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4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学案(无答案)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学习目标】1.了解识记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掌握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西亚的石油资源以及西亚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西亚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中海、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________和________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西亚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中部的________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西亚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广布。
3.西亚是目前世界上________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有________称号。
4.西亚的主要居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其中________的分布最为广泛。
5.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________,紧缺的________,复杂的________、宗教和社会结构,以及领土纠纷和________等因素叠加在一起,致使西亚长期以来局势动荡、战争不断,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
二、达标检测1.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西亚人口又飞速增长,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其主要原因是?2.西亚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3.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4.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晋教版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
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西亚3条石油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近些年西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新闻?(课前布置任务)生:美国攻打伊拉克,卡扎菲之死…等师:看来西亚事情很多,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西亚(讲授新课)(一)【三洲五海之地】1、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
2.引导学生读P24图9.16“西亚的国家和地区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
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3.完成P25活动.4.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生回答:略教师小结:(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教案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2)了解西亚的石油资的重要影响及特点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问题的能力(2)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2)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1)该区重要的战略地位(2)该区石油资的重要作用并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这个图片,你可以发现什么?新课探究一、“五海三洲两洋”之地西亚地处_____、_____、_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之间,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认识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______运河和_____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_____洋和地中海。
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_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航运十分繁忙。
知识拓展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又称海湾,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
波斯湾的惟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
海峡长150千米,最窄处仅38.9千米。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1艘油轮进出海峡。
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
作为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就被切断了,西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因此,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
二、干旱的环境地形特点-----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短缺,草原和沙漠广布。
在干旱的环境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学案设计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学案设计一、本节知识体系二、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和范围(1)位置:在洲的西南部和洲的东北部。
(2)范围:包括的大部分和非洲的。
2.交通要道(1)位置的重要性:西亚联系、欧、三大洲,沟通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五海:阿拉伯海、海、海、黑海、(湖泊)。
(3)交通要道: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海峡(沟通地中海和黑海)、海峡(世界油阀)。
知识点二世界石油宝库1.地位:目前世界上石油______最大,生产和______石油最多的地区。
2.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湾及其沿岸地区。
3.输出路线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________海—________海—________运河—______海—直布罗陀海峡—________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______海—_____洋—好望角—______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1 / 32 /3 航线C :波斯湾—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海—________湾—______海峡—______洋—东亚。
4. 主要产油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读图填充四、选择题1.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 )A.霍尔木兹海峡B.苏伊士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D.曼德海峡2.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3.从印度洋到大西洋最近的航线是( )A.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B.红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黑海C.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D.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中考链接:(2015)17(4)图中波斯湾地区 (矿产资源)产量大,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7)14.直播片段一:我刚刚到达一个国家,请大家根据我写在卡片上的四个提示语,猜猜这个国家是( )A .日本B .菲律宾C .沙特阿拉伯D .法国1.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__________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中________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及其在石油资源方面的地位。
2.掌握西亚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情况,了解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和产量变化。
4.培养学生对我国石油战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练习题包括:
a.判断题:关于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与否?
b.选择题:以下哪个国家是西亚地区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
c.简答题:简要分析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对我国的意义。
3.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
2.作业内容要具有原创性,体现个人思考。
3.提交作业时,要求字迹清晰、图表美观。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亚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情况。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石油资源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
(4)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对我国及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
3.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 世界的石油宝库》(第1课时)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石油的开采和输出情况以及石油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认识到石油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资源、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石油的形成、开采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较为复杂的内容,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掌握石油的开采和输出情况,认识石油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认识到能源问题对全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石油的开采和输出情况,石油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2.难点:石油的形成过程,石油开采的技术和设备。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问题。
2.使用地图和资料,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情况。
3.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资料,包括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图、石油开采设备的照片等。
2.准备一些关于石油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简要介绍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b.提问:你们听说过石油吗?石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c.引导学生思考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展示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
b.提问:你们可以看到哪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c.引导学生思考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和国家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 世界的石油宝库》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以及石油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宝库地位,掌握石油的开采、输出情况,以及石油对西亚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资源、经济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石油产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2.掌握西亚地区石油的开采、输出情况;3.理解石油对西亚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2.石油的开采、输出情况;3.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数据展示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世界上哪个地区的石油资源最丰富吗?”2.呈现(10分钟)展示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然后,展示石油开采和输出的数据,让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开采和输出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石油对西亚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并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看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西亚地区石油资源的理解。
如:“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为什么这么丰富?”“石油对西亚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让学生举例说明。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石油领域的现状和挑战。
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认识地区 第二节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 晋教版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4.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难点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自制有关投影片。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最近都从各种媒体获知,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美英联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了代号为“斩首”行动的第一轮空袭,标志着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
4月中旬,美军攻入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
4月下旬,美军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提出问题:以上事件发生地“伊拉克”在哪个地区?学生回答:中东地区。
提出问题:中东地区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多少年一直悬而未决?学生回答:巴以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西亚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西亚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点1西亚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自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观看视频提出问题:以上事件发生地“伊拉克”在哪个地区?学生回答:西亚地区。
提出问题:西亚地区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多少年一直悬而未决?老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全世界的热点地区——西亚。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随后请各小组派出代表以“我印象中的西亚”为题进行1分钟左右的演讲。
老师评价:同学们演讲的都非常好,说明大家在课下都认真收集了资料,希望今后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将我们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词语经常出现在西亚的新闻报导里?学生回答:(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解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水资源、石油资源)老师补充:此外还有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哈马斯、阿以、库尔德人等。
老师承转:西亚地区国家众多,由于种种原因,多少年来,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
学生播音:请一位同学模拟新闻播音员读教材有关西亚的内容,向大家播报一下西亚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战争。
提出问题:除了以上几次战争,最近发生的还有什么战争?学生回答: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
提出问题:西亚为什么会战争不断?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板书:西亚——世界的热点地区播放录像《今日世界系列之八——西亚》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
(新华音像中心出版发行)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①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②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③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略老师归纳:同学们都提到了本区的千年争端起因有:“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这些争端由来已久,多少年悬而未决,因此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从西亚的得名开始吧!提出问题:同学们,谁知道“西亚”的由来?学生回答:西亚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西亚、远东。
提出问题:①西亚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呢?②西亚和中东有什么区别?电脑展示:图9.22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将西亚地区放大。
学生活动:学生首先在课本图9.20找出以下国家(或地区)和城市,在课本上熟悉位置以后,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认,老师说,学生指认,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国家或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
城市: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贝鲁特、麦加、麦地那。
电脑展示:课本世界地图上找西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学生读图了解西亚范围,比较西亚和西亚的范围。
学生比较后回答西亚和西亚的区别。
老师小结:西亚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汗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西亚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也就是说西亚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板书:特殊的地理位置。
电脑展示:西亚的地形图。
提出问题:①本区联系哪三大洲?②本区的五海指的是哪五海?③本区沟通了哪两大洋?学生回答:学生甲:本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学生乙:五海分别指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学生丙:本区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老师评价:同学们答得都非常好,但我们要注意,五海中哪个海不是真正的海?(里海)对了,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不是真正的海,由于人们有时也把湖叫做“海”,如中国的内陆湖——青海,所以这里也借用了“海”字。
板书: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提出问题:①从地中海到黑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土耳其海峡)②从地中海到红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学生回答:略老师小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电脑展示:图——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图学生思考:①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②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学生活动:学生首先在课本51页图上填出以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为界的大洲名称,再找出它们各自沟通的海洋,然后老师抽查两位同学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读。
提出问题: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老师小结:“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为两大洲界线,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如从波斯湾运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千米,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提出问题:西亚为什么长期战争不断呢?学生活动:读教材相关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寻找答案(西亚处在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老师讲述:西亚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西亚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西亚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西亚的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成为了世界的热点地区。
过渡:同学们想象力都非常丰富,说的都非常好,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下查阅资料,继续帮这些国家寻找出路。
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提示:学生从本区的地形、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考虑) 老师讲述:由此可以看出水是中东地区最稀缺的资源,它既是和平的保障,亦可能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世界上最早争夺水源的战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南部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互相宣战,在50余年阿拉伯同以色列的对抗中,由水资源引发的冲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因此,中东地区因水而战,也就不足为怪了。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进行小结,西亚是世界的热点地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同时还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的范围、位置。
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结合地图,说明西亚干旱的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3.进一步掌握、利用地图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一、温故互查1.中南半岛为气候,马来群岛为气候。
2.农业生产:⑴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一年中有和之分:农作物在播种,收获。
马来群岛终年,分布着茂密的,农作物随时播种,都有收获。
粮食作物以为主。
、、为世界重要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⑵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产地。
其中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具有茂密的、美丽的、众多的、独特的,吸引着旅游者。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等国的重要产业。
4.矿产主要有和,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是东南亚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
5.东南亚是世界上、最集中地区,盛行佛教。
二、1、自主学习24页课文结合图9.15、9.16,25页的“信息传递”回答问题:(1)西亚联系哪三大洲?(2)西亚的五海指哪五海?(3)西亚沟通了哪两个大洋?(4)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5)说说中东与西亚的区别2、合作学习25页的课文结合26页图9.17、9.18、9.19回答问题:(1)本区地形特点?(2)西亚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分布最广?(3)受自然条件影响,本区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经济水平如何?(4)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三、自学检测1.重要的交通地位——西亚沟通洋、洋,联系、、三大洲,位于海、海、海、海(内陆湖)、海之间。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海和海,连接了洋和洋;土耳其海峡是海向海的门户;曼德海峡是洋进入海的要道;海峡是石油运输的通道。
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航运十分繁忙。
3.西亚地形以为主,西亚大部分地区稀少,气候,短缺。
和广布,以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气候,在干旱的环境下发展了业和农业。
业是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4.西亚流入波斯湾的两条河是河和河。
四、巩固练习1.关于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距B.亚、欧洲的分界线C.运河以东为沙特阿拉伯领土,以西为埃及领土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运河西侧岸边2.关于土耳其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通了地中海和里海B.靠近地中海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海峡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峡3.中东周围的海区称为“五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B.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C.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D.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4.下列海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5.中东处在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