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

合集下载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环境治理问题之一,其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富营养化主要是指水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导致藻类过度繁殖,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为了有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论述其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水生植物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浮岛人工湿地,种植具有吸取营养物质能力的水生植物,如香蒲、芦苇等,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有效净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质。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生态友好、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对水生态系统影响小。

也存在着应用范围相对狭窄、治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生物界面技术生物界面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的技术。

通过在水体中投放适当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废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其浓度,从而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生物界面技术通常通过人工添加微生物剂或者利用天然微生物来实现。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生物界面技术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而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界面技术的运用也需要精准控制水体环境以及微生物种类的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三、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指通过营造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湿地修复、生物滤池、人工湖等。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的自净能力,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生态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好的特点,而且可以恢复自然水体的生态平衡。

该技术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以及长期的生态监测和维护。

四、复合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人们也开始探讨多种治理技术的复合应用,以期望能够更有效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应用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应用研究综述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应用研究综述刘建英,周湘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400)首先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以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阐述了水生植物修复机理及具体应用(包括污水净化应用、湿地生态修复应用、生物浮床技术应用),最后从5个方面指出未来水生植物修复水体技术的应用研究重点。

水生植物;富营养化;修复响,以江苏南部区域为例,适生的挺水植物有黄菖蒲、香蒲、芦苇、千屈菜、旱伞草、荷花等;浮水植物有睡莲、芡实、萍逢草、莼菜、凤眼莲等;沉水植物有苦草、黑藻、轮叶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菹草等。

不同水生植物种类、不同水生植物种类组合等都将影响修复的效果。

2水生植物修复机理2.1水生植物根区法修复原理德国学者Kickuch 在1977年首次提出根区法理论,以后的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的机理都是以此为核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

水生植物利用根区生化效应修复水体的原理包括2个方面。

一方面,它们从地上部分吸收氧气并将其输送到根部,由植物的根细胞扩散到根部,在地下形成一个好氧的微环境。

好氧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中繁殖,分解有机物。

另一方面,在根较少的地方形成厌氧区和兼氧区,有利于硝化与反硝化wt 作用,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2.2水生植物的吸收、吸附和过滤作用水生植物需要吸收大量的N 、P 等营养元素以满足其生长,其发达的根系对水体中氮磷的富集与转移具有良好的效果[11]。

同时,水生植物通过植株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实现水体的部分净化作用。

2.3水生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水体中浮游藻类的过度生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相比,在养分与光能的利用上具备竞争优势。

在生长过程中,水生植物的生命周期长,植株体积大,吸收和贮存养分的能力强,能较强地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12],具有一定的克藻效应[13]。

3水生植物修复的具体应用3.1污水净化应用纽约州农业和生物科学院的Willian J.Jewell 认为,以水生植物为基础的生态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与典型的生化处理系统相同[14]。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了当下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盐过量,尤其是氮、磷等无机盐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植物生长过剩,引发水华、蓝藻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着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有效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对维护水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

一、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学功能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进行转化和降解的一种治理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水草养殖、生物膜技术和微生物修复等。

1. 植物修复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含量。

比如睡莲、菖蒲等湿地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减缓水华的发生并清除水体中的蓝藻。

种植人工湿地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修复手段,可以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氧化还原作用来净化水体。

2.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将具有高效去除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来净化水体富营养化物质的一种方法。

通过构建人工生物膜池或者生物滤池,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等装置来促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实现水体的净化目的。

3. 微生物修复利用高效细菌和微生物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手段。

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菌剂,促进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的分解和降解,从而降低水体中的养分含量,减轻水华及蓝藻对水体的污染。

二、物理治理除了生物修复外,物理治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法。

物理治理主要包括搅拌曝气、水槽曝气、水体氧化还原处理等。

1. 搅拌曝气搅拌曝气是通过搅拌设备将水体中的氧气充分溶解,在水体中形成氧气饱和状态,从而促进水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高溶解氧的水体有利于水中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2. 水槽曝气水槽曝气是利用曝气设备将氧气输送到水中,通过气泡和水体的接触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富营养化水体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过高,主要包括氮、磷等无机盐和有机质,这些营养物的过度富集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富营养化水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方法,尤其是对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以下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的研究。

第一种水生植物是浮萍。

浮萍是一种浮游于水面的浮叶水生植物,它可以通过对水体中的无机盐和有机质进行吸收,达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

研究发现,浮萍对氮、磷等主要营养盐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同时它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第三种水生植物是茉莉。

茉莉是一种常见的池塘水生植物,它也具有良好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

研究发现,茉莉的根系可以释放有机酸,通过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和有效碳含量,减轻水体中藻类的繁殖。

茉莉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氨氮和磷酸盐等营养物质,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浮萍、水葱和茉莉等水生植物以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吸收和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有助于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净化水质,提高水体的生态环境。

不同水生植物对营养物的选择性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水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净化。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水生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生态效益和净化效果,以促进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技术的发展。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也称为“水华”,是水体污染的一种形式,其特点为水体中营养元素如氮、磷等含量过高,导致水生生物的过度繁殖。

这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并探讨植物修复的机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等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影响。

例如,某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较高。

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水体温度、光照等条件变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氮、磷等元素,随着农田排水和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

其次,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这些物质随着废水排放进入水体。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营养元素,如生活洗涤剂中的磷等。

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及其相关微生物来去除或减轻污染的方法。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植物修复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与转化营养元素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同时,植物还能通过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部分氮、磷等元素转化为不易被水生生物利用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2. 抑制藻类生长一些植物能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某些植物能分泌出对藻类有毒的物质,从而抑制其生长。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竞争光照、养分等资源来抑制藻类的繁殖。

3. 改善水质环境植物的存在可以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和生长的场所,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元素的转化。

四、结论综上所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而植物修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欧阳勇;林昌虎;何腾兵;张清海;林绍霞【摘要】Caohai situated in Guizhou province is a plateau lake. Serious changes of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have taken place under the influencesof human activity all the time. One third of the total sewage from Weining county is discharged direcdy into Caohai Lake to contaminate water, cause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y, have serious impact on balance of the aquatic wetlands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and restri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aohai basi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reas of the Caohai Nature Reserve, some particular methods with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utrophication in Caohai Lake.%草海自然保护区紧靠威宁县城,县城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直接流入草海,污染草海水质,造成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严重影响到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摘要】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包括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通过实验和文献综述,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净化效果,其中浮叶植物能有效吸收养分,沉水植物能促进底泥还原,漂浮植物具有快速增长的特点。

结论部分对三种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和推广应用建议。

本研究对于水体生态修复和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生态修复、净化效果、比较、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富含养分,特别是氮、磷等化学物质,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最终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给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中的重要生物成分,具有很强的净化水体的能力。

通过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

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净化效果上,但对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应用和效果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种类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为未来的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此项研究,有望为解决当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最适合用于水体修复的水生植物种类。

通过深入分析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点和生态效果,为水体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机制,探讨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为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中图分 类号 X 7 1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66(0 10 一O2 — 5 03 53 21 )6 01 0
Su yo h trme it n o ur p iain i o a a eo ih u td n P yo e dai f t0 hc t Ca h i k fGuz o o E o n L
p o lmso e e to h c t n i o a a e r b e ft u r p ia i n Ca h iL k . h o Ke r Ca h iLa e, u r p iain, h tr me ito y wo ds: o a k e to hc t o p y o e d ai n
h i t r e e v , s me p r c l r meh d t h t r me it n tc n l g a e b e r p s d t s le te a u e R s r e o a t u a to s wi p yo e da i e h oo y h v e n p o o e o o v Na i h o h
p c n b ln e o e a uai t n s e o y t m n u n h at n e titt e s san b e d v lpme to — a to aa c ft q tc wel d c s se a d h ma e l a d r src u ti a l e eo h a h h n fe c n my.s ce y a nvr n nto e Ca h ib sn.Ac o d n o t e c a a trsi so i e e ta e so e Ca — oo o it nd e io me ft o a a i h c r i gt h h r ce tc fd f r n r a ft o i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水生修复的植物:
宽叶香蒲
芦苇
淡水水生修复的植物:
苦草
凤眼莲
淡水水生修复的植物:
软水草
狐尾草
实验:
• 1 ,英国的D avi d H ol l and 利用柳树桩、柳 枝扦插以及椰子纤维等植物对德温郡的C ol y河进行生物改造,经过两年的时间, 河水被净化,河岸上能生长其他园林植 被并且初步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 • 2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型浅水湖(A popka 湖),利用湿地植物美洲苦草(V . am eri cana )去除湖中的悬浮物、氮、磷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植物修复存在的问题:
• 1 ,所需时间较长,易受气候影响。 • 2 ,植物的生物量普遍偏小,满足不了大 型修复要求。 • 3 ,须同时考虑净化能力、抗逆性、综合 利用价值以及美化景观等因素
水体富营养化植物修复具有广 泛的前景,仍在继续发展,未 来会更成熟!
实验:
• 张兰教授在新沂河污水治理试验工程中重点从 植物修复角度去探讨水生植物廊道净化污水的 实际效果,研究发现水生植物廊道使C O D 降低 和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50 %~60 %,对氨态氮 的去除率可达90 %。成水平在进行城镇污水处 理试验中发现,种植水烛(T. angust i f ol i a) 和灯心草(Juncus ef f uses)的人工湿地基质 中,氮、磷的含量分别比无植物的对照基质中 低18 %~28 %和20 %~3l %,可见水烛和灯心 草吸收利用了污水中部分的氮和磷。水体富营养化的 Nhomakorabea生原因:
• • • • • 1,化肥流失 2,生活污水输出过量营养物质 3,家禽养殖输出过量营养物质 4,含磷物质排放 5,工业污染排放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1,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 2,富营养化水体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 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一些浮游 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水生动物。 • 3,富营养化水体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 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一些浮游生 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水生动物 • 4,影响旅游和航运
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
水体富营养化(eut rophi cat i on ):
• 是指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钾含量 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二次污染。通常水的颜色呈现出 绿色或蓝色。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 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 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 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 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方式:
• 1,物理方法:通过工程措施,如机械除藻、 疏挖底泥、引水稀释。但治标不治本。
• 2,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 盐促进磷的沉淀等,但花费大,容易造成二次 污染。 • 3,生物一生态方法,也被称为绿色修复技术, 利用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或建立水 生植被等进行修复的方法
植物修复优点:
• 种植水生植物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有 效途径,因为水生植物不仅吸收水体、 底泥中的营养物质,植物体表面还附着 多种生物集群,分解有机物和营养盐, 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同时水生 植物还能够通过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的生 长,或者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协 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