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年级下陕人教版3.9.2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明确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活动设计: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播放公益短片《天堂与地狱》,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想?(教师归纳总结:行为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关系,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是: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展示:课题第11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二、养成亲社会行为师: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品质?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校园剧场走进生活课件2 展示:故事大概:挤公交车,甲踩了乙的脚。

乙:你眼瞎了?甲:对不起乙:对不起有用吗?我也踩你一下!甲:你这人怎么这样?乙:我怎么了?不服气吗?甲:难道怕你不成?学生表演小品。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结果?谈谈你所了解的关于谦让的典故或者名句。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

)师:谦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在谦让中和家人、朋友和睦相处,谦让让生活不再发生争吵。

生活中你做到谦让了吗?“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给老人、儿童让座,课件展示:各抒己见师:孟杰看到了学校举办羽毛球比赛的通知,发现和他争夺第一名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大河,该不该把第一名让给大河呢?孟杰十分烦恼。

生:师:由此可见,谦让反对的只是对个人私利的争,而不排斥原则问题上的争,我们要学会该争的积极去争,该让的一定要让,既要养成谦让的品质,也要培养敢于竞争的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师导引:我们首先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展示有利于他人和有利于社会的图片—略)师:请同学们分析四组图片中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生:都在献爱心、都在帮助他人,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偿献血、捐款等这些行为既可以帮助他人,又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把这些有利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和探讨的话题。

多媒体展示:养成亲社会行为师引领:那我们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多媒体展示:(孔融让梨的故事)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到什么品质?生:为人谦逊、为人谦让。

师过渡: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谦让的故事?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生相互交流后发言:“孔融让梨”、“六尺巷”、“将相和”……师:孔融让梨等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生答:(略)多媒体展示:我们要学会谦让教师引领: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当前形成文明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谦让有哪些表现?生答:(略)多媒体展示:(师总结)●为人谦逊,不惟我独尊、盛气凌谦让的表现●不争名夺利,能自觉为他人着想。

●以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有关谦让的故事以及表现来谈一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体现或违背谦让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多媒体展示:谈一谈: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体现谦让或违背谦让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自由回答。

生列举相关事例及其影响:生:体现谦让的事例:发新书时,有的同学把破损的书留给自己;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不斤斤计较,一笑了之……(影响:这样做不仅是个人有涵养的表现,而且会化解矛盾,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生:违背谦让的事例:上下楼梯时,相互拥挤,互不相让;同学之间发生小矛盾时,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影响:这样做不仅说明个人缺乏修养,而且会使矛盾激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 》导学案.doc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 》导学案.doc

4 九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学习目标:】1.关注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美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热忱地服务于社会。

3.懂得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重点难点】自觉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用10分钟时间预习文本(至少两遍包括小字部分)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用蓝笔标出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各组学科长课前检查,课堂报告老师。

2、课上各学科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分工明确,高效的进行讨论、展示、点评。

提醒同学在听讲时用双色笔迅速地补充完善a己的学案,当堂巩固和落实。

3、课后学科长迅速收齐学案,检查都完成后交给老师批阅,阅完后下发,学案要进行有序保存,以备复习。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客服畏惧,尝试新知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①时刻保持清醒和精明,决不能吃亏上当②弘扬社会正气③积极抵制社会生活中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思想和行为④爱怎么活就怎么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帮助他人要()①真诚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将生死置之度外④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实力最强、夺冠呼声最高的八年级(1)班篮球队,由于比赛时缺乏整体配合,出人意料地输掉了比赛。

你认为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集体的实力差B、集体的成员不团结C、缺乏应有的技术D、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4、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A、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B、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亲身实践C、要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D、要刻苦学习,多学书本知识5、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6、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③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④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自我评价 ②认清社会的复杂性【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突破难点 参加公益活动对你自身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1.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就应该(①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2.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①分析造成逆境和困难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分 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拓宽视野 讨论一:小远是一个乡村中学的住读生,没有条件每天看电视新闻,他就通过学校的 报栏来了解社会,了解天下事。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7、归纳小结,拓展提升。
八、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关爱,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公交车不让座,你有何感想?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类似的行为?应该怎样去做?
(1)我的感想:
(2)我的发现:
(3)我应该:
设计意图:
步骤一:巩固旧知,强化和理解已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激发兴趣、转移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新的学习内容。
2.为什么要谦让,怎样做到谦让?
3、为什么要分享,怎样做到分
4.为什么要帮助他人,怎样帮助他人?
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随机抽查提问,同桌补充或更正,教师出示幻灯片并点评并指导理解识记、学生做好教材标注。疑难问题,教师组织合作互助交流讨论,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协调、任务明确,小组代表记录并做好发言准备,教师或学生点评,教师出示幻灯片帮助解疑答惑,同时强调重难点。
3、教法和学法能按照新课标理念常识多种有益的方法。比如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4、较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5、注重课堂的德育和情感教育。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不能有效做到简短、信息完整、表述抑扬顿挫和富有感染力。
2、板书要点和时间不能恰到好处。
3、课堂提问缺乏启发性和及时的激励评价。
4、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管理不够科学。
两河中学电子教案模板(思品)
时间
第1周
班级
八年级
任课教师
代尚保
课题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时
1
课标
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作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学习,最终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全课教育出发点、落脚点,并为初三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做好了铺垫。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丰城初中王旭面向学生:中学学科:思想品德版本:山人版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反事例,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

教师课前准备:1、通过认真阅读课本教参、翻阅手头资料、上网查询等形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2、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抽查部分学生对导学案的运用和对课本知识的预习情况。

课程标准: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学习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多为社会做贡献。

重难点: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

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性和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教案 亲近社会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教案 亲近社会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教案亲近社会
第九课亲近社会
 课标内容
1.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
 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知识
 懂得社会与个人是紧密相连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教材内容要点
 ★培养亲社会情感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结构分析
 ★导语
 用抒情的语言,点明了两层意思:首先,告诉社会和我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其次,说明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我们的生命内涵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最新陕教版思品八年级下册《亲近社会》教案(共4课时).doc

最新陕教版思品八年级下册《亲近社会》教案(共4课时).doc

第三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第九课亲近社会教材分析【课标内容】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与个人是紧密相连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一)"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融人社会,亲近社会,既有情感要求,又有行为要求。

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情感,使他们关注我们的社会,自觉地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是有难度的。

所以,"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懂得社会的滋养,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社会的支持,可以使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个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为我们的成功铺路搭桥,我们应该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不要悲观,通过社会的帮助,我们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同时,还必须知道在融人社会,亲近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可以愉悦生活,从而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教师应该主要通过教材提供的情景材料,或者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感人的事例,并且联系学生自己成长的经历,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二)"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们的社会正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的依据:首先,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融入社会,亲近社会。

八年级下 思品 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八年级下 思品  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第二个项目内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关心社会发展,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亲社会行为。

本节课共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养成亲社会的意识,落实亲社会的行为。

二个层次是“我为社会做贡献”,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学情分析通过七、八年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学习及生活阅历的丰富,初二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学生盲从心理强,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要结合教材多创设积极正面的情境及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为思想与自觉的行动。

三、教学目标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美德小故事及查找我国近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大事。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与本课知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视频欣赏:汤非《老阿姨》龚全珍老人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思考:老阿姨龚全珍为什么让你感动?环节二:新知探究“六尺巷”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八年级下陕人教版3.9.2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体验服务社会的幸福。

2、能力: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并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3、知识:爱护公物,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和理解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社会如此美好,社会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亲近社会,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教师介绍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多媒体展示)
二、新知探究
1、第一环节:亲近社会必须要关注社会
(1)亲近社会,应该关注社会,国家,大家
请两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圈的第一个黑菱进行即兴表演
师:请同学们谈感受
生:交流感受略
师:既然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关注社会的途径有哪些呢?
生:回答并完成第二个黑菱。

(2)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我们身边的小事
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A、这位同学的做法你同意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
B、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象那位同学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
生:讨论交流略
2、第二个环节: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师:请大家完成第二个圈的第一个黑菱内容,谈谈感受
生:交流略
师:那么我们应该杜绝不良行为,送大家一些格言,请阅读朗读共勉!
(2)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师:请大家一起阅读第二个黑菱的短文,体验规则的美!
生:规则是美好的,是一种无言的美,人性的美!
师:请例举公共生活规则的作用
生:举例略
(3)爱护公共设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维护
师:请完成第二个圈的最后的内容并思考阳某的行为
3,第三个环节:积极地服务于社会
师:请根据第三个圈的第一个内容的提示,思考:服务社会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
生:回答略
师:当你帮助了别人,你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到有成就感,觉得很愉悦
师过渡: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总会想去帮助救援,下面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
师:请大家完成第二个内容,重点思考:(1)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会象晓苏那样去资助别人吗?(2)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么样做的?
生:交流略教师展示丛飞照片,探讨公益事业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肯定为主,注意对行为的导向
师:怎样为社会作贡献?(多媒体展示)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我想每个同学都明白了:要服务社会必须从小事做起。

还明白了:服务社会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四、板书
亲近社会必须要关注社会
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积极的服务于社会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
全力的去帮助和救援
积极的参加公益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