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06级物理化学I-1半期试题-_answer_

合集下载

(参考资料)物理化学期末试题B

(参考资料)物理化学期末试题B

C p 必随 T 的升高而变大
D p 随 T 的升高可变大或减小
15、某高原地区的大气压为 61.33 kPa, 若将下列四种固态物质在此地加热,直接升华的是
物质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
(A)

-180.2 ºC
68.741 kPa
(B)

- 33.88 ºC
1.09×10-7 kPa
(C)

5.465 ºC
A . Δ S 体系+Δ S 环境 = 0,Δ S 环境 < 0 B. Δ S 体系+Δ S 环境 > 0,Δ S 环境 = 0
C. Δ S 体系+Δ S 环境 < 0,Δ S 环境 = 0 D. Δ S 体系+Δ S 环境 = 0,Δ S 环境 > 0
3. 某系统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请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系统经绝热不可逆膨胀Δ S > 0, 经绝热不可逆压缩则系统的
A . Δ S >0 , B. Δ S = 0
C. Δ S < 0
D. Δ S 的值无法确定
2. 1mol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体积扩大 1 倍,则此过程
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
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
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
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C. -6554kJ•mol-1 D. -6557kJ•mol-1

2006-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0套)

2006-2014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0套)

2006年四川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A、N2B、SO2C、CO2D、CO7、系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8、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9、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W>X10、室温下,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Cu2+、Cl-、NO3-B、K+、Na+、SO32-、S2-C、K+、Na+、AlO 2-、SO42-D、Ba2+、Fe2+、NO3-、Br-1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12、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NH4+)==c(SO42-)B、c(NH4+)>c(SO42-)C、c(NH4+)<c(SO42-)D、c(OH-)+c(SO42-)==c(H+)+c(NH4+)13、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第Ⅱ卷26、(18分)海带含有丰富的碘。

四川大学2006级物理化学I-1期末试题-A_answer_

四川大学2006级物理化学I-1期末试题-A_answer_

⎛ ∂V ⎞
(A)
⎜ ⎝
∂nB
⎟ ⎠T , p,nC
⎛ ∂S ⎞
(B)
⎜ ⎝
∂nB
⎟ ⎠T , p,nC
(C)
⎛ ⎜ ⎝
∂μC ∂nB
⎞ ⎟ ⎠T , p,nC
(D)
⎛ ⎜ ⎝
∂CV ∂nB
⎞ ⎟ ⎠T , p,nC
4. 大多数不发生缔合的液体在正常沸点时的摩尔气化熵为 A 。
(A) 88 J•K-1•mol-1
(B) 降低温度和压力 (D) 升高温度,降低压力
二、填空题(18 分)(每空 2 分)
1、已知某反应标准平衡常数满足 ln K Θ = −25.5 +1.852×10−4T − 7 ×10−4 ,试求该反应的反应 T

Δ
r
H
Θ m

212+15.4×10-4T 2

2、300K,求从 3mol A 和 3mol B 形成的理想液体混合物中分离 1mol 纯 B 过程的 ΔG= 1980 。
别为 Cp,m (l) = 75.3 J ⋅ K−1 ⋅ mol-1 ,Cp,m (g) = 33.6 J ⋅ K−1 ⋅ mol-1 ,水在其正常沸点时的摩尔蒸发焓 ΔvapHm =40.64kJ.mol-1。计算 298.2K,pӨ 下 1mol 水的蒸发过程 ΔH、ΔS 和 ΔG,并判断过 程能否自动进行。
(A) Na2CO3•H2O(s) (C) Na2CO3•10H2O(s)
(B) Na2CO3•7H2O(s) (D) 冰
6.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平衡体系的组分数,相数和条件自由度数为 B 。
(A) C=2,Φ=2,f *=1

2006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06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06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A3. 以下关于电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同B. 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C.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D.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答案:D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相互转化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会减少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C5.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法拉第发现的B.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C. 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必须在磁场中运动D. 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两端必须存在电压答案:D6. 在理想气体定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 理想气体的压强只与温度有关C. 理想气体的体积只与压强有关D. 理想气体的体积只与温度有关答案:A7.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8.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C.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 热机的效率可以超过100%答案:D9. 以下关于相对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B.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C. 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D. 相对论认为光速是恒定不变的答案:D10.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B.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m/s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可变的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2×10^8 m/s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的折射定律是______。

2006年上册物化试题和答案

2006年上册物化试题和答案

衡气相中的组成y B ( )它在液相中的组成x B 。

物理化学(上) 试卷1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 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在宏观上的特征是( )。

2. 封闭系统下列三个不同类型过程的△H 皆为零:( )。

3.某理想气体反应过程的)g (B ∑ν=2,反应过程的m ,r V C ∆= 3.371J ⋅mol -1⋅k -1 , m ,r p C ∆=( ) J ⋅mol -1⋅k -14. 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 )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5.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的主要特征是( )。

6.一定量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中:μJ -T =( );△H =( ); △U =( );流动功W =( )。

7.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的总和,可表示为;⎰(δQ /T )不可逆( ) 0。

8.式△G =△A 适用的条件为( )。

9.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或麦克斯韦关系式可知: (∂G/∂T )p =( );10.范德华气体在恒温下,体积由V m (1)变为V m (2)。

此过程的△S m 的计算为△S m =( )11.已知二组分溶液中溶剂A 的摩尔质量为M A ,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为组B 的摩尔分数x B =( )。

12.在温度T 时,理想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可表示为:μA =( )。

13. 在恒温恒压下,一切相变化必然是朝着化学势( )的方向自动的进行。

14 .在80℃下,将过量的NH 4HCO 3(s )放人真空密闭容器内,NH 4HCO 3(s)按下式进行分解:NH HCO (s )= NH (g )+CO (g )+H O (g )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30分)1.(1)在一定的T , p 下(假设高于波义耳温度T B ): V m (真实气体)( )V m (理想气体); (2)在n ,T ,V 皆为定值的条件下,p (范德华气体)( )p (理想气体);(3)在临界状态下,范德华气体的压缩因子z ( )1。

四川大学2009级物理化学I-1半期试题-answer

四川大学2009级物理化学I-1半期试题-answer

∆ HΘ
(1)
Θ m
要求得反应(1)的摩尔焓变,须求得 ∆f H (C 2 H 5OH,g) 。设计可逆过程如下:
r m ,2 C 2 H 5 OH(l)+3O 2 (g) → 2CO 2 (g)+3H 2O(l)
∆ HΘ
(2)
ΔvapH өm(C2H5OH,l)
ΔH=- 3ΔvapH өm(H2O,l)
-21
3.398

/(1.38×10-23×500)
三、 (8 分)简答题 1. (4分)常温常压下,反应 H2O(l) → H2(g) + ½O2(g) 的ΔrGm > 0,反应不能自动进行, 但是在常温常压下电解H2O(l)可以获得H2(g)和O2(g),这是否矛盾?试简要解释原因。 【答】不矛盾(2 分) 。因为 Gibbs 函数判据适用于恒温恒压,无非体积功的条件,而电解 过程有电功这个非体积功,不能用 Gibbs 函数判据,所以不矛盾(2 分) 。 2. (4 分)将 N2(g)在电弧中加热,从光谱中观察到处于振动量子数 v=1 的第一激发态上的 分子数 Nv=1 与处于振动量子数 v = 0 的基态上的分子数 Nv=0 之间的比值为 0.26. 已知 N2(g)振动频率ν为 6.99×1013 s-1, 试问此时 N2(g)的温度为多少? 【答】根据 Boltzmann 分布 Nv=1 / Nv=0 = exp(-3/2 hν/kT ) / exp(-1/2 hν/kT ) = exp(-hν/kT ) = 0.26 T = 2490 K
H 2O(g) -241.8
C2 H 5OH(l) -1366.8 42.6
H 2O(l)
∆ vap H m / kJ.mol

2006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汇集及答案详解

2006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汇集及答案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1、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3、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 0.1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 AD 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4、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B、3︰2︰1C、6︰3︰1D、6︰3︰25、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 BaCl2 NaOH NaHCO3B Na2CO3 MgCl2 H2SO4C AlCl3 NH3·H2O NaOHD Ba(OH)2 CaCl2 Na2SO46、在0.1mol·L-1CH 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 加入小量CH6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 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8、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D、0.4mol·L-19、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2006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2006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2006高考物理试题大全目录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I) 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II)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9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天津)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1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江苏卷)物理试题及答案-----------19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上海卷)物理试题及答案-------------------3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北京)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4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广东卷)物理试题及答案--------------------55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重庆)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6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四川)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69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某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

由此可知A.A=7,Z=3B.A=7,Z=4C.A=8,Z=3D.A=8,Z=415.红光和紫光相比,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16.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

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

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A. 0.4 km/sB. 1.8 km/sC. 11 km/sD. 36 km/s17.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恒容 W1= 0,
∑ ∫ W2 =
p外dV =
V3 V2
pdV
=
p2 (V3
−V2 )
= {200000× (0.025 − 0.05)}
J = −5000 J
W=W1+W2= W2=-5000 J (3 分)
Q= ΔU +W=W=-5000 J (3 分)
五.(14 分)在 298.15K 和 pΘ 下,已知金刚石和石墨的热力学数据如下:
h = 6.626 × 10−34 J.s )
1.在一绝热恒容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电阻丝,由容器外的蓄电池给电阻丝供电,
若以水为系统,则下面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B
.
(A)W>0,Q>0,ΔU>0 ;
(B)W=0,Q>0,ΔU>0
(C)W<0,Q>0,ΔU>0;
(D)W=0,Q=0,ΔU=0
2.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哪个式子不能成立
(A) ΔrHθm 为 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
ΔrH
θ m
≠ΔrU
θ m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ΔrHθm 为 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1
6. 热力学基本方程 dG = -SdT + Vdp,可适应用下列哪个过程
A

(A)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
(B) 298K, 标准压力下,水气化成蒸汽
恒压
P3=200kPa V3=25dm3
T3
(2 分)
T1
=
P1V1 nR
=
⎧ ⎨ ⎩
100 × 50 2 × 8.314
⎫ ⎬ ⎭
K
=
300.66K
T3
=
P3V3 nR
=
⎧ ⎨ ⎩
200 × 25 2 × 8.314
⎫ ⎬ ⎭
K
=
300.66K
由于 T1=T3 ,所以 ΔU= 0,ΔH = 0 (各 3 分)
三.(10 分)简答题:
1. 冰在 0℃,p0 下转变为液态水,其熵变 ΔS = ΔH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判断
T
正误并说明理由。(2 分)
2
解: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
2.在一绝热恒容箱内,有一绝热板将其分成两部分,隔板两边各有 1mol N2(理想气体), 其状态分别为 298K、p 与 298K、10p ,若以全部气体为体系,抽去隔板后,
即 p2 > 1.526×109 P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6 分)
六.(18 分) 298 K, 101.325kPa 下将 2mol 过饱和丙醇蒸气凝结为液体丙醇,计算过程的 ΔH、ΔS、ΔG,判断过程能否自动进行,给出所用的判据及必要的分析过程。已知丙醇蒸气 热容 Cp, m(g)=146.0J•K-1•mol-1,丙醇(l)的热容 Cp, m(l) = 166.2 J•K-1•mol-1,丙醇在正常沸点 355.52K 的 ΔvapHm=40.0 kJ•mol-1。 解:
四川大学
半期
考试试题
(2008 ——2009 学年 一学期)
课程号:20307130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I)-1
任课教师:薛英、童冬梅、张文华
适用专业年级:化学、应化 学生人数:335 印题份数:345 学号:
姓名:
2006 级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I)-1 半期考试试题
( kB = 1.38 × 10−23 J.K −1 一、(16 分)选择题
ΔA < 0, ΔG < 0。(填>,<, =)
5. 非定位体系中 N 个独立粒子在 ε1,ε 2 ,... 等能级上的分布有多种,其中以
−εi
Ni=
Ngie kT
∑ − εi
gie kT
i
∏ 的分布具有微态数最大,其 tmax =
g ni i
i Ni !

6. HCl 气体的转动特征温度Θr = 15.2 K ,在 380K 时几率最大的转动状态量子数为 3。
(C) 电解水制取氢气
(D) 化学反应 N2 + 3H2=2NH3 未达到平衡
7. H2、N2、HBr、CO 四种气体中,平动对摩尔熵贡献最大的是
C

(A) H2
(B) N2
(C) HBr
(D) CO
8. A, B 分子的配分函数分别为 qA, qB, 由 NA 个 A 分子和 NB 个 B 分子构成的混合理想气
=
1
− ΘV
1 − e 2000
= 1.25
− ΘV
e 2000 = 1−
1
分)
− ε0
(2)
N0 = g0e kT
N
qV ,0
= 1 = 1 = 0.80 qV ,0 1.25
(5 分)
5
等温等压无非体积功,ΔG<0, 过程自发。(3 分)
七.(10 分)已知 2000K 时 AB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份函数 qV ,0 = 1.25( qV ,0 为振动基态能 级取为零的分子配分函数)
(1) 求振动特征温度 ΘV 。
(2) 求处于振动基态能级的分子分数。
【解】(1)
qV ,0
=
1
1 − e−
四.(14 分) 2 mol 理想气体,Cp,m=7/2R。由始态 100 kPa, 50 dm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
升高至 200kPa,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 25dm3。求整个过程的 W,Q,ΔU 和 ΔH。
解:
P1=100kPa V1=50dm3
T1
恒容
P2=200kPa V2=50dm3
T2
物质 C(金刚石) C(石墨)
Δc
H
Θ m
/kJ·mol-1
-395.40
SmΘ /J·K-1·mol-1 2.377
-393.51
5.740
ρ /kg.m-3 3513 2260
(1) 在 298.15K 和 pΘ 下,哪个晶型更稳定? (2) 增大压力可否使稳定晶体向不稳定晶体转化?要加多大的压力才能实现这种转化? 【解】 (1) C(石墨) → C(金刚石)
ΔH = ΔH1 + ΔH2 + ΔH3 = nCp,m(g)(T1 −T2)− ΔvapHm + nCp,m(l)(T2 −T1)
= −Δ vap Hm + n(C p,m (l) − C p,m (g))(T2 − T1 )
= −80000 + 2× (166.2 − 146.0)(298 − 355.52) =-82.32 kJ (6 分)
试判断 Q、W、∆U、∆H 和∆S 的符号,并简要说明理由。(8 分)
解: W、Q、ΔU、ΔH = 0,ΔS > 0。V1 = RT/10 ,V2 = RT
V = ½(V1+V2) = 11RT/22 ,
ΔS1 = Rln(V/V1) = Rln(11/2)
ΔS2 = Rln(V/V2) = Rln(11/20) , ΔS = ΔS1+ΔS2 = Rln(121/40) > 0 。
2. QV = ΔUV 应用条件是 恒容 ; 不做非体积功 ; 封闭系统 。 3. 某化学反应在 300K, p0于烧杯中进行时,放热 30 kJ, 若在相同条件下在可逆电
池中进行吸热 9 kJ,则该系统的熵变 ΔS 为 (30) J·K-1,可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为
(39) kJ。
4. 若液体水在 298 K 向真空蒸发,该过程的 ΔU > 0,ΔH > 0, ΔS > 0,
3
Δ
r
H
Θ m
=
Δ
c
H
Θ m
(石墨)

Δc
H
Θ m
(金刚石)
=
1.890
kJ.mol-1
ΔrSmΘ = ΔcSmΘ (金刚石) − ΔcSmΘ (石墨) = -3.363 J.K-1.mol-1
ΔrGmΘ
=
Δ
r
H
Θ m
− T Δr SmΘ
=
2.893
kJ.mol-1
由于 ΔrGmΘ > 0 ,反应逆向进行,石墨更稳定. (8 分)
变化为零
D
.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4. 一绝热恒容容器内 H2(g)和 Cl2(g)反应生成 HCl(g),则
A

(A) ΔU=0, ΔH >0 (B) ΔS>0, ΔA >0 (C) ΔU >0, ΔH >0 (D) ΔS<0, ΔA<0
5. 反应 C(石墨)+1/2O2(g)=CO(g),ΔrHθm <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D 。
体体系,总配分函数为
C
.
(A) qA × qB
(B) qANA × qBNB
二.(18 分)填空题
(C) qANA × qBNB NA ! NB !
(D) qANA + qBNB NA ! NB !
1. 在绝热条件下,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筒内理想气体,此过程的熵变 ΔS > 0,
ΔH > 0(填>,<, =)。
4
ΔS = ΔS1 + ΔS2 + ΔS3
=
n(C p,m (l) −
C
p,m
(g))
ln
T2 T1

Δ vap Hm T1
= 2× (166.2 − 146.0) ln 298 − 80000 = −232.15J.K-1.mol-1 (6 分) 355.52 355.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