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六下第三单元第4课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4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3.14×[(10+20÷2)2-(20÷2)2]=942(cm2)
答:两种颜色的布用得一样多。
(选题源于教材P24第10题) 1.林叔叔做了一个圆柱形的灯笼(如图)。上 下底面的中间分别留出了78.5cm2的口,他用了 多少彩纸?
彩纸: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的中
间的圆
侧面: 3.14×20×30=1884(cm2) 底面: 3.14×(20÷2)2=314(cm2) 用的彩纸: 1884+314×2-78.5×2=2355(cm2) 答:他用了2355cm2彩纸。
个底面,有的没有底面,如圆柱形水管。解题 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 m、高2.5m
的圆柱形灯箱。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选
题源于教材P23第3题)
3.14×1.5×2.5=11.775(m² )
3.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 m,深2
3
圆柱与圆锥
第4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2)
3.6÷0.04= 2.5×8= 60÷60%= 7.7%÷11%= 8.4×14%= 3cm:3km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底面周长×高
π×底面半径2×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dm,高是5dm。求它的 表面积。
侧面积:2×3.14×4×5=125.6(dm2) 底面积:3.14×42=50.24(dm2) 表面积:125.6+50.24×2=226.08(dm2)
高:1×12=12(cm)
(选题源于教材P24第7题) 1.一顶帽子,上面是圆柱形,用黑布做;帽檐部 分是一个圆环,用红布做。做这顶帽子,哪种颜 色的布用得多?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星座》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认识一些常见的星座,并了解星座的分布和形成。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观测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星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和星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星座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夜空,自主地认识星座,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夜空,认识一些常见的星座。

2.了解星座的分布和形成。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一些常见的星座,了解星座的分布和形成。

2.难点:通过观察夜空,自主地认识星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夜空,认识星座。

2.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星座的分布和形成。

3.讨论法: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星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

2.学具:观测星座的工具,如望远镜、手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观察夜空,提出问题:“你们在夜空中看到过哪些星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出本课的主题——认识星座。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星座,如大熊座、小熊座、猎户座等,并通过星座卡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星座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用望远镜或手机等工具观测夜空,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星座。

在观测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一些学生分享自己观测到的星座,并介绍这些星座的特点。

其他学生倾听后,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星座的问题,如:“星座是如何形成的?”“星座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星座的了解。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重点知识汇总——一夜的工作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重点知识汇总——一夜的工作

《一夜的工作》一、理解词语浏览:粗略地看,不是仔细地看。

可联系“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等语句来理解。

咨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备咨询”是一个词组,在文中指“作者何其芳准备接受周咨询”。

二、理解句子1.我走进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国家的办公室,却只有寥寥几件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的确“极其简单”,这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而已”是“不过这样罢了”的意思,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仅仅这几样,再一次强调了设备极其简单。

这个句子说明周生活极其简朴。

2.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首先,联系前后句子来细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描写客观真实,毫无夸张修饰的成分。

为什么说是一句一句地审阅?因为是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句句如此。

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因为是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要问我一两句。

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程度令人惊讶。

其次,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审阅的这一份文件是他自己写的报告,大致有400多句。

自己写的报告审阅时却是一句一句地审阅,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并且谦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以致于审阅这一份文件花了相当长时间。

审阅文件的认真、细致的程度可以说令人震惊。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举轻若重的。

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为什么如此极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审阅一份文件?3.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是周彻夜工作用来充饥的食物:一杯清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实在简单到极点。

周工作任务那么繁重,饮食却如此简单,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巩固练习
2.计算下面各题。
26 23 46 7 7
5 5 (2 5.16 6 6
11 3 2 1 ( ) (1 2 ) 4 4 3 3
7 1 5 8 8
4
1 2
1 58 4 8
5.16
1 8
完成作业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9题。
新知探究
(2) 思路分析,列式计算
我先算出每天吃 多少片。 我先算这盒药可以 吃几次。
1 ×3= 3 (片) 2 2 12÷ 3 =12× 2 =8(天) 3 2
12÷ 1 =12×2 =24(次) 2 1 24÷3=8(天)
新知探究
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12÷( 1 ×3) 2 =12÷ 3 2 =8
1 12÷ ÷3 2 =24÷3 =8
课堂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
1.(教材P33页做一做)王叔叔家阁楼上的窗玻 3 4 璃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 m、 m、 5 5 3 m 。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4 3 1 21 2 3 4 ( + )× × = (m ) 4 2 40 5 5 21 2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 40 m 。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3334326094@


youyicongshu100
3 分数除法
第 4 课 时 分数混合运算
复习导入
计算。 (1)(9+11)×6 120 (3)100-10×4
60
(2)75+20÷5 79 (4)80÷(60-40)

湘教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探索4宇宙畅想曲 教案

湘教版六下第三单元宇宙探索4宇宙畅想曲 教案

课题:第4课宇宙畅想曲
科学探究
1.能发挥想象,绘制一幅开发月球的蓝图。

2.能设计探寻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研究方案,并展开学生自己的研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想象。

科学知识
1.了解我国的探月工程。

2.了解人类探寻外星人的有关活动。

有关我国探月工程和人类探寻外星人活动的资料等。

科学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科学知识来自日常生活,在学生身边随处都有科学,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的知识,从而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特别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13.一夜的工作
资料宝袋
周恩来同志是党和 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 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之 后,担任政府总理,为 中国革命和建设日理万 机,鞠躬尽瘁,无私地 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 高尚的品质,赢得了全 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 的崇敬和爱戴。
写法点拨
1、本文在写作上采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 人物高贵的品质。 如“高大的的建筑 物”与室内陈设的简单等。 2、在选材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 点。 比如:周总理的夜宵,总理扶正 小转椅,总理室内陈设,这些似乎和 “一夜工作”无多大关系的材料,正 是最能表现周总理忘我工作的典型材 料,看似很小,说服力却很强。
在 法 国 勤 工 俭 学 时 的 周 恩 来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
周恩来在武汉
周 恩 来 和 邓 颖 超 结 婚 期 间 留 影
周 恩 来 和 邓 颖 超 在 重 庆
周 总 理 出 席 会 议
周 总 理 在 北 京 玉 泉 山
周恩来到北京首都机场迎接尼克松
周 总 理 在 工 作
课件PPT
再见!
课件PPT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 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两时:休息
周 总 理 的 一 天
课件PPT
思考回答:
3、周总理生活简朴又从哪些事看出来?用“====”划出有 关句子 办公室陈设简单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房子,室 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 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 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 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 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圆柱的表面积》整理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圆柱的表面积》整理复习课件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 dm2,底面半径是2 dm。 它的高是多少?
根据3.14×圆柱的底面半径×2×高=圆柱的侧面积
188.4÷(3.14×2×2)=15(dm)
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答:这个圆柱的高是15dm。
一根圆柱形木料的底面半径是0.5m,长是2m。如图所示, 将它截成4段,这些木料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木料的表面积增 加了多少平方米?
正方形的边长
圆柱的底面周长 =圆柱的高
解:设圆柱的底面直径为d,底面周长为dπ。 直径与高的比 d∶πd =1∶π
答:这个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1∶π。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1.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πrh
2×πr2
2.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填一填。 (1)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 侧面积 )和
求用了多少彩纸,需要用圆 柱的表面积减去上下底面中 间留出的口的面积。
(1)侧面积:3.14×20×30=1884(cm2 ) (2)两个底面的面积:3.14×(20÷2)2 ×2=628(cm2 ) (3)需要用的彩纸:1884+628-78.5×2=2355(cm2 )
答:他用了2355cm2的彩纸。
3 圆柱与圆锥
练习四
说一说:圆柱展开图是什么样的。
用手摸一摸,圆的表面积是哪Fra bibliotek?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 的面积和。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底面是圆形 S底= πr 2
S表=S侧 +2S底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认识星座》教案2(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星座》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了解星座的形成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星座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星座名称和位置,探究星座的形成原因,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星空和天文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星座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星座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星座名称和位置。

2.引导学生探究星座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星座名称和位置,了解星座的形成原因。

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星座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寻找并识别星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3.讲授法:教师讲解星座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星座的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尝试寻找并识别星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夜空中的星星,激发学生对星座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星座的概念,介绍常见的星座名称和位置,让学生初步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星座的经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加深对星座的认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星座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星座的形成原因,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深入了解星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星座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我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1、圆柱体积的计算。

2、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落实基础
1、25页做一做第1、2题
2、26页做一做第1、2题
发展能力
一个圆柱形水池,占地面积8.4平方米,深3米。

这个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立方米?
提升素养
一个圆柱形铁罐的容积是1升,高是12厘米。

铁罐的底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熟练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我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难点:
1、熟练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问题。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落实基础
1、认真完成28页第1、2题
发展能力
一个圆柱形水池,容积是62.8立方米,深约5米, 底面积是多少?
提升素养
一个圆柱形油桶, 底面直径是0.6分米,高1米,制作这个油桶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油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巩固练习课课时:第3课时学习目标:
1、我能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2、我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熟练掌握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落实基础
1、选择题。

(将不正确的答案划掉)
(1)一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3)做一节圆柱形铁皮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4)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

2.一个圆柱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1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课本28页第3题
发展能力
课本29页第10和11题
提升素养
课本30页第14和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