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路易斯经典广告文案评析

合集下载

乔治路易斯的经典广告案例

乔治路易斯的经典广告案例

乔治路易斯的经典广告案例乔治路易斯是一位著名的广告创意大师,他的经典广告案例充分展示了他在广告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卓越表现力。

以下是对乔治路易斯经典广告案例的分析,涵盖了创新性策略、富有表现力的设计、引人入胜的文案、精确的目标受众定位、有效的传播渠道选择、良好的品牌合作、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情感共鸣和简洁明了的信息传达等方面。

1. 创新性策略乔治路易斯的广告策略充满创新,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例如,在为Toys R Us创作的广告中,他巧妙地将玩具与卡通形象结合,打造出引人入胜的场景,成功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

2. 富有表现力的设计乔治路易斯的设计独具匠心,他擅长运用大胆的色彩、有趣的形状和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例如,在为IBM创作的广告中,他运用简洁的图形和现代的字体,成功地传达了IBM的技术创新和领先地位。

3. 引人入胜的文案乔治路易斯的文案既引人入胜又富有说服力,他善于运用幽默、悬念和感人的手法来吸引受众的关注。

例如,在为Disney World创作的广告中,他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激发了人们对于Disney World的向往和好奇心。

4. 精确的目标受众定位乔治路易斯对于目标受众有着精确的定位,他善于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创作。

例如,在为Nike创作的广告中,他将目标受众定位为年轻、时尚的运动爱好者,通过运动明星和激励性的口号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5. 有效的传播渠道选择乔治路易斯善于选择高效的传播渠道,他明白如何将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例如,在为Coca-Cola 创作的广告中,他选择了电视、网络和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6. 良好的品牌合作乔治路易斯明白品牌合作对于提升广告效果的重要性,他善于寻找与品牌形象相符的合作对象,共同打造出更具影响力的广告。

例如,在为Apple创作的广告中,他选择了与艺术家和音乐家合作,通过他们对音乐和创造的热情来传达Apple产品的创新性和高品质。

浅论“非主流”的乔治·路易斯

浅论“非主流”的乔治·路易斯

浅论“非主流”的乔治·路易斯【内容摘要】乔治·路易斯,这位广告界的“疯子”,是一位天才广告大师,他对艺术的酷爱影响了他的“广告是艺术”的主张,在他有限的25年的创意生涯中,他创造了无限的且无价的广告财富,他对于广告界的贡献与影响,是极为巨大和深远的。

【关键词】乔治·路易斯广告艺术创意天才疯狂前言如果将大卫·奥格威比喻为儒雅睿智的绅士,将威廉·伯恩巴克称之为机智诙谐的智者,那么乔治·路易斯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狂野叛逆的广告怪才,他的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在广告里程碑上,且被冠以“麦迪逊大道的疯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美名”。

谈及乔治·路易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疯子”与“天才”。

是的,这位广告界神秘的传奇人物,凭借他独一无二的魅力与威力在广告界叱咤风云了数年之久,且经久不衰。

他以其骄人的成就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天赋与才情,令一代又一代的广告人心悦诚服和望洋兴叹。

一、生平简历1931年,乔治·路易斯诞生在一个勤劳的希腊移民家庭,家中五人,父亲哈拉立·波斯,母亲瓦西莱克,姐姐哈利克里娅和帕拉斯凯维,身为花卉商的儿子,乔治·路易斯从五岁起便跟随父亲,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为父亲送花、打篮球和追求艺术中度过的。

他凭借自身的绘画能力进入了声誉很高的艺术学院接受艺术教育。

毕业后,乔治·路易斯并没有接受父母为他的安排——继承自家的花店,而是选择进入普拉特学院进一步学习,但这仅仅维持了一年,第二年,他便退学,原因是他的一位教授发现学院的教育根本满足不了天分极高的他。

于是乔治·路易斯便开始了他的广告职业生涯,他去见了一间新式设计工作室的主人丽芭·索切丝,并因自身出色的学校作品而被录用。

在那儿,乔治·路易斯学到了职业信条,但那儿的工作因朝鲜战争而被迫中断,他参加了朝鲜战争,其间也为自己的叛逆付出了代价——因忤逆上级而被关押。

广告的艺术乔治路易斯读书笔记

广告的艺术乔治路易斯读书笔记

广告的艺术在于颠覆由于媒介的特点,报纸广告注定由文字和图片排版进行静态呈现,因而文案和画面及其组合尤为重要。

某一商品的广告传达并不仅仅局限在商品本身,而是用传达理念的方式唤醒受众内心,而这种理念极具大众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煽动性。

这才是真正“看不见的宣传”。

纽约要求人们去用自己的领悟力和才智生存,广告人更是如此。

在无酵饼广告中,一张篇幅很大的无酵饼细节图占据主要版面,左下角是文案“in the best Passover tradition”其中并没有“matao”这个词,但受众仍然可以从文案和图片中明确、直接、迅速地接收到广告主题的刺激。

我联想到之前我为椰树椰汁写的文案——“树上长出的天然牛奶”,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我反复思考了乔治路易斯跳楼并大喊“你做你的无酵饼,我做我的广告”这一举动,我认为乔治路易斯在面对甲方的压力下,用偏执的方式为自己做了一回广告,他在推销自己的广告的同时也在推销他自己。

水荒广告:纯粹的文字排版,大号字体“不管缺不缺水,我们都会把水管对准下一帮在我们的‘星期天节日会’上捣乱的贵妇”,小号字体为文案正文进行阐述。

这句文案我认为突出了“水”和“贵妇”。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短缺情况下受众心理是焦躁、无奈、不安等消极情绪占据主要地位,但这句广告文案用戏谑、游戏的方式进行娱乐化呈现,帮助受众转换情绪。

同时,为什么是把水管对准“贵妇”?我认为,女性有着特殊的广告卖点,广告中感性诉求更易打动女性,相比之下,如果改成把水管对准“绅士们”,其广告效果的颠覆性就会大打折扣。

餐厅广告并没有聚焦于传统广告定位的“食物、气氛”,用娱乐的方式利用水荒,达到了另辟蹊径的效果。

“在纽约长大对我意味着什么”:首先我对广告文案进行分析,开头设置的问题在正文一开头就用反问的方式回答,“自由”把受众的思维引入广告文案的轨道。

接下来列举了国际服装女工联合会的一系列福利、VI、MI并在最后回到“自由”。

lv的广告语

lv的广告语

lv的广告语where will life take you?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what is a journey? 何为旅行?a journey is not a trip.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it’s not a vacation. 也不只是一次假期。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it’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a journey shows us not only the world. 旅行,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but how we fit in it. 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does the person create the journey 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the journey is life itself.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where will life take you. 生命将引领你走向何方?where will life take you?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by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what is a journey? 何为旅行?a journey is not a trip.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it’s not a vacation. 也不只是一次假期。

it’s a process. a discovery.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it’s a process of self-discovery.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a journey shows us not only the world. 旅行,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but how we fit in it. 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乔治路易斯大创意,读书笔记

乔治路易斯大创意,读书笔记

《乔治•路易斯大创意》读书笔记在许多个阳光沐浴的午后,捧着一本书,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一本《乔治•路易斯大创意》,看完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乔治用自己几十年的传奇职业生涯作为依据,向我们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创意。

他结合大量鲜活的创意故事,阐发了广告的精髓,揭示了广告的本质。

书中举了许多广告创意故事,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饶有趣味,且在读完故事的同时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乔治在这本书中,以一个广告人的视角记述了许多美国政客、大企业家和广告人的故事,讲述了美国社会中发生过的许多重大的社会事件。

《乔治•路易斯大创意》这本书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谈论到商业的、社会的、文化的、还有政治、经济、娱乐等等,且乔治运用的语言风格千变万化,还穿插了大量的俚语和行话。

关于乔治•路易斯这个人,文中在“乔治•路易斯的三个关键词”里提及到,“乔治•路易斯被大多数人称做“麦迪逊大道上穿灰西装的疯子”,和害羞胆小、貌不惊人的克劳德霍普金斯相比,他大胆奔放、生气勃勃;和循规蹈矩、重视规则的大卫奥格威相比,他离经叛道、无视权威;和其他广告界芸芸众生相比,他大概只是一个从不参加任何广告和比赛的怪人罢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主导着广告界的风云变幻,从而一步步颠覆了广告、广告人、乃至整个广告界!他在广告界掀起了一阵创意风暴,这不但对广告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美国人的购买习惯。

”乔治•路易斯就像他自己宣称的那样,是大众传播领域的天才,广告界中的另类!他还说,广告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使人流泪,使人神经错乱,使人神魂颠倒。

这便是乔治的风格,似乎天生就是为了“颠覆”而来的。

可想而知,乔治是一个多么传奇风云的人物了!文中的第一章“一个关于广告的定义”中,乔治提到了他去参加一个脱口秀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广告行业的两个重量级人物对一个同伴的发言都非常的赞同,但乔治却有和他们不一样的观点,他这样说道:“我想我和他们不是同行吧!”乔治这种无视权威,勇敢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多么可贵多么崇高的品质啊!“当我听到这两大广告巨头的发言后,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坐在我的椅子上,眼睛失望地骨碌碌转着。

乔治路易斯的广告大创意

乔治路易斯的广告大创意

XXXXXXXXXX 乔治·路易斯的广告大创意姓名XXX学号XXX年级XXX成绩内容摘要:乔治·路易斯是美国广告业的神人,他在麦迪逊大道的巨大影响就如同巴菲特在华尔街大道的巨大影响一样,但巴菲特兜售的是他的股票,而路易斯兜售的是他的创意。

本论文主要讲了乔治·路易斯的成名和他的的广告创意成就,并分析了一下广告创意在广告中发挥的效应。

关键词:乔治·路易斯广告创意广告成就广告活动创意效用正文:乔治·路易斯(George Lois),出生于希腊的一个移民家庭,是美籍希腊裔人,一个花匠的儿子.他很出名,因为他在广告事业中创造了他的神奇人生.看看他那些惊悚的外号吧:“广告界的莽夫”、“麦迪逊大道上的疯子”、“麦迪逊大道的叛逆者”、“最狂妄而又最勤奋的天才”……你就会明白,他如果不出名,那还有谁会出名。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中国也有句古话说:“才能来自勤奋”。

但乔治·路易斯却说:“广告来源于直觉,来源于本能,更为重要的是,来源于天赋,广告是一门艺术”。

我只能说,他果然是另类天才。

的确,他能成为麦迪逊大道上的疯子,的确是和他的早期人生的传奇分不开的。

他在上大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要求大家以长方形为基准做设计。

他坐在那里,面前放着那张白纸,一个半小时一动不动,最后老师生气了,她上前来抢他的空白试卷,他赶紧伸手制止她,在纸上签了他的名字说:“这就是我设计的长方形”。

不过最后他还是没及格,但他那是展现出来的关于创意的深刻理解已经为他后面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当然,出名的道路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事业早期他曾用试图跳楼的方法说服了一个面包商采纳了他的广告,再后来,在他事业蒸蒸日上,而他也小有名气时,他为曼哈顿世界金融中心做的广告大创意在得到众多人的认同后居然被Boss否定了,他决定故伎重演,但他却惊奇的发现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居然没有任何一扇窗户。

广告文案第二章

广告文案第二章

游戏2:简单思考法 简单发想,简单、直接,它有点类似于组 词,但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游戏3:意向拓展法 类似于“脑地图”,但限制条件略为严格 以色彩为例,开始脑子里面跳出来的肯定都是些 常规物品,比如“蜡笔”、“彩虹”、“色卡”、 “气球”等。如果你在这里停住,那么出来的创 意变现就会很普通,跟别人重复的几率非常高。 只要你能跨越这一层面继续下去,越到后来,想 的越深,就能渐渐超脱“人云亦云”的境界,显 现出你的个人风格。




脑地图绘制步骤 a、首先将有关产品或品牌,或者将要在广告中突出的特 点,暂称为“Q(发想原点)”或者“问题Q”,画在一张 纸的中央。 b、随后,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脑子开始漫游,用笔记下 你脑子里想到的任何跟“Q”有关的东西。一边可以问自己 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它是什么、它在哪里、谁在用它、 为什么要用它、它的形状、颜色、功能、结果、同义词、 有关系的图像、相反的东西……” c、组词、造句、影响、画面,任何内容都可以写,不要 阻碍思维的发散,不要轻易停下来,不要在一个问题上逗 留太久,一直到才思枯竭为止,你就得到了一张密密麻麻 的脑地图。 d、你将看到,以“Q”为起点延伸出的多条思维路线,你 可以从这些路线中,挑出一个特点的“站点”(元素), 将它与“起点Q”相结合,看能否形成一个有新意的思维组 合,不行就再来;你还可以把不同路线上的任意两个点, 甚至多个点连接起来,看看有什么惊喜。

创意的发想绝不是胡思乱想。要想变得老 练,就要掌握其中的窍门和规律。所谓的 资深广告人,无非就是拥有了一下两大拳 头产品:第一、创意思维(Idea想法);第 二、创意表现(Skill技巧)。


游戏1:脑地图 这个游戏起源于英国“记忆之父”托尼· 巴赞 (Tony Buzan)所发明的“脑地图”(Mind Map), 又称“心智图”。它倡导图像化的思维方式,将 你的思考轨迹清楚、有效地图解出来。 它是一个激活大脑潜能的强力工具,将左脑的逻 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 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各种因素全部调动起 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颜色的、容易记 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文。它可用于生活的各 个层面,绘制起来简单有趣,而且一个人就可以 完成。

广告文案书籍推荐

广告文案书籍推荐

广告文案书籍推荐篇一:广告类书籍推荐PART 1 广告专业书籍《大创意》作者 :乔治路易斯评语:旧版译名《蔚蓝诡计》,一个传奇创意人的思维方式,有许多至今仍然通用的大想法。

《如何激发大创意》作者:Jack Foster评语:这本书教你如何开启自己的创意思维,广告新人必读。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作者 : 大卫·奥格威评语 : 奥格威的每一本书都值得细品,包括《未公诸于世的选集》《奥格威谈广告》,以及《奥格威自传》,《定位》作者 :里斯·特劳特评语 : 广告创意及策略人士必读书目,教你如何从根本洞察目标消费者。

另外还有《新定位》《营销战》,可以在读过《定位》之后阅读。

《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作者 :霍普金斯评语 :广告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看看霍普金斯和乔治路易斯的不同观点。

《广告的艺术》作者:乔治路易斯《Neil French》作者 : Neil French评语 : Neil French是前任奥美集团全球执行创意总监,此书为其作品集,收集诸多经典广告,被称为文案必须人手一本的经典著作。

《小强广告100招》作者 : 林永强评语 : 作者有多年国际广告公司从业经验,后任职BBDO上海ECD,本书为小强多年职业感悟。

《文案发烧》作者 : (美)苏立文评语 : 20位ONE SHOW得主的文案心得。

《The Copy Book 全球32位顶尖广告文案的写作之道》作者 : 英国D&AD协会评语 : 文案必读的数目《增加19倍銷售的廣告創意法》作者 : John Caples 评语 : 通过案例说问题《广告传奇与创意妙招》作者 : 詹姆士.韦伯.扬评语 : 通过广告传奇人物韦伯扬的经历,生动讲述广告。

《鸡蛋里挑骨头》作者 : 黄文博评语:作者为台湾资深广告人,本书以行业分类解读创意。

作者还有《关于策略我有看法》、《关于创意我有意见》等著作,也可拜读。

《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评语:通过这本书了解新兴的网络营销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疯子的宣言”----->乔治·路易斯经典广告文案评析 .......
广告疯子的宣言 --乔治·路易斯经典广告文案评析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乔治·路易斯更狂妄的广告人了,看看他的这些言论,你会毫不置疑地赞同我的观点。

广告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能让你流泪,搅乱你的神经系统,再把你弄得神魂颠倒。

广告是不讲民主的。

假如广告是一门科学,那我就是个女人。

定位的道理非常浅白,就像上厕所前,一定要把拉练拉开一样。

我的工作是使一百万看起来像一千万。

……
你可能不会对这样的观点点头,但你不能不佩服乔治的大胆与勇气。

就像大放厥词的政治顽童李敖一样,乔治·路易斯在大卫·奥格威广告制式大行其道的年代里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他反对惯例,藐视趋势,他认为广告是打破成规的艺术而非建立定律的科学,所以他向往的是一种能脱离奥格威制式广告学校所教出来的循规蹈矩的文案和不痛不痒的意象。

那么乔治的广告文案是怎样挠得你又痛又痒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亲爱的约翰:
经过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美好的收藏,
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完了吗?
你既不大电话也不写信给我,
但我仍然爱你。

宝琳上
这则广告的标题是"宝琳·崔姬给约翰·飞捷的一封信",读起来完全是一封充满幽怨与眷恋的情书,但事实上只要稍对美国时装业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信中的约翰与宝琳实际上是事业上不共戴天的仇敌。

这位曾在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装设计师宝琳·崔姬由于在八八年得罪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妇女时装》的总裁约翰·飞捷,使自己丧失了才华展示的空间,一时间在服装界销声匿迹。

但她不愿在人为的因素中埋没自己,所以就有了乔治这则个人形象广告的大手笔。

女性为了博取高认同度,往往还是得使出女性的招数,就算女强人也不外如此。

乔治就是看中这一点,反现实地把有着火暴性子的宝琳定位为广告大道上的圣女
贞德,借用二战期间流行与美国的著名的"给约翰的信"的体例,柔情蜜意地写下这则广告文案。

信的内容不长,却是针针见血地刺到了要害,就算不知内情的人读它时也会感到一阵阵的心灵震撼。

所以就艺术而言,这则文案已经可以超脱了广告目的的本身,一旦放到广告的情境中去,那它的威力之大是难以言表的,中国人笑里藏刀的艺术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第一句话暗示了过去合作的成就,第二句话反问了冷酷的现实,第三句话痛斥了对方的残忍,第四句话标榜了自己的形象,短短的四句就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提出来了,而且提得那么轻巧自然。

可是只要了解了广告的目的,那么这里面的刀锋又是显而易见的。

难怪宝琳会毫无顾忌地将它四处发表,而且还直嚷着:"我要向全世界证明,我还活着,而且会反击。

"
有这么疯狂的广告人就有这么疯狂的客户,乔治与宝琳的确是美国广告史上的一对黄金搭档。

同样的,这封"情书"不仅成为宝琳重出江湖的宣言,也成了乔治一心反传统的宣言。

这样的宣言书还很多,在性文化大举进驻美国广告的时候,乔治却以轻松幽默的性游戏在那片纯感官享受的领域中独辟蹊径,创造了一些不落俗套的经典,例如下面这个渥夫史密特伏特加酒的平面系列广告。

第一个星期的广告上,一瓶直立的伏特加对着一颗甜美的红番茄说:"嗨,你这个正点的红番茄,若我们两个加在一起可以调成血腥玛利。

我可是和别的家伙不同喔!"番茄说:"我喜欢你,渥夫史密特,你的确有品味。

"
第二个星期的是一个平放的伏特加瓶子对着一颗成熟的橘子说:"我可是个有品味的人,我要发掘你的'内在美',使你名满天下。

还不快滚过来亲我一下。

" 橘子回答:"那上个星期我看到跟你在一起的那个骚货,她又是谁?"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分别上场的有柠檬、洋葱、橄榄等能在酒吧里看到的东西,它们都和渥夫史密特在说着性暗示的双关语,使得渥夫史密特很快就归为有"性趣"的伏特加酒,在美国备受欢迎。

正因为广告主角不是那些性感的美女或绅士,广告文案也只是些暗示性的三级笑话,所以广告极富挑逗性却不显庸俗。

而且这些三级笑话并不只是诱人的噱头,它们在讯息传达上同样是非常成功的,就以第一张广告为例,它至少告诉了我们三个信息:渥夫史密特伏特加是有品味的;你若买了它就等于是个有品味的人;而且只有它才最适合调酒。

乔治在这一系列的文案创作中弄尽了风情,只是一两句话就把玩世不恭的伏特加、一往情深的红番茄和醋意横生的橘子描绘得活灵活现,你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这些无生命的躯体上流露出的表情来。

这种想象的效果要比那些赤裸裸的画面又高明了许多,这就是乔治在用性表现的广告中的另类宣言。

对于一些严肃的课题,乔治同样能够处理得轰轰烈烈,请看他为希腊国家观光组织所制订的广告策划。

这则广告实际上是危机公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情况是中东地区劫机事件非常猖獗,美国国务院提出警告,劝美国人不要搭乘雅典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不要到欧洲旅游,希腊因此成了牺牲品。

作为希腊后裔的乔治·路易斯毅然挑起拯救希腊旅游的重任,开始他的广告公关活动。

要知道改变公众对政府警告的态度是相当困难的,但乔治却是出其不意地请到了三十八为美国各界名人免费出场充当代言人,其中许多是百万酬劳都请不到的大腕。

他的公关手段我们暂且不论,我们来看看他接下来做的一系列电视、报纸广告。

广告中名人逐个登场,他们都说相同的一句话:
I'm going home ,to Greece .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陈述句,它的诉求也是很简单的,但由于是与政府对着干,那就不简单了。

然而有这么一大群不是希腊人的名人以十分真诚的口气说出这样的话来,再不简单的又变简单了。

"我要回家,去希腊。

"这句话饱含了一种游子思乡的情感和踏上归途的激动,让它一次又一次地在你耳边回响,你一定也会考虑:"我也该回家了吧。

"是去希腊吗?非希腊血统的美国人都向往去希腊旅行,一点也不在乎恐怖分子,是因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对他们有一种深层的,情感上的吸引力。

那么对东方人来讲,我想也许该这么说:"我要回家,去中国。

"
反其道而行之的广告定位,独辟蹊径的文案创作以及敢与形势作对的工作风格,塑造了这么一个著名的广告疯子的形象。

乔治·路易斯是这么说的:"我的确是想让自己和那些广告巨子能明显地区别开来,因为我有我的执着和个性,而且已显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是做个麦迪逊大道上的坏孩子,最顽皮的淘气鬼,以及广告界的莽夫。

"他也正用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广告文案来证实他的宣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