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误用例解

标点符号误用例解

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区别
1.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 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 使? 2.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关 系?该如何相处?我们该怎样做才对?
分号与逗号之间的误用
1.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 个微笑,那是鼓励。
非疑问句而误用句号
1.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刑,人 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 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2.《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 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 的? 3.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 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3.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 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 暂行办法”。
括号位置的误用
句内括号误置
1.《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 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 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3. “ 冰 塔 儿 ” 既 简 洁 又 生 动 , 把 糠 葫 芦 形 容 得 晶 莹 可 人 (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4.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 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5. 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 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引语中“某某说”后面误用冒号
1.“在考场上千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慌,”老师再三叮嘱说: “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 整。” 2.“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 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运用常见错例分析课件26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运用常见错例分析课件26张PPT
• 修改:
• 整个句子是分总式,所以最后的逗号改成冒 号,表示总结上文。
• 18、书名并列列举时,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 不用顿号。
• 错例:
• 尔后虽多用于《神鞭》(b)、《三村金莲》 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 采纳。
• 修改:
• 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可以去掉。为了避免各标 点符号使用混乱,一般情况下书名号后面是 不加顿号的。
•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 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 衣……等等,到处呈现出祥和、热 闹的气氛。
• 修改:
• 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掉其一。
• 5、引文不独立,冒号和引文末的句末点号 删掉。
• 错例:
• 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应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 修改:
• 因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 句中不是直接引用,而是与后面的“应作为 我们的座右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它是 句子的一部分。所以冒号和引号内的句号应 去掉。
• 修改:
• 最后一个顿号删除。顿号与“及”重复。
• 9、并列定语中间用顿号。
• 错例:
• 《人民报》,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 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
• 修改:
• 应为“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 “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朋友”都是厄·琼斯的定语,并列定语中间用 顿号。
• 6、大并列之间又有小并列,大并列之 间用逗号,小并列之间用分号。
• 错例:
•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 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 修改:
• 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顿号用于同一层 次之间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11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十大误区

111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使用十大误区
正确:要在信宜市建教育城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 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 怎么办。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 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 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
错误:报考深圳大学呢?还是广州大学呢?我实在拿不 定主意。
语”






【分析】文中对恩格斯的话是完全引用,所以①处的句号应放在后 引号内;对毛泽东的话是部分引用,所以②处的句号应在后引号外。 ③处句子不必停顿,加个后引号就可;④⑤处括号内内容是对所引 语句的注释,应紧跟其后,所以④处应加后引号,⑤处应加句号。
(1)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被 句内括号注释的语句,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点号应放 在括号之后。
标点符号运用中的 十大误区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
错误:
三、四
正确:信宜市区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 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 述语气,句中应该用逗号,句末也应该用句号,而不 能用问号。如:
错误:要在信宜市建教育城的消息传出后,许多 人都非常关心这座城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 么办?
正确:报考深圳大学呢,还是广州大学呢?我实在拿不 定主意。
四、“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如:
【错误】“星光不问赶路人,”老师说:“时光不负 有心人。”
【正确】“星光不问赶路人,”老师说,“时光不负 有心人。”
五、倒装成分之Leabharlann 用句末点号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 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如: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下面就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举例辨析。

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类型例析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是指在试题中使用或者遗漏了标点符号,致使考生理解上存在偏差。

标点符号设误通常出现在句子的书写、语意的表达上,这种错误很容易引发原文与给定内容之间的出入。

比如,在一个句子中,缺少一个标点符号,这样便使无法确切地表达内容的意思,从而使得考生的理解出现偏差。

标点符号设误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文字错误,比如错用标点符号、词汇选择不当、缩写用词错误等,这些都会使考生在理解时出现误区。

比如,有的句子中使用了同一种标点符号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考生很可能将其理解为单一的含义,这也将影响考生的答题结果。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的出现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考试、组织等方面的缺失;二是教师和学生在复习和考试前后缺乏足够的注意力。

首先,在试题设计和检查时,须认真检查试题中的标点符号,避免将标点当作冗余无用的设置,从而让试题更加明确;而学生在备考时要多专注于把握原文中的意思和掌握准确的标点符号使用,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另外,作为一个教师,要积极地教育学生标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句子表达和把握标点的使用习惯。

因为只有能够熟练的运用标点,才能表达出句子中的最终意思,而正确的标点可以使句子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记忆和理解成效,使段落有条理、文章有序,因而也会有效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高考标点符号设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错误,它会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备选答案,对考生及考试结果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考试机构应该加大试题检查实力,尽量保证语言使用准确,并且做好全面检查,以避免各类错误的出现,使试题的意思能够准确传达。

另外,学校也应重视教学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对标点符。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举例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举例

标点符号误用举例一、该用句号却用了逗号例: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例1: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例2:请你去问问他在哪儿工作?例3: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三、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例1: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例2:我应该支持他们呢?还是反对他们呢?还是站在中间立场呢?四、倒装句中问号前置例1: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例2: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五、感叹号的位置有误例:我们伟大的祖国呀!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分句间误用了顿号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七、表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例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山。

例2: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迅速,和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大约提高了二、三倍。

八、约定俗成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之间用了顿号例1: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

例2:未婚职工探亲,父、母分居两地者,只能报销去一地的车费。

九、并列短语和并列复句中点号的误用例1: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结构功能要素包括人格意识、心理品质、创造能力、知识结构;其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操作功能、工具功能。

例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3:桃花开了,红的象火;梨花开了,白的象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例4: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例5:这台《奋进歌》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江西凤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协办。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使用中常见的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使用中常见的

3.忽视了冒号的提示范围。由于冒号表示的 是仅次于句号的句内停顿,因此只有句号才 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这就要特别注意提 示范围。
例1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 人的大无畏精神。 例2 全市交通安全工作会议订出: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的交通管理方针。 上述两个句子中的冒号使用都有错误。 例1可去掉冒号。例2可改为:全市交通安 全工作会议订出“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的交通管理方针。
2.当疑问短语或疑问词作句子成分时,误 用问号。 例1 你去看看,汽车来了没有? 例2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 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上述句子均不能加问号,均需改为逗号 或句号。
3.倒装句,误用问号。 例 怎么了?你。 倒装句中的问号只能用在全句结束处, 句子中间应该用逗号。
小结 (一)误用问号 1.选择问句误用问号; 2.疑问短语或疑问词作句子成分 时,误用问号; 3.倒装句,误用问号。
(三)使用引号常见的错误 1.后引号与句末点号位置错误。 例1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句号应当在后引号里面。 例2 他听到了“午后有大暴雨。”的天气预 报。 中间的句号应去掉。 例3 祖冲之从小就“专攻数术,搜炼古今。” 句号应当在后引号外面。
2.间接引用误用引号。 例 同志们来信说:“他们都很好,要留在 家里的同志不要为他们担心。” 依句子内容判断这是转述而不是直接引 用,因此不能用引号。
6.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例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 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 训。 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小结 (二)误用冒号 1.当“某某说”用在引话中间时,误 用冒号。 2.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 3.忽视了冒号的提示范围。 4.概括性句子前应该用冒号而未用。 5. 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 6.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高考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语文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一时茫然,为减少大家备考的盲目性,笔者从命题设错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考查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相信能为同学们的备考填补一些漏洞。

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96年)[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掉其中一个 冒号
17、引语中“某某说”在句中后用冒号 或句号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 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 刺。”
B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 道……”
改逗号! 改逗号
18、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 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句号是全句
9、 集合词语(合成词)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 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 是分不开的。
中、小学生 /指、战员 /司、乘人员 大、专院校
10、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 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 人的。
名词加了 “呀”“啊”“呢”等就成了 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1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 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 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 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 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4、冒号表意范围不清
冒号是管到 句子末尾的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 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 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的语气,放 后面去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这是完全引用! 句号放后引号前
19、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 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故①②恰好用反。
标点符号误用24类
1、非疑问句用问号

A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B 你知道他是谁吗?

前一个分句虽有疑问词“谁”,但它不是疑问 句,而是陈述句。
2、倒装句中问号(或感叹号)前置 , ! , ?
A 怎么了?你。 B 你放着吧!祥林嫂。 C 甚矣,汝之不惠! √ D 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11、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了分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 分号。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12、一层意思间,先用句号再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 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 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要...... 句号是句末的点号,分号是句内的点号。既 然已经用了句号,表示整个句子已经结束。
23、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 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 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 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24、括号位置错误。 ①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 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15、复指短语作主语间用冒号
“三位女杰王 安忆、王小 鹰、程乃珊” 是主语
A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 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B 校长表扬了他们三个人:张三、李四和 王五。
复指短语作宾 语,冒号是正 确的
16、同一句中两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 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 二是脱产培训。
4、 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改逗号 改逗号
A 你要不断识字、生产、进步。 B 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两个动词带同 C 我们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宾语时, D 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中间用顿号,
正确!
5、分句之间用了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 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间应 该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注释句中的一部分, 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①句号应移至 括号后;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 外,②句号应提前“成了路”后。
; / 速度游戏网
duh05exc
不凡的一个女子。她说,金„„”“金什么?”老太太想起了金钟魁,急问。“就是到这儿,记不清了。”宝音很惭愧。 老太太青筋直跳。她这两天满脑袋满心都是玉坠、金钟魁、宝音、张惠妃,一个“金”字,触动她心病,又涉及灵异神 鬼,她百爪挠心!毓笙在这节骨眼上停下来,她劈开毓笙脑袋的心都有!却也只能捺下性子,好言相劝:“好孩子,你 再想想?好好想想!”“她说„„有藏了个什么东西。”宝音一边讲,一边察看老太太神色。老太太更紧张了:“什么 东西。”只凭金像,能打什么不紧?宝音仔细回忆当时的触感,份量与体积比起来,似乎有些不对,莫非是中空的?看 老太太的反应,看来是真的了。她字斟句酌道:“就在嘴边,真真的想不起来,要是有谁能提醒提醒就好了。”老太太 强笑道:“女子藏什么呢?耳环?镯子?坠子?佩饰?„„”“坠子。”宝音押宝。凭她对老太太这么多年的了解,凭 老太太说到这两字时,微妙的眼神和语气变化。一长串中,只有坠子是真的。老太太手握紧了:“坠子如何?”“也不 知如何„„”宝音抬头想想,倒笑了,“那青裙粉岥真是华贵,倒好像是天上仙宫的娘娘。”老太太脸色又变了变。宝 音想,关于宫中,恐怕她又猜对了。“再之后怎样?好好想,”老太太捉着她的手,几乎是用恳求的口气,“这很重 要!”宝音无奈:“实在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很悲伤。说完了,又道:‘你好生叫长辈宽心罢!’,袖子朝我拂了拂, 我醒来,便觉身子简直大好了似的。这还其次,更重要是忽的心地清明,想想这些年来,身体不好,让长辈劳了多少神, 又言谈举止不懂事,给长辈们添了多少麻烦„„”说到这里,简直哽咽,“外婆,亏您对我这么好,我这么多年也没孝 顺您!”血脉连心,老太太听到这里,也觉感动,然而玉坠太要紧、鬼神也太可怕,单凭“宽心”二字,似是吉兆,也 不够确实,还得把整个梦问出来才能安心嘛!老太太可真急坏了。宝音这时候跟老太太求情:“外婆,老听他们说些鬼 啊什么的,笙儿害怕!不敢睡了,外婆带笙儿睡,好不好?”老太太慨然答应:“跟外婆睡去!”爱抚着毓笙的头发, 叫嘉颜带着乐韵洛月给毓笙收拾东西,还特别嘱咐嘉颜,留意表 的胭脂。很快明蕙就听到了这个消息:韩毓笙一跤跌 进青云里了!因一夜鬼哭,老太太亲自来慰问,说她可怜见的,搀了她的手,带她回去悉心照料。现如今,老太太满房 的丫头,都百鸟朝凤似的捧着毓笙照顾呢!“我们夜里弄鬼哭,想吓她,怎么反而便宜了她?”刘四姨娘来找明蕙商议, 慌得想咬谁一口,“这丫头鬼得狠,会不会知道我们害她?邀了老太太的宠,会不会捅回我们一刀?什么花神泣血夜哭, 该想个主意拆穿那小蹄子才好!”“老太太比你精
, ?
这是一个倒装句,后面是主语,问号 (或感叹句)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 问或反问的语气。
3、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 不定主意。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 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 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 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6、不同层次的并列间都用顿号
改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 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 目。
改逗号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 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 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 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20、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中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21、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 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 “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 一。
22、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 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 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 “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 一。
7、顿号用在连词(“或”、“与”、“和”等) 前后 A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 签上一个名。 可根据句子情况,或删或改
逗号
B 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应改“番茄、黄瓜和豆芽”。并列词 语间,最后的并列用连词。
8、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词的连用, 表示大约年龄,数词之间无需停顿。如果加 了顿号,就是表示并列关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