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费用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5
YOUR SITE HERE
费用效益分析应用的推广和强化
LOGO
❖ 卡特政府曾经规定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都必须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 1973年,美国颁布了《水和土地资源规划原则和 标准》的文件,使得费用效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 国民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区域发展和社会福利 等方面。
市场失灵
费用效益分析非 常必要
建设项目产生 的效果不能全 部反映出来
19
YOUR SITE HERE
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类型
LOGO
1.基础性项目: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
葛 洲 坝
山 电峡 站水
力 发
项目特点:
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 长、投资额大而收益低;项目 投资在加强中央政策性投融资 的同时,加重地方和企业的投 资责任。
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LOGO
❖第一步,确定分析范围,识别主要的环境 影响 ❖ 第二步,分析和确定重要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 ❖ 第三步,通过价值评估技术对上述物理效果进行
货币估值
26
YOUR SITE HERE
§1 费用效益分析概述 五、费用效益分析参数
1.社会折现率
LOGO
社会折现率
是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参数,代表 社会资金被占用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率,并用 作不同年份价值换算的折现率。
确定社会社会折现率的方法: (1)基于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的方法; (2)基于社会时间偏好率的方法。
我国现阶段社会折现率取值为8%
27
YOUR SITE HERE
贴现率
LOGO ❖ 贴现的原因是: (1)时间偏好:指的是个人偏向于尽快享用效益而稍后承
担费用,而不是采用相反的方式。一定数额的成本或者效 益出现的时间越晚,它们的主观价值就会越小。 (2)资本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资本可以在生产中增值, 所以当前一定数额的货币比未来同样数额的货币的价值要 大。当各种使用途径具有不同的时间特征时,贴现有助于 在不同的使用途径之间进行资本的合理配置

经济效益分析写法实例

经济效益分析写法实例

经济效益分析写法实例(仅供参考,以下章节编排是按可研报告章节排)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范围本项目为新产品开发项目,利用原有厂房和设备,进行适当的扩建,根据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内容,本项目的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安装费、利息等费用。

2、投资估算的依据及说明(1)土建工程费参照当地同类结构的建、构筑物的造价并经实地调查后,根据现行建材市场价格进行估算。

(2)设备按现行市场价格估算。

(3)预备费中不可预见费按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费之和的10%估算。

(5)建设期贷款利息按年利率7.6%计算。

(6)流动资金总额以周转期为90天按经营成本计算。

3、投资总额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21.53万元,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大部分组成,其中:(1)建设投资57.97万元,估算情况详见附表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其中:建设费用:52.7万元预备费:5.27万元(2)建设期利息4.41万元,详见附表1。

(3)流动资金总额为159.15万元,详见附表4。

二、资金筹措本项目的资金筹方案分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

1、建设投资筹措本项目建设投资额为57.97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意见,计划从自筹资金和科技开发计划经费中两种渠道进行筹集。

(1)企业自筹资金37.97万元。

(2)申请科技开发经费20万元。

2、流动资金筹措经估算,项目正常生产需流动资金为159.15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88.05万元,企业自筹71.1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106.1万元。

流动资金筹措详见附表7。

三、项目经济寿命期分析本项目是以开发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太阳能热水器必将逐步普及,考虑到利用自制的专用设备生产热水器的板芯,其产品在广西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和售后服务优势,但要面对今后同类产品的竞争及加入WTO后环保型新产品技术开发步伐的加快,经模拟估算,确定本项目生产的产品的经济寿命为8年。

华工经典教材技术经济学学生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项目

华工经典教材技术经济学学生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项目
2)工业项目的特点(与非工业项目比较) (1)产品品种复杂,生产工艺差异,项目对建设条件 和生产条件的要求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 明显的行业特点。 (2)生产有形产品,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表现为有 形效益。直接或间接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资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3)根据工业项目的不同,有不同重要程度的无形效 益。项目对社会贡献的正效益,社会为项目付出 代价的负效益。 (4)要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服务性设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6. 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可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步骤: 1)剔除财务现金流量中的通货膨胀因素,得到以 实价表示的财务现金流量; 2)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调整财务效益和费用中的 价格; 3)剔除已计入财务效益和费用中的转移支付项目; 4)识别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对能定量的应 定量计算,不可定量的应定性分析。
2. 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 1)全面识别整个社会为项目付出的代价,以及项目为社会 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2)分析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与财务现金流量存在的 差别,以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调整建议。 3)对于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目,通过国民经济评价 来论证项目的真实经济价值,为制定财务方案提供依据。 4)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及获得的收益,为 社会评价提供依据。
2)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国土开发利用效益 节约自然资源 (能源、水资源、耕地、 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综合利用
3)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污染 (包括废气、废渣、废水、 噪声、放射物等) 影响自然景观 传播有害细菌 破坏森林植被 造成水土流失 诱发地震及其他灾害 危害野生动植物生存

第七章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第七章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四)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是资金的影子价格,也即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社会折现率应该采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实际折现率,而不应是名义折现率。
(五)土地经济成本
1.生产性用地土地的经济成本=土地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2.非生产性用地,如住宅、休闲用地等,应按照支付意愿的原则,根据市场交易价格测算其影子价格3.考虑土地开发许可对土地经济成本的影响
第一节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概述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指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国家参数(包括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计算、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经济合理性的经济评价方法。
一、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作用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与项目财务分析的联系与区别三、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范围四、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要求
(六)资源经济成本
用项目投入物的替代方案的成本资源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成本等进行分析测算
第三节项目投入物、产出物影子费用效益计算的原则
若该货物或服务处于竞争性市场环境中,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其影子价格如果项目投入物或产出物规模很大,导致“有项目”和“无项目”情况下市场价格不一致,取二者的平均值作影子价格
过去受雇于别处,由于本项目的实施而转移过来的人员,其影子工资应是其放弃过去就业机会的工资(含工资性福利)及支付的税金之和。对于自愿失业人员,影子工资应等于本项目的使用所支付的税后净工资额,以反映边际工人投入到劳动力市场所必需支付的金额。非自愿失业劳动力的影子工资应反映他们为了工作而放弃休闲意愿接受的最低工资数额,其数值应低于本项目的使用所支付的税后净工资并大于支付的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当缺少信息,可以按非自愿失业人员接受的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和税后净工资的平均值近似测算。

工程经济学 第7章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工程经济学 第7章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其他企业投资实行备案制。
5
7.1.4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共同之处
1 分析评价基础工作相同 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场址选择、技术方案、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可行性内容的基础上
分析评价方法和指标 2 的计算方法类同
都使用效益和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采用 现金流量分析法,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 率等盈利性指标
(两者都很难衡量) 11
2
影子工资 = 财务工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对于技术劳动力,由于机会成本高、新增资源消耗较大,采取影子
工资等于财务工资,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1; 对于非技术劳动力,新增资源消耗较小,一般采取财务工资的
0.2—0.8,即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0.2—0.8。根据当地的非技术劳动力 供求状况决定,非技术劳动力较为富余的地区可取较低值(由于机会成 本小),不太富余的地区可取较高值,中间状况可取0.5。
3 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需要政府主权信用担保的建设项目;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
5 企业投资建设的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公共利益、可能出现垄断、 涉及整体布局等公共性问题,需要政府核准的建设项目。
前4项主要是政府投资,实行审批制;后1项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企业投资,实行核准制。
19
7.2.4 政府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
(1)政府调控价格的原因

为了帮助城市中低收入的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对经

济适用和廉租房制定指导价和最高限价。


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便利,每个城市公交车和出租
兼 顾
车的价格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物价水平指导定价。

建设项目评估 第七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建设项目评估 第七章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贡献、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合理分配为目标
3、 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范围划分不同 财务效益评估:考察项目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
国民经济效益评估:考察项目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及间接费用 和间接效益
4、 计算的基础不同 财务效益评估:现行市价、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利率等。
五、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作用(P197-198)
第二节 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识别
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分为直 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分为直 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一、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 (一)直接效益
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直接产生,并用影子价格计算的产出物的 经济效益。 1、 增加项目产出物(或服务)的数量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应量,其效益 就是所满足的国内需求;
这些项目往往具有较大的外部性或者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 的资源稀缺程度,仅进行财务评价往往不能真实的反映资源消耗 和收益,或者从财务上看是不可行,但从整个国民经济看是必要 的,因此必须从全社会角度出发评价该类项目到底是否可行。
四、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内容 1、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2、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 3、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4、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进行方案比选。
国家提供优惠、改变财务参数。 2、 财务可行,国家不行,则予以否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 国民经济评价范围
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大部分项目财务评价结论可以满足投资决策要求。 但有些项目还应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从国民经济角度决定项目的 取舍。
1、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项目; 2、较大的水利水电项目; 3、国家控制保护资源的项目; 4、较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5、主要产出物和投人物的价格严重扭曲的项目。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1、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W.P David etal.1990.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3、Tom Tietenberg, 1992. Environmental &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4、A.Myrick Freeman III,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 :Theory and Methods, Washington,D.C :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5、Thomas Sterner, 2003. Policy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world bank.6、Kerry Turner, David Pearce & Ian Batema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Harvester Wheatsheaf, Cornwall, 1994.7、William J.Baumol and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8、Roger Perman、Yue Ma & James Mcgilvray, Natural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ongman Singapore,1996.9、陈振明,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的作⽤、内容和基本⽅法的运⽤(⼆)国民经济评价的适⽤范围及与财务分析的⽐较(三)经济效益与费⽤的识别(四)经济效益与费⽤的估算(五)经济费⽤效益分析报表编制与指标计算(六)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效果分析(七)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及应⽤内容分析本章中也涉及到较多计算,要理解其原理,考试中也经常考具体的应⽤,例如市场定价货物影⼦价格的计算(可外贸货物影⼦价格、市场定价⾮外贸货物影⼦价格);政府调控价格货物影⼦价格计算的成本分解法;⼟地机会成本的计算和⼟地影⼦价格的计算;费⽤效益流量表有关的计算(净效益流量的计算、经济净现值的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从财务分析数据调整费⽤和效益的有关计算(建设投资的调整,流动资⾦的调整);费⽤效果⽐指标的计算(增量);影⼦汇率、影⼦⼯资的计算等。

第⼀节概述⼀、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采⽤社会折现率、影⼦汇率、影⼦⼯资和货物影⼦价格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项⽬对社会经济所做贡献以及社会为项⽬付出代价的⾓度,考察项⽬的经济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有关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

⼆、国民经济评价的作⽤(⼀)正确反映项⽬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的经济合理性项⽬的财务盈利性⾄少在以下⼏个⽅⾯可能难以全⾯正确地反映项⽬的经济合理性:(1)国家给予项⽬补贴。

(2)企业向国家缴税。

(3)某些货物市场价格可能扭曲。

(4)项⽬的外部效果。

(⼆)为政府合理资源配置提供依据1.对那些本⾝财务效益好,但经济效益差的项⽬进⾏调控;2.对那些本⾝财务效益差,⽽经济效益好的项⽬予以⿎励。

(三)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的重要依据重点是外部性和公共性。

(四)为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等项⽬提供财务⽅案的制定依据(五)必选和优化项⽬(⽅案)具有重要作⽤(六)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地区利益与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三、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法(⼀)采取“有⽆对⽐”⽅法识别项⽬的效益和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费用与间接效益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既要考虑外部效果, 又要防止外部效果扩大化。


转移支付是指那些并不伴随资源增减的 纯粹货币性质的结构。 比如 ①税金 ②补贴 ③折旧 ④利息 凡是转移支付都不计入收益或费用
钱币(pecuniary)和实际(real)效益和 费用

钱币效益和费用的产生是因为相对价格 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经济上公 共服务的供给和资源需求模式的变化造 成的。一部分人的所得(或所失)的增 加是由于其他人的所得(或所失)减少 的缘故。这种变化不影响社会净效益和 净费用发生变化。而实际效益是指项目 的最终消费者取得的效益,它反映了公 众福利的增加。
S-V-T 1975 《项目经济分析》 法 阿拉伯 《工业项目评价手册》 1986 法
最近时期


2001年世界银行出版的由贝利和安德生等人所著 的 “ economic analysis of investment operations”,该书提出了包括定量风险分析在 内的、适用于不同部门的费用—效益分析的普遍 原则和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有关交通运输、卫生 保健和教育项目的具体评价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 阿尔德和泊斯那所写的“费用—效益分析的再思 考”讨论了CBA发展的背景及其历史演进,认为 CBA是实现所有公众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最合理的 决策程序。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信息不 完全、考虑社会公平等原因,CBA的决策也可能 发生偏差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常常出现有 差异结论的项目




(l)主要投入产出品受关税与非关税保护的 项目; (2)外部效果较为显著的项目,如交通、水 利、通讯和环境治理项目, (3)主要产出品价格受政府控制的项目,这 些主要是公用设施项目,如供水、供电、供气 等项目. 这些项目有必要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做国民 经济评价,以得出符合国家利益的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


(1)贸易货物。贸易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是按照各项产出和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 口岸价格为基础,根据港口、项目所在地、投 入物的国内产地、产出物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 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对流通领域的费用支出 进行调整而分别制定的。所以不要以为同一种 货物只有一个影子价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出口货物(产出物)经济价格=离岸价格*汇 率-国内运费-贸易费用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与实际价格之差
价格
P0
O
Q
数量
企业角度 每年的收益:200*0.5=100万 收益现值:100/5%=2000万 社会角度 每年的收益:400*1*0.5=200万 收益现值:200/5%=4000万


国民经济评价是以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 为出发点,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运 用影子价格、影子效率、影子工资和社 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分析项目需 要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国家的贡献,考 虑,投资行为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 性。
传统费用效益分析时期

这个时期费用效益分析评价理论有了较快的发 展,在方法上进一步深化、完善。1965年美国 政府采用了一套名为《计划、方案及预算体系》 ( 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 简 称 PPBS)的预算体系,后来又引入了《零基预算》 (Zero Base Budgeting),在这些计划系统 中,费用效益分析被用做预算决策的工具。这 个时期主要是由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支配着各 个评价领域。
产出物


c.替代进口产品(内销产品,以产顶进,减少 进口) 影子价格=原进口货物的到岸价×影子汇率+ (口岸到用户的运费+贸易费)-(项目到用 户的运费+贸易费)
投入物

a.直接进口产品(国外产品) 影子价格=到岸价格×影子汇率+(国内 运费+贸易费)


b.间接进口产品(国内产品,以前进口, 现在大量进口) 影子价格=到岸价×影子汇率+(口岸 到原用户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 到用户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到项 目的运输费用+贸易费)

很多学者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价和经济 发展的研究,发现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费用效 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有人把由OECD和UNINO 提出的项目评价方法称为社会费用效益分析, 以别于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发展中国家应用发展时期(续)11
方法 OECD 法 出版 年份 《工业项目分析手册》 1968 《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 1974 价和计划》 代表著作 《项目评估准则》 UNIDO 法 《项目评价指南—— 发展中国家社会效益 成本分析》 1972 1986 作者 里特尔 & 莫里斯 达斯古普塔 等人 约翰.R.汉 森 林恩 & 范德塔克 阿萨比 & 阿卜拉勒



在确定影子价格时,应把项目的投入物和产出 物分为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特殊投入物三 类。 外贸货物:指项目生产或使用将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国家进出口的货物。 非外贸货物:指其生产或使用将不影响国家进 出口的货物。
特殊投入物:指劳动力和土地。

外贸货物

直接进出口的货物 投入物:间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产出物:替代进口、间接增加出口



上述煤矿生产的煤,供应给某地项目作为燃料, 煤矿到项目所在地的铁路运距为50O公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如下:50*8.4-(300*0.053) +500*0.053=409.4(元) 项目使用可出口煤的影子价格为409.4元/吨。



假定铝锭在离项目所在地最近的某口岸的到岸 价格为每吨1500美元。某口岸到项目所在地的 铁路运距为200公里。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计 算 如 下 : 1500*8.4+ ( 200*0.053 ) + ( 1500*8.4 ) * 9%=13774.6 (元) 进口铝锭的经济价格为13744.6元/吨。
第七章 费用效益分析
主讲 王丽云
费用效益分析的起源


1844年,法国工程师杜比(Jules Dupuit)发表 了题为《公共工程项目效用的测算》的论文,开 创了现代成本效益系统分析的方法 1920年,庇古(A.C.Pigou)发表了《福利经济学》 一书,奠定了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其中的效用理论、 边际分析方法及潜在帕累托准则都应用到了费用 效益分析中,为方法提供了基本概念、原理、价 值判断标准等理论基础。
直接费用


①项目的投入物来自国内供应量的增加,即增 加国内生产来满足拟建项目的需求,其费用就 是增加国内生产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 ②如果国内总供应量不变 a 项目投入物来自国外,其费用就是所花费的 外汇。 b 项目的投入物本来可以出口,为满足项目需 求,减少了出口量,其费用就是减少的外汇收 入。 c 项目的投入物本来用于其他项目,由于改用 于拟建项目将减少其他项目的供应,因此而减 少的效益,即为其费用。
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效益费用识别

识别原则
凡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均计为项 目的效益,凡国民经济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均 计为项目的费用,费用和效益可分为直接费用、 直接效益、以及间接费用,间接效益。
直接效益


(1)项目的直接效益是由项目本身产出,由其产出 物提供,并用影子价格计算的产出物的经济价值。 (2)直接效益的确定 ①如果项目的产出物用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应量, 其效益就是所满足的国内需求。 ②如果国内供应量不变, a 项目产出物增加了出口量,其效益为所得获的外 汇。 b 项目产出物减少了进口量,其效益为节约的外汇。 c 项目产出物顶替了原有项目的生产,其效益为原 有项目减产或停产向社会释放出来的资源,其价值 也就等于这些资源的支付意愿。
费用效益分析的发展



第一个时期是1936年至1960年,在此期 间突出的表现为费用效益分析在美国的 水利和公共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初步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1960年至1970年为传统费 用效益分析的发展阶段 第三个时期是1970年到80年代为费用效 益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发展阶段。
起步时期

非外贸货物


天然非外贸货物 地理位置所限,国内运费过高不能进行外贸的 货物 受国际、国内贸易的限制不能外贸的货物

对于可外贸货物,寻找其口岸价,即以国际市 场价格来替代影子价格。对于非外贸货物,原 则上以用户的“支付意愿”来确定。价格合理 的,或按国家统一价格定价,或按国内市场价 格替代。价格不合理的,用分解成本的办法, 将财务价格调整为影子价格。
三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比较

1.评价角度不同 2.效益与费用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3.评价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同 4.评价采用的价格不同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不一致的几 方面因素



(1)价格失真。这里的失真是指价格不能确 切地反映项目单位产出(投入)的社会效益 (费用)。 (2)存在外部效果.这是指并没有在项目的财 务收益或支出中包括进去的那些效益和费用. (3)存在不可计量的效果.这有两层意思,一 是指那些不能或难以用货币度量的效益与费用, 如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等等。另外,也包括那 些本身都无法计量的效果,例如美化环境、改 进治安等等


c.减少出口产品(国内产品,以前出口 过,现在也能出口) 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 -(供 应厂到口岸的运费+贸易费) +(供应厂 到项目的运输费+贸易费)



假定煤在离新建煤矿最近的某口岸的离岸价格 为每吨50美元;汇率按8.40元计算。新建煤矿 项目所在地到最近口岸的运距为 300公里、铁 路运费的影子价格为每吨公里5.3分。贸易费 用的影子价格按口岸价格的9%计算(以下举例 中的汇率、铁路每吨公里运价、贸易费用系数 均按本例假设数据计算)。 根 据 以 上 公 式 计 算 如 下 : 50*8.4(300*0.053)-(50*8.4)*9%=366.3(元) 出口煤的影子价格为 366. 3元/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