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之欧阳家百创编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五)之欧阳家百创编

执业药师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不包括( D )欧阳家百(2021.03.07)A.遵纪守法B.自觉学习C.提升能力D.管理能力正确答案:D制订执业药师业务规范的意义不包括( D )A.明确执业药师承担的职责B.提升执业药师执业水平C.保障执业药师的执业权利 D.增加执业药师福利正确答案:D属于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双重抑制剂的药物是( B )A.多奈哌齐B.卡巴拉汀C.加兰他敏D.石杉碱甲正确答案:B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B )A.阈电位B.峰电位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E.局部电位正确答案:B流行性感冒病毒是( A )科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
A.正粘病毒B.小RNA病毒C.疱疹病毒D.呼肠病毒正确答案:A大青叶的抗病毒谱不包括( C )。
A.甲型流感病毒B.单纯性疱疹病毒C.埃博拉病毒D.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C下列注射剂中,属于补益类的注射剂是( B )A.消痔灵注射液B.黄芪注射液C.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驱虫斑鸠菊注射液正确答案:B将中药注射剂分为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和粉针,是按( A )分类A.分散系统B.作用时间C.处方组成D.功效正确答案:A月经产生是:(A)A.脏腑、气血、经络共同作用胞宫的生理现象。
B.肾气、冲任、气血共同作用胞宫的生理现象。
C.肾气、天癸、冲任共同作用胞宫的生理现象。
D.脏腑、经络、天癸共同作用胞富的生理现象。
正确答案:A妊娠晚期常可出现尿意频数或不通,大便秘的原因是:(D)A.冲任不固B.肾气衰惫C.肝脾失调D.胎头压迫正确答案:D妇科的第一首方剂应是( C )A.温经汤B.胶艾汤C.四乌贼骨一虑茹丸D.桂枝茯苓丸正确答案:C下列病证.第一项与肾阴虚无关( C )A.崩漏B.绝经前后诸证C.月经过多D.妊娠失音正确答案:C第一个可以口服却不需要生物转化就可直接发挥药效且可与P2Y12受体可逆结合的抗血小板药物为( D)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普拉格雷D.替格瑞洛正确答案:D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的代谢酶之一为( C )A.CYP1A2B.CYP2C9C.CYP2C19D.CYP3A4正确答案:C阿司匹林肠溶片宜( A )服用A.餐前B.餐中C.餐后即刻D.与第一口餐正确答案:A通过抑制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的药物为( D )A.华法林B.低分子肝素C.利伐沙班D.达比加群正确答案:D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变应原是( C )。
用药禁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用药禁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脑立清胶囊(片)+六味地黄丸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
例如: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晋砂六君子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
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二)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心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常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滋阴补肾法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大活络丹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有冰片。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辨证论治和禁忌如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而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二者不可联用;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医院药事管理制度之欧阳与创编

药事管理制度条目一、工作制度1、医院药事管理制度2、药剂科工作制度3、临床药学工作制度4、药库工作制度5、药房工作制度二、药事管理制度1、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2、药品采购供应制度3、网上药品采购工作制度4、药品质量验收制度5、药品储存养护制度6、临床用药管理制度7、拆零药品分装制度8、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9、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10、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11、药品效期管理制度1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制度1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14、突发事件药事应急管理制度15、医院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三、处方管理制度1、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办法2、处方权管理制度3、处方点评制度4. 处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医院药事管理制度医院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人员组成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药品。
纠正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合理用药教育。
1.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基本原则药事管理委员会要以有多学科专家的合作,透明的方式运行,该委员会的专家应经医院确认,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2.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目标和职能(1)监督、检查本机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药事工作的规定;(2)负责制定本机构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督导实施;(3)负责制定与定期修订本机构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集,并督导实施;(4)定期调查分析本机构药品使用情况,指导药物利用研究,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监督检查本机构临床各科室用药情况,组织相关专家评价药物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5)督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情况,及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提出改进和完善管理的意见;(6)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药事法规、合理用药知识教育;3.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会议,有完整的会议记录,为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可建立“会议记要”形式。
基于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合理用药探析

基于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合理用药探析庞春燕【摘要】中药配伍禁忌系指某些中药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破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避免配伍使用.中药配伍禁忌核心是\"十八反\"和\"十九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标明\"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品种均属配伍禁忌.本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存在配伍禁忌的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TCM incompatibility means that the combinations of som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ould produce or enhance side effects, or even reduce or damage medicine efficacy. Therefore, clinical incompatibility should be avoided. The core idea of TCM incompatibility is \"Eighteen Clashes\" and \"Nineteen Incompatibilities\". China Pharmacopoeia clearly states that \"Eighteen Clashes\" and \"Nineteen Incompatibilities\" belong to incompatibil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incompatibility in TCM patent medicine used inGuang'anme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of Sciences,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pharmacists.【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8(025)011【总页数】4页(P126-129)【关键词】十八反;十九畏;合理用药【作者】庞春燕【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8中药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相互配伍后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破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
浅谈临床常用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浅谈临床常用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3 宋 萍 , 赵 立 , 1] 杨 包锦 渊 . 箭 锦 鸡 儿 化 学 成 分 的研 究 [ . 鬼 J J
华西 药 学 杂 志 ,0 9 2 ( ) 8— 8 . 20 ,4 4 : 13 2 3
【4 S N igY N izo , U Jn A tu glat i 1】 O G Pn , A G Xnh uY u . n fna cv y i it
应用 中 的注 意事项 . 可供 临床 用药参 考f 1 】 。
2 中成 药联用 时 的重复 用药及 毒性 成分 的“ 蓄积”
21 重 复 用 药 .
4 药性 相反 中成 药联 用的 配伍禁 忌
临床 常用 的补 中益气丸 有补 中益气 、升 阳举 陷 的作 用 , 与木 香 槟榔 丸 等 降气 药 同用 , 升 一 降 , 若 一 药效则 相互 抵消【 6 】 外 , 温 中散寒 的附子 理 中丸 。另 将 与性质寒 凉 的清热 泻火 药牛黄 解毒 片联 用 .两者 药 性 相反 。 当属使用 禁忌 。这 种现象 经 常发生 , 也 有些
的不 良反应 已经 引起 了人们 的重视 ,但 由于 中成药 组方 复杂 , 在临 床使用 中逐 步发现 , 非所 有 中成药 并 都 能联合使 用 ,几种 中成药联 用时 同样存 在一些 容
易被 忽视 的配伍禁 忌 。 1 含“ 十八反 ” “ 九畏 ” 、十 药昧 中成 药 的配伍 禁忌
[ . 海 : 海 科学 技 术 出版社 ,0 2 3 3 3 4 M1 上 上 2 0 :4 — 4 .
o t oapn o aaaajbt (a1 pif .hn fpe crasf m C rgn aa pl)orJ C i r r u . .]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

中成药的合理【1 】用药及其配伍禁忌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点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尺度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实,运用便利,副感化小,在防病治病中施展着不成低估的感化,是以趋利避害,合理运用中成药对进步其疗效有侧重要的意义.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运用 .1 有用性1.1 首重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系统的焦点,中医处方用药的有用性起首在于精确辨证,只有如许才干精确的立法和选方,辨证错误,则一错再错,毫无疗效可言,是以选用中成药必须与病证相吻合,这是有用用药的前提.1.2 合理配伍,加强疗效在临床运用中成药时,为加强药效或扩展治疗规模,常与中药汤剂.中药药引.西药以及其他中成药配伍运用,若配伍得当,确能进步疗效.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缺少,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病证,可用复方当归四物汤配妇科令媛片,治疗有明显疗效;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吐逆泄泻,经常运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加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喷鼻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加强;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用温阳利水方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配小量双氢克尿塞,利尿消肿感化加强.1.3 运用剂量中成药剂量是决议中成药疗效的重要身分之一,用量必须依据药物的性质.病情.个别差别等身分进行分解剖析而定,单一的中成药用量宜重,而配伍宜轻;性质温和的中成药用量可恰当大些.2 安然性2.1 不克不及离开辨证随便用药辨证轨则是安然运用中成药的重要前提,中成药品种和药名种类繁多,不克不及望文生义,应控制主治和顺应证,药不合错误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致使病情趋重.如:疮疡.淋证.掉血病人即使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2.2 忌用不合理的联用合理配伍有利于治疗,但应留意多种药物合用会因药物互相感化而增长不良反响的产生率,为了用药安然,防止毒副感化的产生,运用中成药时,必须依据其构成留意用药禁忌,个中包含配伍禁忌.证候禁忌.怀胎禁忌.饮食禁忌四个方面.专业人员将须要的常识和用药风险告诉患者,防止产生不良反响事宜.2.3 用药剂量近年来中药产生不良反响不竭增多,其毒副感化与药物的服用量成正比,切不成因中成药副感化相对小,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随便长期服用,特殊是含有剧毒药的中成药,则应严厉控制用量.如过久服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引起汞中毒,导致肾功衰竭.“是药三分毒”万万要记住“中病即止”.3 恰当性这是合理运用中成药最根本的请求,即依据恰当的用药对象,选择恰当的药品和剂型,在恰当的用法和用量下达到治疗目的.3.1 审因论治,依法选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药必须斟酌用药对象的心理状态和疾病情形差别看待.例如:气管炎咳嗽临床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温化寒痰类药,如:小青龙合剂;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3.2 恰当的剂型中药剂型与疗效关系十分亲密,古有“效与不效,全在剂型”之说,如今临床广泛运用的剂型品种繁多,恰当的中成药剂型,必须依据疾病性质.特征.便利运用来选择,一般来说,急证.重证宜拔取打针剂;统一药物剂型不合,其感化强度也不尽雷同,而统一种疾病,在不合的发病阶段也有轻重缓急之别,故临床在治疗统一疾病的进程中,可以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运用统一药物的不合剂型.此外,选择剂型还要斟酌患者服用便利.3.3 恰当的用法和用量服用中成药必须按解释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削减剂量,其服用时光也有必定的讲求,一般类的中成药在饭前服用,顺气消食的中成药宜在饭后15min服用,安神类中成药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胃酸过多患者宜在凌晨空肚时服用.4 经济性其精确寄义是获得单位后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即病人须要经由过程较低的药费得到最好的治疗后果,是以在中成药的诸多品种中,要联合患者的情形,本着人道主义酌情选药,中风初期选用再造丸或大活络丹可起到必定的扶正固本感化,但其祛风感化无益于病情的缓解.有些人误以为补药有益无害,故滥用者有之.若有湿热的性功效低下者,盲目运用男宝.三肾丸.颐和春之类壮阳药,可能会久治不愈.别的剂型.配伍.用法不当也会造成不须要的糟蹋而加重患者的累赘.中成药是中医诊疗分解程度的表现,故在临床中不但要紧紧地掌控中医辨证论治的这一精华,并且还要周全熟悉和斟酌诸多身分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如今跟着现代制药工业的敏捷成长和人平易近医疗保健意识的不竭进步,临床中西医联合工作的深刻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形日趋广泛.闇练控制中西药的合理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罕有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有:1 下降药物的疗效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与降压药不宜合用,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压缩,有升高血压的感化,如许就下降了降压药的感化.许多患者经常消失降压药和含有麻黄碱的药物同时服用的现象.含酸性药物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因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则会产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掉去治疗感化.含多种金属元素,如钙.镁.铁等矿物资成分的中药(石膏.石决明.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及中成药(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因为多价金属离子能与上述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和酚羟基联合,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接收,下降药效.含有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石榴皮.山茱萸.虎杖.大黄等)以及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七厘散等)不宜与四环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同服,因这些中药中所含的鞣质可与这些抗生素在胃肠道联合产生沉淀,下降生物运费用.2 影响体内酶代谢或损坏酶的感化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等)不宜与酶制剂合用.因为雄黄的重要成分为硫化砷,砷可与酶蛋白.氨基酸分子构造上的酸性基团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克制酶的活性,下降疗效.以大黄为重要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麻仁丸.解暑片等)不克不及与胰酶.胃蛋白酶等合用.因为大黄的重要成分大黄酚可克制酶类的消化感化.含黄连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乳酶生合用.因为前者能使乳酶菌活气损掉,导致乳酶生掉去助消化的功效.3 增长药物的毒副感化服用中药麻黄时,忌与氨茶碱同服,不然二者的药效不但减低,且能使毒性增长1~3倍,引起恶心.吐逆.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心律掉常.震颤等.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如华山参.洋金花.颠茄合剂等)也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因其具有松懈腻滑肌.减慢胃肠蠕动的感化,使肌体对强心苷类药物的接收和蓄积增长,易引起中毒反响. 小活络丹.喷鼻莲丸.贝母枇耙糖浆平分离含有乌头碱.黄连碱.贝母碱,若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同服,很轻易增长毒性,消失药物中毒.4 加重或诱发并发症中药桃仁.白果.杏仁等不克不及与催眠沉着药(如氯氮平.地西泮等)合用,因为它们会克制呼吸中枢,伤害肝功效.六神丸.麝喷鼻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可导致心跳骤停而消失安全.富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不然可产生高血钾,引起血压升高.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长血小板功效的克制,造成出血现象;与对乙酰氨基酚.麦角胺或咖啡因等成分的药物同服会引起膜下血肿.与噻嗪类利尿剂同服会引起血压升高.5 药物感化互相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感化下降或损掉.如麻黄碱具有中枢高兴感化,如与沉着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枳实抗休克的有用成分N-甲基酰胺对羟福林重要感化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下降.中药鹿茸中含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故不宜与降糖药同用.含糖皮质激素样物资的中药(如鹿茸.何首乌.甘草.人参等)不克不及与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胰岛素等)同服.因前者能使氨基酸.蛋白质从骨骼肌中转移到肝脏,在相干酶的感化下使葡萄糖和糖原的产生增长,引起血糖升高,若与降糖药物合用会产生药理拮抗感化.6 引起沉淀或过敏反响复方丹参打针液不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打针液混杂静脉滴注.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配合感化的成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轻微的过敏症.对于高敏体质的患者,庆大霉素应防止与柴胡打针液混杂运用,因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导.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长过敏反响的安全性,应慎用.7 影响药物渗出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渗出.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接收增长,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响;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渗出增长,疗效下降;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消融度下降,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中药配伍禁忌表之欧阳语创编

中药配伍禁忌表时间:2021.03.01创作:欧阳语成分中药中成药不宜配伍的西药机制鞣质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老鹳草虎杖大黄诃子仙鹤草儿茶茶叶侧柏叶拳参扁畜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消炎丸肠风槐角丸虎杖浸膏片枳实导滞丸分清五淋丸利胆排石片祛风舒筋丸周氏回生丹陈香露白露礞石滚痰丸四季青糖浆清宁丸麻仁丸虎杖片紫金锭紫金粉七厘散感冒宁舒痔丸解署片一捻金导赤丸万应锭珠黄散利胆片复方升日红片(1)维生素B1 抗生素(四环素族、红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等)甙类(洋地黄、狄戈辛、可待因等)生物碱(麻黄素、阿托品、黄连素、奎宁、利血平)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2)异烟肼(3)酶制剂(多酶胃酸酶胰酶)(4)维生素B6(1)产生沉淀、影响吸收(2)分解失效(3)改变性质、降效或失效(4)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效钙石膏龙骨龙齿珍珠牡蛎蛤壳瓦楞子寒水石海螵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羚翘解毒丸二母宁嗽丸明目上清丸止嗽化痰丸牛黄至宝丸珍珠牛黄散珍珠镇惊丸千金止带丸(1)四环素族异烟肼(2)洋地黄(3)磷酸盐(磷酸氯化喹啉、磷酸可待因等)硫酸盐(硫酸亚铁、硫酸甲苯磺丁脲等)(1)形成络合物,降低溶解度,影响吸收(2)增强作用和毒性(3)产生沉淀,使疗效降低乌鸡白凤丸锁阳固精丹内消瘰疬丸橘红丸追风丹女珍珠丸珠黄散珠层片新脉宁麻杏石甘糖浆鹭鸶咳丸珍合灵片珍珠八宝丹铁镁铝鉍铋自然铜磁石赤石脂代赭石礞石石决明虎骨龙骨牡蛎石膏瓦楞子钟乳石白矾阳起石滑石牛黄解毒丸舒筋活血片礞石滚痰丸陈香露白露当归浸膏片胃舒宁片复方五咮子片酒花素片复方罗布麻片跌打丸磁朱丸脑立清(1)四环素族(相隔3h以上则影响不大)(2)强的松龙片(3)异烟肼利福平(4)维生素C(1)(3)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2)生成难溶物显著降低生物利用度(4)氧化后失去作用碱性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冰硼散婴儿素喉关丸健胃片通窍散红灵散胃痛粉健用散行军散陈香露白露(1)四环素先锋霉素Ⅰ、Ⅱ乌洛托品新生霉素氨苄青霉素呋喃呾啶(2)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对氨基水杨酸钠维生素B1(3)心得安氯丙嗪利眠宁硫酸亚铁异烟肼地戈辛苯巴比妥苯妥英钠(4)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5)奎尼丁(1)降低药效(2)分解失效(3)吸收降低(4)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5)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引起中毒酸性五味子女五味子冲剂(1)磺胺类(1)易析出贞子山楂山茱萸乌梅白芍缬草青皮垂柳四季青金银花马齿苋枳实木瓜女贞子糖浆冰霜梅苏丸安神补心丸地黄丸类方山楂丸乌梅丸五味子丸磨积散二至丸保和丸玉泉丸脑立宝药(2)氨基糖甙类(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3)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4)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2)减弱药效(3)起中和反应,降低或失去药效(4)加重对肾脏的毒性槲皮素柴胡桑叶槐角槐花旋覆花山楂侧柏叶龙胆泻肝丸补中益气丸地榆槐花丸清瘟解毒丸逍遥丸首乌片槐角丸脏连丸桑麻丸银柴冲剂桑菊感冒片感冒清热冲剂利胆片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氢氧化铝制剂、钙制剂、亚铁制剂等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利胆药含胆汁制剂茵陈蛇胆川贝散(液)藿胆丸牛胆汁浸膏利胆片消炎利胆片脑立清万应锭喉症六神丸哮喘姜胆片胆石通胶嚢(1)奎尼丁(2)氯霉素#p#分页标题#e#(1)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2)降效瑞香素祖师麻维生素K 拮抗乙醇酒大黄酒当归风湿酒国公酒冯了性药酒丁幺藤药酒(1)水合氯醛(2)巴比妥类苯英妥钠安乃近降糖药(3)氯丙嗪奋乃静(4)血管扩(1)(3)生成毒性物质(2)降低药效(4)增加毒性(5)加重血压下降(6)变性失张药(胍乙啶苄甲胍噻嗪类)(5)水杨酸制剂(6)酶制剂(7)胰岛素降糖灵优降糖(8)新抗凝双香豆素效(7)使血糖更低(8)降低药效麻黄素麻黄气管炎糖浆止嗽定喘丸通宣理肺丸止嗽化痰丸半夏露解肌宁嗽丸人参再造丸宁嗽糖浆气喘冲剂气喘膏大活络丸鹭鸶咳丸哮喘冲剂复方川贝精片麻杏石甘糖浆定(平)喘丸(1)痢特灵降压药(苯乙肼)、复降片、降压灵等(2)氨茶碱(3)催眠镇静剂(苯巴比妥、氯丙嗪等)(4)肾上腺素(5)地戈辛洋地黄(6)异烟肼(1)(3)拮抗(2)增加毒性2~3倍(4)作用累加,血压升高(5)增加对心脏毒性(6)兴奋等副作用增强蜂蜜金樱子桂圆肉桑椹子大枣麦冬秦艽甘草鹿茸六一散玄麦甘桔冲剂参茸片麻杏石甘糖浆鹿茸片脑灵素(1)奎宁麻黄素阿托品(2)强心甙(3)降血糖药(降药灵、D-860等)(4)水杨酸制剂(5)排钾利尿药(氢氯噻嗪等)(1)沉淀、影响吸收(2)中毒(3)拮抗(4)易促成消化性溃疡(5)易致低血钾牛黄小儿至宝锭牛黄上清丸牛黄抱龙丸琥珀抱龙丸牛黄解毒丸牛黄镇惊丸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对中枢产生抑制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丹参复方丹参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1)胃舒平(2)细胞色素C注射液(3)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喜树碱钠争光霉素(1)(2)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3)促进肿瘤转移天麻片密环片止痉散五虎追风散咖啡因可可碱茶碱利他林茶丙胺拮抗生物碱川乌槟榔黄连素黄柏马钱子延胡索贝母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片加味香连丸小活络丹牛黄千金散牛黄清心丸木瓜丸三妙丸左金丸香连丸小金丸二妙丸脏连丸九分散木香槟榔丸千柏鼻炎片胃痛散贝母枇杷糖浆(1)碘离子制剂(2)碳酸氢钠等碱性较强的西药(3)重金属药如硫酸亚铁、硫酸镁、氢氧化铝等(4)酶制剂(5)阿托品氨茶碱地戈辛(6)咖啡因苯丙胺(1)(3)(4)产生沉淀(2)影响溶解度,妨碍吸收(5)增加毒性(6)拮抗甙类(1)人参苦参大黄龙胆草(2)桃仁苦杏仁白果枇杷仁(3)北五加皮侧柏金盏花福寿草附子乌头万年青葶苈子罗布麻羊角拗扛柳铃兰蟾酥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脑灵素八珍丸参脉饮参茸丸礞石滚痰丸龙胆泻肝丸清宁丸启脾丸大黄庶虫丸通宣理肺丸桑菊感冒片清气化痰丸解肌宁嗽丸止咳化痰丸鹭鸶咳丸麻(1)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2)可待因吗啡杜冷丁苯巴比妥(3)强心甙(4)降糖药(1)分解,药效降低(2)加重麻醉,抑制呼吸(3)药效累加,增加毒性(4)血糖升高见血封喉等(4)鹿茸制剂仁丸麻杏止咳糖浆橘红丸参茸丸罗布麻片速效救心丸救心丹蟾麝救心丹麝香保心丸汞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磁朱丸梅花点舌丸冠心苏合丸小儿惊风散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七珍丸七厘散红灵散保赤丹益元散解暑片紫雪丹苏合香丸蛇胆川贝液(散)人丹活络丹(丸)营心丹护心丹六神丸硫酸亚铁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碳酸氢钠巴比妥产生沉淀,增加对肝肾的毒性砷雄黄雌黄信石牛黄解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清炎丸小儿至宝锭安宫牛黄丸小儿惊风散梅花点舌丹六神丸红灵散七珍丸(1)亚铁盐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2)酶制剂(1)产生沉淀,增加毒性(2)产生沉淀,降低药效钾扁蓄泽泻白茅根夏枯草金钱草牛膝丝瓜络金钱草冲剂分清五淋丸五淋通片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丸类方内消瘰疬丸安体舒通氨苯蝶啶西药系保钾排钠药,合用易致高血钾。
中国药师协会药师继续教育2020年度真题及答案之欧阳道创编

中国药师协会2020年药师继续教育真题及答案目录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解读2社会药房吸客不伤客的顾客优质接待模型6中成药处方审核的标准与尺度9药食同源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10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13新版《药品管理法》解读17咳嗽的中药治疗20医学心理学-情绪情感+人格23抑郁症合理用药ABC2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8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3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34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药学服务37创新机制–肾脏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安达糖)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作用40医药合作迎接老龄社会新挑战43抑郁症,您了解多少?45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药品零售行业的影响分析48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术德、品德、仁德51监管新形势下,药品经营企业的持续合规管理5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及药学监护57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59中药处方点评与实践62零售药店经营质量管理案例分析65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69《国际药学联合会(FIP)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巴塞尔共识(2015版)释义--中国的思考与实践》71肺癌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75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解读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60分及格)1 . (单选题)各级医疗机构形成的“1+X”用药模式正确的是(C)A.“1”为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医保目录药物B.“1”为国家医保目录并为主导,“X”为非医保药物C.“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非基本药物D.“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为主导,“X”为医保目录药物2 . (单选题)医疗机构负责本机构药品统一采购的是(A)A.药学部门B.医务部门C.供应部门D.后勤部门3 . (单选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确定采购目录和采购工作中,应加大其意见权重的是(C)A.管理专家B.医学专家C.药学专家D.医保专家4 . (单选题)医师开具处方依据是(D)A.相关疾病诊疗规范和经验用药,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B.相关用药指南和经验用药,优先选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
欧阳家百(2021.03.07)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趋利避害,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 有效性
1.1 首重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处方用药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准确辨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立法和选方,辨证错误,则一错再错,毫无疗效可言,因此选用中成药必须与病证相吻合,这是有效用药的前提。
1.2 合理配伍,增强疗效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为增强药效或扩大治疗范围,常与中药汤剂、中药药引、西药以及其他中成药配伍使用,若配伍得当,确能提高疗效。
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病证,可用复方当归四物汤配妇科千金片,治疗有显著疗效;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用温阳利水方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配小量双氢克尿塞,利尿消肿作用增强。
1.3 应用剂量中成药剂量是决定中成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用量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定,单一的中成药用量宜重,而配伍宜轻;性质平和的中成药用量可适当大些。
2 安全性
2.1 不能脱离辨证随意用药辨证法则是安全使用中成药的首要条件,中成药品种和药名种类繁多,不能望文生义,应掌握主治和适应证,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致使病情趋重。
如:疮疡、淋证、失血病人即使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2.2 忌用不合理的联用合理配伍有利于治疗,但应注意多种药物合用会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了用药安全,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使用中成药时,必须根据其组成注意用药禁忌,其中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四个方面。
专业人员将必要的知识和用药风险告知患者,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2.3 用药剂量近年来中药产生不良反应不断增多,其毒副作用与药物的服用量成正比,切不可因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小,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随意长期服用,特别是含有剧毒药的中成药,则应严格控制用量。
如过久服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引起汞中毒,导致肾功衰竭。
“是药三分毒”千万要记住“中病即止”。
3 适当性
这是合理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要求,即根据适当的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和剂型,在适当的用法和用量下达到治疗目标。
3.1 审因论治,依法选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药必须考虑用药对象的生理状况和疾病情况区别对待。
例如:气管炎咳嗽临床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温化寒痰类药,如:小青龙合剂;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
3.2 适当的剂型中药剂型与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古有“效与不效,全在剂型”之说,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剂型品种繁多,适当的中成药剂型,必须根据疾病性质、特性、方便使用来选择,一般来说,急证、重证宜选取注射剂;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作用强度也不尽相同,而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也有轻重缓急之别,故临床在治疗同一疾病的过程中,可以按病情的轻重缓急,使用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
此外,选择剂型还要考虑患者服用方便。
3.3 适当的用法和用量服用中成药必须按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其服用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类的中成药在饭前服用,顺气消食的中成药宜在饭后15min服用,安神类中成药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胃酸过多患者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4 经济性
其正确含义是获得单位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即病人需要通过较低的药费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中成药的诸多品种中,要结合患者的情况,本着人道主义酌情选药,中风初期选用再造丸或大活络丹可起到一定的扶正固本作用,但其祛风作
用无益于病情的缓解。
有些人误认为补药有益无害,故滥用者有之。
如有湿热的性功能低下者,盲目使用男宝、三肾丸、颐和春之类壮阳药,可能会久治不愈。
另外剂型、配伍、用法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加重患者的负担。
中成药是中医诊疗综合水平的体现,故在临床中不仅要牢牢地把握中医辨证论治的这一精髓,而且还要全面认识和考虑诸多因素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
现在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
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有:
1 降低药物的疗效
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止咳露、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等与降压药不宜合用,因为麻黄碱可使血管收缩,有升高血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降压药的作用。
不少患者经常出现降压药和含有麻黄碱的药物同时服用的现象。
含酸性药物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
因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则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含多种金属元素,如钙、镁、铁等矿物质成分的中药(石膏、石决明、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及中成药(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
因为多价金属离子能与上述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和酚羟基结合,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含有鞣质的中药(如五倍子、
石榴皮、山茱萸、虎杖、大黄等)以及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七厘散等)不宜与四环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同服,因这些中药中所含的鞣质可与这些抗生素在胃肠道结合产生沉淀,降低生物利用度。
2 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等)不宜与酶制剂合用。
因为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砷可与酶蛋白、氨基酸分子结构上的酸性基团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疗效。
以大黄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麻仁丸、解暑片等)不能与胰酶、胃蛋白酶等合用。
因为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酚可抑制酶类的消化作用。
含黄连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乳酶生合用。
因为前者能使乳酶菌活力丧失,导致乳酶生失去助消化的功能。
3 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服用中药麻黄时,忌与氨茶碱同服,否则二者的药效不仅减低,且能使毒性增加1~3倍,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心律失常、震颤等。
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如华山参、洋金花、颠茄合剂等)也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
因其具有松弛平滑肌、减慢胃肠蠕动的作用,使肌体对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易引起中毒反应。
小活络丹、香莲丸、贝母枇耙糖浆中分别含有乌头碱、黄连碱、贝母碱,若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同服,很容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4 加重或诱发并发症
中药桃仁、白果、杏仁等不能与催眠镇静药(如氯氮平、地西泮等)合用,因为它们会抑制呼吸中枢,损害肝功能。
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可导致心跳骤停而出现危险。
富含钾的中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否则可产生高血钾,引起血压升高。
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加血小板功能的抑制,造成出血现象;与对乙酰氨基酚、麦角胺或咖啡因等成分的药物同服会引起膜下血肿。
与噻嗪类利尿剂同服会引起血压升高。
5 药物作用相互拮抗
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酰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中药鹿茸中含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故不宜与降糖药同用。
含糖皮质激素样物质的中药(如鹿茸、何首乌、甘草、人参等)不能与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苯乙双胍、胰岛素等)同服。
因前者能使氨基酸、蛋白质从骨骼肌中转移到肝脏,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和糖原的产生增加,引起血糖升高,若与降糖药物合用会产生药理拮抗作用。
6 引起沉淀或过敏反应
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宜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
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对于高敏体质的患者,庆大霉素应避免与柴胡注射液混合使用,因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应慎用。
7 影响药物排泄
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