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复习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通过本节内容加深对上述几个概念的认识;2.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3.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重点分析:通过资料分析等形式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

七年级的两册生物书中对自然界各种生物首先进行了整体认识,从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对其中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不陌生。

但我们以往比较强调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位置,对各级消费者时常忽略。

本单元以介绍动物和微生物为主,自然要提及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动物同样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

学习完了各种类型的动物相关内容之后可以说这部分是将动物部分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行一次提升、强调。

教学难点分析: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辨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对于“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学生可以举出很多实例,这是因为它们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它是理解的。

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句话只从字面理解,学生都能看懂。

但如何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就没那么容易了。

教学中利用了来自课本和课外的大量事例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领会什么是生态平衡、什么是物质循环,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最终使学生深刻领会它们。

教学策略: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可以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领会;动物在促进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则通过录像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需要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CAI课件,动物生活的录像。

学生:收集动物对植物影响的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调查学校周边的生态环境,了解当地动物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3.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讨论话题进行讨论,如“动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措施”、“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等。
2.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3.针对学生对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足的问题,加强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食物链、生态平衡、动物多样性的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注重板书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在板书中适当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如卡通插图、颜色标注等,增加学生的关注度。
课堂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掌握情况。重点关注学生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概念的理解。针对学生回答中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 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关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针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生物上册
3.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和功能,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2. 观察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认真听讲、是否主动提问等。针对参与度较低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测试:在课堂适当时间安排小测试,测试学生对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知识。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理解不深,难以将其与生态系统整体联系起来。
2.缺乏对动物在物质循环中具体作用的认识,容易产生混淆。
3.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其他作用了解不足,如传粉、传播种子等。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仍然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生物圈中的动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实物模型、挂图等教具,展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其他作用,如传粉、传播种子等。
4.设计互动问答环节,邀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
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1.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短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设计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学》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章的内容。

本节是第1章“动物的主要群”和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延伸,与7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脉相承,并为第6单元第2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基础点:学生对生态系统和个别动物(如蜜蜂)帮助植物传粉有一定的了解。

障碍点:课前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作为消费者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并无多大的作用,相反还会坐享其成。

突破点:运用实物、图文和数据等资料,指导学生从生物圈尺度分析、探究动物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难点: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体流畅连贯,过渡语自然。

同时本节课设计了许多问题串,这些问题串有一定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物教学离不开鲜活的生活。

大量生动资料的运用,不仅帮助学生形成对探究问题的直观认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物学。

如BBC2017年与中国合作出品的《地球·神奇的一天》电影、蜂鸟吸食花蜜、呼伦贝尔草原猎杀狼等事例。

生的理性思维特点七、板书设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促进物质循环2、维持生态平衡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初二的学生,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中的其他动物,对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还不够系统与完善。

本节课的基础点为学生对生态系统和个别动物(如蜜蜂)帮助植物传粉有一定的了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3.练习题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批改,讨论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强调保护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动物保护问题,为保护生物圈中的动物贡献力量。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物圈中各种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动物作为消费者的角色。
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结合实例,分析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4.案例分析:讨论动物栖息地丧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方法与措施。
b.分析物种灭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要求:形成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请同学们关注动物保护的相关新闻,选取一篇报道,分析其中涉及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撰写一篇评论,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方面。
2.难点: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动物栖息地丧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了解它们如何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

初中生物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不难,但很重要。

因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二、整体学情分析1.八年级这段时间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教学比较好组织,课堂纪律没多大问题。

但不少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

2.八年级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生物。

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

从完成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本班总体学习基础一般,略有两极分化倾向。

3.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4.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

但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

5.虽说实现了小组教学,但小组学习的利用率不够,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落实的不好。

基本上还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跟着老师,教师讲,学生听,很是被动。

主体潜能没有得到发挥。

6.课堂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不够,参与教学的热情不是很高。

三、本章学情分析1.地处农村,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对于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何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一些浅显的了解。

2.八年级生物课本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较少,比较简单,起初都是作为略讲内容,读读划划背背就结束。

3.本部分教学,虽说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还是比较苍白,之前没有达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四、设计理念本节教材内容安排是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动物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何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3.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分析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四、实践活动
1.制作食物链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2.调查当地动物资源,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及作用。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课后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关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使其认识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等现实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圈中动物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观看一部与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相关的纪录片,与家人分享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重作业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2.倡议书、调查报告和阅读心得要注重原创性,切勿抄袭。
3.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2.提问:“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教师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说动物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课堂讲解
1.讲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分析动物在其中的作用。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强调动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温故知新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录像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杜甫笔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妙景象,现在我们已很少看到,究其原因之一,是近几百年来人们滥捕乱杀动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大自然也给了人类最严厉的惩罚:土地沙漠化、洪水、黑风暴、沙尘暴等等。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呢?
【自主探究】
一、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生态平衡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维持在的状态,
这种现象就叫。

2、食物链、食物网与生态平衡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请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2)、食物网:许多食物链相互交织成复杂的网状叫食物网。

(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关键在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成果展示】动态平衡:例如,在某一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草木繁茂,使兔子的数量剧增,但是兔子不会无限制的的增长下去,是因为兔子的数量多,捕食兔的狐、鹰等动物就有了足够的食物,数量也随之增多,结果兔被大量捕食后,数量又会随之减少,整个生态系统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上述例子中兔子、狐以及鹰他们的数量有增有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但是他们兔与狐或鹰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平衡,像这样一种平衡就是动态平衡。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例如:(1)、蜂鸟在取食花蜜的同时,为一些植物传播花粉
(2)、松鼠在贮食食物时,帮一些植物传播种子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意义: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有利于扩大植
物的。

3、危害:当某种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调查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称为样本。

2、生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在医药保健中的重要价值:如,牛黄、鹿茸、麝香、蜂王浆等医用保健价值
(2)、在工业方面:如哺乳动物的毛皮是制裘或鞣革的原料,紫胶虫产的紫胶、白蜡虫分泌的白蜡均广泛应用于工业。

(3)、动物在欣赏上的作用:如,海洋馆、动物园
(4)、提供食用
你能举出更多关于动物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的例子吗?
(二)、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1、生物反应器
概念:
2、乳房生物反应器
概念: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生产和分泌出的某些物质。

例如,通过改造奶牛的遗传基因使奶牛所产的牛奶中含有人铁乳蛋白。

(二)、动物与仿生
仿生:
宇航服模拟长颈鹿
雷达模拟蝙蝠回声定位
冷光灯模拟萤火虫的发光
动物与仿生薄壳建筑模拟乌龟的背甲
直升机模拟蜻蜓
核潜艇模拟海豚
【展示模块】
1、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以一个小生态系统为例加以说
明)
3、以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例,说明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4、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是怎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假如没有动物这
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
5生物反应器在生产时有哪些好处?都可以用来生产哪些物质?
6、举出关于动物仿生的实例,并解释。

【巩固练习】
1、下列那一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物种的数量
C、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D、增加降雨量
2、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其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C、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D、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3、我为了消除狼对牲畜的威胁,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几乎将他们赶尽杀绝。

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对于草原环境的影响是()
A、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B、畜牧业发展得到保障
C、畜产品产量将持续提高
D、草原环境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4、人奶对人来说是最佳的营养品,如何才能使牛奶中含有人奶的成分()
A、将分离出的人奶蛋白基因转移到奶牛体内
B、将乳糖基因导入奶牛体内
C、将人奶中的物质转入奶牛体内
D、将奶牛的某些基因转移到体外
5、“乳房生物反应器”是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进行改造,使这些物质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A、乳房
B、遗传物质
C、细胞核
D、染色体
6、下列组合中与仿生学的科研成果不相配的是()
A、军用雷达与蛙眼
B、冷光与萤火虫
C、核潜艇与海豚
D、薄壳建筑与乌龟背甲
7、下列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置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看做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池水,沙子中的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生态瓶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中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是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教学后记
检测案
1.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所有植物都需要动物的帮助才能繁殖后代。

()
(2)“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
2、《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寂静世界,你认为这样的世界是()
A人类乱捕滥杀野生动物造成的 B 可减少动物对人类的伤害
C 自然灾害造成的
D 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3、对于重庆古城因蝗灾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20万只青蛙的做法,你认为()
A 多此一举
B 引进这些动物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C 既有可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
D 我们可以用过大量农药来消灭蝗虫
4、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
A 禁止捕鱼
B 及时适时捕捞成鱼
C 及时捕捞小鱼
D 大量投入鱼苗
5、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
6、科学家认为生态平衡失调的众多因素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是()
A 火山
B 地震
C 台风
D 人类活动
7、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A 缓慢上升
B 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8、我们把依靠昆虫传粉的花称为虫媒花,下列关于虫媒花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花朵大而鲜艳
B 花粉多而轻
C 具有芳香的气味
D 具有甘甜的花蜜
板书设计:
第三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教学反思
欣赏视频和图片,感受动物在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方面的作用。

思考、交流并回答:动物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它们。

阅读“科学.技术社会”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