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知识分享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1).doc

精品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 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
图 1 是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图 12.1 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 1~4 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
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
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 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 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 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 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
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
图 1 是典型的带凝聚装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
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知识分享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
图1是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图12.1 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1~4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
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
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 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 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
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
图1是典型的带凝聚装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
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梳理机操作规程

梳理机操作规程标题:梳理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梳理机是纺织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对纤维进行梳理处理,提高纤维的纤维化程度和纤维的平行度,从而提高纺纱的质量。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梳理机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梳理机的操作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一、设备准备1.1 确认设备状态:在操作梳理机之前,需要确认设备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如梳理罗拉、梳理刀、输送带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2 准备原材料:准备好需要梳理的纤维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影响梳理效果。
1.3 检查电源和气源:检查梳理机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转。
二、操作步骤2.1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依次启动梳理机的各个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调整参数:根据梳理原料的种类和要求,调整梳理机的参数,如梳理罗拉的转速、梳理刀的位置等,以达到最佳梳理效果。
2.3 开始梳理:将原料逐步送入梳理机,注意控制原料的进料速度,避免堵塞和过载。
三、设备维护3.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梳理机的各个部件,如梳理罗拉、输送带等,避免纤维残留影响梳理效果。
3.2 润滑保养:定期对梳理机的传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3 检查维修: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损坏现象,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戴好防护用具:在操作梳理机时,操作人员应该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安全操作。
4.2 避免触碰运转部件:在梳理机运转时,操作人员应该避免触碰运转部件,以免造成伤害。
4.3 紧急停机:在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按下紧急停机按钮,确保安全。
五、操作结束5.1 关闭设备:在梳理工作结束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依次关闭梳理机的各个部件,确保设备安全停机。
5.2 清理工作台:清理梳理机周围的工作台面,避免纤维残留影响下一次梳理工作。
梳理机操作规程

梳理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梳理机是一种常用于纺织行业的机械设备,用于处理纺织品表面的毛羽和杂质。
为了确保梳理机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梳理机操作规程的五个部分,包括机器准备、操作流程、维护保养、安全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
一、机器准备:1.1 清洁机器表面:在操作梳理机之前,首先需要清洁机器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杂质,以免影响机器正常运行。
1.2 检查刀片和梳齿:检查梳理机的刀片和梳齿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磨损或损坏,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梳理效果和生产质量。
1.3 检查电源和电气设备:确保梳理机的电源连接正常,电气设备无故障,以免发生电气事故。
二、操作流程:2.1 开机准备:按照操作规程,先将电源接通,然后按下启动按钮,等待梳理机启动。
2.2 调整梳齿间距:根据所需梳理效果,通过调整梳齿间距,使其适应不同纺织品的处理需求。
2.3 开始梳理操作:将待处理的纺织品放置在梳理机上,并调整梳齿高度,启动梳理机,使其进行梳理操作。
三、维护保养:3.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梳理机的内部和外部,清除积尘和杂质,保持机器的良好状态。
3.2 润滑维护:定期给梳理机的润滑点添加适量润滑油,以减少机器磨损和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3.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梳理机的各项部件和电气设备,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穿戴防护用具:在操作梳理机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以防止意外伤害。
4.2 禁止触摸运转部件:在梳理机运行期间,严禁触摸机器的运转部件,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3 注意电气安全:在操作梳理机时,应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五、故障排除:5.1 梳齿堵塞:如果梳齿堵塞,应立即关闭梳理机,并使用工具清除堵塞物,然后重新启动机器。
5.2 电源故障:如果出现电源故障,应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并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源设备。
5.3 机器异常声音:如果梳理机发出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相应维修。
梳理机操作规程

梳理机操作规程一、引言梳理机是一种用于纺织工业中进行纤维梳理的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梳理机的安全操作,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以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2. 在操作梳理机之前,必须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3. 禁止将手指、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梳理机的运动部件中。
4. 禁止在梳理机运行期间进行任何维修或调整工作,必须先停机并切断电源。
5.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确保没有杂物或障碍物妨碍梳理机的正常运行。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梳理机的电源开关,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
2. 检查梳理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3. 将待梳理的纤维材料放置在梳理机的进料端,并确保纤维材料的均匀分布。
4. 启动梳理机,调整合适的梳理速度和梳理力度,以确保最佳的梳理效果。
5. 监控梳理机的运行状态,注意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6. 定期清理梳理机的梳理刷和滚筒,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避免纤维材料堆积和堵塞。
7. 完成梳理工作后,及时关闭梳理机的电源开关,并清理工作区域。
四、常见故障处理1. 梳理机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
2. 纤维材料堆积或堵塞在梳理机的梳理刷或滚筒上,应停机清理,并确保设备无纤维材料残留。
3. 梳理机无法启动或停机时,应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并查看是否有电路故障。
如无法解决,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五、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评估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梳理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2. 定期进行操作人员的技能评估,以确保其对梳理机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梳理机的运行,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水刺无纺布指导

水刺无纺布指导和原理梳理机是将纤维进行梳理、拉伸、平整的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梳理,使其纤维长度、线密度、卷曲度等机械性能得到改善,为后续的成网工艺做好准备。
2、梳理机的分类梳理机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和纤维的特性,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预梳机、单梳机、双梳机、三梳机等。
三)成网工艺1、干法成网的流程干法成网的流程包括:梳理——预切——纵向定向——横向定向——热定型——裁切——定型——成品。
2、干法成网的特点干法成网的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可生产出各种厚度、密度、强度、手感的非织造布。
同时,干法成网的产品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水性、防水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五、应用领域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居装饰、汽车内饰、土工材料、工业用品等领域。
其中,医用卫生保健材料、建筑土工材料和工业用品是非织造布的主要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梳理机在非织造布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包括分梳、除杂、混合和成网。
这些作用依赖于机器表面上的针布和针齿,通过分梳和剥取来完成。
梳理机的机构包括喂入机构、预梳机构和梳理机构。
喂入机构分为定容式和定重式两种。
梳理机构主要有盖板式和罗拉式两种,我们采用的是罗拉式梳理机。
水刺固结法是一种非织造布制造的重要方法。
其原理类似于针刺法,依靠高压水流穿刺纤网,使纤维缠结在一起。
水刺法的工艺流程包括开清混和、梳理、水刺加固、烘燥、卷绕、分切和包装。
预湿处理可以使纤网更好地吸收水力喷射的能量。
水刺头是产生高压水流的主要部件之一,由中空梁和喷水板组成。
喷水板上开有细孔,防止堵塞需要定期清洁。
在水刺时,需要配置多个水刺头,排列方式包括平面式和圆周式。
输送网帘也是水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Water jet curtains are made of high-___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esh size。
台湾梳理机针布培训资料.

規格1 1.47 1.47 1.47
規格2 2.44 2.44 2.44
規格3 1.27 1.27 1.27
規格4 0.89 0.89 0.89
規格5 0.93 0.93 0.93
3-5以1英吋計算曲率體積和齒深體積
3-5-1曲率體積 式1
K
式2
K
2
P
式3
48 4.0 1.8 1.4 1.5 0.2 2.8
47 3.5 1.5 1.0 1.5 0.2 1.8
38 3.2 1.5 0.7 1.3 0.2 2.5
35 3.0 1.0 0.9 1.5 0.2 1.9
2-2 模擬評估方式
理論值
CAD繪圖軟體計算
模擬值
平面幾何算法 1. 矩形 2. 三角形 3. 梯形
表1針布規格
a
b
c
α
規格1 0.10 0.15 0.50 83
規格2 0.15 0.20 0.55 75
規格3 0.10 0.15 0.50 77
規格4 0.03 0.05 0.35 75
規格5 0.05 0.10 0.35 7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h H
c d
W
P a
α
β
β
H
hWd
e
P
50 3.8 1.7 1.0 1.5 0.2 2.1
sin
o
sin180 sin180
P
a
h
o
P
a
s
Pa
in180
Pa
sin180
梳棉机维护 针布的维护

梳棉机维护针布的维护梳棉机维护针布的维护梳棉机的梳理状态是决定梳棉机梳理效果的前提,因此梳理布的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针布价格高,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关系到经济效益。
本文仅对针布的维护进行如下分析和总结。
a、维护针布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按一定的周期及时地进行维护,不要等到盖板、锡林等的针布过渡磨损后再进行修磨,按照一定周期进行轻度修磨的效果比针布过渡磨损后再修磨的效果要好。
如果针布已经严重磨损,很难再通过修磨来矫正已磨损的齿形。
b、针布维护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刺辊、滚筒、旋转盖板、固定盖板、道夫、预梳棉板等针布齿尖锋利。
卷取辊和预梳棉板的针布不能打磨,应定期更换,以保证梳理效果,防止滚筒和旋转盖板等针布加速磨损。
在修磨或更换针布时,应逐台进行,不要同时修磨或更换同一组(供应同一台并条机的数台梳棉机)中的多台梳棉机的针布,以免造成成纱质量指标出现较大的波动。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将同一品种的不同梳棉机的生条在并条机上混合使用,可以使成纱的质量指标保持稳定。
c、针布的维护周期可以基于棉条质量指数(棉结数)、棉条产量和用显微镜观察针齿的磨损情况。
一般来说,需要结合这三种方法来判断针布是否需要维护或更换。
●以生条产量为基准:针布的维护周期以所梳理的生条的产量为基准,例如graf公司推荐的合金钢锡林和回转盖板针布维护周期为:100~150吨时进行首次修磨;180~270吨时进行第二次修磨;240~380吨时进行第三次修磨;300~480吨时进行第四次修磨;350~550吨时进行最后一次修磨;纺到600吨时更换针布。
● 以棉条质量为基准:根据纺织厂棉结平均质量水平(以手工检测棉结数或AFIS仪器检测棉结数为准)设置允许的参考线,并保持梳棉机针布超过参考线。
根据棉条质量(棉结数量)维护针布时维护周期的设置原则。
●以显微镜观察为基准:用显微镜(放大倍数≥30倍)观察针布的磨损状况,并根据磨损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维护针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
图1是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图12.1 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1~4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
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
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 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 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
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
图1是典型的带凝聚装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
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2.5 在胸锡林与主锡林间有一只转移辊,其上同样包卷上针布,将胸锡林上的纤维转移到主锡林上。
现在很多设备在胸锡林后面增加一个和末道夫大小基本一致的中道夫,然后再经转移辊到主锡林,目的是增加梳理点和梳理面,以获得更佳的纤网。
3 非织造布罗拉式梳理机针布的选配3.1 针布选配需考虑的基本因素针布选配至少需考虑的基本因素(1)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性质,如纤维的种类、长度、细度以及纤维的状态等。
(2)非织造布的品种与质量要求;(3)梳理机的结构和各罗拉的速度,核心是锡林线速度和道夫出网速度;(4)针布选本原则以锡林针布配置为核心,根据系统原理相应选配工作辊针布、剥取辊针布与转移辊针布、道夫针布等。
3.2 罗拉式梳理机梳理单元与梳理度的概念3.2.1 罗拉式梳理机梳理单元罗拉式梳理机是通过对纤维进行反复的梳理和剥取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而这个基本作用是由锡林、工作辊和剥取辊三者共同完成的,因而我们称锡林与一对工作辊和剥取辊组成的工作区为一个基本梳理单元。
锡林针面的线速度远大于工作辊针面的线速度,从分梳原理上称锡林与工作辊的作用属分梳作用。
锡林针面上的一部分纤维被工作辊上的针齿抓取而转移到工作辊上,而大部分纤维仍被锡林带走。
剥取辊针面的线速度要大于工作辊针面的线速度,工作辊与转移辊之间的作用是剥取作用,当纤维转移到剥取辊上时,受到牵伸,还受到补充梳理和拉直作用。
锡林针面的线速度比剥取辊针面的线速度高,因此剥辊与锡林之间其实就是剥取作用,它们二者之间的作用基本上与工作辊和转移辊的作用一样,也有补充梳理的作用。
锡林将剥取辊上的纤维剥取以后,这些纤维又被锡林带向原来的那个工作辊,其中一部分纤维重新被原来的工作辊抓取,对于这些被抓取的纤维来说,它们又受到一次重复的梳理。
而大部分纤维则被锡林带走,进入下一个梳理单元,如此往复,直到最终被道夫转移出去形成纤网。
3.2.2 梳理度罗拉梳理机的梳理主要在预梳系统和主梳理系统完成,由锡林、工作辊和剥取辊组成梳理单元,其工艺特点是V锡林>V剥取>V工作,梳理作用以锡林为核心,略去工作辊和剥取辊的补充梳理的,梳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式中:C -一根纤维的平均作用齿数,即梳理度Nc -锡林针布的齿密nc -锡林转速NB-纤维细度L - 纤维长度r -纤维转移率P -梳理机产量(kg/台?h)Kc -比例系数,一般0.3左右非织造布的梳理度C一般选择为3较为适合。
3.3 预梳系统针布的选配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典型的预梳系统为胸锡林预梳系统,结构上有1~4个梳理单元组成。
预梳系统的目的就是使纤维束得到充分的开松混和,为主梳系统做好准备。
由于刚进入梳理机纤维层厚,纤维束大,且纤维束的纤维状态纹乱,梳理力大,针布的选配应考虑以下这些因素。
3.3.1 针布的强度。
预梳系统其梳理力大,选配针布时要充分考虑针布的强度,特别原料质量差时,杂质多时,还要考虑针布的抗轧性能。
胸锡林、工作辊、剥取辊应选用自锁齿条或强度高的L型齿条。
3.3.2 针布的关键参数。
预梳系统的纤维层厚,对纤维进行有效的梳理,针布必须穿透纤维层,因此齿条的齿深要深,即齿条的针高要高,胸锡林的针高一般选用3.5~5mm,工作辊的针高一般选用4.5~5mm,剥取辊的针高一般选用4~5mm。
由于预梳理很大的作用是开松,所以除非主梳要得到特别薄的纤网,一般预梳配套的针布密度不宜太密,密度以100~300齿/平方英寸为宜。
3.3.3 胸锡林、工作辊、剥取辊之间的合理配置。
胸锡林、工作辊、剥取辊之间组成梳理单元,胸锡林与工作辊之间为分梳作用,工作辊与剥取辊之间主要为剥取作用,剥取辊与胸锡林之间主要也是剥取作用。
纤维层通过喂入罗拉、刺辊转移给胸锡林,胸锡林与工作辊是对纤维进行分梳的主要区域,此分梳为自由分梳,纤维层的纤维是受到胸锡林针齿的控制被工作辊针齿进行梳理,还是受到工作辊针齿的控制被胸锡林针齿进行梳理,这主要与齿条的工作角、齿的形状及表面的状态等相关。
由于胸锡林针面的线速度远高于工作辊针面的线速度,从梳理的效果上更倾向于纤维受到工作辊针齿的控制被胸锡林针齿进行梳理。
胸锡林与工作辊之间为主要梳理区域,根据梳理度的概念,针布选配的原则应以胸锡林基准。
胸锡林针布的齿密由梳理度要求确定,梳理度要求高,选用齿密高,反之则相反。
胸锡林的工作角根据胸锡林的针齿对纤维的握住控制能力来确定,握住控制能力要求高,则工作角则选小,反之则选大。
针布的选配必须达到对纤维握住控制能力大与转移能力的平衡,对纤维握住控制能力大,其转移能力就差,就会出现绕罗拉,使梳理状态恶化,影响梳理质量,相反,对纤维握住控制能力小,其转移能力就好,纤维就得不到充分的梳理,同样影响梳理质量。
鉴于非织造用的材料以合成纤维为主,其磨擦系数高,同时纤维的长度也较长,胸锡林针布的工作角一般选用75°~80°。
从设计上要求工作辊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要高于胸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工作辊工作角的选用要比胸锡林小,考虑到工作辊的直径比胸锡林小得多,针布包卷在工作辊后实际工作角放大程度大,因此工作辊选用较小的工作角,一般为50°~65°。
剥取辊要将工作辊上纤维剥取下来,而剥取下来的纤维又能够被胸锡林剥取,因此剥取辊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应低于胸锡林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应选用较大的工作角,考虑到剥取辊的直径比胸锡林小得多,针布包卷在剥取辊后实际工作角放大程度大,因此剥取辊选用的工作角一般为60°~75°。
另外,预梳开松系统针布配套选用是否合理、针布本身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主梳理系统的梳理效果和针布使用寿命。
预梳理系统合理的配套能使主梳理区的针布寿命提高50%以上。
3.4 主梳系统针布的选配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典型的主梳系统与胸锡林预梳系统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梳理单元比预梳系统多,这样保证了充分的梳理。
纤维层通过预梳,纤维层变薄,纤维层内的纤维已经转化成细小的纤维束,梳理力较预梳系统小得多。
主梳系统的目标是对纤维进行充分的分梳、均混,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因此,主梳系统是非织造布罗拉梳理机的核心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和针布配套方案往往决定了后续加工的形式。
随着对非织造布质量要求的提高,纤维也向细旦方向在发展,对纤维梳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纤维的梳理质量与梳理度相关,而梳理度与主锡林的针齿密度相关,随着对梳理要求的提高,主锡林的针齿密度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在主锡林的针齿密度在不断提高过程中,针布的高度在越来越变矮,由40、38、35系列逐渐向32、28及25系列进行演变,锡林针布变矮,加上齿形设计的优化,如采用浅齿及负角齿形,对纤维的释放性提高,转移能力增强,从而可以设计较小的工作角,进而提高锡林的梳理能力,主锡林的工作角一般可以选用70°~80°,对某些较长较粗的纤维,工作角最大时可以达到87°,几乎就是垂直的。
同时在针齿密度选用一致的情况下,考虑到梳理效果能更好,选用横向针齿密度更高的选择,因为在同样的针齿密度下,提高横向针齿密度的梳理效果会更好,并能有效降低的纤维的损伤,主锡林针布的基部厚度目前最小已经设计为0.50mm。
与预梳系统一样,同样要求工作辊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要高于主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控制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辊对纤维的控制能力,适合高速高产的需要,常选用带横纹设计的工作辊针布,即在工作辊针齿斜侧面上增加2-4根横纹。
工作辊增加横纹设计后,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辊针布对纤维的控制能力,提高梳理能力,提高纤网的均匀度。
主锡林剥取辊与胸锡林剥取辊基本类似,但密度要高于胸锡林剥取辊。
如果说对预梳系统的针布要有足够的强度与抗轧能力的话,对主梳系统则要求有充分的分梳和均匀混和能力,因此对主梳系统的针布,要求锋利、穿刺性能好,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强。
3.5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针布的选配纤维的凝聚是靠道夫来实现的。
在高速旋转下,锡林针面上经过梳理的纤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端抛起被相对低速旋转道夫针齿握住,纤维从锡林针面转移到道夫针面并凝聚成纤维网。
从表象上看,道夫似乎只起到了将纤维剥取出去的目的,但实际道夫每转只带走了锡林表面20%~40%的纤维(双道夫约50%),大部分纤维又重新回到锡林与工作辊的梳理单元里去了,因此有明显的分梳作用。
道夫的转移能力除与梳理机的工艺如锡林与道夫之间的隔距、道夫转速等相关外,与道夫握住控制纤维与容纳纤维的能力直接相关,道夫握住控制纤维能力与工作角、齿形设计的相关,道夫容纳纤维的能力与齿深相关。
道夫的转移能力就是非织造布梳理机的产能,非织造布对产量的追求较高,因此对道夫的转移能力相对较高,道夫的工作角一般选用为50°~60°,为追求更大的转移能力,选用转移能力高的鹰嘴形齿形,并选用采用横纹设计,即在针齿斜侧面上增加2-4根横纹的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