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第1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资本-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控制中国的内政、 “五次侵华战争”中国抵抗失败结局 随之而来便是一批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University
of
Science
资本-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 中国的侵略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资本-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发动侵略战争, 从1840年到1919年这八十年里,英、 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 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的参 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 之重,世界罕见。历次侵华战争中,外 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资本-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外国可以在中国设立外国公使,这些公 使可以常驻北京,成为太上皇; 外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 外国政府把持中国的海关; 中国的内政外交逐渐为外国侵略者所控 制。
of
China
资本-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扶植、 1861年辛酉政变(北京政变)后,清政府开 始执行投靠外国侵略者的媚外路线,外国 侵略者也趁机将侵略魔爪伸进清王朝中央 政权,使清政府日益变成洋人的朝廷,最 终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近代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逼迫中国政府签下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并且在战争中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向中国政府勒索巨额赔款,强占中国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使一部分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开始觉醒,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1.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此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经济危机,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2.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除了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使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
3.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与诸国 仇敌”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李鸿章(1823~1901) 6、修订新的商约。
3 扶植、收买代理人 慈禧手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 扶植、收买代理人
恭亲王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1901年《辛丑条约》: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 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
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夺得旅顺口和大连湾、长 春至旅顺口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设置“关东总督 府”,派兵驻守上述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北京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清末英国侵华代表人物之一。 北爱尔兰人,在中国长期担任海 关总税务司,被清廷视为客卿。 1859年起,任粤海关副税务司 ; 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 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 ; 1908年回国,挂总税务司头衔 ; 1911年9月20日卒于英国,清庭 追授太子太保。
2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开埠初期的香港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澳门(Macau)问题的形成: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 进行贸易的权利;
1553年,葡萄牙以曝晒船上水渍货物为由,并 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吏,进入澳门居住;
1557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 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
《有感》
(谭嗣同,1896年)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昊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银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等11国赔款45000万 两白银,本息合计98200万两。 据统计,清政府跨台前,对外赔款达13亿两。
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九一八事变是指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的日本侵华事件,这一事件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起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 历史背景中国在20世纪初面临诸多的困境,国家内外斗争重重。
由于清朝的衰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受阻,国家经济和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强大。
由于中国东北是日本统治区的门户之地,这一地区成为日本扩张的首要目标。
二. 事件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陆军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地区谋划制造了一起军事事件,而后将其归咎于中国军队。
日本以此为借口发起进攻,开始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接着,日本陆续占领了沈阳、锦州等重要城市,并将东北地区划为伪满洲国,实际上变相建立了日本的殖民地统治。
三.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不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也对中日两国的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剧了中日矛盾:九一八事变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强烈愤慨和反抗情绪,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进一步加深。
中日矛盾被推向了顶峰,中日两国关系陷入了严重的紧张局势。
2. 导致了抗日战争的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起点。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抗日民主阵线的契机,也促使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
3. 奠定了日本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殖民化统治,对中国经济资源进行了掠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这为后来更加残酷的日本侵略行径打下了基础。
四. 历史反思和教训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中国深刻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对自身的残酷侵略本质。
同时,也引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和国家强盛的共同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仅历经了血与火的考验,也逐渐认识到了民族振兴的意义和必要性。
九一八事变给中日两国的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的影响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具有双重影响。
总体来讲是弊大于利。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弊端一、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发动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战争,给中国带来大量百姓伤亡。
(二)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首先,勒索的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比如,在鸦片战争期间,交纳600万元(银元)。
之后,《南京条约》攫取赔款800万两白银,等等,最高一次《辛丑条约》规定应支付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之巨。
清代中后期,一两银子大约能买100斤-140斤精粮(不准确但靠谱)按目前一斤大米2元计算一两银子最少折合人民币 200元,那么4.5亿白银约等于900亿人民币。
其次,列强不但公开抢劫财物,还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古迹。
火烧绝代皇家苑林圆明园,第一次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燃烧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其中毁坏了大量珍世奇宝。
(三)侵略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列强获得非法权益,强行划分租界、驻兵港口铁路沿线,成为侵略中国的突击队。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政府同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件。
划分掉了中国大部分土地(尤其俄罗斯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丧失许多权益。
其中1887年,葡萄牙也和中国签订条约,想要“永居管理澳门”这样不合理的要求,腐朽的清政府居然同意了,直到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才回归祖国的怀抱。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什么“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段被引用多次的论断深刻揭示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及其影响,其主观目的是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至于客观所起的的作用便是马克思所说的“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一.政治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
”(斯大林《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
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二.经济1.经济特权: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束缚殖民地国家的三条重要链锁(《中国史纲要》)鸦片贸易合法化,鸦片的大量入口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中国从出超变成了入超。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大大加重了广大农民的负担﹐刺激了物价上涨﹐也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2.控制口岸: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并划分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压迫和军事干涉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压迫和军事干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压迫和军事干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历史。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法、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中国,通过条约、租界、关税等手段掠夺中国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逼迫中国政府对其进行开放。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1. 殖民化领土帝国主义列强以不平等条约为手段,割占了中国的领土,严重侵占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典型的例子有中国东北的辽东、鸭绿江以南的外东北和九龙、深圳等南方的港口城市等,这些地区被列强称为租借地,其实质是殖民地化的表现。
2. 政治控制帝国主义利用官僚买办和军阀,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支持内外关联的军阀政府,巩固其在中国政治上的控制力。
由此,大门沉重压迫的贸易协定、不平等条约、极不平等的赔款以及其他羞辱性条款的签订也成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资源的掌控工具。
3. 经济掠夺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开放市场,瓦解中国的经济自主和独立,以此获取中国的商品、资源和劳动力。
1902年,帝国主义列强会同李鸿章在举行了《辛丑条约》的谈判,签订了《巨额贷款协定》,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起掠夺事件,中国被迫为缓解巨额贷款而付出掠夺性赔款,直接带来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衰退。
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1. 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立了多个租界,形成了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
租界内的外国居民不受中国的法律管辖,他们享有优先权和特权,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权力。
2.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该事件发生后,由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侵入中国,并将北京市围城,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掠夺和杀戮行为。
该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来侵略事件之一,日本更是利用此种气氛,在中国东北的铁道建设上又大肆掠夺中国利益。
3. 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侵略中国,将中国夷为屈辱而与英国签署的《南京条约》将中国割让香港,并开放五个,后增至七个沿江口岸和上海五个商埠,同时开办外国驻华公使馆和领事馆,掌握了中国外交经济和收税要道。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知识专题(一)·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
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以及历届反动政府的腐朽无能,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一、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1、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2、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注意:这一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四国,但由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侵略扩张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1)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产地,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它们将开放通商口岸放到显著位置;(2)作为封建国家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俄国的扩张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它以直接吞并领土为主。
在俄国吞并的领土中并没有带来新的资本主义因素。
所以,严格的说,它的扩张活动,不是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动侵略战争,虐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至1911年这八十年里,英法日美俄等列 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 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 之重,世界罕见。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 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如:旅顺大屠杀案
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 夜的屠杀,死难者可能达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 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800余人,这就是震 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火烧圆明园
五次侵华战争及其他: 1: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2: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83~1885 中法战争 4: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5: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其他: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
1883年英军入侵西藏 1903年英军第二次入侵西藏 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在华利益而 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历次战争中,中国被相继割占香 港、台湾、澳门、和澎湖列岛山东 的胶州湾、旅顺口、广州湾,以及 大量的势力范围
1900年8月,仅在庄王府一个地下义和团 及平民就被八国联军杀死约1700人;
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制造了六十四屯 惨案等等。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参加对 中国侵略的国家越来越多,战争的范 围也越来越扩大,从沿海到内陆,甚 至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首都;战争对 中国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