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顺序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的顺序

煤矿开采的顺序

对矿床进行开采的先后次序。

一般是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即先采主矿体上部,后采次要矿体和主矿体下部。

在同一矿区内,若划分为几个井田,则其开采顺序有:几个井田同时开采、依次开采、同时和依次结合开采三种。

同一井田各阶段的开采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亦可几个阶段同时开采。

同一阶段各采区沿走向的开采顺序,有前进式、后退式和联合式三种。

在同一采区内的开采顺序则取决于采矿方法,空场法、留矿法、充填法一般由下而上开采;崩落法是由上而下开采。

分类1、前进式与后退式:开采水平内采区的开采顺序有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

从满足矿井初期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少、工期短、投产快的要求出发,采用前进式有利;从便于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维护,采后密闭、减少漏风,回收大巷煤柱考虑,采用后退式有利。

由于矿井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不同,这两类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重要程度不同,在具体的矿井条件下,应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加以确定。

对于上山采区,尤其是第一水平的上山采区,采用前进式开采可以减少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工期短、投产快,由于大巷一般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大巷维护、矿井通风、采区防火密闭等都没有什么困难,因此一般均采用前进式。

2、下行开采与上行开采:上、下水平和上、下煤层之间的开采顺序,从防止采动影响的角度出发,一般均应采用自上而下的下行式开采。

同一开采水平内的上、下煤层或煤组分别布置采区时,一般应先采上层或煤组的采区。

只有当上、下煤层或煤组相距远,经论证或核查无采动影响关系,又有先采下部煤层或煤组的需要时(如井筒靠近下煤组,要求及早投产;下部煤层或煤组的煤质不同,配产需要等),也可以先采下部煤层或煤组。

开采顺序比较采用上行式开采有以下优点:由于一次开拓到经济上最优和技术上可能的最大深度,在已开拓的最深水平进行回采,同时,在其上的1~2 个水平进行开拓和采准,那么,上部阶段产生的废石,可以通过废石溜井排放到下阶段已回采结束的采空区中,进行块石充填或块石尾砂胶结充填,形成强度较大的充填体,实现废石不出坑。

矿山开采单位的划分

矿山开采单位的划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山开采单位的划分
第二节开采单位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一、开采单位的划分
在进行矿床开采时,必需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应将矿床划分为由大到小的开采单位。

一般在倾斜、急倾斜矿床中,将矿床划分为井田,井田划分为阶段,阶段划分为采区(矿块),采区就是最基本的开采单位。

在开采水平或微倾斜矿体时,将矿床划分为井田后,再将井田划分为盘
区,盘区划分为矿壁,矿壁就是最基本的开采单位。

(一)矿田和井田
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叫做矿田。

在一个矿山中划归一个矿井或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叫做井田,如图3-1-4。

矿田有时等于井田,有时包括几个井田。

划归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叫矿区。

图3-1-4 矿区、矿田和井田
(二)阶段和采区
在开采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为一个个的矿段,它的范围是上下以相邻的两个阶段平巷为界,左右以井田的边界为界,这样的矿段,叫做阶段,如图3-1-5 中的I、II、III 等。

图3-1-5 阶段与采区的划分图
1 一主井;
2 石门;
3 天井;
4 一盘区平巷;
5 阶段平巷;
6 米区H 一矿体的垂直埋藏深度;L 一矿体的走向长度;h 阶段高度
相邻上下两个阶段平巷和相邻两个天井之间所包围的矿段,叫做采区,如。

矿床的开采顺序

矿床的开采顺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床的开采顺序
(一)井田阶段的开采顺序
阶段的开采顺序可有两种方式
(1)下行式即自上而下进行开采。

即先采上阶段,而后开采下阶段。

也可以同时开采几个阶段。

(采用多阶段开采,虽然可以增加工作线长度和提高矿井生产能力,但也造成生产管理分散,巷道维护工作量大,占用设备数量多,各种管线、轨道不能及时回收复用,污风串联,经营管理费用增加等一系列的。

一般同时回采的阶段数目可保持为12 年,不应超过34 个。


(2)上行式与下行式相反。

上行式开采顺序,仅在开采缓倾斜矿床时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

例如地表无废石场(存放废石的场地),必须将上部的废石充填于下部的采空区,或者以深部采空区做为蓄水池用等。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下行式开采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初期投资,缩短基定时间;在逐步向下的开采过程中,能进一步探清深部矿体,避免浪费;生产安全条件好;适用的采矿方法范围广。

(二)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
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按照回采工作对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

(主开拓巷道指主井、主平面同及出矿巷道)。

(1)前进式回采当阶段运输平巷掘进一定距离后,从靠近主要开拓巷道的矿块开始回采,向井田边界依次推进。

【优点】矿井初期基建时间短,投产快。

【缺点】增加了采准巷道的维护费用。

煤炭开采方法

煤炭开采方法

采煤方法井下采煤1. 开采顺序和方法对于倾角10°以上的煤层一般分水平开采,每一水平又分为若干采区,先在第一水平依次开采各采区煤层,采完后再转移至下一水平。

开采近水平煤层时,先将煤层划分为几个盘区,立井于井田中心到达煤层后,先采靠近井筒的盘区,再采较远的盘区。

如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煤层,先采第一水平最上面煤层,再自上而下采另外煤层,采完后向第二水平转移。

按落煤技术方法,地下采煤有机械落煤、爆破落煤和水力落煤三种,前二者称为旱采,后者称为水采,我国水采矿井仅占1.57%。

旱采包括壁式采煤法和柱式采煤法,以前者为主。

壁式采煤法工作面长,一般100~200 m,可以容纳功率大,生产能力高的采煤机械,因而产量大,效率高。

柱式采煤法工作面短,一般6~30 m,由于工作面短,顶板易维护,从而减少了支护费用,主要缺点是回采率低。

2. 生产系统包括采煤系统、掘进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采煤系统包括工作面的落煤、装煤,将煤由工作面运往井底车场,直到提升至地面。

主要井巷包括采煤工作面,采区顺槽、采区上山、水平运输大巷、石门等。

主要设备有采煤机、运输机械,支护设备及提升机等。

掘进系统是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即在当前生产同时,要开掘出新的工作面、采区及生产水平以备接替。

其包括掘进工作面、矸石运至井底车场由副井提升后送至堆放地。

主要设备包括掘进、支护、运输、提升等所用的设备以及风动凿岩机、空气压缩机及其管路等。

通风系统由进风井巷、回风井巷、通风机和井下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等构成。

排水系统由巷道中的水沟、水仓、水泵峒室、水泵及排水管路组成。

供电系统要求不得中断、以保安全,因此供电电流为双回路,同时进入采区和回风道的电器设备都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防止瓦斯爆炸。

辅助运输系统包括人员上下和材料,设备的运输。

安全系统包括预防瓦斯爆炸、瓦斯突出,以及井下火灾和水灾所需要的救治设备、设施、器材、仪表和监测系统。

0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02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2)上行式——一般在开采缓倾斜矿床时和开采倾斜矿床
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a下行式开采可以节省初期投资,缩短基建时间 ; b在逐步向下的开采过程中,能进一步探清深部矿体,避免
浪费;
c生产安全条件好;适用的采矿方法范围广。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a)下行式开采1(b)上行式开采 1-主井, 2-石门, 3-平巷, 4-天井, 5-副井, 6-矿体,α-矿体倾角 Ⅰ-采完阶段,Ⅱ-回采阶段,Ⅲ-采准阶段,Ⅳ-开拓阶段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三)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
按照回采工作对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关系,分为三 种。 (1)前进式回采——当阶段运输平巷掘进一定距离
区运输巷道划分为长方形的矿段,此矿段称为盘区。
2 采区 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 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
称为采区。
盘区相当于阶段,采区相当于矿块。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三、矿床的开采顺序
(一)井田间的开采顺序
下两个相邻的阶段运输平巷,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
单元,我们把这样的回采单元叫做矿块。 矿块是矿床开采的最基本单元。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与开采顺序
(二)盘区和采区的概念 1 盘区
当开采水平和微倾斜矿床时, (即矿体倾角<5°的矿床), 为了采矿工作方便,在井田内不再划分为阶段,将井田用盘
只要条件许可,适当的增加阶段高度,可以减少阶段数目,

矿山开采井田中的开采顺序

矿山开采井田中的开采顺序

矿山开采井田中的开采顺序
二、井田中的开采顺序
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有两种,即下行式和上行式。

下行式的开采顺序是先采上部阶段后采下部阶段的由上而下逐个阶段开采的方式,如图3 - 1 -7a。

上行式则相反,如图3-1-7b。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用下行式开采顺序。

因为下行式投入生产快,初期投资少,有探矿作用,安全性好等。

上行式仅在开采缓倾斜矿床时,由于要利用采空区堆积井下采掘的废石或疏储井下涌水等特殊原因才偶尔采用。

阶段中采区的回采顺序,按回采工作相对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可分为三种:
前进式阶段巷道掘进一定长度之后,就可以开始回采。

从靠近主井的采区开始向井田边界前进,依次回采,如图3-1-7a。

后退式与上相反,从井田边界的采区开始向主井方向后退,依次回采,如图3 - 1 - 7b。

混合式开始时用前进式,待阶段平巷掘完后,改为后退式。

上述回采顺序,各有优缺点。

前进式回采的优点是能早日从阶段中采矿。

缺点是巷道的维护费用比后退式高;容易使采准及待采储量不足,造成生产上被动。

故在生产实践中用的较少。

后退式回采的优缺点与前进式相反,实践中使用较多。

第十二章煤层群开采顺序

第十二章煤层群开采顺序
第一节 缓斜及倾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
• (一)下行式开采顺序 • 1、下行式开采顺序: • 先采上煤组或煤层,后采下煤组或煤层。 • 2、上、下层采面超前关系
2、上、下层采面超前关系
当上、下层间距较小,上、下采面应保持合理的 超前关系,其最小距离L为:
M1
b
20~25m
M
δ
M2
L
Lmin = Mctg +(20~25)+ b,(m)
(三)急斜煤层技术措施
•合理划分区段、适当立减小区段(阶段)垂高; •同区段上、下煤层同采; •上、下煤层相距很近,(夹矸层0.5 m ),同步 推进; •充填采空区,减少顶底板岩层的移动程度。
(一)下行式开采顺序
先采上层,当 时,影 响下层。
H1
h1
λ
α
H h1 (
sin ) 1
1
sin( )
H1—— 煤 层 间 距 ; h1—— 区 段 高 度 — 底板岩层移动角;—煤层倾角。
(二)急倾斜煤层开采顺序
先采下层,影响 上层
— 顶板岩层移 动角。
H2
h2
βn( )
M1
b
20~25m
M
δ
M2
L
式中:M — 层间距,m; — 岩石移动角 (坚硬岩石为60 75,软弱岩石为45 )。 b —上煤层采面最大控顶距,m。 注:当M = 0时,即上、下分层开采的合理间距: 再生顶板假顶,上下分层采面滞后时间至少4 6个月
第二节 急倾斜煤层开采顺序
急斜煤层开采特点之一:顶、 底板均会滑动。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

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对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对采区内各个区段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

合理的开采顺序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本文将对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进行详细介绍。

一、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原则1. 优先开采条件较好的区段:在采区内,有些区段的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较好,开采条件较为优越。

这些区段应优先开采,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2. 遵循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开采顺序:在采区内,煤层的分布往往是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这一规律,先开采上部煤层,再开采下部煤层;先开采内部煤层,再开采外部煤层。

3. 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开采顺序:在采区内,煤层的埋藏深度和地质条件往往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这一规律,先开采埋藏较浅、地质条件较好的煤层,再开采埋藏较深、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

4. 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在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段,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开采。

二、采区内各区段之间的开采顺序方法1. 分阶段开采法:将采区内的各个区段分为若干个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开采。

一般来说,先开采上部煤层和埋藏较浅的煤层,再开采下部煤层和埋藏较深的煤层。

在每个阶段的开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分区块开采法:将采区内的各个区段划分为若干个区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开采。

一般来说,先开采地质条件较好、煤质较好的区块,再开采地质条件较差、煤质较差的区块。

在每个区块的开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段排水,两段分别 两段接力 两段联合排 上水平的 排水,两 排水,下 水,上下两 涌水集中 个水平分 水平的水 个水平的排 下水平水 别设置排 排到上水 水管路联成 仓,排至 水系统排 平水仓, 一套系统, 地面; 至地面;- 然后上水 设三通阀门
任务实施
1.结合所设计矿井实际条件,选择确定矿井的延深 方案。(可提出不同方案,进行的技术分析与简单经 济比较) 2.制定水平过渡期间的提升运输、通风与排水的技 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 推进方向
分带---采煤工作面开采顺序
-
分带---采煤工作面开采顺序
上边界
后退式
前进式
下边界
-
井田内沿煤层倾斜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下 即开采工作先从煤层浅部开始,然后沿煤 开采阶段。
-
井田内沿煤层倾斜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下 即开采工作先从煤层浅部开始,然后沿煤 开采阶段。
-

采区 采
内各 上
区段 间的 开采 顺序
山 开 采 下 山
(1)下行式:先将采区上山掘 界向大巷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开采 (2)上行式:事先不把采区上 从运输大巷向采区上部边界自下 (1)下行式:从运输大巷将采 自下而上逐次开采各区段。
-
煤组与煤层之间的开采,一般采用自上而 采顺序。 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当上部煤层有煤 危险或冲击地压时,可采用上行开采顺序 间距与采厚比达7.5以上;受多个煤层采 开采,综层间距与采厚比达到6.3以上, 煤层中正常进行掘进和采煤。
-
12 3
4 56
煤组及煤层间的开采顺序
-
1.根据设计矿井煤层赋存条件

分与阶段内再划分情况,选择矿

顺序;分析论述采区、.列表表示矿井的各采区开采
个采区条件,列表说明各工作面
关系。(注意根据邻近矿区采煤
方法,对采区的各采煤工作面的
-
矿井开采水平延深的原则和要 矿井延深的主要方案与选择原 开采水平延深过渡期间的安全
-
一. 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一)采区间的开采顺序
1、
1.前进式
2.后退式
-
(一)采区间的开采顺序
1、采区前进式 2、采区后退式
采区开采时,由井 筒附近逐次向井田 边界方向依次开采
各采区的开采顺序。
采区开采时,由井田 边界向井筒方向依次
开采各采区的开采顺 序。
-
21 12 1 2 21
a
b
采区间开采顺序示意图
-
-
矿井的某一个开采水平开始减产直到结 平投产到全部接替生产,是矿井生产水
(1)利用通过式萁斗两个水平同时出煤 (2)将上水平的煤经溜井放到下水平, (3)上水平利用下山采区过渡; ( (41))利维用 护副上井水提平升的部采分区煤上炭山。为下水平的 (2)利用上水平运输大巷的配风巷作为
-
1
2
3
4
优缺点:利用原有设备、设施、提升,影响生产
-
(二) 暗井延深
利用暗立 井或暗斜 井开拓深 部水平。
21

3

m1 m2
延深与生产互不干扰,原有 力不降低,暗井的位置不受 在对开采下部煤层有利的位
(2)用平硐开拓的矿井,延深水 阶梯平硐的- 条件时,一般多采用暗
这种延深方式是直接延深原来的主井或副
-
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确定原 煤层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确定 煤层间的开采顺序
正确选择确定采区间的开采顺 能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合理确工
-
井田的开采顺序包括:
相关 一、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知识 二、沿煤层倾斜的开采顺序;
三、煤层群划分为煤层组时,煤 组间及煤层间的开采顺序。
-
(一)采区间的开采顺序 (二)工作面的开采顺序
-
一. 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二)采煤工作面的开采顺序
1、
1.前进式
2.后退式
-
一. 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二)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
1.前进式
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 采区边界方向推进。
2.后退式
工作面自采区边界向 采区上山方向推进。
-
4
4
6
5
6
3
1
2
5
3
2
1
a- 后 退 式
b- 前 进 式
1-采区输送机上山; 2-采区轨道上山; 3-区段运输平巷 4-区段回风平巷; 5-采煤工作面; 6-采区边界线
井延深,介于直接延深和暗井延深方式之
21

3

m1 m2
-
从地面新开一个主井(或副井)筒通达延 延深或直接延深副井(或主井)。
4 12
(2)便于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

开 (拓3)延要深改与造生原产地相面互生影m产1 响m2系小统;
3

增加基建费用。
-
适用 条件
浅部井型小、分散,装备落 丰富,并要改护建的矿井。 淮南毕家岗一水平(-90m) 阜新平安矿浅部片盘斜井群
能根据矿井开采条件选择矿井延 合理选用开采水平过渡时期的提 矿井排水的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
-
正确选择矿井延深方案,使矿井生产与 密切配合,切实处理好新旧水平的接替 工作中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
1 2 3 4 5
-
(一)直接延深原有井筒
21
3 35 m1 m2 5

Ⅰ件

(3)提升设备
不满足时可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