m/3b2a0e5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f.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3〕105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城镇园林绿化是为城镇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全区城镇园林绿化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与建设生态文明、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要求尚有很大差距,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科学推进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创建园林城市(县城、城镇)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力度,加强规划、设计、建设、管养全过程管理,注重生态优先、均衡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文化特色,保证质量品质,建设节约型园林,促进全区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建〔2015〕1号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建〔2015〕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定》,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等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推进城镇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推进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园林绿化是重要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承载着生态调节、景观营造、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是服务百姓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
推进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优化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政府要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推进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把推进园林绿化和建设绿色城镇作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点工作,作为城镇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着力提升园林绿化生态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园林绿化数量和质量并举、生态和景观兼顾、建设和管理并重、单一和复合多功能融合,构建绿量充沛、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环境优良的园林生态系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中国及部分省市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安全管理

中国及部分省市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安全管理
园林建设是指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休息、游览场所而进行的绿化、景观建设和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
国家层面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园林建设行业发展,中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园林建设行业的相关政策,如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的通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安全管理。
建立园林绿化领域安全风险清单、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舆情应对预案,加强城市公园、城市动物园、城市植物园等各类公园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
国家层面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园林建设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的意见、“十四五”时期东城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规划等。
部分省市园林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2024年下半年园林绿化工作计划(2篇)

2024年下半年园林绿化工作计划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和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园林绿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2024年下半年园林绿化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一、绿化项目规划1. 城市公园绿化:加强城市公园的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
在每个城区选择一个或两个公园进行绿化改造,增加花草树木的种植和景观亮化设施的修建,提升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2. 社区绿化:加大社区绿化的力度,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化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绿化技术研究1. 植物研究:开展植物适应性研究,选取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植物进行绿化种植,提高绿化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2. 绿化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绿化技术培训,提高绿化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对绿化的需求。
三、绿化管理和养护1. 养护工作: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保持植物健康生长。
定期修剪花草树木,及时更换衰老或死亡的植物,保持绿化区域的整洁和美观。
2.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护植物的健康。
3. 绿化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绿化设施,保证绿化设施的正常使用。
四、绿色环境宣传1. 绿化意识培养:通过组织各类绿化主题活动,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倡导市民积极参与绿化工作。
2. 绿色环保知识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绿化的重要性和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园林绿化项目进展情况跟踪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绿化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监督检查:加强对绿化工程承建商的监督检查,确保绿化工程按照规划要求进行。
六、预算安排和资源调配1. 预算安排:根据绿化工作计划和项目需求,合理安排预算,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源调配:根据各项绿化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障绿化工作的有效推进。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对绿化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市园林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市园林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3•【字号】济政办字[2012]8号•【施行日期】2012.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城市园林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济政办字〔2012〕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城市园林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一二年三月十三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2012年3月5日市城市园林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更好、城市更靓、管理更优、生活更美”的工作要求,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优化绿化结构、调整绿地布局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突出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生态性、观赏性和休闲性,打造集“山、泉、湖、河、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和特色魅力城市。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有关绿化指标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
1.政府组织,社会参与。
各级政府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城市绿化。
2.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突出泉城特色,加快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
3.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创建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4.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8.03•【字号】苏政办发[2007]96号•【施行日期】2007.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9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十五”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1〕117号),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严格风景名胜区保护,深化行业改革,加大建设投入,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2006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提高到了40.5%、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8平方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2个、省级园林城市11个。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为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不到位,绿化建设用地没有完全落实,城市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城市中心地区绿地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养护管理经费不足,重景观轻生态、重规划轻实施、重规模轻结构、重建设轻管养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绿色江苏”建设的重要时期。
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对于改善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和建议书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和建议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时,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的考虑。
绿化布局不够均衡,一些区域绿化过度集中,而另一些区域则绿化不足。
同时,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未能充分结合本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导致部分植物生长不良,景观效果不佳。
(二)建设质量不高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不规范、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
例如,土方工程处理不当,导致土壤肥力不足;植物种植密度不合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层次感;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养护管理不到位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养护经费不足,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部分园林绿地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植物修剪不及时,影响了园林景观的美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四)公众参与度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市民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爱护绿化的意识淡薄,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意见和建议(一)科学规划1、制定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规划,明确绿化目标和布局。
根据城市的发展方向、人口规模、生态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绿化用地比例和分布,确保绿化覆盖均衡。
2、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
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花卉,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3、加强与城市其他规划的衔接,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确保园林绿化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
(二)提高建设质量1、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管,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规范施工流程,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的实施意见(试行)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28•【字号】藏政发[2008]73号•【施行日期】2008.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的实施意见(试行)(藏政发[2008]73号二00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加快我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改善城镇生态功能,优化城镇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和《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结合我区实际,就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的重要意义(一)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就是落实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是构建“和谐西藏、平安西藏、小康西藏”的重要环节。
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就是充分利用山、江、河、湖泊、城等自然人文资源,全面提高城镇绿化规划和管理水平,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美化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突出西藏高原特色园林城镇的风采。
(三)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是保护城镇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具体措施。
我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部分城镇注重工程建设,轻视配套建设;关注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没有很好地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存在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不完善,规划设计不科学,景观保护不得力,绿化系统不完整,市政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肥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1年2月28日)
近年来,在省住建厅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北方桃源名城的定位,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注重搞好城市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林荫路系统。
目前,城区100多公里道路,共栽植各类行道树8 万多株,绿化普及率达到97%,绿化达标率达到88%,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被评为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肥城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一、高点定位,科学编制规划设计
在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围绕北方桃源名城的城市定位,确立了"四纵六横"城市道路绿化框架布局。
紧紧抓住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框架拉大的良好契机,严格控制道路两侧新建建筑的后退红线范围,扩大道路两侧绿化用地范围,城市干道绿量不断加大、层次不断提高。
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聘请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园林规划设计院、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深化完善了街道绿化详细规划,从设计风格到文化符号,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严格把关道路绿化建设,城市道路普遍采用绿化分车带的两块板、三块板的形式,广泛推行行道树多排种植,尽量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形成了"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林荫路系统。
所有规划方案都实行"阳光规划" ,尊重专家的权威,体现市民的意愿,确保经得起市民、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突出特色,潜心打造道路绿化精品围绕增绿量、上水平、创特色,突出道路绿化的多样性、立体性、亲和性,扩大绿化区域,致力打造精品。
1、打造绿化特色街道。
按照景观路、林荫路的要求,把道路绿化建设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各种花草树木合理搭配,修一路、绿一线、成一景。
根据路形地貌选树配草造绿,用大绿量、宽绿带的手法,做到一街一品、一路
一景,分别打造形成了国槐一条街、栾树一条街、百日红一条街、悬铃木一条街、杨柳青一条街等特色绿化街道。
按照道路两侧20-50 米绿化带的绿化标准,对泰西大街、康汇大街、凤山大街等20 多条主要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形成了以大乔木为主、乔灌层次分明、花草错落有致的特色街景。
2、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开展道路绿化中,坚持做到" 松、石、园、景"和谐统一,穿插布置休闲的便道、廊架等,贴近百姓生活,方便市民群众。
动员道路沿线企事业单位拆墙透绿,拆除实体墙3 万多米,完善院内景观,通过借景,开辟小游园、开放式绿地,使院内外景观形成一体,便于市民休憩。
在所有主干道路的路口都留足了绿化空间,实施四角绿化,每个角均建有3000 平方米以上的街头绿地,既提高了道路绿量和生态效益,又为人们游憩提供了开阔的活动场地。
城区道路处处绿树成荫、绿韵飘荡,市民随处都能走进一块休闲小憩的场所。
3、注重提升文化内涵。
道路绿化建设中,积极融入肥桃、左丘明、范蠡等地方历史文化,挖掘城市人文景观。
在城区重点路段,科学布设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建筑小品和城市雕塑,使之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风格一致,丰富园林内涵。
肥桃路、文化路等城区干道突出桃乡特色,栽植了碧桃、山桃、垂柳等树种,形成了桃红柳绿的风景线。
精心建设了" 花街",融注了桃文化元素,打造福、禄、寿、喜" 四园" ,实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为解决大面积绿化形成的绿而欠美的问题,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工程,丰富文化内涵,选择以主题花美人蕉、市花百日红等为主的20 多种花卉配置到城市道路绿化中,以鲜花造型造景,提升了绿化景观效果。
4、积极推广节约型绿化。
在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方面,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广泛栽植了雪松、国槐、栾树等最能体现乡土特色的耐旱物种。
在养护管理上,积极利用地表水和处理后的中水,中水回用率达50% 以上,有效缓解了城市绿化用水紧张矛盾。
改变大水漫灌式的浇水,实行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率达到60%以上。
道路部分照明装置采用了太阳能灯具,有效节约了资源。
5、始终坚持多元化投入。
针对道路绿化资金投入的瓶颈制约,创新思
路,多元拓展,有效保证了资金投入。
市财政加大绿化资金投放力度,每年都筛选多项道路绿化工程列入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列支专项资金,每年按比例增长,近3 年来,财政用于道路绿化资金达到4.5 亿元。
成立城建投资公司,搭建运作平台,积极筹措绿化资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开发加绿化"捆绑模式,今年吸引社会资本5000万元用于古店新区4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形成了多元化投入、多主体建设的格局。
三、高效管理,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建管并重的原则,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升道路绿化管理水平。
严格实施"绿线管制、绿色图章" 制度,强化了园林、规划、执法等部门联动机制,联合执法、依法治绿。
全面推行管护责任制,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养护管理考核细则、质量标准、作业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城区道路绿化分片分段,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责任的"三定"措施,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养护管理队伍,落实了苗木两年包活责任制。
设立了园林绿化监督电话,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确保了园林绿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