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

合集下载

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啤酒的酿造是一个古老且复杂的工艺过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改进,如今的啤酒酿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和精致。

下面将讲述啤酒酿造的主要工艺流程。

首先,啤酒酿造的原料主要包括大麦、啤酒花、酵母和水。

其中大麦经过蒸煮、研磨等工艺处理后,形成麦汁;啤酒花则赋予啤酒芳香和苦味;酵母是啤酒发酵的关键因素;水则是啤酒中最重要的成分。

其次,酿造过程主要分为糖化、煮沸、发酵和熟化四个主要阶段。

首先在糖化过程中,将磨好的大麦和水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进行淀粉的糖化,生成麦汁。

接着在煮沸过程中加入啤酒花,使其苦味和香味溶解于麦汁中;同时进行煮沸可以将不需要的微生物和氧气清除,使麦汁更纯净。

然后在发酵过程中,将酵母加入发酵罐中,利用其发酵作用将麦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最后在熟化过程中,待发酵完毕后的酒液进行陈酿和储存,使其口感更加丰富和平衡。

最后,通过以上几个主要工艺流程,啤酒就得以酿造完成,并在装瓶后成为一种美味的饮品。

同时,具体的酿造工艺会因啤酒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德国啤酒、比利时啤酒和美国啤酒等。

总的来说,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每一个环节都显
得非常重要,只有每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酿造出口感、香气和口感完美的啤酒。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1、原料(300L/罐):黄啤:普通大麦芽50公斤,焦香麦芽1公斤。

黑啤:普通大麦芽45公斤,焦香麦芽5公斤,黑麦芽6公斤(或普通大麦芽40公斤,焦香麦芽10公斤,黑麦芽5公斤)。

小麦啤:普通大麦芽25公斤,小麦芽25公斤。

2、以比1:4的料水比稍多的比例向糖化锅中加水(240L左右,酒糟要带走20%左右的水,同时往麦汁暂存罐存水备用),并升温至54℃进行蛋白休止(蛋白休止最佳温度为52℃,生产时用的原料是室温,54℃的水和常温原料混合后的温度就在52℃左右)。

3、粉碎原料:我们采用的是干粉法。

粉碎时原料时要把杂质捡出;经常观察粉碎度,粗细粉比为1.2:1.8,或粗粉(20目筛)/中粉(40目筛)/细粉(60目筛)为3:4:3。

粉碎度要求:表皮破而不碎,内容物越细越好。

4、将糖化锅中多加的部分热水泵入过滤槽,注满筛板和槽底间隙,量以水盖住过滤筛板即可(防止料泵入过滤槽时麦糟一下淀到底部影响过滤);开搅拌,停止加热,将粉碎好的原料慢慢加入糖化锅,用搅拌棒辅助搅拌,使物料全部湿润,分布均匀不结团,保温50分钟,其间每10分钟左右开搅拌一次,先开搅拌后再开管道、开麦汁泵2使物料打循环,防止麦芽膨胀结块堵塞管道。

5、保温40分钟后,即可开加热和搅拌升温到65℃并保温50-60分钟(升温也需要时间,也是保温时间)进行糖化。

6、保温50-60分钟待糖化醪无碘反应后,升温到78℃进行液化(糊化??),升温到76℃时就可以关锅炉,管道内蒸汽可以继续把物料加热到78℃,78℃关糖化锅蒸汽阀。

7、开糖化锅搅拌,沉淀槽进料阀开1/3,将糖化好的糖化醪打入过滤槽,关糖化锅搅拌,静置沉淀10分钟;用清水把糖化锅洗干净(包括料经过的管道),然后把麦汁暂存罐内的水打向糖化锅并升温至78℃准备洗糟和清洗用水。

如果管道被物料堵塞时用高压气体冲开,气体从离泵最近的排放口接入,先冲出料管道再冲进料管道。

8、糖化醪在过滤槽静置20分钟后,开取样阀,用塑料桶接取麦汁观察澄清度, 待麦汁澄清后关闭取样阀,并将桶中混浊麦汁倒入过滤槽。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

一、啤酒工艺过程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

麦芽由大麦制成。

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

没有壳的小麦很难发出麦芽,而且也很不适合酿酒之用。

大麦必须通过发麦芽过程将含地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

除了一般的麦芽,还可使用结晶麦芽或烘烤的麦芽作为各种酿造类型的成份。

结晶麦芽是经由蒸汽处理的麦芽,慢慢炖煮后再干燥处理,它的颜色较黑,并有如咖啡般的味道。

烘烤过的麦芽则经干燥后并在热度较高的回转鼓室中烘烤处理,它能使啤酒含有焦味,颜色变黑。

产地的不同,麦芽的品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总的来说,全世界有三大啤酒麦产地,澳州、北美和欧州。

其中澳州啤酒麦因其讲求天然、光照充足、不受污染和品种纯洁而最受啤酒酿酒专家的青睐,所以它又有金质麦芽之称。

酒花是属于尊麻或大麻系的植物。

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

酒花的种类:结球果:结球果在早秋时采集,并需迅速进行高燥处理,然后装入桶中卖给酿酒商。

球粒:将碾压后的结球果在专用的模具中压碎,然后置于托盘上。

托盘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环境下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

球粒地形状适于往容器中添加。

提取液:酒花结球果的提取液现在广泛应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种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口味。

提取液应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加入,这样更有利于控制最终的苦味轻重。

特别的提取液可用来组织光照反应的发生,从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产。

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

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

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

青岛啤酒的生产工艺

青岛啤酒的生产工艺

青岛啤酒的生产工艺
青岛啤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净化和粉粹:对麦芽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

并进行粉粹,以便后续糖化和糊化处理。

2.糖化和糊化:将麦芽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糖化和糊化处理,生成麦汁。

3.麦汁过滤:将生成的麦汁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

4.煮沸:将过滤后的麦汁煮沸,同时添加酒花,以增加啤酒的香味和苦味。

5.回旋沉淀:将煮沸后的表汁进行回旋沉淀,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

6.麦汁冷却:将沉淀后的表汁冷却到一定温度,为后续的发酵过程做准备。

7.进入发酵罐:将冷却后的麦汁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生成原浆啤酒。

8.主发酵:在发酵罐中。

原浆啤酒经过主发酵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9.后发酵:在主发酵完成后,将原浆啤酒转移到后发酵罐中,继续进行后发酵过程,进一步提高啤酒的质量和口感。

10.啤酒过滤:将后发酵完成的啤酒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酵母和其他杂质。

11.进包装部包装:将过滤后的啤酒进行包装,添加瓶盖、标签等,完成最后的包装过程。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青岛啤酒使用优质原料、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每一瓶青岛啤酒都符台高品质的标准。

制表:审核:批准:。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概述.doc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概述.doc

啤酒生产工艺设计概述啤酒生产技术概述: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消费量仅次于水和茶,位居第三。

啤酒是在20世纪初引入中国的,是一种异国情调的葡萄酒品种。

啤酒从英文啤酒翻译成中文“啤酒”,被称为“啤酒”,至今仍在使用。

啤酒是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这是一种含二氧化碳的低度葡萄酒,被称为“液体面包”。

这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

啤酒的酒精含量最低,所以喝啤酒不容易醉人和伤人,喝少量啤酒有益健康。

根据工业啤酒的发酵工艺和方法,介绍了工业啤酒的原料、生产工艺、设备、工艺操作条件和工艺指标。

关键词:生产过程生产状态工艺流程介绍;啤酒由麦芽、大米、啤酒花、啤酒酵母和酿造用水制成。

其主要特点是酒精含量低,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钾、钙、镁等营养成分。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啤酒含水量高,可以解渴。

同时,啤酒中的有机酸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减少过度兴奋和紧张,促进肌肉放松;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神经和促进消化。

此外,啤酒中低含量的钠、酒精和核酸可以增加脑血液的供应,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用供应的血液刺激肾脏来加速人体的代谢活动。

此外,啤酒还具有“防病”的功能。

根据美国加州医学中心进行的实验显示:与滴酒不沾者和酗酒者相比,适度饮用啤酒可以降低患心脏病和溃疡的概率,并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其他疾病。

然而,尽管啤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但一旦过量,酒精的绝对量就会增加,这将增加肝脏的负担,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增加肾脏的负担,并削弱心肌功能。

从长远来看,它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

1啤酒工业的简史和发展1.1啤酒的定义1.1.1传统上,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他谷物为辅助原料,通过麦芽汁制备、啤酒花煮沸和酵母发酵制成的。

它含有各种含二氧化碳、泡沫和低酒精含量(2.5% ~ 7.5%)的熟生啤酒。

然而,在德国辅料是被禁止的,所以典型的德国啤酒只能用大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造。

小麦啤酒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

啤酒生产流程(啤酒制作工艺流程图)

啤酒生产流程(啤酒制作工艺流程图)

啤酒生产流程(啤酒制作工艺流程图)查看全部分别是大麦贮存、大麦精选、浸麦、发芽、焙燥、贮存。

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发酵3个过程。

啤酒的酒精含量多数在3.5%至4%,啤酒的度数实际上指的是麦汁浓度,即12度的啤酒是用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啤酒。

啤酒是以麦芽、大米、酒花、啤酒酵母和酿造水为原料。

麦芽汁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麦芽壳必须从过滤罐中取出,啤酒花和糖必须加入。

成熟时间因不同啤酒品种而异,一般在7至21天之间。

目前,主要采用圆筒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

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熬成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过滤容器后发酵。

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在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配合下,借助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控制方案,实现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确保生产工艺要求。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1、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2、麦芽制造有以下6道工序。

分别是大麦贮存、大麦精选、浸麦、发芽、焙燥、贮存。

3、啤酒酿造有以下5道工序。

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发酵3个过程。

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

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4、啤酒灌装,灌装是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象有直接影响。

啤酒的酒精:啤酒的酒精含量多数在3.5%至4%,啤酒的度数实际上指的是麦汁浓度,即12度的啤酒是用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啤酒。

啤酒是以麦芽、大米、酒花、啤酒酵母和酿造水为原料。

啤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啤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如下:1、粉碎麦芽最好用对辊式的,这样可以碾碎麦芽,但又保持麦芽外壳的完整,有利于之后的糖化过滤。

我用的是磨盘式的,只要把间隙调好,别磨得太碎就行。

2、到手的麦芽是很干易碎的,直接磨的话会把麦芽外皮也粉碎,那样的话就很难过滤了,所以先把麦芽上撒点水,稍等一会,表皮潮湿的麦芽外皮更容易保持完整。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

三、啤酒生产工艺和常识(一)啤酒的定义、使用原料和分类:1.定义: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包括酒花制品),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发酵酒。

熟啤酒:经过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啤酒。

生啤酒: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而采用物理过滤方法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鲜啤酒: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成品中允许含有一定量活酵母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干啤酒:除符合淡色啤酒的技术要求外,真正(实际)发酵度不低于72%。

口味干爽。

低醇啤酒:除酒精度为0.6%—2.5%(V/V)外,其他指标应符合淡色(或浓色、黑色)啤酒的技术要求。

浑浊啤酒:在成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酵母菌或显示特殊风味的胶体物质,浊度大于2.0EBC的啤酒。

具有新鲜感或附加的特殊风味。

除“外观”外,其他指标应符合淡色(或浓色、黑色)啤酒的技术要求。

2.原料。

麦芽——是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

啤酒中的用量约占原料的60%—70%。

大麦按生长形态分为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二棱大麦是六棱大麦的变种,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适度,是酿造啤酒的好原料。

根据用途还分为饲料大麦和酿造大麦。

没有品质优良的大麦原料,就制不成优质麦芽,也无法酿造优质的啤酒。

我公司使用的大麦主要是西北(甘肃、新疆)所产大麦,高档酒采用进口澳大利亚大麦。

水——是酿造啤酒时使用最多的一种原料。

被称之为啤酒的“血液”,啤酒中的含量约为90%。

水对啤酒口味影响甚大,酿造用水要求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还要具备一些特性:①不能含有或者极少含有铁、锰、硝酸盐等物质。

②水的残余碱度不大于5d。

大米——啤酒酿造的辅助原料。

在啤酒中的用量约为30%—40%。

常用的辅助原料还有玉米、玉米淀粉、碎米、小麦、糖和糖浆等。

辅助原料的作用:①价廉而富含淀粉,提高麦汁的收得率。

②使啤酒的原料成本下降。

③降低色度,改善啤酒的风味和非生物稳定性。

酒花——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原料。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
啤酒生产工艺包括麦芽萃取、煮熟、谷物发酵、冷却和调配等步骤。

1、麦芽萃取:选用优质的麦芽,经过洗涤、磨浆、消毒后再进行萃取,可以获得萃取液。

2、煮熟:将萃取液加入糖、水混合物进行沸腾,使蛋白质及多糖等物质聚集,沉淀下来,形成难溶的淀粉。

3、谷物发酵:将难溶的淀粉加入发酵罐中,加入发酵菌,经过适合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谷物变成酒精和酒精蒸气等物质。

4、冷却:将发酵完成后的酒精和啤酒蒸气冷却,除去酒精蒸气,得到含有酒精的啤酒液体。

5、调配:将冷却后的啤酒液体加入适量的材料,如糖、谷蛋白、水解蛋白等,经过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啤酒的原料混合均匀,啤酒生产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得生产工艺概述摘要:啤酒就是人类最古老得酒精饮料之一,就是水与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得饮料。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就是根据英语Bee r 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得饱含二氧化碳得低酒精度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就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

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伤人、少量饮用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

本文就是根据工业啤酒发酵生产过程及方法,介绍其原料、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工艺操作条件及工艺指标。

关键词:生产工艺生产现状工艺流程引言:啤酒就是以麦牙、大米、酒花、啤酒酵母与酿造水为原料,它得主要特点就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较为丰富得糖类、维生素、氨基酸、钾、钙、镁等营养成分,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啤酒具有较高得水含量,可以解渴;同时,啤酒中得有机酸具有清新、提神得作用。

一方面可减少过度兴奋与紧张情绪,并能促进肌肉松弛;另一方面,能剌激神经,促进消化;除此之外,啤酒中低含量得钠、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脑血液得供给,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提供得血液对肾脏得剌激而加快人体得代谢活动。

而且,啤酒还有“防病”功能,据美国加州医疗中心得试验表明:适度饮啤酒得人比禁酒者与酒狂可减少心脏病、溃疡病得机率,而且可防止得高血压与其她疾病。

但因为啤酒得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一旦过量,酒精绝对量增加,就会加重肝脏得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增加肾脏得负担,心肌功能也会减弱。

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

1啤酒工业简史及发展状况1、1啤酒得定义1、1、1传统说法啤酒就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谷物为辅助原料,经麦芽汁得制备、加酒花煮沸、并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得,含有二氧化碳、起泡得、低酒精度(2、5%~7、5%)得各类熟鲜啤酒。

但在德国则禁止使用辅料,所以典型得德国啤酒,只利用大麦芽、啤酒花、酵母与水酿制而成。

小麦啤酒则就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得。

1、1、2广义说法啤酒就是以发芽得大麦或小麦,有时添加生大麦或其它谷物,利用酶工程制取谷物提取液,加入啤酒花进行煮沸,并添加酵母发酵而制成得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得饮料。

1、2啤酒工业简史及发展状况啤酒工业得发展与人类得文化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悠久得历史。

大约起源于古代得巴比伦与亚述地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下游与九曲黄河之滨。

以后传入欧美及东亚等地。

最原始得啤酒可能出自居住于两河流域得苏美尔人之手,在法国巴黎罗浮沸尔宫博物馆保存得“蓝色纪念牌”上,记载着古代居民苏美尔人在梅斯波塔茵用啤酒祭祈女神得故事,距今至少已有9000 多年得历史。

当初就就是用大麦或小麦为原料,以肉桂为香料,利用原始得自然发酵酿制而成。

当然与现在得啤酒有很大差别,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得进步,啤酒得酿造技术日趋完善,尤其就是公元九世纪日耳曼人以酒花代替香料用于啤酒酿造,使啤酒质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古代得啤酒生产纯属家庭作坊式,它就是微生物工业起源之一。

著名得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与汉逊(Hansen)都长期从事过啤酒生产得实践工作,对啤酒工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尤其路易·巴斯德发明了灭菌技术,为啤酒生产技术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878年汉逊及耶尔逊确立了酵母得纯粹培养与分离技术后,对控制啤酒生产得质量与保证工业化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

十八世纪后期,因欧洲资产阶级得兴起与收产业革命得影响,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啤酒工业从手工业生产方式跨进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得轨道。

我国古代得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得历史, 但就是市场消费得啤酒就是到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得经济侵略而进入得,在中国建立最早得啤酒厂就是1900年由沙皇俄国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得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即现在得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得前身;此后五年时间里, 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年英国与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就就是现在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得前身;1904年又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得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0年在上海建立了啤酒生产厂,即上海啤酒厂得前身;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又在北京建立了双合盛五星啤酒厂;1920年在山东烟台建立了胶东醴泉啤酒工厂(烟台啤酒厂得前身),同年,上海又建立了奈维亚啤酒厂;1934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得前身)。

1935年,日本又在沈阳建厂,即现在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得前身;1941年在北京又建起了北京啤酒厂。

至新中国成立前期,我国啤酒工业属于萌芽时期,啤酒工厂主要分布沿海、沿江地区,规模又非常狭小,原料依赖进口,生产技术又完全掌握在外国专家手中,发展及其缓慢,啤酒总产量只有7,000吨。

到1979年, 我国得啤酒工业仍处于恢复时期,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 啤酒产量为51、59万吨。

然而,我们啤酒工业高速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至1988年这十年间,我国得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得速度持续增长。

进入80年代, 我国得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

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已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62、77万吨, 仅次于美国、德国,排名世界第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啤酒工业进入飞跃发展得巩固阶段。

啤酒产量持续增长,1993年达到1225、6万吨,占当时世界啤酒总产量(1、2亿吨)得1/10,居世界啤酒生产国产量排名得第二位。

1999年首次达到2,080万吨得顶峰,同时,啤酒业得发展速度已经从1992年得21、8%逐渐减慢到1997年得12%,1998年衰退到5、2%。

自此,啤酒工业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2001年,啤酒产量达到2273、8万吨,年增长率进一步降低到1、9%;2002年开始回升,啤酒业产量为2,386、83万吨,已超过美国得22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

其中生产能力超过200,000吨得啤酒厂有21家,其产量之与占全国总产量得42%;生产能力超过100,000吨得有26家,其产量之与占全国总产量得15%。

2003年,全国啤酒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540、48万吨,增长率为6、97%,真正成为世界最大得啤酒生产国与啤酒消费市场。

2啤酒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1啤酒工业现状综观仅有百年历史得中国啤酒工业,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品牌、技术、装备、管理等综合优势得优秀企业,如“青啤”、“燕京”、“华润”、“哈啤”、“珠江”、“重啤”、“惠泉”、“金星”等国际与国内得知名企业。

由于啤酒得运输、保鲜等行业特点,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作崇,使中国啤酒工业形成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得"春秋战国"局面。

纵然中国啤酒产量已突破25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纵然已有四家中国啤酒集团得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但与国际啤酒大国及啤酒发达国家相比,在集团化、规模化、质量、效益、品牌等方面我们均还比较落后。

虽然“青啤”、“华润”、“燕京”等已开始踏上集团化、规模化道路,但在质量、效益等方面与国际品牌尚有一定差距。

2、1、1我国啤酒厂得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十分不理想。

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多,达不到啤酒生产应有得经济规模。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经济指标得数据分析得出,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得啤酒厂才会有较好得技术效益。

我国现有啤酒生产厂500多家,按2001年啤酒产量2273、8万吨计算,平均单厂产量约5、3万吨。

而目前,我国还有200余家年产3万吨以下得小型啤酒厂与若干中型啤酒厂,由于这类啤酒厂得规模太小,投资低,装备水平较为落后,再加上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稳定,这类企业大多处于被淘汰得边缘。

2、1、2技术经济指标同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防止跑、冒、滴、漏、废水再循环使用、煮沸二次蒸汽得回收、热能回收、改蒸汽发生炉为高压热水炉、全厂计算机控制等方面与世界啤酒发达国家相比均具有较大得差距,对技术经济指标必然要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我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学习了不少国外得管理技术,为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创造了一定条件,但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得原因,还未能有效提高技术经济指标。

2、1、3机械装备水平不高。

一些啤酒生产企业由于建厂时条件所限,设备陈旧、老化,生产能力不足,自动化程度不高,工艺落后。

又由于缺乏资金,不能添置新得仪器与设备,更无法进行扩建。

啤酒行业又不属于国家得基本建设范畴,因而得不到政策上得支持,多数啤酒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得力量与地方政府得支援筹集资金改变现状。

所以发展较慢,与先进得啤酒生产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得差距。

2、1、4科研水平不高。

随着啤酒工业得发展,我国啤酒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大多数啤酒生产企业都能掌握与应用,但就是研究水平与技术储备水平较低,新得超前课题很少,这同科研经费短缺与国家安排科研项目投入计划有关,而企业在这方面得投入也非常少,因而严重影响了高水平较长远课题得研究工作。

这一现象虽说就是符合我国啤酒生产发展得特定时期,但对啤酒得稳定与良性发展不利。

2、1、5环保问题急待解决。

目前在国内,对废气、废渣以及噪声得污染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得重视,如煮沸时排放废气,工厂瓶装车间、压缩机等产生噪声,碎瓶、废瓶再制瓶等得有效治理还未得到重视与应用。

而国外一些啤酒厂则对公众开放,让公众监督啤酒厂得环境、卫生管理,认识到环保就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明确界定环保问题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得重要问题。

现在,我国大、中型啤酒企业也开始治理污染,主要进行废水污染得处理,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啤酒业得"春秋战国"之后,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必将就是天下统一。

或者形成三足鼎立得新局面。

中国啤酒市场正在经历从完全竞争市场到寡头竞争市场,从分散市场到统一市场得变化。

上述得转化在美国用了30年得时间,在中国预计要用10~20年得时间来完成,这一进程得长短取决于各方面得配合,如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状况,啤酒口味得统一,全国性得品牌得形成与行业得集中度得提高。

2、2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得城市居民得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为32公升,全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不足18、5公升,约为德国得10%,美国得17%。

作为影响啤酒市场规模得因素有两个:一个就是人均啤酒消费量,另一个就就是人口数量。

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总数得69、6%,据此推算,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啤酒消费量约10公升。

随着工业化进程得加快,农村居民得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啤酒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又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得国家,并且人口仍在继续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