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品的分类和功效评价
1 运动营养补剂的概念

一。
运动营养补剂的概念运动营养补剂的命名目前还不统一,有称运动补剂、运动员营养补品、运动功能食品等,各种命名法都有一定依据,我们认为采用运动营养补剂这一命名法,保持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名称一致,因运动需要增加营养补充运动时能量物质消耗比安静时增加,物质代谢加强,就要求增加营养的补充,如一个人在中等强度时,能量消耗要占总量消耗的15%~30%,我国专业运动员能量消耗每日约为3 500~4 400 千卡有些项目可能达5 50千卡或更多。
因此,在增加糖类、脂类、蛋白质、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素的基础上,要根据运动需要补充相应的营养品,如力量性训练要求增加适应肌肉力量发展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肌酸;超长距离跑或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要补充提高身体对负荷的适应的代谢调节和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品,如药食两用且不含兴奋剂的中药制剂及磷脂、辅酶Q等,这些运动营养补品已被经证明可以加速恢复过程和提高运动能力,故运动员都要在每天的基本营养中合理增加营养补剂.二.当前国内外运动营养补剂的研究现状采用药食两用的营养补剂是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文化,经过说明可用于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后才成为营养补剂。
目前研究的基本特点基本上可归纳为:211 从成份看功效根据基本七大营养素的功能而合理应用,例如糖类食品中的淀粉、糊精、低聚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在运动前、中和后应如何补充,才能更有效地被利用和提高运动能力并加速恢复,现在市售的运动营养补剂,如抗自由基类、肌酸等,基本都是以功能成份或其代谢分解成份的功能,作为说明或声称这种运动营养补剂的功能。
三.营养在运动中的作用1.运动与营养是健康的促进的两大基本要素,而运动与营养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的,所谓合理的营养应与每个个体的生长发育,身体技能需求相适应,运动过程中还应适应个体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的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素以妈祖集体的消耗,促进机体的恢复,因此在运动中应该重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营养策略与干预措施。
保健食品的分类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的作用和特点保健食品的选用原则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剂型目前,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除具有食品的外形以还有的具有丸、片剂、外,还有的具有丸、丹、膏、散、片剂、口服液等类似药物的剂型。
等类似药物的剂型。
保健食品和食品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定义:食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定义: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与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同时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同时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观性状”。
味等感观性状”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就在于它强调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增强抵抗力、以及美容等特定调节肌体功能的作用。
作用。
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是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的。
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
预防的。
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
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
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但有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
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
如何看待同一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看待同一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
06运动营养补充剂

疫力、增强记忆、提高运动能力等功效。
丹参
丹参: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 维生素E等。
黄芪
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 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 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蔬菜 甘蓝 木薯 菠菜 西兰花 甜菜 红辣椒 洋葱 玉米 茄子
分值 1770 930 909 890 841 713 450 400 390
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水果
西梅
蓝梅
黑梅
越橘
梅子
桑葚
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蔬菜
甘蓝 西兰花
木薯 甜菜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 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抑制肿瘤等作用。 食物来源:番茄、西瓜、辣椒等。
葡萄糖 高 最快 高,间歇性 降低血糖 高 无
果糖 最甜 快 较低
高 摄入过多,有
低聚糖 低,口感好 分解成G吸收 低
低 无
中链淀粉 低,口感好 分解成G吸收 低
低 无
3.运动饮料的生理意义 (1)校正体液容量,迅速恢复体力 (2)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及时补充能量,维持血糖的恒定 (4)补充维生素,改善和提高代谢调节能力 (5)改善体温调节和心血管功能 (6)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
4.运动饮料的分类
按其成分组成: (1)果味型运动饮料 (2)天然果汁型运动饮料 (3)药物型运动饮料 (4)可乐型运动饮料 (5)特殊营养型运动饮料 (6)矿泉水型运动饮料
沙棘:沙棘油含大量的维生素E和A、黄酮等。
刺梨:含丰富的维生素C、E、刺梨黄酮等。
营养品说明

(大豆卵磷脂)Swisse 卵磷脂Lecithin 护肝通血管调血脂1200mg 卵磷脂是血管清道夫,中老人健康之宝。
“卵磷脂+深海鱼油”属黄金组合。
如果深海鱼油是体内血管的“清洁工”,把血管里多余的胆固醇及其他垃圾扫到一起,这时,卵磷脂就担当“运输车”,将垃圾运出体外。
卵磷脂的保健作用:卵磷脂泛指磷脂、甘油三酸酯和脂肪酸混合物,被誉为“细胞的保护神”。
1、调节血脂,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2、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3、保持皮肤水分,促进多余脂肪分解4、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5、防止脂肪在肝脏的堆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产品功效】卵磷脂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肝脏。
卵磷脂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卵磷脂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的细胞膜。
卵磷脂胶囊为您补充足够身体所需的卵磷脂,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含量。
虽然身体产生自己的卵磷脂,饮食摄入量决定了卵磷脂的进展。
卵磷脂也有利于帮助维持正常的健康皮肤和头发。
卵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以脑神经系统、血液、肝脏等重要组织最为重要,卵磷脂中含有的主要成份,磷脂酰胆碱能强化神经,使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降低胆固醇,还能够避免胆固醇凝结,预防血管堵塞,预防因动脉硬化造成的高血压、脑中风、血栓症、狭心症。
卵磷脂被称为“血管清道夫”、“肝脏的保护神”,能健脑益智,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还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营养品。
此外,卵磷脂还可预防、化解胆结石。
卵磷脂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有着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在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起重要作用.卵磷脂又称蛋黄素,是天然生化强劲排毒剂。
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三大营养素”。
其主要功效如下:一、乳化脂肪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因血管内膜损伤,保持血循环的畅通无阻。
国际运动营养品

国际运动营养品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05-000-01摘要乳清蛋白凭借自身能够快速补充人体运动后流失的营养的功效在运动营养品中应用广泛。
乳清蛋白能够通过改变血液谷胱甘肽浓度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中的球蛋白可增强运动员的免疫能力,乳清蛋白可以通过增加肌肉内脂肪酸合成酶、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来提高肌肉内能量物质的储备,促进肌肉的合成代谢。
补充乳清蛋白对竞技运动能力的提高受运动方式、服用量和服用与运动的时间的影响,其功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乳清蛋白功能成分运动营养一、乳清蛋白简介乳清蛋白的概念乳清蛋白是当今世界蛋白来源中最为先进的物质。
当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运动后,乳清蛋白所富含的谷氨酰胺,支氨基,辅酶等多种肌肉所需的氨基酸成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迅速补充体内流失的营养。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是牛奶中的精华成分,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速度快,是健美爱好者的优质增肌蛋白质来源。
乳清蛋白的配方乳清蛋白约占牛奶蛋白质的20%。
乳清蛋白中的主要成分为:β-乳球蛋白48%、α-乳球蛋白约19%、蛋白酶20%、免疫球蛋白8%、牛血清蛋白5%以及少量的其他组分。
乳铁蛋白所占的含量虽然低,但是生物活性高,它具有抗细菌性、铁质转移、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性、抑制游离基形成等多种特性。
二、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乳清蛋白具有成�z性、搅打起泡性、乳化性、涂层性与成膜性、微胶束化的功能特性。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乳清浓缩蛋白和乳清分离蛋白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功能性食品配料。
下面就具体对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讲述:乳清蛋白加热后可形成热诱导性凝胶,并保持大量水分。
乳清蛋白可形成一种可食性的膜。
用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优化外观、改善口感、保护其风味和香味。
乳清蛋白膜有良好的氧气和水分阻隔性能,良好的香味隔绝和释放性能。
乳清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特别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微胶束化,可以作为微胶囊剂。
运动营养品分类

免疫系统的刺激剂的种类繁多,包括:抗氧化剂、蜜花粉、辅酶Q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甲基丁酸、紫云英、绿藻、虫草、高丽参、谷氨酰胺、多种维生素、肌苷、维生素C、锌、硒等
5、抗氧化营养素
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硒、辅酶Q10、锌、铜、、镁、铁等
6、增进关节健康
抗氧化剂、必需脂肪酸、维生素B、维生素D、硼、钙、水解蛋白酶、氨基葡萄酸、软骨素、MSM、S一腺苷甲硫氨酸、2型胶原质、透明质酸和大豆异黄酮等。
运动营养品分类
陈露1406230041
根据运动营养学理论,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运动员运动中可能出现的身体机能改变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运动员使用运动营养品的实际情况等,我们暂将运动营养品分为营养素补充品和特定功效营养品2大类若干小类
A营养素补充品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
B特定功效营养品
1、增强力量和爆发力、促进组织生长和修复
7、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物质
咖啡因、卡瓦根
这一类营养品中蛋白粉和其他蛋白制剂销售量最大,其次是肌酸、其他营养品烹、铬、白杨黄素、初乳、HMB、鸟氨酸、a-酮戊二酸、刺疾藜、矾和锌等
2、减体重和减脂肪
减肥食物中用得最多的是生热制剂和促进至脂肪和糖燃烧的肉碱
3、改善能量供给
运动饮料在西方国家和可乐几乎平起平坐。除此之外。运动员还使用重碳酸盐、计算、肉碱等制剂
保健食品的定义与评价

中药类保健食品著作和发表年代
食物疗病法1917 诸病食养疗法1926 现代食疗本草1930 食物治病新书1932 补品研究1937 食物疗病常识1937 家庭食物疗病法1940 疾病饮食指南1938 食物疗病法1940
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历史改革和特点
1 “医食同源”理论-——保健食品的起源。 2 变生食为熟食——-保健食品的前 提
特别注意: 药品的毒副作用
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状况
消费者
保健食品 1 2 产业
1消费者
1)迷信广告,跟风追“名贵”,
1
消费者对保健食 品缺乏科学认识
2)盲从的社会心理。模仿因素、感染因素和从众因素均成为人们竞 相购买 3)混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界限。健食品的社会心理原因。
2
消费者对滥用保 健食品的危害认识 不足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级保健食品, 仅根 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 第二代保健食品 知该类食品的功能 需经过动物或 第一代保健食品 人体实验证明 其生理调节功 能
第三代保健食品
1需经过动物或 人体实验证明其 生理调节功能
2需确知其功效 成分的化学结构 及其含量
中药作用机制
3 发明汤液——保健食品的重要剂型
4 酒,保健酒——百药之长 5 中药,尤其是食药两用的中 药——保健食品的重要成分 6 中国的宫廷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的精华
如何选择合适的保健品
通过膳食评价或人体测量以及具体的实验室指标来确定人体所 缺乏的营养素
选择保健品的原则是,日常饮食中缺少哪种营养素就针对性地 补充哪种。
9、其他类:二十八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保健品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

• 眼部症状 • 明视持久度 • 远视力
• 随机、双盲分组,视力水 平均衡
• 对照组用安慰剂
• 症状总积分、明视持久度 和总有效率明显改善
• 平均明视持久度提高大于 等于10%
• 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缓 解视疲劳的作用
促进排铅作用动物实验
• 体重 • 血铅 • 骨铅 • 肝组织铅
• 动物模型成立
• 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肝组织铅或骨铅含量明显下 降
保健功能
• 特定保健功能声称 • 特定人群食用 • 调节机体功能、抵御环境有害
因素、补充营养、缓解某些病 理状况 •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1. 增加免疫力* 12. 缓解体力疲劳* 21.祛黄褐斑
2. 辅助降血脂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 22.改善皮肤水份
3. 辅助降血糖 14. 对辐射危害有辅 23.改善皮肤油份
增加免疫力试验项目
体重 脏器/体重比值:胸腺/体重,脾脏/体重 •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
变态反应实验 • 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
定 •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
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 NK细胞活性测定
增加免疫力结果判定
径受试样品的给予量 • 测量每日饲料消耗量/饮水量,计算食物利用率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 各种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 •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 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
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 动物应达到清洁级实验动物的要求 • 动物合格证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餐后2h血糖 ①试验组自身比较,差异显 著,且试验后平均血糖下降 ≥10% ②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 糖值下降或血糖下降百分率 差异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营养品的分类和功效评价eva发表于2007-4-29 13:45:35
根据运动营养学理论、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运动员训练中可能出现的身体机能改变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运动员使用运动营养品的实际情况等,我们暂将运动营养品分为营养素补充品和特定功效营养品2大类若干小类。
A 营养素补充品
由各种纯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包括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组成的产品,所宣传的作用仅涉及到这些营养素公认的功能。
B 特定功效营养品
这类运动营养品主要在解决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关节和软骨的损伤、改善肌肉大小及其收缩性能、改善低血睾酮状态、调控体重、延缓和消除疲劳及促进恢复、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免疫机能和抗氧化状态等方面具有特定作用。
据此分为:
B1 保护关节及软骨的营养品
B2 改善肌肉质量的营养品
B3 调节内分泌(主要是改善低血睾酮)的营养品
B4 减控体重的营养品
B5 延缓和消除疲劳及促进恢复的营养品
B5.1 延缓和消除中枢疲劳及促进恢复的营养品
B5.2 延缓和消除体力疲劳及促进恢复的营养品
B6 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及预防运动性贫血的营养品
B7 增加能量储备和利用的营养品
B8 增强抗氧化能力的营养品
B9 增强免疫机能的营养品
B10 其他特定功效的营养品
随着新的运动营养品的不断出现,以上分类可能有相应调整。
对上述分类的运动营养品,我们还专门研究了相应的运动人体服用后的功效评价方法(在此不一一叙述)。
另外,美国和澳大利亚运动营养学家有关运动营养品的分类我们也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