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中西绘画作品比较

娜 群 虾 图
丽
莎
达 芬 奇
齐 白 石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南唐
沃 尔 特 拉 附 近 的 风 景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夏 尔 丹 静 物
李嵩
南宋
花篮图 芙蓉锦鸡图 赵佶
中西人物画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梁 楷 宋 代 《 李 白 行 吟 图 》
人 物 画
安 格 尔 《 自 画 像 》
谢谢大家
西方艺术—强调形似—写实的效果—科学的艺术
(透视、解剖、黄金比例、光的色散等)
FLASH动画
国画竹子
凡高的故事
FLASH动画
国画竹子
凡高的故事
中西绘画元素 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 它们通过自己的艺术魅力给人们 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拓展:同学们思考一下
1、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画与油画元素还被运用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现代社会中少不了绘画,特别是中国画和油画这两种 传统的绘画形式?
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德 拉 克 洛 瓦
拾穗时钟
《 希 阿 岛 的 屠 杀 》
历 史 人 物 画
《千里江山图》—宋,王希孟
米 德 尔 哈 尔 尼 斯 的 林 荫 道 霍 贝 玛
不一定固定在一个角度作画, 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 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 移动作画, 把各个角度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 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
散 点 透 视
焦 点 透 视
绘画者站在一个固定的角度, 选取和描绘对象。 采用焦点透视是西洋油画的特点, 和照相机拍摄的景象接近 。
米 德 尔 哈 尔 ຫໍສະໝຸດ 斯 的 林 荫 道 霍 贝 玛松 鹤 延 年 图
第五课微教案

枣庄八中南校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微课教学案例微教案系列
课题: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目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及表现这种题材目的,明确中西方写生。
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及绘画特点
难点:理解中西方写生画面的“动静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绘画题材
1、花鸟画的题材:花卉、翎毛、走兽、草虫、蔬果、树石、鳞介、器物、林潭、
草地等
中国画家常用的花鸟画题材为:梅兰竹菊、荷花、松树、仙鹤。
2、西方静物画的题材:花卉、蔬果、器皿、书册、动物标本。
二、中西方关于写生的不同认识
中国:写物之生意,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体现在画面当中追求灵动的动态感觉。
西方:画家直接面对静物进行深入刻画。
体现在画面当中是将美好事物定格
在一瞬间。
三、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画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借助事物的品质
和高雅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再就是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而西方画家则是画家直接面对静物进行深入刻画,追求一种真实再现。
四、微练习:可以根据徐渭《葡萄图》写一篇观后感。
五、微反思
对于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包括之前的两课的知识内容,我觉得不能单纯
的割裂开讲,但放在一块又太大,内容更多,这里我仅从题材、写生、上着
重进行区分,主要是我觉得这两点非常具有典型性,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深度
和广度上都可以进行挖掘和与拓展。
各位同仁不妨也可以从这几点切入进行
多维度和高层次的开发和提升。
中西绘画的比较

中西绘画的比较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画是受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大的产物,表现的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谐自然的价值追求。
西方经过中古时代到文艺复兴,讲究艺术与科学一致,强调人的价值与理性的力量,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对理性求实的精神。
2. 造型手段不同:中国画以线为主,讲究气韵与空灵超逸,造型简练传神,注重表现形象神韵。
西方绘画以明暗和色彩为主,造型详尽写实,注重光影和立体感的真实性3. 观察方法不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1)散点透视:是指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固定的视域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在各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中国画的大场面或长的立轴和长卷,都是运用了散点透视,这样会使山水画出现“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
(2)焦点透视:讲究科学性,用固定的视点表现同一个空间,有一个固定的视点,作画取景也只限于在这个视点、视向所决定的视域内。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专题一、人物1、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特点:鲜明的写实特点,犹如真人。
2、中国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是用线条描绘形象,长于简练、传神的表现人物形象。
西方美术古典人物造型手法:描绘形象体积、光影、长于详尽、写实的再现人物形象。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1.中西景物绘画创作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创作是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过程。
西方画家将自然景物作为研究分析的客观对象,追求一种严谨的写实的空间效果。
2.构图与描绘手法:中国画家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生活、对真山真水的感受,不求完全模仿自然景物某一特定角度下的直观形象,而是借助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风景画家善于从特定的角度深究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效果。
3.空间处理手法:中国画使用“三远法”。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讲解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金鱼》法.马蒂斯
《静物》法.格利斯
《花前女郎》德.凯尔希纳
西方现代派画家,通过对画面形象的艺术变形,表 达了他们对传统写实手法的突破。
西方静物画: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对静止形象
写
进行深入地观察与刻画,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生
中国花鸟画:写物之生意,要传其形似、贵其神似,对
下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
干
欣赏中国水墨画的关键,
是体会画家用笔、用墨的力
淡
度和虚实变化;体会画家在
画面上对“画”处与“空白”
处巧妙的艺术处理。
焦 湿 浓
“干”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 趣。
“湿” 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 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
《 春 天 的 花 苹 果 和 梨 》 ( 法 ) 拉 图 尔
《静物》(法)塞尚
《一篮水果》(法)塞尚
《水果静物》(法)勃纳尔
水彩画 中秋时节 刘文甫
均衡 牡丹 王雪涛
《芋头》朱屺瞻
《荔枝北瓜》朱屺瞻
《插了梅花便过年》 李苦禅
齐 白 石
《
荷 花 鸽 子
》
齐 白 石
《
花 果 册 页
“写生即写物之生意” 。“画品惟写生最难,不特传其形似,贵其神似。”
形象
从“写生” 一词在中西绘画中 的不同含义,我们 可以初步把握中国 花鸟画与西方静物 画的不同。
西方静物画突 出“静”,是对静 止形象的深入观察、 刻画。
西方传统静物
画则追求写实的形 象再现,用完整的 惟妙惟肖的空间刻 画,展现逼真的视 觉效果。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比较研究

摘 要:中国花鸟画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包罗万象,除基础的花卉和鸟之外,还包含昆虫、动物等一系列题材。
在创作中,中国花鸟画强调意境方面的追求,尤其是对生命的选择,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一个显著特征。
西方静物画往往被拿来和中国花鸟画进行对比,主要是因为静物画中的一些题材和中国花鸟画非常相似,部分人认为西方静物画和中国花鸟画是同一类型绘画的两种表现形式。
但从根本上来看,二者的不同非常明显。
本文将从起源与发展方面的比较入手,全面比较和分析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
关键词:中国花鸟画;西方静物画;画面;技法;中西对比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从本质上来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更加倾向于意境的表达,而西方绘画更多倾向于写实[1]。
虽然西方绘画中也出现了抽象画派,但从根本上,其所表达的并非意境,而是艺术。
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艺术在“内容”上相似的是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
虽然二者在意境、美学思想上有所不同,但题材内容较为类似,都是对自然景物的表现。
所以,充分研究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之间的关系,能非常好地了解二者的区别,并在实际绘画中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避免出现绘画误区。
同时,这也有利于二者更好地发展,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长处,从而实现艺术方面的大融合,是目前艺术领域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在起源与发展方面的比较(一)中国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花鸟画的起源非常早,基本上在我国绘画艺术出现时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文明时期。
但隋唐五代以后,中国花鸟画才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单独的分支。
自此以来,中国画家都在积极研究中国花鸟画的内容,尤其文人士大夫对绘画的介入。
到了宋代,中国花鸟画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至元明清时期大家辈出,中国花鸟画久盛不衰。
(二)西方静物画的起源与发展从起源方面来看,西方静物画的起源和中国花鸟画相差不大,在原始时期就有所记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绘画更加看重对单一物体的绘画,如人物、标本等,很多西方静物画的内容都是后面的衬托[2]。
中西绘画对比

1、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
中国画家注重的是动植物的生活 环境,且画中多带有主观色彩。
2
得研 西 如究 方 真、 的 如描 风 幻绘 景 、景 画 空物 , 间的 善 深真 于 远实 从 的形 特 视象 定 觉, 角 美力 度 景求 深 。获 入
、 中 景国 山 水 画 与 画西调起重要作用。
中国的山水画所表达的是想象中的 山川,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即便是 画某地具体风光,也绝不会完全真 实写照。
中国人物画是用各种艺术手法对人物面部表情和性格特 征进行准确描写,从而表现独特的艺术形式。
西方是写实美与理想美的结 合,以明暗、色彩、透视为 造型语言。
中国画人物求“神似”, 神似重于形似,造型以 线条为主。
中西绘画的异同,从表面上看,是技法的 不同;深一层研究,是观察方法的不同;在 深一层,是思维方式、哲学基础、及审美意 识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东、西分别以白 描、素描来训练基本功。 西方画家更注重表现人物的 运动感,而中国画家倾向于 客观事物的静思状态,也就 是人物的内在精神。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西方的静物画,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起萌还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的陶器彩绘,如其中以独幅画方法描绘的花卉。
若以动物画来看,则爱琴美术中已有独立的壁画作品来表现动物的形象。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肯定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当时的艺术开始关注和表现人的生活和生活环境,于是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在17世纪再度兴起并正式成为西方绘画的重要样式。
人类的绘画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静物画成为专门画种则开始于17 世纪的荷兰。
早在15 世纪,尼德兰的画家如凡·爱克兄弟等即有善于表现各种物质特性的传统和兴趣。
他们所描绘的金属、丝绒、玻璃等就具有逼真的质感。
可是,这些东西过去只被用作宗教画或肖像画中的道具和背景。
直到17 世纪,静物画才成为重要的绘画样式之一。
在众多的大师们的努力下曾将这一画种从色彩到形式,从内容到造型,推向高峰。
▲静物画的发展,是由于人们对表达来之不易的安宁富足的生活,产生出由衷的喜悦。
也显示了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存在的依赖,品类繁多的蔬果鱼肉,标志着丰盛的餐宴,擦得闪闪发亮的日用器皿,显示出居室的雅洁和主人的勤快。
所以在这些刻意求工的静物画中,也不止是对于各种物质特性单纯的“模仿”,它们还是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对于生活的理想。
从而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夏尔丹、塞尚、凡高、雷东、毕加索等,都曾将静物画发挥到极致,独有其特有的艺术品位,确立了各自在世界画坛的显赫地位。
▲静物画起源于荷兰。
荷兰画家中那些善作小画的人,也有“荷兰小画派”之称,为我们开创了除人物以外的新领域———风景创作和静物创作。
在他们已经安定的乡土上,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一架风车、一座水力磨坊、一条村路、一片果园的魅力。
他们觉得,真切地描绘出来的这种现实,足以赏心悦目,用不着以幻想或灵光再加装点。
▲从技巧方面看,当时主要使用明暗造型手法,能够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对构图、空间、透视的处理也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鲁美版教科书高一美术第5课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教学课件

朱 耷 作 品
鹌鹑图
荷花水鸟图
朱耷作品
构图多“折枝式”,形象怪异, 基本不顾法度,信笔狂涂,这 已形成了八大艺术的一大特色。
朱耷山水构图也是别具一格, 常绘“残山剩水”的景致,却能表 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蛙
虾 趣
中
国
中
画国ຫໍສະໝຸດ 齐画白 石
齐 白
石
狗 当代水墨画
金鱼 油画 法国 马蒂斯
向日葵 油画 荷兰 梵高
❖书画同源
❖ 中国绘画与书法使用工具相同
❖ 水墨画的用笔方法与书法用笔有相通 之处
郑
燮
作
品
《
竹
石 图
写竹竿用篆法 写枝用草书法 写叶用八分法
》
墨色的变化
通过墨的深浅变化我们能感受到画面中虚实远近的变化
❖墨分五色
❖ 焦、浓、重、淡、清,每一种墨色又有 干、湿、浓、淡的变化。
墨 葡 萄 图 轴 中 国 画 明 徐 渭
蓝色花瓶里的花束 油画 弗兰德斯 扬.博鲁盖尔
构图手法不同
❖ 中国花鸟画 折枝构图
抓住最生动的部分进行刻画
❖ 西方静物画 完整构图
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花篮图 中国画 宋 李嵩 水果篮 油画 意大利 卡拉瓦乔
塑造方法不同
❖ 中国花鸟画 :
以线造型 平面化
❖ 西方静物画:
利用色彩、光影、空间、质感的表现手法塑造形体
蓬莱一中 李晓
双 喜 图 中 国 画 宋 崔 白
兔子 油画 法 夏尔丹
写生观不同
❖中国花鸟画
突出“动 生动效果 表现神 抒发情怀
❖西方静物画
突出“静 形象刻画
表现形 实景再现
喜鹊在民间美术中是好运和福气的象征, 有着美好的寓意,年画和剪纸作品中常有 “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线 折枝 墨色 计白当 造型 法 为主, 黑
墨分 诗书画 五色 印
为一体
以面完整、 客观 三维立 造型 饱满 真实 体空间
的色
彩
中国传统绘画中,写生是指描 绘花果、草木、禽兽等的绘画,它指 的不是绘画的方式和过程,而是画面 形象的生动效果。即“写物之生意。”
(意大利)卡拉瓦乔《水果篮》
(宋)李嵩 《花篮图》
2、花鸟画用什么作为主 要的造型方式? 2、静物画用什么作为主 要的造型方式?
3.花鸟画的视觉特征是什么? 3.静物画的视觉特征是什么?
庞贝壁画
古希腊陶器
文 艺 复 兴 美 术
夏尔丹 《静物》 《鳐鱼》
知识索引
1.创作意图 2.起源与发展 3.表现方法
夏
崔
尔
白
丹
《
《
双
兔
喜
子
图
》
》
1、在花鸟画中“写生”一词的内涵是什么? 1、在静物画中“写生”一词的内涵是什么?
写生:
西方绘画中是指直接以实物为 对象的绘画方式,画家通过直接面 对景物的深入观察,完成对形象的 刻画。
鸡有五德: 首带冠,文也;足搏 距,武也;敌敢斗, 勇也;见食相呼,仁 也;守夜不失,信也。
画家所描绘的画面要 表达何种用意?
花鸟画的分类:
工笔画 写意画
写 意 画 的 分 类
大写意
小写意
工笔花鸟画的分类
白描
淡彩
重彩
花鸟画 静物画
形型方
式
结 构图
表现方法
色彩
空间
潘 天 寿 《 露 气 》
(法)夏尔丹 《带烟斗的静物》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用墨讲 究什么? 4.西方静物画在色彩运用上 具有怎样的特点?
(清)邹一桂 《白海棠图》
5.什么是花鸟画的“折枝法”? 5.为什么静物画会给人一种更 真实的感觉?
果( 和法 梨) 》夏
尔 丹 《 春 天 的 花
苹
.
齐白石
中国花鸟画 与西方静物画
知识索引
1.创作意图 2.起源与发展 3.表现方法
《 铜 水 器 》 夏 尔 丹 ( 法 国 )
《
灯
这是何种题材的绘画?
台 老
画家画的是谁的铜水器(灯台)?
鼠 》
是崭新的铜水器(灯台)吗?为什么?
齐 白
画家用什么技法表现的铜水器(灯台)?
石
为什么要画铜水器(灯台)?
知识索引
花鸟画的题材仅限花和鸟吗?
《 鱼 乐 图 》 ( 清 ) 金 农
《 梧 桐 双 兔 图 》 ( 清 ) 冷 枚
《松鹤延年图》 (清)虚谷
《墨竹图》 文同
《草书遗意》 吴昌硕
齐白石
《 四 虾 图 》 《枇杷图》 吴昌硕 齐 白 石
齐白石
猫 趣 图 清 任 伯 年
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不仅 仅是花和鸟,而是泛指各种 动植物。
6、中国绘画中的“书画同源”表 达 的含义是什么? 6、为什么静物画画面没有空白处?
花鸟画的艺术传统
1.以写生为基础
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中国传统审美观认为:万物有灵,四时皆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梅兰竹菊是写意花卉中经常描写的题材,梅花以
寒香见称,兰以幽芳著名,竹子正直而心虚,有清风高 节之喻,菊经霜而不凋,有傲霜之志。
1.创作意图 2.起源与发展 3.表现方法
原始彩陶 战 国 帛 画 《 人 物 龙 凤 图 》
《五牛图》 (晚唐)韩滉
《写生珍禽图》 黄筌
黄家富贵
《
雪
竹
图
徐熙野逸
》 徐
熙
闲啸半
抛晚生
闲风落
徐 渭
掷。魄 野笔已
《
藤底成
墨 葡 萄 》
中明翁 。珠,
无独
处立
卖书
,斋
齐白石《荷花蜻蜓》 朱 耷 《 荷 花 小 鸟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