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选题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主要知识,用软件制作出产品效果图。
本学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针对产品设计的几个平面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适合于制作3C产品的效果图。
相应地,课程设计以手机设计为主线,将软件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表达设计创意,并初步了解产品设计的整个流程。
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课程设计具体的内容包括:1、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主要针对手机进行全方位调研。
对手机的消费人群进行分析,了解其生活方式及特点,了解其对手机的需求状况及对现有手机的满意度。
了解手机行业的现状,如品牌、价格、手机风格等。
深入了解市场上手机的造型、手机的使用功能、手机结构等。
寻找出市场的突破口,从而进行产品准确定位。
要求:内容详细,有针对性,能为后期产品方案确定提供指导。
2、草图绘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不少于3个创新性的草图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分析与评价。
草图方案要体现出对设计课题的形态问题、功能与结构问题、尺寸问题、造型材料问题、人机问题的解决。
要求:草图能反映出设计的创新点,透视准确、线条利落、构图饱满。
3、确定方案经过对草图的反复推敲,确定最具创新性的方案,并对其该方案进行更深一步地研究。
确定手机的使用方式、外观造型、操作界面、色彩方案的细节。
要求:方案具有创新性,设计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外型美观。
4、用设计软件绘制效果图用Photoshop、CcrelDRAW等设计软件将设计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制作出方案的效果图。
要求:效果图充分诠译所设计的手机,反映出设计的亮点、手机的使用方式和手机的各个侧面的细节。
要求熟练使用软件,效果图的细节刻画到位,明暗关系正确。
5、制作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能说明设计的创意,产品的使用方式及产品的附加信息。
要求:表达全面、清楚、明确、简练。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1.课程设计任务的布置:该课程面授第一天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设计项目:单级减速器建模与自动编程专业:数控技术(两化融合)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简介 (1)1.1 课程设计基本概要 (1)1.2 课程设计思路 (2)1.3 课程设计进度 (3)第二章建模 (4)2.1 建模零件概述 (4)2.2 零件建模过程 (12)2.3 建模方法及经验总结 (35)第三章装配 (37)3.1 装配图概述 (37)3.2 装配过程 (37)3.3 装配方法及经验总结 (47)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48)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简介1.1 课程设计基本概要根据上学期课程设计,本学期使用 UG 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分别需要完成零件建模、箱体建模、零件和箱体的装配以及课程设计的报告这几项。
图 1.11.2 课程设计思路14 周到 15 周完成零件的建模设计制造15 周到 16 周完成箱体的建模设计制造16 周到 17 周完成箱体和零件的装配17 周到 18 周完成总结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图 1.21.3 课程设计进度1、14 周的周二使用 UG 建模 M6、M8、M10、M14 的螺栓和螺母,分别把高速轴(齿轮轴)和低速轴画出来并把相对应键槽的键建模出来。
2、14 周的周四把四个轴承盖、套筒、大齿轮、检查盖和滚珠轴承建模出来。
3、15 周的周二建模游标尺和油塞、通气塞、垫圈、上垫片、垫片、销和起箱螺钉。
图 1.3第二章建模2.1 建模零件概述M6-M14 螺栓螺母:由 CAD 量出其尺寸的可以和到一起的零件,将上箱体和下箱体、轴承盖连接固定在一起。
图 2.1 螺栓图 2.2 螺母轴承和齿轮键:由 CAD 量出尺寸,轴承通过键和齿轮相连,两齿轮相互啮合转动实现减速功能图 2. 3 齿轮图 2. 4 轴承图 2. 5 键套筒与深沟球轴承:由 CAD 量出尺寸,套在轴承上固定和旋转的零件。
图 2. 6 套筒图 2. 7 轴承垫片上垫片垫圈:由 CAD 量出其尺寸,起到防止零件直接与箱体接触,增大摩擦、加紧固定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通过实验并结合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理论所学,熟悉CAD设计,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的系统知识,培养独立上机绘制三维图形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硬件:PC计算机软件:pro/E三、实验内容按照零件原始资料和工程图,在计算机和pro/E环境下,构建出零件的三维模型四、实验步骤1. 创建减速器上箱体零件。
(1)拉伸加材料特征。
.(2)倒圆角(3)壳特征(4)拉伸加材料特征。
同前,草绘平面如图所示。
剖面形状如图所示,厚度为12,生成的拉伸特征如图所示。
图2-279 草绘平面的选择图2-280 绘制剖面(5)基准平面单击右边工具栏基准平面按钮,系统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在图形区单击FRONT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下边【偏距】文本框输入平移距离90.(6)拉伸加材料同前,草绘平面为步骤⑤建立的基准平面DTM1,剖面形状如图所示,生成的拉伸特征。
(7)建立基准轴线(8)拉伸加材料拉伸加材料步骤同前,剖面形状如图2-291所示,拉伸深度用拉伸到所选定的点、线或面确定,选择,建立如图所示拉伸特征(10)标准孔1)单击图形窗口右侧特征工具栏孔按钮,打开孔工具操控板。
2)单击操控板对话栏内的标准孔按钮,选择ISO标准,从下拉列表中选择Ml1×1,将深度设置为穿透,按下沉头孔按钮。
3)在【放置】上滑面板中,从图形区选择如图示平面为主参照,参照类型为“同轴”,单击次参照收集器,在图形区选择步骤⑧建立的基准轴A-2为次参照。
4)在对话栏列表中不选择螺纹孔按钮,在【形状】上滑面板中,修改沉头孔的直径和深度值为30、2。
选择中等拟合,光孔直径为13,如图所示。
图2-289 主参照的选择图2-290 【形状】上滑面板图5)单击图形窗口右下角的确认按钮,生成标准孔特征。
五、实验结果2: 轴承座建立如图所示轴承座零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第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实验指导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一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参数化特征建模方法;2.在PROE环境下,掌握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PIV计算机系统2.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3.Pro/ENGINEER 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三、实验步骤1.记录标准件库资料下面是GB/T819.1十字槽螺钉例子,详细规格见实验指导书。
2.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图库的建立(1)建立参数模型(2)确定标准件的尺寸特征参数名(3)确定标准件尺寸关系(4)建立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图库3.三维标准件特征参数库的建立根据步骤1中的原型紧固件已确定的尺寸和步骤2中确定的特征参数名,将所有规格全部录入到标准件参数库中形成三维标准件特征参数库,并将这些几何特性参数存放在数据库中。
4.使用三维标准件库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用打印机输出三维标准件图库和标准件特征参数库;论证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在CAD系统中应用的优缺点。
1 实验一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建立三维标准件库实验指导书一、PRO/E族表介绍族表是很多相似零件(或组件或特征)的集合,这些零件(组件/特征)从结构上看很相似,但在一些细节部份不同,比如尺寸大小或详细特征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螺钉、螺母,同一个标准(如GB/T819.1)里,会有多达上百种不同规格,但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我们把这上百种规格的螺钉看成是一个零件族。
“族表”(Family Table) 中的零件也称表驱动零件。
二、族表结构族表,本质上是用电子表格来管理模型数据,它的外观体现也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电子表格。
还是用螺钉来说,GB/T819.1里的上百种螺钉,外形都是一样的,只是尺寸有变化,比如螺纹规格、螺钉总长、螺纹长等等,在标准里,是这样描述这些数据的:我们把这个表格变换一下,变成下面这样(部份数据):三、创建三维标准件库1. PRO/E环境下,创建一个普通模型,作为原始模型来使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ProENGINEERWildfire4.0中文版课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ProENGINEERWildfire4.0中文版课程设计简介Pro/ENGINEER Wildfire是美国PTC公司于2003年发布的一款三维造型软件,该软件集成了工艺、模具、分析等功能,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机械CAD/CAM软件之一。
本文将探讨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当今机械制造和工程技术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厂商和设计师要求CAD/CAM软件具有高效、精确和易用的特点,以方便他们快速地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和制造任务。
因此,对于有志投身于机械行业的学生和工程师来说,掌握Pro/ENGINEER Wildfire这一重要的CAD/CAM软件已经成为必修的课程之一。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三个大部分:建模、装配和绘图。
建模在建模部分,主要探讨如何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进行三维建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创建一个模型,并给其命名。
然后,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Pro/ENGINEER的各种建模工具,包括线条、曲线、曲面、实体,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建模。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将不同的零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装配在装配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Pro/ENGINEER的装配功能,将不同的零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机械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添加、删除和编辑零部件,以及如何在场景中进行定位和对齐。
然后,我们将讨论如何添加约束条件,以保证机械设备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动态分析,以检查机械设备的运动情况。
绘图在绘图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在Pro/ENGINEER中创建精细的二维绘图,并生成工程图纸。
首先,我们需要添加适当的视图,以显示出机械设备的各个部分和组件。
然后,我们将了解如何在图纸中添加文字、注释和符号,以充分表达图纸中包含的信息。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姓名:班级:院系:指导教师:华东交大理工学院机电分院二零一三年六月一、设计的总体内容 (3)1.1.设计内容及要求 (3)1.2.设计方法与步骤 (3)1.3. 设计安排 (4)二、零件体的设计 (4)2.1固定装置基底模型的创建 (4)2.2墙体的创建 (5)2.3支撑件1的创建 (6)2.4滑动件的创建 (8)2.5 V形块的创建 (9)2.6支撑件2的创建 (9)2.7导向杆的创建 (10)2.8圆柱件的创建 (11)2.9螺栓的创建 (11)2.10定位销L25的创建 (13)2.11定位销L70的创建 (14)2.12弹簧的创建 (14)2.13操作手柄的创建 (16)三、装配设计 (18)3.1、装配图设计 (19)四、工程图设计 (21)五、模拟仿真加工 (21)5.1.泵盖的仿真加工 (22)5.2.墙体的仿真加工 (26)六、心得体会 (30)七、参考文献 (30)一设计的总体内容现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各高校的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程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在市场上的普遍需求和强大的功能因素,PROE/ENGINEER现如今已经成为各高校推广的一款三维软件。
PROE/ENGINEER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PTC公司推出以来,现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普及的一款三维制造软件,该软件以其具有参数化和全相关的单一数据库管理等特点,并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用户同时进行统一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作的优势,其应用已经横跨于机械、模具。
汽车等各个领域。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掌握并熟练一门三维软件技术是尤其重要的,在学习了一年多时间的PROE/ENGINEER软件,我们对这款软件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平时时间,争取早日熟练掌握这门新兴的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程课程设计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对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CAD、CAM、CAE软件的基本使用和设计方法;3.了解机械制造流程,熟悉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流程和方法;4.能够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模拟、优化、制造等工作;5.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具体包括如下教学方法:1.讲授CAD、CAM、CAE软件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和实例操作;3.实验室实践,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4.课程设计,包括模型设计、数控程序设计等实践操作。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及应用–CAD基础–绘图与造型–组态与装配–三维建模与动画–CAD应用示例2.计算机辅助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数控加工基础–建模与切割–制造与加工–数控加工实践3.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基础知识及应用–工艺规划基础–切割与拼接–工艺方案和计算–工艺规划实践4.教学设计–基础操作实践设计–数控程序实践设计–整体项目实践设计五、总结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本课程将注重实践教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真实模拟工业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经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设计一、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ded Design, 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ded Manufacturing, CAM)是当今制造业的两个重要分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CAD/CAM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制造能力,并培养其对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制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提高其对企业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CAD的定义和发展历程;•CAD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CAD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绘制基本图形和建模技巧;•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CAD应用案例分析。
(2)实践操作•2D平面绘制;•3D建模和动画制作;•工程绘图和流程图绘制。
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1)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CAM的定义和发展历程;•CAM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CAM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CAM应用案例分析。
(2)实践操作•CNC编程和加工操作;•CAD/CAM一体化系统操作。
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设计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讲授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CAD/CAM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以及实践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实践操作,加深对CAD/CAM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计算机应用和制造能力。
•课堂互动教学: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评估本次教学设计评估分为两部分:1. 学生课堂表现评估•准时出席课堂,参与课堂互动;•完成课堂作业和实验操作;•积极发言并参与小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大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固定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
三设计方法与步骤 (1)
四设计结果 (2)
3.1零件建模 (2)
3.2装配图、爆炸图 (25)
3.3工程图 (27)
3.4零件的模拟仿真加工及代码输出 (31)
五参考文献 (35)
附录1 (35)
附录2 (36)
一、目的
学习机械产品PROE设计基本方法,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造型及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方面的能力,熟悉固定装置模具基本结构,掌握三维PROE软件的应用。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各个零件的建模、产品的装配及爆炸图创建、二维工程图的绘制、典型零件的加工仿真及G代码输出。
具体要求如下:
1.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
2.产品的装配图及爆炸图各一份
3.典型零件(除标准件)的工程图
4.模拟仿真加工(刀具数据轨迹图及仿真加工图)
5.G代码一份
6.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三、设计方法与步骤
1.运用Pro/E的三维建模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结构建模。
学生应仔细观察样图,看懂图中的各个要素,对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的结构与功能有清楚的认识,选择合理的建模方法,保证结构建模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2.运用Pro/E的装配功能对各个零件进行装配。
学生应掌握双板片滑动器/齿轮泵/固定装置装配结构与功能实现的关系,按照实际装配流程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应做干涉分析以检查装配的正确性,保证双板片滑动器/固定装置的工作行程满足设计要求。
3.运用Pro/E NC功能根据所设计的题目分别对公母楔形榫头/泵盖、主动轴/基底、墙体零件进行工艺设计与仿真并输出G代码。
学生应对公母楔形榫头/基底、墙体零件的功能与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加工工艺,编制出刀具与工艺卡片,对工序过程进行仿真,确保加工路径正确无误,输出典型机床能够识别的G代码。
四、设计结果
3.1零件建模
零件01
1、拉伸,建如图所示的图形
2、拉伸,高度为15mm,如下图。
3、去除材料拉伸加工孔。
D=5*3 如图
.
4、1,孔加工 d=8,通孔。
2,孔加工
3,孔加工 M5,L=12
4 完成。
如图所示
零件02
方法:拉伸一
拉伸二
完成,如图
零件03
方法拉伸一
拉伸二
拉伸三
完成
零件04
方法拉伸一
拉伸二
拉伸三
完成
零件05
方法
拉伸一
拉伸二
完成
零件06
方法拉伸
完成零件07
方法旋转
完成
零件08
方法拉伸
完成零件09
方法
旋转
拉伸
拉伸
倒圆角
倒角
旋转去除材料,完成
零件10 旋转即可
零件11 旋转即可
零件12
方法插入---螺旋扫描---伸出项
螺距2
画截面
确定~
取中间断,两头去掉各10mm,得到平滑的截面。
完成。
零件13
3.2装配图、爆炸图
画装配图应按干线的顺序一件一件地将零件导入组装,将零件导入遵循由内向外原则。
装配图如下所示:
爆炸图
干涉检查
因为12号零件为弹簧,未压缩。
其他无干涉。
3.3工程图
零件01
零件02
零件03
零件04
零件05
零件06
零件07
零件13
3.4零件的模拟仿真加工及代码输出
建立一个真实的模拟仿真加工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
在建立虚拟的数控机床上机床各轴的运动控制、程序显示、NC编译、反馈信息显示等。
仿真过程:在控制面板上编辑NC程序,加工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必要的设置,刀具参数设置,工件坐标系设置等。
进行加工时显示机床运动动画及工件切削动画,对机床状态进行监测,显示监测信息,假如有非法操作、越程等信息,发出相应警报。
零件02
G代码
N5 G71
N10 ( / MFG0003) N15 G0 G17 G99
N20 G90 G94
N25 G0 G49
N30 T1 M06
N35 S1200 M03
N40 G0 G43 Z10. H1 N45 X-45.5 Y-.5
N50 Z1.
N55 G1 Z-1. F400. N60 X-49.5
N65 Y-1.5
N70 X-45.5
N75 Y-2.5
N80 X-49.5
N85 Y-3.5
N90 X-45.5
N95 Y-4.5
N100 X-49.5
N105 Y-5.5
N110 X-45.5
N115 Y-6.5
N120 X-49.5 …………
…………
N290 X-.5 N295 Z-5.5 N300 X-4.5 N305 Z-6.5 N310 X-.5 N315 Z-7.5 N320 X-4.5 N325 Z-8.5 N330 X-.5 N335 Z-9.5 N340 X-4.5 N345 Z-10.5 N350 X-.5 N355 Z-11.5 N360 X-4.5 N365 Z-12.5 N370 X-.5 N375 Z-13.5 N380 X-4.5 N385 Z-14.5 N390 X-.5 N395 X-4.5 N400 Z-.5 N405 X-.5 N410 Z-14.5 N415 Y10. N420 M30
%
零件05
G代码:
N5 G71
N10 ( / MFG0004)
N15 G0 G17 G99
N20 G90 G94
N25 G0 G49
N30 T1 M06
N35 S1200 M03
N40 G0 G43 Z10. H1
N45 X-15. Y-19.507
N50 Z2.
N55 G1 Z-2. F400.
N60 X-15. Y-19.507 Z-2.
N65 X-15.919 Y-20.426
N70 X-14.081
N75 X-13.161 Y-21.346
N80 X-16.839
N85 X-17.758 Y-22.265
N90 X-12.242
N95 X-11.323 Y-23.184
N100 X-18.677
N105 X-19.596 Y-24.104
N110 X-10.404
N115 X-9.484 Y-25.023 …………
…………
N1195 X-14.081 Y-20.426
N1200 X-15.919
N1205 X-15. Y-19.507
N1210 X-15. Y-19.507 Z-15. N1215 X-15. Y-19.507 Z-15.
N1220 X-26.031 Y-30.538 N1225 X-3.969
N1230 X-15. Y-19.507
N1235 Z10.
N1240 G0 G49
N1245 T1 M06
N1250 S1200 M03
N1255 G0 G43 Z10. H1
N1260 X-23. Y-7.5
N1265 G81 X-23. Y-7.5 Z-16.502 R2. F400.
N1270 X-8.
N1275 G80
N1280 G0 Z10.
N1285 G0 G49
N1290 T1 M06
N1295 S1200 M03
N1300 G0 G43 Z10. H1
N1305 G85 X-8. Y-7.5 Z-6. R2. F400.
N1310 G80
N1315 G0 Z10.
N1320 M30
参考文献
[1]葛友华,机械CAD/CAM(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XX.3
[2]张武军徐海军,Pro/E Wildfire 4.0 ,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1
附录一
1.刀具卡片与工艺卡片
(1)刀具卡片
(2)工艺卡片
(2)工艺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