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要
鲜切花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7 6.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鲜切花持久性的因素:一是缺水;二是缺
激 素 ; 三 是缺 糖 分 四 是 采 收 时 的 生 长 期 选 择 不
当;五是相对湿 度不宣;六是有害 气体 乙烯 的作
用;七是水质差; 是温度调节不当 鲜花切取后 立即失去供水源 ,而花枝水分不断蒸发。切花得不
到根都通过植物体液流输送的1 l i n g 激素,失去了进
3 鲜切花 凋 萎的外 部 因素 .
的浓度应 越 低 。在 保 鲜 剂 中一般 至少 含有 一种 杀 菌 剂 。在 保 鲜 剂 中 ,激 动 素 、B A、I P A 等细 胞 分 裂
素类物质 能起 到切 花保 鲜 的作用 。
6 7 4 2 0 0 云 南 省 永 胜 县 环 境 卫 生 管 理 站 古 雪 芹
它多 少有 些萎 蔫 ,然后 包装 在干 燥 袋 中 ,充分淋 水
开放 。但郁金香花蕾初放时,花朵并未充分成熟 , 须在花 朵 充分 开放 时切 取 ,香石 竹也 需在 花朵 开放 时切 取 。而穗状 花 序 的唐菖 蒲 、香 雪兰 等 ,当末 端
‘
后再放置在温度较低 的条件下贮藏较好。
高 的相对 湿度 了。冷 藏 时 ,应让 花处 于稍 稍 失水 的
每天 早晨 或傍 晚剪 切 花枝 ,花 茎挺 直 ,组 织水 ‘ 分 充 足 。若 为远 途 运 输 , ・ 宜 在 午 后稍 萎 蔫 时 切 取 , 包 装 运 输 时不 易折 损 花 朵 。切 花 所 用 刀 具 必 须 锋 利 ,以保 证切 口平 滑 ,植 物 组织不 受压 碎 。
度 随处 理 时间不 同而有 差异 , 一般 处理 时 间越 久 糖
收后隔断了花枝和母体植株之 间的联系,花瓣 内部 便 产生 一系 列生 理变 化 ,蛋 白质 、核 酸和 磷脂 等 大
鲜切花保鲜化学技术

鲜切花保鲜化学技术引言:鲜切花的美丽和芳香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和乐趣。
然而,鲜切花的保鲜期限有限,很容易枯萎和腐烂。
为了延长鲜切花的保鲜期,人们开发了一系列化学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鲜切花保鲜化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鲜切花的生理特点鲜切花是从植物中切下来的,它们在切割后失去了供应水分和养分的根系。
此外,鲜切花还会继续进行水分蒸发和光合作用,导致水分流失和养分消耗。
这些因素使得鲜切花容易枯萎和腐烂。
二、保鲜技术的原理1. 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鲜切花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从而导致腐烂。
为了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人们通常在水中添加抗菌剂或防腐剂,如次氯酸钠、硼酸等。
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鲜切花的保鲜期。
2. 补充水分和养分:鲜切花缺乏根系供应的水分和养分,为了延长其保鲜期,人们通常在水中添加保湿剂和营养液。
保湿剂能够减缓水分的蒸发,保持花杆的湿度。
而营养液中含有鲜切花所需的养分,可以满足其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3. 调节鲜切花的生理活性:鲜切花在切割后会持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养分的消耗和花瓣的枯萎。
为了延缓鲜切花的生理活性,人们通常在水中添加生理活性调节剂,如乙烯抑制剂和生长调节剂。
乙烯抑制剂能够抑制鲜切花产生乙烯,从而延缓花朵的衰老和枯萎。
而生长调节剂则可以促进鲜切花的生长和开花。
三、常见的保鲜化学技术1. 鲜切花保鲜剂:鲜切花保鲜剂是专门用于延长鲜切花保鲜期的化学制剂。
它们通常由抗菌剂、保湿剂和生理活性调节剂组成。
鲜切花保鲜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补充水分和养分,调节鲜切花的生理活性,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2. 鲜切花冷藏技术:将鲜切花放置在低温环境中能够减缓其新陈代谢和水分蒸发,延长其保鲜期。
冷藏技术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冷藏室或冷藏箱。
冷藏温度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种类的花卉进行调整,以确保其保鲜效果。
3. 鲜切花生理活性调节技术:乙烯是一种促进鲜切花衰老和枯萎的气体。
工艺方法——鲜切花贮藏保鲜方法

工艺方法——鲜切花贮藏保鲜方法工艺简介鲜切花在农产品中最娇嫩,最不耐贮藏、运输。
对切花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维持其鲜活程度,延长离体花卉寿命,这对提高切花的观赏价值和提高花卉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收与分级在花蕾期采收是目前鲜切花生产的方向之一,在能保证花蕾正常开放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收充分发育的花蕾,便于采后处理和提高贮运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应对采收后的花卉及时整理,剔除病花、残花,并根据花卉开放的程度、花朵大小分级。
二、预冷鲜切花采收后,带有大量田间热,应采用水冷(冰水)或风冷(自然风、电风扇)来降低切花呼吸强度,从而降低其产生的呼吸热。
三、保鲜技术1、包裹法主要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实验证明在8℃低温下,结合厚膜(0.35mm)包装和湿藏(用透水的棉纱包扎茎基部),可明显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
2、气调法贮藏的环境中气体成分对切花新鲜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提高贮藏环境中CO2浓度,降低O2浓度,以及充入高浓度的氮,可减缓和控制切花的衰老,达到保鲜目的。
若气调结合低温贮藏,保鲜的效果则更佳。
3、冷藏法冷藏库冷藏的条件是-0.5℃到4℃温度和85%-95%湿度。
不同种类的花卉,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期各有所不同,菊花在-0.5℃到0℃可贮藏28d(天),白兰花在4℃时可贮藏7d(天)。
4、化学保鲜法化学保鲜即利用保鲜剂处理,来抑制花卉产生乙烯,降低呼吸强度,延长切花寿命。
目前保鲜剂的配方较多,一般可分为4类:①碳源:蔗糖或葡萄糖,为补充切花生物代谢的能源,一般用1%~5%蔗糖溶液。
②杀菌剂:采用次氯酸钠、硫酸铜、硝酸银等。
③乙烯抑制剂和拮抗剂:包括硝酸银、硫代硫酸、乙醇等。
④水:最好用无离子水,再配合添加酸味剂,所用的水一般pH 值为3-4。
5、干制鲜切花流程:鲜切花→预冷前处理→轻微脱水→上膜液→干制→复水→鲜切花。
①轻微脱水:脱水以切花不萎蔫、不皱缩、不失鲜为宜。
②上膜液:膜液的主要成分是复合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甘油、乳化剂、蒸馏水等。
鲜切花物理保鲜技术要点

鲜切花物理保鲜技术要点采纳物理方法对切花进行保鲜,具有节省成本、主便易行、技术简便特点,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冷藏保鲜低温可使切花呼吸减慢,能量消耗少,乙稀的产生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其老过程。
据试验观看,在湿度85% 至91%、温度0℃和条件下,切花菊可保鲜30天,2℃保鲜14天,20℃至25 ℃仅能保鲜7天。
当然,不同花卉的贮藏相宜温度不同,一般来说,起源于温带的花卉,相宜的冷藏温度为0℃至为1℃;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为7℃至15℃和和4℃至7℃,相宜湿度为90%至95%。
冷藏分湿藏和干藏两种:湿藏是将切花放在水或保存液中贮藏,适于短期贮藏,香石竹、百合、非洲菊、金鱼草等在温藏条件下能保存几个星期,但在大规模生产中不常用。
干藏用于切花的长期贮藏。
一般来说,香石竹、菊花等用干藏比湿藏保存时间长,且质量好。
此外,干藏切花常用聚乙烯薄膜包装,以削减水分蒸发,降低呼吸速率,延长寿命。
气调贮藏保鲜这种方法是能过掌握切花贮藏地的氧胶二氧化碳含量,达到降低呼吸速率,削减养份消耗,抑制稀产生,以延长切花的寿命。
由于芭花品种不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掌握在0.35%至10%,二氧化碳含量在0.5%至1%,可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
此外,输入氮气也可起到保鲜作用,水仙花在含氮10%、温度4.5℃的条件下,贮藏3周后花色依旧明丽,枝叶挺立。
降压贮藏保鲜采纳特制气压贮存室,将气压降低到标准大气压下时可延缓切花的年轻。
与常压下切花相比,其寿命延长许多。
试验证明,唐菖薄在常温压0℃条件下,可存放7至8天,而在60毫米汞柱,-2至1.7℃条件下可存放30天;月季在夏季常温常压条件下只能存放4天,在40毫米汞柱、0℃条件下则保鲜42天;石竹常压0℃下可贮存3周,在低压下可贮存8周,其鲜度不减。
辐射保鲜用肯定射线照耀切花,可转变其生理活性,抑制蒸腾作用,延迟细胞年轻,从而延长切花寿命,有人用2至10戈瑞C60r射线照耀月季、菊花、大丽花等切花,发觉其对切花保鲜均有效果。
第三章鲜切花保鲜原理与技术(42)

第三章鲜切花保鲜原理与技术内容:环境对切花采后寿命的影响,以及切花的化学保鲜方法。
重点:切花的化学保鲜方法。
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一、切花保鲜的含义1 概念包括切花采收后预处理,分级和包装,贮存,运输,上架出售和售后瓶插水养一系列过程中,为保证或提高切花品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切花保鲜主要是对鲜切花而言,其中又以切花为主。
2 国内外切花保鲜技术研究概况切花保鲜技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19世纪末有了突出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分级包装技术的改进:机械化,标准化(达到国家统一标准)2)各种花卉保鲜剂的广泛应用:切花保鲜的先到,应用广泛,并走向发展。
3)切花迅速预冷技术的发展4)精确储存和运输条件的确定5)使用新的贮存和运输方法:冷储存,飞机6)蕾期采收和催开技术7)管理流通中冷链的建立二、切花品质评价切花品质:具体含义常包括观赏寿命,花姿,花朵大小,花序上小花发育状况,鲜重,鲜度,颜色,茎或花的挺硬度叶色等。
市场上切花品质并不完全是由生产者或研究人员来确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者来评定的。
因此,作为生产者理应了解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消费心理.并且,经常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以确定切花品质的标准。
影响切花品质的主要因素:1)种和品种:嫩粉色月季花期不是很长。
2)采前生产栽培技术和条件。
3)采收时间4)采后到消费的环节。
5)采后保鲜技术的合理应用。
研究者和生产者在制定切花的质量标准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质量标准的确定:花卉质量的准确含义十分难于定义,但质量标准应包括两方面,客观的和主观的;客观标准:如花、茎、叶的大小,较好评判;而有些质量标准是主观评价,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和量化。
第二篇-第一章概论 鲜切花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教学课件

据估计,我国的切花从种植者到消费者 的流通过程中,因切花腐烂、积压造成 的损失为20%-40%。云南省近年来, 凭着气候的优越性及地方政府的重视, 切花发展非常快,但是因为保鲜及贮运 措施重视不够,损失达30%-60%。因 此,做好切花的采后工作,包括采后处 理、分级包装、保鲜及贮运是十分重要 的,它是切花商品生产的重要内容。只 有做好切花的保鲜工作,才能减少切花 的浪费,才有利于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和 不同地区的调剂及出口贸易。 返回
第二篇 鲜切花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切花采后生理变化 第三章 切花保鲜剂 第四章 鲜切花的贮藏与保鲜技术 第五章 常见切花保鲜举例
切花生产在花卉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约占花卉产品的70%,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相 当流行的一种花卉装饰材料,是社交、重大 节日及各种礼仪场合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也 是美化居室的必备品之一,因而成了国际上 每年生产和消费最大的一类产品。
切花的用途十分广泛,通常用于制作花篮、 花束、花圈、胸花以及餐厅、客厅、卧室用 的瓶花等。人们常见且比较喜爱的切花主要 有:月季、香石竹、唐菖蒲、菊花、非洲菊、 百合、郁金香、花烛、马蹄莲、满天星、小 苍兰、勿忘我、兰花、鹤望兰等。
返回
二、切花保鲜的概念
所谓切花保鲜,实质上就是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 措施,最大可能地延缓植物观赏部位切离植株母 体后的衰老过程,以保持切花的新鲜状态。
➢ 近20年来,花卉已成为很多国家的外向型创 汇主营产品之一。如荷兰年产鲜切花97亿支, 每年可创汇26亿美元。世界上的花卉生产大 国主要有:荷兰、日本、美国、德国、以色 列、肯尼亚、哥伦比亚、泰国、新加波等,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其出口的 花卉约占世界花卉销售额的25%左右。在亚洲, 日本的花卉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切 花生产国。
鲜切花保鲜技术

鲜切花保鲜技术鲜切花是一种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农产品。
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可观赏性,包括花苞花片的大小、色泽、叶片的着色、花茎的粗壮程度、挺拔度以及观赏时间等体现出来,其实际经济价值也与这些方面密切相关。
要达到一个理想的商品价值,与花卉品种、栽培技术等有关,也与采后的处理技术有关,切花从采收到变成商品直至丧失使用价值,整个过程比果蔬还短,易于腐败,切花的采后损失率约为20%,因此利用综合因素保持鲜切花的商品观赏性非常重要。
在最佳栽培条件下培育出的切花,才会具有最好的质量和采后寿命。
一、栽培因素1.选择良好的切花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的切花,采后寿命差别很大。
如红掌的瓶插寿命可达20LL~41天,而非洲菊只有38天。
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切花采后寿命常常差异颇大。
如月季品种“Lorena”瓶插寿命可达14.2,而微型月季一般为7.1天;另外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耐储运性以及长势等也是不同的。
2.适当的光照在切花生产时,光照强度对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很大,光合效率又直接影响切花植株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试验表明栽培在高光照强度下的康乃馨和菊花瓶插寿命比其在低光照条件下的瓶插寿命长。
而且低光照下,花茎生长较长,组织成熟不充分,茎干纤细,在切花瓶插时,易产生弯茎,影响花卉的质量和观赏期。
当光照较低时,月季的花瓣会泛蓝,颜色较苍白,花卉色泽受到明显影响。
但不是光照越强越好,光照过强时,切花组织泛红。
3.温度的影响栽培期间过高的温度会缩短切花的货架寿命,降低其品质。
4.施肥的影响肥料是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维持氮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适宜数量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花卉茁壮的生长,增加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病虫害的机率,延长切花的采后寿命,延长货架期。
5.空气湿度的影响空气湿度过高会给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使花卉被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得病的切花会产生较多的内源乙烯,易于加快其衰老过程。
所以应注意栽培环境的通风透气。
鲜切花主要种类及其保鲜技术综述

[1]黄建军,陈强,杨书简.基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长春南岭净水 厂再生设计[J].中国园林,2019(10). [2]乔洪粤.种植设计中园林景观的空间建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 学,2006.
(责任编辑 张芝)
- 年第 12 期
一,在常绿半常绿灌木区较为常见,花朵在蔓上直立或 攀援,大多有皮刺[3]。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月季花切花 种类最为广泛,并且适用于各种大型活动或社交礼仪 场合,受到社会各界消费者的青睐。但月季切花一般保 鲜时间短,大规模商用情况下花卉寿命仅有 7d 左右。 月季切花保鲜工作受采收时间影响较大,月季开放后 应在第一时间采收,并制定不同品种采收方案。如红色 系与粉色系花朵在最外 1~2 轮花瓣开放时采收;黄色 系花朵则可以更早一些时候采收;白色系花朵采收时 间较晚。需要注意的是,采收花朵后需要将其立即放入 清水中,并在 4~6℃环境下冷藏保鲜,如果是短期保存, 可以进行剪切并置于去离子水或保鲜液中,在 1~2℃环 境中存储。 1.5 满天星
过补植逐渐改造林相、色相、季相,并增加一些招鸟引 蝶的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如:山荆子、山樱、毛樱桃、 京桃、蓝果忍冬、李子、海棠、芦苇等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鲜切花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部(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专业园艺姓名陈放学号 ************ 指导教师魏礼玲2012年 5月鲜切花的生产与保鲜技术概述摘要:本文对鲜切花生产、衰老原因,切花保鲜剂及应用,切花保鲜贮藏,切花保鲜包装技术等问题行了综述, 总结和提出了多种切花生产、保鲜,、包装的方法和措施。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切花、生产、保鲜、技术在世界花卉及观赏植物生产中, 切花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把鲜花作为一种高雅温馨、表情达意的礼物,促使切花消费逐年上升。
1990 年全球花卉总销售额达1 000 亿美元, 1992 年全球鲜切花消费高达220 亿美元。
鲜切花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被称为朝阳产业。
但是, 切花离体后如何延长其寿命, 延长其周转期和观赏期, 多年来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重点研究的项目之一。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切花保鲜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鲜切花生产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1切花的定义和分类1.1切花的定义狭义上的切花是指从植株上剪切下来的可供观赏的并带有一定长度枝条的花朵,如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切花的定义也在延伸和扩大。
广义上的切花是指具有一定色彩、形状、姿态、香味等观赏价值的花枝、果枝、枝条、叶片、芽、皮及根等的总称,如肾蕨、五色椒、八角金盘、银芽柳等。
1.2切花的分类根据切取植物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切花分为切花类、切叶类、切枝类和切果类等四大类。
切花类。
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以观花为主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包括花朵、花序或花枝,通常具有色彩鲜艳、姿态优美、香气宜人等特点,这类花材通常为插花和其他花卉装饰的主要花材。
根据花的姿态和形状通常将其分为线型花材、块状花材和散状花材三种。
切叶类。
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绿色或彩色的叶片,通常具有色彩鲜艳或形态别致等特点,这类花材常作为插花或其他花卉装饰的配材,起烘托主体的作用。
切叶的种类很多,目前插花切叶多取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单叶或复叶。
根据着生的形态和叶子的形状,可分为线状叶材、团(块)状叶材和散(雾)状叶材。
切枝类。
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枝条为主的着芽、叶、花或果的植物材料,通常为木本枝条,常作为插花或花卉装饰的主题或衬托,如银芽柳、梅、桃、金银花、龙游柳、南天竹等。
切果类。
指以果实为观赏主体的植物材料,具有形状奇特、果色鲜艳、挂果期长等特点,常作为插花或花卉装饰的主材或配材,如火棘、金橘、金银木、南天竹、乳茄、观赏辣椒、佛手等。
2切花衰老原因的研究2.1水分鲜切花细胞只有保持一定的膨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保持鲜艳外观。
切花采收后,切断了来自母体根系的水分供应,吸水与失水的平衡被打破,一旦失水过多,花瓣膨压丧失,表现萎蔫。
故切花采收后,采取适当措施使其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即使花枝插于水中,也常常由于一些生理及环境因素,使导管堵塞,水分不能正常运输而发生萎蔫的现象。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微生物造成的堵塞,另一种是生理性的茎堵塞。
2.1.1微生物堵塞微生物(细菌,酵母及真菌)造成的堵塞一般包括两种原因:一是通过群集于花枝茎基造成导管的物理堵塞;二是通过释放一些细菌代谢物于水中被切花茎末端吸收阻碍输导组织对水分的吸收。
Gahibaldi曾观察得出结论:水中细菌越多,切花对水分吸收的影响越大。
细菌的繁殖受溶液pH值影响。
微生物在pH6~ 7.2 的环境中繁殖最快,而低pH 值可以抑制其生长,改善植物体内水分的平衡。
当水中的pH为4时,可以抑制细菌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减轻对导管的堵塞,起到延长切花寿命的作用。
2.1.2生理性的茎堵塞切花即使置于无菌水中仍可能发生茎输导组织堵塞的现象。
这种生理性的茎堵塞是受伤细胞分泌物引起的。
堵塞物质是酶作用导致果胶分解产生的。
一般通过酶抑制剂的使用可适当改善切花保鲜效果。
如, 低的pH值( 3~ 4), 可改善由生理堵塞引起的水分供应状况,或在水中加入两类化学物质8-羟基喹啉盐和糖,都能促使气孔关闭, 维持花的正常紧张压。
在切花保鲜中一般采用将基部烫伤或火烤以及在水中将茎端切去一段(1cm~ 3cm)等方法,消毒杀菌,阻止气泡进入,保证吸水畅通。
2.2温度温度对切花的影响表现在对呼吸、蒸腾、衰老等多种生理作用上。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消耗增加,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影响了切花采后的寿命。
较低的温度则可以降低呼吸代谢的强度,延缓乙烯的产生,延长切花寿命甚至还减少微生物的侵害。
2.3植物激素2.3.1乙烯乙烯和切花衰老关系极为密切,也是激素和切花衰老关系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激素。
植物对它非常敏感,空气中极其微量的乙烯(0. 1ul/L~ 1.0 ul/L) 就能显著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鲜切花的成熟衰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不同切花对乙烯敏感度不同,香石竹、兰花等对乙烯较敏感,在极低浓度下,便可发生花瓣卷缩现象;而菊花、月季、扶郎花、郁金香等几乎不受其影响。
乙烯在切花花瓣衰老进程中的变化与跃变果实相似,生成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急剧减少,有个跃变峰的出现。
随着乙烯生成峰的回落,切花花瓣便雕萎死亡。
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为蛋氨酸(SAM) y腺苷蛋氨酸(SAM) y1- 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
pech等证明ACC合成酶活性在矮牵牛花中随乙烯的大量合成,活性有明显提高。
Heins证实了保鲜液中加入乙烯可以抑制香石竹乙烯的合成和衰老过程,延长瓶插寿命1倍以上,一旦乙烯生成高峰期开始,使用乙烯则无效。
2.3.2ABAABA是植物体内一种天然的衰老激素,近年来颇受人们关注。
多数试验证明,ABA水平的增长,发生在衰老前期,因而认为ABA水平的增加诱发了衰老的启动,直接影响到切花衰老症候群的发展。
Rasmussen 认为ABA 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可触发乙烯的生成,其生成并不因以后ABA 含量的增减而变化。
CTK 具有拮抗和抑制ABA 合成,阻断乙烯生成的能力,故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GA 能延迟离体香石竹花瓣的衰老,延长百合花的瓶插寿命。
IAA具有促进花瓣组织生长和促进乙烯生成的双重作用。
IAA在不同花卉上的作用表现不同。
IAA处理既可以延迟一品红的衰老,又可以促进香石竹的衰老。
花的衰老与激素间的关系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只有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才能控制其衰老生理。
2.2.4二氧化碳环境中CO2的浓度变化,对切花呼吸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在不干扰组织正常呼吸代谢的前提下,增加CO2 浓度,减少O2 浓度, 可减少切花呼吸强度,从而减缓组织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并抑制乙烯的产生和作用,使代谢减慢,延缓衰老,更好的维持切花质量。
Smith等发现提高CO2浓度低温贮存香石竹可延缓衰老。
3鲜切花生产技术3.1切花的繁殖技术3.1.1扦插繁殖一般而言,扦插繁殖主要包括枝插、叶插和根插几种方式,其中枝插又硬枝插和软枝插。
硬枝插主要适用于一些落叶木本植物,如迎春、木槿、芙蓉、金钟花等,可在春季生态萌动前进行。
插材选用一至两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插穗长10~20cm,至少需有2~3个芽,插穗的顶芽要求饱满完好,剪口平滑倾斜,插穗下端剪口可以剪平成马耳形,但应剪在节下。
3.2切花栽培技术3.2.1露地栽培露地栽培指切花种植在自然条件下,不加防护措施地完成全部生长过程,即繁殖、栽培和利用均在露地环境。
一般露地栽培切花的生长周期与自然条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
露地栽培具有投入少、设备简单、生长程序简便等优点,是切花生产、栽培中常用的形式;露地栽培的缺点是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在露地栽培中,往往有在切花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增加保护措施的做法。
如:露地栽培的切花采用保护地育苗,有提早开花的效果;盛夏进行遮阳,可防止日灼,提高产品质量;晚秋至初冬进行覆盖,有延后栽培的作用等。
3.2.2设施栽培设施栽培是在露地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运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在环境可控条件下,按照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栽培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切花的设施栽培逐步进入现代化,自动化的温室系统已运用于切花的生产中,普通温室、大棚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切花栽培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这一切使得切花栽培区域得以扩大,切花栽培时期可以周年进行,切花栽培质量和效益不断增长。
3.2.3病虫害的防治切花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或受不适宜环境的影响,使新陈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引起其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的改变,以致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甚至死亡。
这种现象就称为切花病虫害。
病虫害直接影响带切花的生长,影响切花的产量与品质。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园艺防治为基础,加强人工防治,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控制作用,结合进行化学防治,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切花不受病原物和害虫的数量;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切花生长发育,提高切花的抗病虫害能力。
3.2.4花期的人工调控根据人们的意愿与需要改变自然开花期,促进或延迟花期,是切花能周年均衡供应,或满足节日布置、展览需要时的集中供花,使切花这种商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花期的人工调控主要依据有:①温带、寒带花卉有休眠的特性,可利用延长或打破休眠的方法来调控。
②多数花卉具有光周期现象,可利用温度和光照处理来调控。
③有些木本和球根类花卉的发芽分化和发育过程对温度的要求不一,可利用温度处理来调控。
④很多宿根类花卉一般要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后才进行花芽分化,可利用营养肥料或生长调节剂来调控。
4切花保鲜的研究4.1保鲜剂的选择4.1.1水水是维持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物质,水质对切花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说养花要做到水质清新,就是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可增加切花的瓶插寿命。
切花对水质的要求很严格,通常自来水中的Na、CI、F等离子对其危害很大。
如F离子对月季、一品红、菊花、唐菖蒲、香雪兰、扶郎花等都有危害。
4.1.2糖糖是切花呼吸基质。
切花呼吸强度的提高需要消耗更多的糖维持其生存能量, 增加吸水量,并延长开花时间,提高开花质量。
目前在切花保鲜剂中最常用的是蔗糖。
不同切花种类及处理时间对糖浓度的要求不同。
高浓度糖常用于切花的预处理,催花液中的糖浓度次之,而保持液(一般用于花瓶的溶液)中的糖浓度(2%~ 3%)最低。
糖的使用浓度一般在1%~2%,菊花一般不能超过2%,否则损伤叶片。
吴春花等研究表明, 3%蔗糖浓度处理的香石竹其花径增加历时时间最长为2d, 而且花径最大,至萎蔫历时时间也最长,瓶插寿命最长为12.8d研究壳聚糖保鲜液对唐菖蒲切花保鲜试验表明,1%壳聚糖配剂的保鲜效果较好,鲜切花寿命最长, 开花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