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硝酸钾和水B.食盐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2.使一定温度下、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B.压强不变,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温度不变,减小压强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 B.面粉 C.食盐 D.花生油4.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5.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称量固体时,氯化钠放在右盘B.固体转移到烧杯时,氯化钠洒出C.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装瓶是,将溶液溅出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7.溶液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

下表和下图是不同温度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髙而增大B.硫酸镁属于易溶物质C.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D.将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形成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0.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C.食盐的溶解度变大了D.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C.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氧化钙 D.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12.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S 克/100 克水,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C%,则 S 与C 的数值关系为()A.S>C B.S=C C.S<C D.无法判断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可得到纯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会明显升高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轻松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D.若配制 200g 49%的硫酸溶液,可向 100g 水中慢慢加入 100g 98%的浓硫酸3.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5.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C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溶液D证明二氧化碳会与水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发生化学反应A.A B.B C.C D.D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A.稀盐酸B.碘酒C.白酒D.KNO3溶液7.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8.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其中符合题意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的溶解度B.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C.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t3℃时,50g水中加入5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100g甲的饱和溶液10.下列物质溶于水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氢氧化钙 D.浓硫酸11.用适当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不变都有可能12.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t℃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一定变大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剂质量一定变小D.溶液质量一定变大2.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加入该固体溶质;℃增大压强。

其中正确的方法有A.℃℃℃B.℃℃℃C.℃℃℃D.℃℃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使用相同装置制取C.洗洁精与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D.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将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自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春节餐桌饭菜丰盛,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白灼虾C.老鸭汤D.小米粥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用方案乙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8.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化学实验考试时,小美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NaCl固体B.称量9.0gNaClC.量取41.0mL水D.玻璃棒搅拌溶解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 的质量比B 多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A一定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二、实验题11.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g。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B.溶液的质量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C.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性质都是一样的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2.溶液名称溶剂溶质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碘的CCl4溶液硫酸溶液蔗糖溶液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油漆的汽油溶液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乳浊液的是()A.蔗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牛奶4.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A.氯化钠晶体B.金刚石C.氯化钠溶液D.液态氧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6.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7.小明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木板上的水结了冰,他加入的物质是()木板A.食盐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8.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9.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则液体A和固体的组合可能是()A.水和氯化钠B.水和氢氧化钠C.水和硝酸铵D.稀硫酸和锌粒10.小华在实验室里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11.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氧化钙)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缘故。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一、单选题1.某温度时,将40g KNO3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配成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下列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m(溶质):m(溶剂)=40:100B. 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 降温析出晶体后,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2℃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160g溶液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D.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B. 细沙C. 蔗糖D. 面粉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5.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B.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 >m(Na2CO3)C. 将43℃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D. 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时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6.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B. 需用托盘天平称取3g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47mL蒸馏水C.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D.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下图是K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 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C. 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D. 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Cl一定小于KNO38.在相同的温度下,有两瓶溶液分别为饱和的食盐溶液和不饱的食盐溶液,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9.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10.如图是NaCl、MgSO4、K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B. 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C. 4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小D. 将80℃含有少量NaCl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晶体二、填空题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九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九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第9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无色的混合物B.植物油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100倍,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A.减少99%B.增大100倍C.增大1倍D.不变2.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 50 gB. 10 gC. 100 gD. 40 g3.要配制100 g 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称取5 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 mL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5.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6.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8.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 g KNO3晶体9.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溶液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B.硝酸钾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稀盐酸的溶质是盐酸C.溶液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B.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C.改变温度,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6.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7.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应继续注入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土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9.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料酒 B.食醋 C.花生 D.鸡精10.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
方法指导: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基础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 )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3)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 )
(5)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
(6)降低温度能使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饱和。

( )
(7)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
(8)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 )
(9)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10 g水又析出b 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 )
考点一:溶液的稀释
1、(2019·河南)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甲、乙
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
和溶液升温到a2 ℃,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乙(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a2 ℃时,65 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g。

2、(2017·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t3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只
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
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3 ℃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
质量为g。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若要使一定质量
接近饱和的物质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写一种即可);t2 ℃时,将70 g甲物质的饱
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需加水g。

4、(2018·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 ℃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 ℃时,将75 g甲的饱和溶液与50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 ℃
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
的甲、乙固体。

升高温度至40 ℃,发现甲固体减少,
乙固体增多,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填“A”或“B”);40 ℃时甲、乙的溶液中含水较多的是;
40 ℃时向6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40 g水,溶液的质
量分数为。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分别将甲、
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3 ℃时,向x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g水得到20%
的溶液,则x=______。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当0 ℃<t <t1 ℃,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_____乙(>;<;=)。

(3)t2 ℃,将75 g 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

考点二:溶解度表格
1、高氯酸钾(KClO 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 .20 ℃时,将2 g 高氯酸钾溶于98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
C .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 .80 ℃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 ℃肯定有晶体析出
2、(河南中招)KCl 与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 ℃时,KCl 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 .40 ℃时,5 g KCl 加10 g 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 .50 ℃时,10 g KNO 3中加20 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KNO 3固体析出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 3
31.6
45.8
63.9
85.5
3、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
溶解度/g KCl27.634.040.045.551.156.7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KNO313.331.663.9110169246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 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100 ℃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4、已知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 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1)在35 °C时,KNO3的溶解度__ _NH4Cl的溶解度。

(填“>”“=”或“<”)
(2)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获得KNO3晶体。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 °C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 °C时,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

考点三:综合选择题
1、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 t2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析出晶体
甲的质量大
D. t2℃时将7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需加水的质量
为30 g
2、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b-a)g
D.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
100+b
×100%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将℃℃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