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烟台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届山东省烟台一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届山东省烟台一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届山东省烟台一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

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德”是获取天命的依据。

周人的做法A. 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 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C. 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 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恭行天之罚”,“宣扬‘德’是获取天命的依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周人宣扬“德”的做法影响了后世统治阶级强调以身作则、德治、仁政等执政思想,说明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周人强调“恭行天之罚”、“德”等对后世执政思想的影响,无法揭示古代社会兴衰规律,A项错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主要通过礼乐制度,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周人强调“恭行天之罚”、“德”等对后世执政思想的影响,与社会生产发展要求无直接关系,C项错误。

2. 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A. 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 品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 经济管理的法制化D. 户籍管理较为严密【答案】C【详解】根据“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评比耕牛”、“对不同身份的人的口粮都做了明确规定”等信息可知当时政府设置各种法律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管理,说明经济管理法制化,故选C;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秦朝的律法,没有体现农业的精耕细作,排除A;材料仅有经济管理的法律,因此不能说明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管理,不是户籍管理,排除D。

故选C。

3.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

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揭示了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答案】B2. 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A. 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 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C. 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 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科举入世的比例在降低,故B项错误;C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士族子弟的比例减少,说明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故A项正确。

3. 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A.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 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 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 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故B正确。

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故C排除。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

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如下。

这一过程体现了伯 (排行) →伯(获得官职) →伯(爵称)A. 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 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 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 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据2. 表1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表 1A. 实现国家统一B. 变革选官制度C. 加强中央集权中國D. 重建政治秩序3. 汉武帝元朔年间,“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 “推恩令”的颁布B. 尊崇儒术C. “中朝”的设立D. 任用刺史4.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套严密的中央官制,确立于隋,完善于唐。

其中某一部门的职责是“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

凡诏旨敕制……皆按典故起草进画”。

该部门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吏部5. 820年,唐宪宗下诏:“自今以后,宜准例三年一定两税,非论土著、客居,但据资产差率。

”该举措的目的是A. 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B. 适应均田制发展的需要C.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D. 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6.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五十年 并非 由于 科 学或技术 的滞后 而主要是 由于 经 济 的和 社会 的原 因 十 九 世 纪 中叶还
无法 可 以使 得 有 组 织 地 利用 科 学 的意 图达 到能生利 的阶 段
贝尔纳 旨在 说 明
A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 力的周 期越来越长
太 电力技 术发展 所 需 的 条件 是逐 步形成 的
" 苏格拉底 自以为负有神 圣 的使命 以觉醒其 国人 为 己任 孔子 亦然 由此 可 见 两位 先
曾有 相似 的
上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 念
C 政治主张
良 公 民意识
2 3 某学者写 道 衰落是 个容 易使人上 当的词 因为 它包 含 了两 个 相 去甚 远 的概 念
是 外 力量减 弱 是 内部 力量 的衰败
年 36 行 万 两
八 民族工 业发展迅 速
B 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 经 济结构发生变动
D 传统产 业 入 困境
3 斯 大林 曾说 苏维埃l 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1 \ ! 收国人民 类的
龌龊 办法 吸收 工 业 化 资金 至于F . 用 外债 的这 种 办法 苏 联 J没 有加 以利 用 的 机 会 因 为资
i B和最进 步 的制度 也只是纸 上 的计划 不能达 成 必须的改革 目标
为此 " 他们
八 主张建立 西方 民主制度
化 力图从 思想 上 改造 国民
C 极 力将 中西 方 文化 融合
D 提 出 了人 民民主新体制
2 2 冯友兰 先生 在 孔子 在 中国历 史中之地 位 文 中比较孔子 与 苏格 拉 底 他认 为
定 区域 内
第 1 卷 ( 选择题 共 50 分 )
选择题 本 大题 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 o 分 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 个选项 中 只 有 项 是最 符合 题 目要 求 的

历史--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1月份期末考试

历史--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1月份期末考试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 卷 (选择题 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

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

” “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2.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

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宜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

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3.一位近代学者就某次武汉之行回忆道:“最触目之点有二:其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若)布旗不备,以纸代之;其二,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如‘一切权力属于党’……‘巩固革命联合战线’ ……此外有省党部、市党部、工会、学生会各编制标语”。

这段回忆可用于研究A.国民革命时期的宣传攻势B.武昌起义胜利的庆祝活动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D.国共两党合作的民意基础4.据统计,1952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粮食比1949年增长44.8%,棉花产量比1949年增长193.7%。

这一变化A.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B.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基础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的实现D.加快了土地改革运动进程5.下图为《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共某次重大会议的报道摘录。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图片)——历史历史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图片)——历史历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B 3.D 4.D 5.B 6.B 7.D 8.D 9.D 10.C 11.D 12.C 13.C 14.C15.B 16.C 17.C 18.D 19.A 20.D 21.B 22.A 23.A 24.C 2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 (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君臣之名分确定;疆域扩大;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得以确立。

(3分)(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

关系: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

(4分)(3)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3分)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

(3分)(4)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

(4分)27.(1)示例: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物种也被带到世界各地,非洲成为殖民者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奴隶贸易加快了人口的流动,从美洲掠夺来的金属货币白银被用于贸易加快了商品的流通,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带到东方。

总之,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通过商品、货币、物种、人员、科技的流通使世界成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有机经济整体。

(8分)(2)领域:棉纺织业;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

(4分,后面两项答出一项即可)推动作用:棉纺织业的机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展市场的需要与掠夺原料的需求使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2分)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时空和人际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整体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I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

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这体现了A. 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 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2.下图为18 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

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3.关于1690年鸟兰布通之战的结果,现行教科书认为清军获胜,教科书的结论主要源于1842 年魏源所著《康熙亲征准噶尔记》,而《康熙亲征准噶尔记》主要取材于乌兰布通之战亲历者马思哈的记述;但是乌兰布通之战发生时正在康熙宫中任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则在1697 年写给法王路易十四的秘密报告中称清军失利。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乌兰布通之战亲历者马思哈的记述是第一手史料,故现行教科书的结论可信B.传教士白晋不是乌兰布通之战亲历者,无法了解全部的细枝末节,故其结论不可信C.马思哈的记述只是一人之所见,其真实性还需以其他文献加以验证D.因个人因素所导致的种种情形使得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地再现历史事实4.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

上述两种观点A.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目的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B.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都是站在西方立场的结论C. 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合理D. 二者都认为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导致了鸦片战争爆发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武装起义相继失利,说明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十月革命模式在中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历史-山东省烟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历史-山东省烟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A.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B.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C.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D.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2.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B.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3.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 七月流血事件B. 二月革命C. 十月革命D. 五月流血周4.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

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

这说明“八二宪法”()A.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B.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C.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D.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5.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

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年代1957年1965年1972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8年1980年联邦德接受国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国A.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B.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D. 中美关系的改善6.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山东省烟台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荀子的主张
A.意在突出儒家的地位
B.奠莫定了法家的思想基础
C.顺应政治发展的潮流
D.改变了社会动荡的局面
2.下表是中国古代医学名著中有关"茶"的记载。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作者或朝代
A.《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记述茶的书籍
B. 茶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和饮料功能
C. 汉末社会动荡促成对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
D. 茶叶对我国古代医学产生重大影响
3.《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

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

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己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 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4.福建船政学堂正式开办于1867年,开设了英语、法语、驾驶、管轮等课程,以培养轮机的设计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附设了船厂工人业余培训的课程。

这反映了当时
A. 近代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B.已突破"器物"限制
C.军工企业市场化特征明显
D.近代教育走出困境
5.梁启超于1903年提出了"合族民族主义"主张,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界",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

由此可知,梁启超
A. 呼吁各民族团结共同推翻清政府
B.主张消除满汉差异挽救民族危亡
C. 具有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理念
D.具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6.辜鸿铭曾对中国士大夫的两种极端心理给予批评∶"自来我中国士大夫夜郎自大,其贻讥外人固不足怪,惟今日慕欧化者,又何前倨而后恭也。

"这表明他
A.主张理性地对待中西文化
B.批判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
C. 带有复古守旧的思想倾向
D. 主张东西文化应互补调和
7.歌曲是时代的产物。

以下这两首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