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模版
bfmdrs运动评分量表表格

bfmdrs运动评分量表表格摘要:一、背景介绍1.运动评分量表的发展历程2.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产生背景二、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具体内容1.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定义2.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3.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评分方法三、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应用1.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2.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3.在运动员选拔和评估领域的应用四、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a.科学性b.实用性c.客观性2.缺点a.评分标准的主观性b.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评分五、结论1.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在运动领域的重要性2.未来发展趋势和改善方向正文:一、背景介绍运动评分量表是衡量运动员运动表现、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损伤程度的重要工具。
自20 世纪以来,随着运动科学的发展,运动评分量表不断演进和完善。
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动评分量表,在我国运动医学领域和运动训练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具体内容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即“运动功能、运动表现和运动损伤恢复程度评分量表”,是一种全面评价运动员运动功能、运动表现和运动损伤恢复情况的量表。
该量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运动功能评分(B)、运动表现评分(F)和运动损伤恢复程度评分(M)。
每个部分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共计50 余项。
1.运动功能评分(B):主要评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包括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等方面的评定。
2.运动表现评分(F):主要评估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运动表现,包括速度、耐力、灵敏性、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评定。
3.运动损伤恢复程度评分(M):主要评估运动员在经历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方面的评定。
三、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的应用bfmdrs 运动评分量表广泛应用于我国运动医学、运动训练以及运动员选拔和评估等领域。
运动功能评估

整理ppt
12
GMFM的内容
• 该量表目前通用的有88项( GMFM-88 )和66项 ( GMFM-66 )两个版本。目前主要采用GMFM-88版 本,共计88个评定项目,分为5个功能区:
• A区卧位和翻身:17项 • B区坐位:20项 • C区爬和跪:14项 • D区站位:13项 • E区走跑和跳:24项
•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
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
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整理ppt
20
2~4岁的脑性瘫痪患儿
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 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把行走作为首选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助步器械的帮助。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当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 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换,可以用手和膝盖交替爬行,可以扶 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 Ⅱ级:孩子可以在室内和户外行走,能够抓着扶手爬楼梯,但是在不平的地 面或者斜坡上行走就会受到限制,在人群中或者狭窄的地方行走也受到限制。 他们最多能勉强达到跑和跳的平衡。
• Ⅲ级:孩子可以使用助步器在室内和室外的水平地面上行走,可能可以扶着 扶手爬楼梯。根据上肢功能的不同,在较长距离的旅行或者户外不平的地形 上时,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推着轮椅走,有的则需要被帮助。
3
整理ppt
3
AIMS的内容
• 该量表包括58个项目,分为4个亚单元: • 俯卧位:21个 • 仰卧位:9个 • 坐位: 12个 • 站立位:16个
整理ppt
4
适用对象
• 识别运动发育迟缓:所有≤18月龄的婴儿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如坐、爬、走、跑、跳等)的分类系统。
它由国际小儿神经学会(ICSPN)制定,主要用于评估脑性瘫痪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GMFCS共分为五个级别:
1. GMFCS I:儿童能够独立坐,不需要辅助就可以坐稳。
2. GMFCS II:儿童需要在辅助下坐稳,但不能独立爬行。
3. GMFCS III:儿童可以在辅助下爬行,但不能独立站立。
4. GMFCS IV:儿童需要在辅助下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5. GMFCS V:儿童不能独立行走,完全依赖于辅助设备。
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评定标准,包括儿童的运动能力、辅助设备的依赖程度等。
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治疗师了解儿童的运动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完整版)简介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运动或活动中的能力和功能水平。
通过该量表的使用,我们可以对个体的运动能力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从而更好地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或训练计划。
量表内容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项目:1. 基本生活活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坐立转移等。
2. 上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上肢活动能力,如抓握、握持、推拉等。
3. 下肢功能:评估个体的下肢活动能力,如站立、行走、跳跃等。
4. 躯干功能:评估个体的躯干活动能力,如扭转、前屈、平衡等。
5. 运动反应能力:评估个体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速度和准确性。
6. 运动协调能力:评估个体在进行复杂动作时的协调能力,如手眼协调、步伐协调等。
评估方法与标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观察、测量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根据每个评估项目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通常会根据年龄、性别和特定疾病或伤病等因素进行修正,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用领域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体育训练、残疾人辅助评估等领域。
通过评定个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为康复治疗、训练计划和辅助设备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个体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是评估个体运动能力和功能水平的重要工具。
它的应用可以提供定量的评估结果,为康复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完整版)运动能力评定量表

(完整版)运动能力评定量表
运动能力评定量表 (完整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运动能力评定量表,用于评估个体
的身体运动能力。
通过使用该评定量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一
个人的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和建议。
评定项
以下是本运动能力评定量表中包含的主要评定项:
1.有氧能力评定
- 跑步/步行测试:通过测量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跑步或步行的距
离或速度,评估其有氧能力水平。
- 自行车测试:通过测量个体在一定时间内骑行的距离或速度,评估其有氧能力水平。
2.肌肉力量评定
- 俯卧撑测试:评估个体上肢肌肉力量。
- 腹肌测试:评估个体腹部肌肉力量。
3.灵敏度评定
- 反应时间测试:通过测量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评估其灵敏度水平。
- 协调性测试:评估个体在协调性动作上的表现。
4.灵活性评定
- 伸展运动测试:评估个体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能力。
- 瑜伽测试:评估个体在瑜伽姿势上的表现。
使用方法
使用该运动能力评定量表时,评定者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每项评定的结果。
评定完成后,可以根据评定结果做出相应的建议和改善计划。
请注意,评定过程应由专业人士或训练师进行监督和指导。
注意事项
1.使用评定量表时,请确保评定环境安全,并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
2.需要评估者具备相关的运动科学知识和专业训练才能进行准确的评定。
3.评定过程中要注意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安全,并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
希望本文档能对您的运动能力评定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

运动功效评定量表量表内容1. 体力强度:评估运动对身体的负荷情况,包括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指标。
2. 心理效益:评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压力缓解、情绪调节等方面。
3. 减肥效果:评估运动对体重控制和脂肪燃烧的效果。
4. 健康风险控制:评估运动对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效果,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等。
5. 社交互动:评估运动对社交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促进效果。
评分标准每个项目都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评分范围从1到5分。
- 1分:无效果或效果非常小。
- 2分:效果较小。
- 3分:一定效果。
- 4分:效果明显。
- 5分:非常显著的效果。
请根据您的运动经历和感受,在每个项目上选择合适的评分。
使用方法使用本量表进行评定时,请依次评估每个项目,并在相应项目旁边选择适当的评分。
在全部项目评分完成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范围为5到25分。
评分结果越高,表示运动的功效越显著。
根据评分结果,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更合适的运动计划,或调整目前的运动方式。
注意事项- 本量表仅供参考,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 若有特定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 请定期进行评估,以便跟踪运动效果。
总结本运动功效评定量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评估不同运动对健康的功效。
通过评分和分析结果,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个人健康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希望本量表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能顺利充分完成
(14)肩0度,肘屈90度,前臂旋前、旋后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
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前、旋后
顺利完成
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5)肩关节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
开始时肘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
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
顺利完成
(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顺利完成
(17)肩屈曲30度~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肩、肘位置正确,基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
顺利完成
6反射亢进
(18)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指屈肌三种反射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29)圆柱状抓握
同(26)
同(26)
同(26)
(30)球形抓握
同上
同上
同上
10协调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试验连续5次)
(31)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32)辨距障碍
明显的或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轻度的或规则的辨距障碍
无辨距障碍
(33)速度
较健侧长6秒
较健侧长2~5秒
两侧差别<2秒
8肘伸直,肩前屈30度时
(21)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22)腕屈伸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23)腕环形运动
老年人基础运动能力评估表

3分:需要他人监护或指导 2分:主要靠帮助, 自身能够配合
1分:主要依靠他人协助, 自身能给予配合
0分:完全依赖他人且不能配合
A.2.3 平地步行
4分:能独立平地步行50m左右,且无摔倒风险
3分:能独立平地步行50m左右,但存在摔倒风险 ,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2分:步行时需要他人部分扶持 1分:步行时需要他人大量扶持
0分:完全不能步行
3分:可独立上下楼梯(连续上下10个~15个台阶),不需要协助
A.2.4 上下楼梯
2分:在他人指导或提示下完成
1分:需要他人协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0分:完主要依靠他人协助, 自身能给予配合;或者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上述评估项目总分为15分,本次评估得分为 Leabharlann 。老年人基础运动能力评估表
指标
分值及说明
得分
4分:不需要帮助
A.2.1 床上体位转移 :卧 3分:在他人的语言指导下或照看下能够完成
床翻身及坐起躺下
2分:需要他人帮助,但以自身完成为主
1分:主要靠帮助, 自身只是配合
0分: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不能给予配合
4分:独立完成,不需要他人协助
A.2.2 床椅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项目计分标准
仰卧至侧卧0—完全依赖
1—通过健测上肢和下肢的帮助翻至侧卧,但没有屈膝。
2—主动将腿跨到对侧,带动下半侧至侧卧,上肢滞留在后。
3—两上肢抬高转向一侧,一侧下肢主动跨向对侧,身体随之呈侧卧。
4—主动将一侧上肢转向对侧,身身体其余部分随之呈侧卧。
5—移动上肢和下肢,翻至侧卧,但失去平衡,并有上肢前屈和肩部前伸。
6—3秒钟内翻至侧卧,不用手帮助。
仰卧至床边坐0—完全依赖。
1—帮助病人至侧卧,可向侧方抬起头,但不能做起。
2—病人自己控制头的位置,治疗师帮助病人从侧卧之床边坐。
3—治疗是站在病人的旁边,帮助下肢置床边,病人从侧卧至床边坐。
4—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测至床边坐。
5—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6—没有治疗师监护,在10秒钟内,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坐位平衡0—不能坐
1—只有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能保持坐位平衡。
2—双膝和足并在一起足支撑在地面,在无帮助下可坐10秒钟。
3—重心前移置髋部,并均匀分布于两侧,头和胸椎伸展,在无支持下保持坐位平衡。
4—无支持下座位,可转头向后看,两足并在一起,放在地上,两手放在大腿上(下肢不得外展或不能移动足,不许手支持在体侧)。
5—无支持下座位,并能将重心前移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坐位,手触地至少在足前10cm(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
6—坐在无支持的方凳上,能侧移重心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位(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
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重心不能前移)。
坐位至站立体0—不能站
1—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站起。
2—治疗师站在病人旁边,用手给予支持下,患者站起,但体重分布不均。
3—病人自己站起,体重均匀分布于两侧。
4—病人自己站起,并在伸髋伸膝位能站5秒钟,体重平匀分布于两侧。
5—无治疗师监护下,能从坐位站起,再回到坐位,并体重分布对称和充分伸髋。
6—无治疗师监护下,能从坐位站起,再回到坐位,10秒钟内可重复3次,并有体重分布对称。
行走0—不能行走。
1—在治疗师的监护下,患腿支撑并呈伸髋位,健腿可向前迈。
2—能在1人监护下行走。
3—无监护人下,用任何支具或独立行走3m(或10步)4—在15秒钟内,不用支具能走5m(或16步)
5—在25秒钟内,不用支具,能走10m(或33步),可用任何一只手从地上拾起一个小砂袋,并能转弯,走回原地。
6—在35秒钟内,可用或不用某一支具,但不能抓扶手,上下4个台阶,重复3次。
上肢功能0—上肢不能动。
1—仰卧位,治疗师帮助抬高上肢,并呈伸肘,病人能使用肩胛带前伸。
2—仰卧位,治疗师帮助抬高上肢,病人在充分伸肘20度以内维持该位置2秒钟,上肢可稍外旋。
3—治疗师可使病人的前臂旋后,上肢抬高同上,使手掌朝向前额,作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4—坐位,治疗师抬高病人上肢至前屈90度,病人维持此位置2秒钟,并有伸肘和前臂旋后,但不能过度抬肩。
5—坐位,病人抬高上肢至上述位置,能维持10秒钟,然后放下,并有前臂旋后,不能前臂旋前。
6—站立位,上肢外展90度,用手掌抵住墙壁,在身体转向该墙壁时,仍能保持上肢呈伸肘位。
手的运动0—手不能动。
1—坐位,治疗师使病人的前臂放在桌子上,在其手上放一圆筒状物,嘱其作伸腕运动,使该物体从桌上拿起,但不许屈肘。
2—坐位,治疗师使病人的前臂呈中立位,即尺侧放在桌面上,腕关节伸直,拇指与前臂位置相同,余手指握住一筒状物,病人作手的桡偏动
作,手从桌面抬起,不能屈肘或前臂旋前。
3—坐位,屈肘置体侧,前臂作旋前和旋后动作。
4—双手向前抱起一只直径为14cm的球,在放下。
球放在病人面前桌子上,伸展上肢肩胛骨前伸,可完成该动作。
5—从桌子某一边拿起一只杯子,再将其放在桌子另一边,不能改变杯子形状
6—在10秒内,姆指与其余四指持续对指14次以上。
必须由其它4指分别去对拇指,从食指开始,不能从拇指从一个手指滑向另一个手指。
手的精细运动0—手指不能动。
1—病人前伸上肢,从身边的桌子上拾起一个钢笔头,在放下。
2—左(右)手将右(左)边杯中8颗豆子分次拿出,再放到左(右)边杯中,两杯的距离相当于病人的两个臂长。
3—画几条水平线终止于某一垂线,20秒内画10次,至少有5条线碰到或止于该垂线。
4—用一只铅笔在一张纸上快速的点点,每秒至少2个点,连续点5秒。
在无帮助下,病人拿起铅笔,像拿起钢笔写字一样,把笔拿好点点,
不是敲。
5—将一勺液体放口中,不能去迎,也不能使液体溢出
6—拿梳子并能梳头后部的头发
全身肌张力0—病人处于昏迷状态
1—肢体呈软瘫,活动身体各部无阻力2—移动身体各部可感到有一些反应
3—肌张力变化不定,有时迟缓,有时正常或增高4—始终正常反应
5—50%时间肌张力增高
6—持续性肌张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