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动物过冬》
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优秀10篇

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优秀10篇小动物过冬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冬天到了,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宝宝们都穿上了冬衣。
可再玩娃娃家时,我发现有的宝宝会将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脱掉。
宝宝们只热衷于他自身的动作发展,全然不顾娃娃的冷暖。
设计本活动,想通过让宝宝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怎样过冬?怎样取暖?从而不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发关心小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活动准备: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活动过程:1、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2、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3、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
4、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
5、游戏:小动物过冬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
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
动物的情感。
小动物过冬教案篇二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节课的设计抓主略次、抓大略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体验、感悟、交流等一些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简单地表达课文的内容。
(三)情感目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体会小动物间的关心。
区分小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动物与季节》,详细内容为第三、四节,主题为“小动物过冬”。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小动物在冬季的生存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冬季天气寒冷,了解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过冬的图片、视频、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小动物过冬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冬季天气的寒冷,激发幼儿对小动物过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鸟类南飞、哺乳动物冬眠、昆虫躲藏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 互动游戏(10分钟)“小动物过冬”:请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模拟它们过冬的方式,增强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创意手工(10分钟)制作小动物过冬的手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动物过冬2. 内容:鸟类:南飞哺乳动物:冬眠昆虫:躲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动物过冬的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小动物过冬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与幼儿共同观察和了解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增强亲子关系。
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幼儿保护动物、节约资源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过冬》(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动物过冬》活动目标:1、知道动物会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
2、愿意通过游戏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过冬的认识。
3、对动物过冬方式有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2、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看课件,引出冬天怎样保暖。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段好看的录像,你们想看吗?小朋友,电视上出现的是什么季节?冬天到了,小朋友会怎样过冬?(幼儿讨论)二、进行部分1、引出课题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出示课题)2、引导幼儿了解、讨论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放课件小蜜蜂)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它一样是储藏食物(又名躲藏)过冬的?(师出示字条“储藏食物”)(幼儿自由讨论)师总结:这些小动物它们在冬天快要到的时候把它们吃的食物全都储藏起来,到了冬天,它们就躲在家里一冬天都不出来,这种小动物就叫储藏食物过冬,也叫躲藏过冬。
我们接着看小动物还有哪些过冬方式。
3、继续观察课件师:青蛙是怎样过冬的?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它一样是冬眠过冬的?(师出示字条“冬眠”并解释“冬眠”的含义.)(幼儿自由讨论)师总结:这些小动物不吃不喝也不动,一睡就是一冬天,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4、继续观察课件师:咦?那些大雁小燕子都飞到哪里去了?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它一样是迁徙过冬的?(师出示字条“迁徙”并解释“迁徙”的含义.)(幼儿自由讨论)师总结:这些小动物很喜欢温暖的地方,快要到冬天的时候它们就往南方飞,因为南方的冬天也是很暖和的,等到冬天结束了,它们又飞回来了,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种过冬方式叫迁徙。
5、继续观察课件师:狮子等哺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还有哪些小动物和它一样是换毛过冬的?(师出示字条“换毛”并解释“换毛”的含义.)(幼儿自由讨论)师总结:这些我们常见的小动物它们快要到冬天的时候就开始退毛掉毛,等到冬天来的时候,又长出了又密又长的新毛,就像换了一件新皮袄。
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通用2篇)

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通用2篇)大班科学小动物过冬篇1【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适当了解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
3.通过创设分别的情境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课前活动】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他们是谁,你们常常在一起干什么呢?用“____、____和我是好朋友。
我们常常在一起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设计理念】简单的说话练习设计,通过轻松的谈话让学生和教师轻松地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学习课文、明白道理做了很好的铺垫。
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乐。
如果你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那学习也将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好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生回答,师出示在黑板上)2.三个好朋友给你们带来几组词语,会读的请举手。
(指名读,齐读)3.根据前两行词语总结1-2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跟小动物们商量过冬的事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动物过冬。
二、教学3-7自然段(一)学生自读1.思考题出示。
(师读)2.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3.你记住了谁的过冬方式?(师板书)(二)学习第3自然段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2.(生读)思考:燕子为什么飞向南方去过冬?3.师生对话。
教师顺带讲“……也……”“……还……”的句式。
4.小燕子,我问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师点击春暖花开图)你还想到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5.小燕子是一种候鸟,天气凉了,飞向南方,等春天到了,又从南方飞回来,随着季节的转换而搬家,这种过冬方式叫“迁徙”。
(师出示)过渡:燕子的过冬问题解决了,接着是谁和谁商量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商量的过程?谁先说的?(小燕子)【设计理念:通过对话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燕子过冬的方式及为什么要飞往南方过冬。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为《小动物过冬》。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常见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冬眠、储存食物等。
2. 能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表达自己对小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常见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难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PPT、小动物玩偶。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环境,提问:“冬天到了,你们发现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2)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提问:“小动物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讲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如燕子迁徙、青蛙冬眠、松鼠储存食物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小动物过冬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动物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过冬?”(2)幼儿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4. 巩固拓展(10分钟)(1)教师播放小动物过冬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幼儿用彩泥制作小动物过冬的场景,进行展示。
(2)评选出制作彩泥作品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迁徙:如燕子冬眠:如青蛙储存食物:如松鼠2. 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一种小动物过冬的场景,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一只松鼠在树洞里储存了很多食物,准备过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了关爱动物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动物过冬》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动物过冬》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季节的变化》第三节《小动物过冬》。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小动物们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动物过冬的原因和方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动物过冬的图片、卡片、挂图、小动物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棉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动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讲述小动物们要过冬了,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小动物过冬的图片,讲解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小动物过冬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4. 动手实践(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小动物过冬的场景。
(2)教师指导幼儿用棉球、彩纸等材料制作小动物的过冬小屋。
(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过冬》2. 内容:(1)小动物过冬的原因和方式。
(2)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过冬的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发挥想象力,画出小动物过冬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与自然》第三节《小动物过冬》。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探究不同动物适应冬季环境的特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知道动物适应冬季环境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及其适应冬季环境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动物卡片、过冬物品模型。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环境,让幼儿发现冬季的变化。
(2)引导幼儿思考:冬天来了,小动物们会怎样过冬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挂图,讲解不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松鼠要储存食物?小麻雀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动物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上的动物与过冬方式连线。
(2)幼儿分组讨论:我们身边的小动物还有哪些过冬方式?4.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过冬的场景。
(2)幼儿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画中的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2)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小动物,保护自然?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过冬》2. 内容:(1)小动物过冬的方式(2)动物适应冬季环境的特点(3)关爱动物,保护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一种小动物过冬的场景,并简单描述它是如何过冬的。
2. 答案示例:小兔子在雪地里挖了一个洞,躲在里面过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不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了幼儿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动物过冬》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五章《动物与季节》,详细内容为“小动物过冬”。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解动物在冬季生存方式,培养他们观察力、思考力和关爱动物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常见小动物过冬方式,知道动物与季节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差异。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动物过冬图片、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动物过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现在是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小动物过冬方式,如:熊冬眠、鸟迁徙、松鼠储存食物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小动物过冬场景,加强他们对课程内容理解。
4. 分组讨论(5分钟)6. 情感教育(5分钟)告诉幼儿我们要关爱动物,保护环境,让小动物们能安全过冬。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过冬2. 内容:熊:冬眠鸟:迁徙松鼠:储存食物其他小动物:过冬方式各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小动物过冬场景。
答案:根据幼儿所画内容,引导他们描述小动物过冬方式。
2. 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关注小动物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生活。
开展关于动物保护亲子活动,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针对大班幼儿认知特点,我选择他们生活中常见小动物过冬作为教学内容,以增强他们对动物生活习性解。
在组织教学时,我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讨论、制作等环节,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动物过冬》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动物过冬》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1)躲藏(2)冬眠(3)迁徙(4)换毛
2、对探索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知道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准备: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感觉怎样?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1、幼儿带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问题听故事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小蚂蚁为过冬准备充足的食物
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
兔子换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2、归纳出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过冬卡片和动物卡片。
3、教师小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小动物们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
有的给自己换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准备过冬的粮食、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三、通过操作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1、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蚂蚁、小兔和小鸟过冬的方法。
第 2 页共 6 页
还有一些动物也想请你们猜猜,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蜜蜂、蛇、丹顶鹤、狮子等小动物,幼儿互相讨论”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请幼儿讲述讨论结果共同归类。
知道还有一些动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欢运动。
躲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
)换毛--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等。
4、幼儿操作,给动物与它过冬方式连线,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师总结
表扬一些不怕冷的小动物如:啄木鸟,在寒冷的冬天也出来工作,为树木除害虫。
活动延伸:
与家长进一步探索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航天科学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小航天科学家
第 3 页共 6 页
目标:
1、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构造,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
2、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范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色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重点:能积极尝试自制火箭。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出示“神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航天科学家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航天科学家,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火箭。
二、观察讨论
1、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2、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三、探索操作
1、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3、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现交流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第 4 页共 6 页
2、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第 5 页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