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在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全面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手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术中稳定状态。
手术后的护理需要注意创口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转换体位、预防压疮等措施都需要做好。
最后在康复阶段,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康复指导,包括运动锻炼、饮食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全面的护理措施对于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度过手术难关,恢复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骨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准备、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护理措施、手术成功率、术后康复效果。
1. 引言1.1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在医疗保健领域中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明显增加,骨科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多。
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骨科老年患者通常伴随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功能减退,手术前的评估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骨科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感染风险和麻醉效果等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在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方法也至关重要。
及时处理术后疼痛、控制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和关注。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为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正文2.1 骨科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骨科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存在多种潜在的健康风险。
截肢病人的护理

O :无感染发生
术后体位
要点1
术毕后24~48h 抬高患肢
(消肿、舒适)
要点2
术毕48小时后
❖ 4、告知患者安装假肢后生活质量依然很好。帮助患者 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术后主要并发症
一
残端大出血
原因 意外创伤,如碰撞
创面大且感染
表现 突然感觉残端疼痛
残端大出血
术中止血不彻底 残端肿胀,触之波动感
.
凝血机制异常
血管断端血栓或结 扎线脱落
敷料渗血多,伤口引流瓶 见大量血液流出,血压下 降、脉搏增快等
残肢关节活动训练
俯卧大腿后伸运动
躯干肌训练
方法:取俯卧位,患肢上抬,持续用 力30秒,缓慢放下,每天3次,每次3 个。
方法:取仰卧位,健膝关节屈曲,患肢 垫软枕,双手置于胸前,肩部和健侧下 肢同时用力,使腰腹离开床面,持续 30秒,缓慢放下,每天3次,每次3个。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合理营养,保持适当体重,防止肥胖影响假肢 的穿戴。
二
残端肿胀
残端肿胀的原因
1、静脉回流不足,循环障碍;
2、离断肢体缺血时间过长,造成相应的 细胞和组织间隙水肿;
3、创面感染、体位不当、淋巴回流障碍 等。
残端肿胀的护理
1、早期抬高患肢;
2、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以有效地预防血肿 和减少肿胀;
3、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行肌肉收缩训练 以增强肌力;利于减轻血肿。
❖1、周边血管疾病: 糖尿病致下肢末梢病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老年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截肢率也在逐年攀升。
老年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是非常关键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一些老年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供参考。
一、术前准备1. 体温高于37.5℃或过于瘦弱的老年患者要先行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身体状态较佳。
2. 患者截肢部位应做好清洁,最好使用泡沫洗剂和生理盐水进行清洁,避免损伤肌肉组织。
3. 在切口周围应涂布抗菌药物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4. 在患者术前,要让患者了解术前操作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让他们尽可能克服焦虑情绪。
二、术中操作1. 麻醉方式当患者在手术时,一般会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等方式。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充分评估其术后康复的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式。
2. 血压监测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往往会有血压偏低的现象。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以免因血压过低,导致手术风险增大。
三、术后护理1. 术后气管护理由于手术后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应长时间处于清醒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气管和呼吸道进行清理,以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2. 减轻术后疼痛在手术后,由于伤口需要缝合,而缝合处可能会引起疼痛。
医务人员可以在术后为患者注射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 密切监测术后病情手术后的老年患者需要严密监测,医务人员应该随时检查患者在术后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护理措施,以尽可能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4. 术后康复在康复阶段,患者需要进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康复训练。
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使失去的肢体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要想有效地保障老年截肢患者的手术安全,医务人员需要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等不同阶段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
同时,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老年截肢患者能够快速恢复。
截肢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围手术期护理

截肢患者的护理评估与护理1 评估1 患者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截肢,如先天性畸形、肿瘤、外伤、感染等。
2 患者复健能力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
截肢手术前即将考虑义肢的装配,义肢复健需要患者的配合。
3 心理状况评估:根据截肢部位、临床表现、截肢原因的不同,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了解其真实感受和后顾之忧:担忧疾病转归情况、对失去肢体后的恐惧、他人的耻笑和歧视、成为家庭的负累等心理反应。
2 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冲击:常表现出恐惧不安、烦躁、绝望、忧虑消沉、情绪反复无常等,护士应耐心接受患者的各种反应与情绪宣泄,倾听他们对截肢手术后的顾虑和担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手术的意义、预后情况、手术后装配义肢的时间、功能锻炼的方法,介绍成功的病例,提供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难关。
2.2 术后残肢的护理:密切观察残肢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告诉患者沙袋加压止血的原因,观察局部皮肤的温度与颜色,避免发生意外;保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
每日检查残肢皮肤情况,防止受压过久,物理刺激等人为因素造成褥疮和感染。
残肢拆线后包扎弹力绷带,每日要松开2~3次,清洗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出汗多时随时更换。
伤口愈合后,指导患者及家属用中性肥皂清洗,不可浸泡或涂油,以免软化皮肤;也不可涂搽酒精,防止皮肤干裂;可进行残端热敷。
随时叮嘱患者,为防止关节挛缩畸形而应保持自然体位,睡姿、坐姿时残肢保持平直,不可将残肢悬挑在床、椅边缘。
2.3 康复指导:开始强化功能锻炼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从而拒绝锻炼,可在锻炼前遵医嘱给予止痛药,鼓励其坚持完成规定锻炼内容。
指导患者进行残肢内收运动,协助患者常翻身,指导患者及家属对残肢进行被动按摩。
功能锻炼指导:两手撑于床面,下肢伸直,锻炼将臀部及腿抬离床面,以强化手臂肌肉力量;指导患者利用床挡、护栏、椅子移动身体的方法;床上直抬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等。
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1 9 1
截肢 患者 围手术期 的护理
陈 惠 莲
( 广西北流市人 民医院,广西 北流 5 3 7 4 0 0)
・ 护理 ・
摘 要 :探 讨 3 2例截肢 患者 围手术期 的护理 , 总结手术 前心理护理 的 内容 、术前 准备和术后并发症 的观察 , 以及康复功 能锻 炼的方法 , 强调 了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早期发现 并发 症及 术后 康复的整体治疗 中占有重要位置 . 关键词 :截肢 ;护理 ;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1 1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2 3 . 1 5 9
耐心 细致 向患者 及 家 属 解 释病 情 ,尽 可 能 为患 者 提 供其 想 了解 的知 识 和信 息 ,说 明截 肢是 目前 不 得 不采 用 的唯一 方 法, 拖延 手术 可能产 生更 为严重 的不 良后果 。并 将手 术风 险 、 预后 情 况 、手 术 后装 配 义 肢 的 时 间 、功能 锻 炼 的 方 法予 以 告知 , 介绍 成 功 的病 例 , 提 供 图文 并茂 的宣传 资 料 , 鼓励 家 属 多关 心病 人 ,减 轻心理 负担 ,帮 助其度 过心 理难关 。 做好 生命体 征 的观察记 录 ,准备好 各种抢 救设 备 ,便 于 及 时救 治 。 完 善相 关检查 ,充 分做好 术前 准备 工作 ,确保 病人 的安
高 蛋 白高维 生 素 的食物 ,多 吃新 鲜蔬 菜水 果及 粗纤 维食 物 , 增强 抵抗 力 ,促 进伤 口愈合 ,尽快 恢复体 力 。 3 . 6 减 少 患者 的不确 定 : 截 肢术 后 患 者 的不 确定 感 可 影响 机体康 复和 今后 生活 ,降低应对 能力 ,从 而影 响机体康 复 和术 后 生 活质 量 。入 院后 护 理人 员 应 默契 配合 医生 进行 抢 救 ,迅 速作 好 术 前 准 备 ,以高 度 的 同情 心 和责 任 感 做好 截肢 患者 及 家 属 的心 理 护 理 , 向他 们 讲 明 病情 的 危重 、手 术 的必 要 性 ,只 有 截 肢 手术 才 能确 保 生命 安全 的 道理 。取 得患 者 家 属 的 同意 和 合 作 ,有 利 于手 术 的顺 利 进 行 。术后
截肢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生命安全的部分或全部肢体 , 抢救病人生命【 l 】 的治疗方法 。 大多 对 数病人来讲 , 截肢是一种灾难性 的经历 , 并且许多病人会 出现一 定的心理症状 , 如抑郁 、 焦虑 、 自怜等日 因此 , 。 对截肢病 人采取恰 当 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 使病人保持较好的心
中 图分 类号 : 4 3 1 7. 1 6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6 1(0 2 0— 19 0 10 —4 12 1 )1 04 — 2
截 肢 是指 通 过 手 术 切 除 失 去 生 存 能 力 、 有 生 理 功 能 、 害 没 危
绪, 增强其忍耐性 。 ②针对来自人存在 的恐惧 、 紧张等 , 应从关怀 、 鼓
选择 自己的人生 目标 。 ③悉心指导病人进行功 能锻炼 , 做好术后
肢体功能恢 复工作 , 使其树立 回归 生活 、 回归社会 的信心 , 做一个
肢 残 而 志不 残 的强 者 。
2 结果
本 组2 例 均 为 住 院病 人 , 部 采 用 支 持 性 心 理 治疗 方法 进 行 1 全 心 理护 理 。 前 紧 张 不 安 、 术 害怕 、 发 抖 、 慌 、 睡 困难 、 手 心 入 出汗 等
理状 态 , 能较好 地 配合 治疗 , 利度 过手 术期 很有 帮 助 。 对顺
1 资料 与 方 法
1 一 般 资料 . 1
术后的恢复等方面 ,以合适的言词及语气对病人做解释工作 , 以 期取得病人 的信任 和配合 , 使病人能 以正确心态接受手术 , 积极 配合手术前 的各项 准备工作 。 ③取得病人亲属 的配合 , 共同做好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2-11-16T11:32:12.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刁宇罗玲[导读] 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争取患者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术后及时安慰,及时止痛。
刁宇罗玲(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四川成都 61005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32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逐渐进入社会人口老龄化,由于老年人自身疾病及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不同程度的外力极易导致骨折,最易受损的部位是髋部及脊柱,往往造成残废,表现为髋部及腰部疼痛、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极大痛苦。
随着骨科等相关学科水平的发展,老年患者手术适应症也随之放宽。
由于老年患者心、肺、脑等主要脏器功能低下,反应性和应激能力降低,手术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较一般患者多,老年患者能够顺利手术,但术后能否康复,围手术期护理特别重要。
1 术前准备1.1心理护理老年人是特殊的群体,受伤后往往有紧张、低落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言与之交谈,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做好健康知识宣教,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取得患者信任,同时应积极争取家属配合,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以增强患者信心。
1.2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活动指导患者训练呼吸功能。
训练床上大小便。
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踝关节的背伸与趾屈运动,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直腿抬高训练。
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患者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1.3皮肤准备常规准备皮肤,备皮时注意老年人皮肤松弛,褶皱处,以免创伤皮肤。
2 术后护理2.1生命体征监测。
2.2患肢处理如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应外展15~30度,中立位抬高20度,两腿间放梯形枕,脊柱术后平卧硬板床。
2.3引流管护理保持血浆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必要时每小时挤压一次,并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详细记录。
截肢病人护理常规

截肢病人护理常规截肢是指在事故、外伤或疾病等原因下,身体部分的肢体被切除或完全分离的情况。
截肢病人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需求。
下面是截肢病人护理的常规措施:1.病人安全:-病人床边或轮椅周围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整洁和平整,以防止病人摔倒或滑倒。
-床边或轮椅上应备有铺垫物,以减轻翻身或转移时的摩擦和压力。
-床边或轮椅上应备有自助装置,方便病人自己进行转移。
-确保病人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如拐杖、助行器或假肢,可以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2.伤口护理:-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每天更换一次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有出血或感染的迹象,及时予以处理并及时就医。
-教育病人正确洗澡和清洁伤口的方法。
3.疼痛管理:-病人截肢后可能会有剧痛,所以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在给药前需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教育病人使用冷疗或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
4.康复训练:-合理制定提供康复训练的计划,帮助病人逐步恢复功能。
-对病人进行肌肉强化、平衡和协调训练,以改善行走和移动能力。
-鼓励病人使用假肢或助行器具,促进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5.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关心病人的感受和需求,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和病人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恐惧和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向病人提供有关截肢康复的教育和信息,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改变。
6.社交支持:-帮助病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社交支持和资源。
-加入或推荐病人参加支持团体或康复俱乐部,与其他截肢病人分享经验和鼓励。
-教育病人如何处理他人可能的偏见和歧视,提高自尊和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日趋普遍,由于老年截肢患者的情况复杂,因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而言尤为关键。
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史,术后发生并发症机率高,截肢后卧床时间较长,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静脉回流慢,导致血液循环不良,极易发生压疮及各种残肢病的发生,加之,老年截肢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心情沮丧、低落,不配合治疗和术后康复训练,使老年患者截肢术后恢复缓慢,伤口不易愈合等较易发生。
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其围手术期准备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现就老年截肢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进行各类截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3例,年龄80-92岁,平均82.54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
病因分别为:急性动脉梗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外伤、烫伤、糖尿病及恶性肿瘤。
43例老年截肢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贫血18例,低蛋白血症9例。
1.2治疗方法
43例老年患者入院后5-19天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手术,手术时间30-60分钟,平均42分钟,术中输血,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4例,延迟愈合9例。
1.3术后处理及随访手术后24 h内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
在患
者床旁准备止血带以随时处理出血情况。
上止血带时,切忌在双骨肢体(如前臂、小腿)上扎,因为压不住血管,起不到止血作用。
如系髋关节离断术后,为防止股动脉出血,可在床上备大重量砂袋,以利压迫止血用。
截肢术后肢体残端可适当垫高,以防局部出血或肿胀。
观察残端伤口情况,如有无发热、红、肿、剧烈疼痛等,此常为局部感染的征象,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尽快告知主管医生早作处理。
截肢后因为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下肢截断部位以上的关节,常易发生屈曲、外展畸形,可严重影响之后假肢的安装。
因此术后固定或包扎患肢时,应维持截肢残端于伸展位,保持残端固定于功能位。
即使为防止出血或肿胀而垫高残端,2 d之后要尽快放平。
尤其大腿截肢术后,为防止髋关节屈曲畸形可使用副木控制屈曲。
如截肢后残端发生屈曲挛缩畸形,可用皮肤牵引法予以纠正。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截肢术是对患者的巨大打击,其心理状态的变化一般要经过震惊、
回避、承认和适应等四个阶段。
老年患者更易表现出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甚至是不配合治疗。
因此加强观察疏导,细致耐心地解释与护理,主动关心安慰患者,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自尊和自信,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咨询工作,让其了解截肢后、
伤残程度和假肢的选择,并简要介绍康复的计划、方法等,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鼓励和帮助,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1.2手术区域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大多有慢性基础疾病,易发生切口皮肤感染及损伤,以致无法在计划手术的区域内做切口,影响手术操作与效果,甚至导致手术无法进行。
因此,术前护理一定要做到主动观察,有无破溃等,并防止其发生,为手术实施创造理想的皮肤条件。
2.2术后护理
221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及肢体缺失感而产生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其不必要的忧虑,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配合锻炼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2.2.2残端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不良,截肢后的残端容易发生感染、肿胀、疤痕和残肢关节痉挛等症状。
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残端周围的肿胀情况,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引流的通畅,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发现残端红肿或有渗出液,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治疗。
2.2.3皮肤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
皮肤易损性增加,再加上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 一旦受压,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术后使用气垫床,护士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经常改变体位,减少对组织的压力,保持患者
及床褥的清洁卫生,使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
同时,增加病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224预防各种残肢病发生
保持残端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力,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术后及伤口拆线后,持续进行弹性绷带包扎是预防和减少残肢肿胀,促进残肢成熟定型的关键步骤。
绷带应24小时包扎,但每天应换绷带45 次,注意残端卫生,每天用水清洗后擦干。
弹性绷带松紧度应越往残肢末端部缠得越紧,以不影响残端血液循环为宜。
2.2.5康复锻炼
为了使患者更好地恢复自理能力,防止残肢功能的丧失,应指导患
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
患者应首先练习下床站立,待患者适应后再练习扶拐行走(也可用助步器练习站立及行走)。
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然后扶拐站立。
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离床活动第1天,上、下午各床旁扶拐站立5〜10min (视个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扶拐练习行走数步,以后扶拐行走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
30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1次。
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
护士或家属应在床旁守护以防意外。
有些患者因惧怕疼痛,担心关节脱位而不愿意活动,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术后锻炼的重要性。
236出院指导
出院后应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制定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假肢的方法,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慢性疾病,定期复诊,检查残肢伤口的愈合情况和功能锻炼情况。
3小结
老年截肢患者其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后残肢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围
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区域的皮肤护理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术后截肢残端的护理、皮肤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都是取得良好术后疗效的重要保障。
积极负责地进行老年患者截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高龄患者截肢手术的安全,使高龄患者截肢手术能安全渡过手术,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邵印麟,郁凯乐.高龄患者截肢术的治疗[J].中华中西医
杂志.2010, 5( 15): 1012
:2]郭俊卫,俞静,周瑾.经膝关节后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围手
术期护理[J].上海护理,2010 , 10 (5):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