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
温湿度控制器的原理

温湿度控制器的原理
温湿度控制器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室内温湿度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和比较,以及控制器的反馈和控制信号。
具体原理如下:
1. 传感器测量:温湿度控制器内置了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传感器通常采用热敏电阻、半导体元件或湿度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
2. 比较和计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和湿度数值会被送入控制器中进行比较和计算。
控制器中通常设定了一个温湿度设定值,用于指示理想的温湿度范围。
3. 控制信号生成: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和设定值的比较结果,控制器会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会生成信号来控制空调的制冷,降低室内温度;当湿度过大时,控制器会生成信号来开启除湿设备,降低室内湿度。
4. 调节控制:控制信号经过放大、转换和输出等处理后,会被送入相应的调节设备,例如空调、加湿器或除湿器,以实现温湿度的调节。
5. 反馈控制:温湿度控制器还具有反馈控制功能,它可以通过不断监测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不断调整控制信号,以使室内温湿度接近设定值。
总之,温湿度控制器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测量温湿度,并根据设定值和测量值的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调节设备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
论文空调机组温湿度分区控制原理

论文空调机组温湿度分区控制原理论文空调机组温湿度分区控制原理空调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一种空气处理调节设备,其功能包含过滤、杀菌、冷却、加热、除湿、加湿等多种,在涂装车间、医药车间、电子厂房等场合多有应用,根据实用需要,可自由选择其功能,其中空气的温湿度调节,是最常见的功能应用之一。
一、温湿度控制基础理论为了有效控制空气温湿度,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在工程上,为了使用方便,绘制了湿空气的湿空气焓湿图。
焓湿图表示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各参数,即焓h(kJ/kg干空气)、含湿量d(g/kg干空气)、温度t (℃)、相对湿度(%)和水蒸气分压力的值及其相互关系。
焓湿图可以根据两个独立的参数比较简便的确定空气的状态点及其余参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空气状态在热湿交换作用下的变化过程。
1.湿空气主要参数1.1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1.3 干球温度:用温度计在空气中直接测出的温度。
1.4 湿球温度:等焓值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
1.5 焓:湿空气的焓为单位质量干空气的焓和其所带水蒸汽的焓之和,它与湿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和湿空气当前的`温度有关。
2.湿空气经过各种调节后状态的变化2.1 加热:湿空气经过加热后,状态的变化是一样的,都是沿着绝对含湿量线上升,在此过程中,湿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不变,干球温度上升,相对湿度减少,焓值增大。
2.2 表冷:湿空气经过表冷后,状态的变化分两种情况:一是当降温较少时,降温未达到露点,没有水凝结出来的情况,湿空气的状态沿着绝对含湿量线下降,在此过程中,湿空气的绝对含湿量不变,干球温度下将,相对湿度增大,焓值减少;二是降温较大,降温达到露点,有水凝结出来的情况,湿空气的状态沿着绝对含湿量线下将到露点,然后开始有水凝结出来,沿着100%相对湿度线下将,在此过程中,湿空气的绝对含湿量减少,干球温度下将,相对湿度增大(基本达到100%),焓值减少。
空调调温原理

空调调温原理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它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室内温度,还可以调节室内湿度,改善空气质量。
那么,空调是如何实现调温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空调调温的原理。
首先,空调调温的原理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有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守恒,热量是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
因此,空调实际上是通过将室内热量传递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的。
空调调温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空调内的压缩机会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然后,这些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冷凝成高压液体。
接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放出,压力迅速下降,从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
最后,这些低温、低压的液体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重新进入压缩机循环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能量效率以及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氟利昂、氨、二氧化碳等。
这些制冷剂在经历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除了制冷剂,空调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组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协同作用,使得空调系统能够高效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而在实际使用中,空调还配备了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等设备,通过监测室内温度,调节制冷剂的流动量和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总的来说,空调调温的原理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实现室内热量的传递和室内温度的调节。
这种原理不仅适用于家用空调,也适用于商用空调、车载空调等各种类型的空调设备。
通过对空调调温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空调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能效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注意定期清洁空调设备,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为灰尘堵塞或者制冷剂泄漏等原因导致空调性能下降或者损坏。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是一种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技术。
它在各种场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家庭到办公场所再到工业生产过程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需要手动调节温度和湿度,而是可以交给智能系统来完成。
这不仅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舒适性,还可以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家庭环境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当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空调或暖气设备,以保持恒定的温度。
同时,当湿度过高或过低时,系统也可以自动调节加湿器或除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这样,人们无需亲自操作,就能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办公场所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在夏季,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设备,保持室内的凉爽舒适。
而在冬季,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暖气设备,保持室内的温暖舒适。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湿度自动调节加湿器或除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的生产环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调节温湿度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温度和湿度的不同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

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夏天那热得能让人融化的天气,还有冬天那冻得人直哆嗦的日子,要是没有空调,那可咋过呀!空调就像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空调控制温度,就好比是个神奇的魔法师。
它里面有个压缩机,就像是大力士,把制冷剂这个小家伙推来推去,让它在不同的地方变魔术。
夏天的时候,它把室内的热量搬到室外去,让屋里凉快下来;冬天呢,又反过来,把外面的热量搬进屋里,让我们暖洋洋的。
那湿度又是咋控制的呢?这就像是一场和水分的游戏。
空调有个除湿的功能,就好像是个小能手,专门把空气中多余的水分给揪出来。
不然屋里湿漉漉的,那多难受呀!就像穿着没晾干的衣服一样。
咱再打个比方,空调温湿度控制就像是做菜。
温度就像是火候,得掌握好,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湿度呢,就像是调料,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道。
只有火候和调料都恰到好处,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也就是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呀!你说这空调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我们在炎炎夏日里享受清凉,在寒冷冬日里感受温暖,还能帮我们把湿度调整得刚刚好。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机器都能做到的哟!它就像是我们家里的一位默默奉献的好朋友,不声不响地为我们服务。
我们热了,它给我们降温;我们冷了,它给我们升温;我们觉得潮湿了,它就帮我们除湿。
而且呀,现在的空调技术越来越先进啦!什么智能控制啦,远程操作啦,都不在话下。
你在外面快到家的时候,就能提前把空调打开,一回家就舒舒服服的,多好呀!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珍惜我们的空调,好好爱护它。
可别让它太累了,该保养的时候就保养,该清洁的时候就清洁。
这样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总之,空调温湿度控制原理虽然有点复杂,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个伟大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吧!。
9_温湿度控制原理

MAU PROCESS
Cooling/dehumidity coil之控制 : 1.first coil 之离风温度控制 : 控制干球平均温度于13.7 ~ 14.2℃ 2.second coil 之离风露点温度 : 控制露点温度于9.8℃
MAU PROCESS
Steam humidity : 1. 避免使用高压高焓值蒸汽,以免温度上升 2. 采用预热装置,避免蒸汽于中間季节阶段控制不稳 定
MAU PROCESS
预热盘管 表冷盘管 加湿器 再热盘管 Pre-heating cooling humidity Re-heating 夏季模式 冬季模式 ○ √ √ ○ ○ √ √ √
夏季模式
冬季模式
DEWPOINT 9.8℃
MAU PROCESS
Air washer Type
A A A
C.C Set/Proces svalue
C/R Condition
50%RH
22℃
34℃
MAU PROCESS 冬天模式
R.H set value Steam Set/Proces s value
C/R Condition
60%
50%RH
0℃
Winter O.A Condition
P.H set value
C/R Condition 50%RH
22℃
34℃
MAU PROCESS 冬天模式
Air washer Set/Proces svalue
C/R Condition
60%
50%RH
P.H set value 0℃
Winter O.A Condition
22℃
恒温恒湿空调工作原理

恒温恒湿空调工作原理
恒温恒湿空调(也称为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是一种能够同时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系统。
它基于以下工作原理:
1. 温度控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通过感知室内温度,并将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
当室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系统通过启动制冷循环中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将热量从室内排出,使室内温度降低。
一旦温度接近目标值,系统会调整制冷循环的强度或将其关闭,以保持恒温状态。
2. 湿度控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还能够控制室内的湿度水平。
一般来说,系统会通过感知室内湿度,并将其与设定的目标湿度进行比较。
当室内湿度过高时,系统将启动加湿循环,通过加湿装置向室内增加水蒸气,提高湿度水平。
相反,当室内湿度过低时,系统将启动除湿循环,通过除湿装置将室内的多余水分去除,降低湿度水平。
3. 控制算法: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采用一种智能控制算法来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控制算法会根据室内的温湿度差异和设定的目标值,调整制冷循环和加湿/除湿循环的参数。
此外,系统还会根据室外环境和室内负载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节,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
总之,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通过感知室内温湿度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值进行调节,通过制冷循环和加湿/除湿循环实现室内温湿
度的恒定。
这种系统特别适用于需要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场所,如实验室、医院手术室等。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先进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协同作用,以确保室内
环境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首先,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会监测室内的温度变化,并将这些
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会根据预设的温度设定值来判断当前的
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温度偏高或偏低,控制器将发送指令给空
调或暖气系统,调节室内温度。
同时,系统中的湿度传感器也会监测室内的湿度水平,并将数
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会根据预设的湿度设定值来判断当前的湿
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湿度偏高或偏低,控制器将发送指令给加湿
器或除湿器,调节室内湿度。
这样,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形成了一个闭环反馈系统,通过持续监测和调节,确保室内温湿度始终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温度和湿度的独立调节,
不仅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还能节能减排。
因此,这种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2)根据送风温度及露点温度实现送风温、湿度控制 (3)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的新风温度控制 (3)按新风温度选择风阀开度的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 (3)温、湿度串级调节并执行机构的分程控制 (4)送、回风湿度串级调节和湿度的选择控制 (4)按新、回风焓值比较控制新风量 (5)空调系统中的防火安全控制 (7)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带信号选择器的室内温、湿度控制原理如下图图 1M M MOATV1TV2MVMC0101SSTC0101TC MI0101TMTRASA冷水热水蒸汽温度调节:利用室内温、湿度变送器TMT01检测室内的温度,并经温度调节器TC01控制冷水电动三通调节阀(分流三通)TV1和热水电动分流三通调节阀TV2以满足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
进入冬天运行时,将TC01温度调节器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置于“冬”季档,如果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TC01温度调节器将控制热水电动调节阀改变分流比例,减少进入空气加热器的热水量,降低室内的温度;反之,则增大分流三通调节阀直流通路的热水量,提高室内温度。
夏季运行时,则须将TC01温度调节器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切换至“夏”档,此时如果室内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信号经TC01温度调节器和SS01信号选择器后,控制冷水阀TV1使之开大分流三通的直流通路;反之则关小TV1的直流通路。
湿度调节:利用室内温、温度传感变送器TMT01检测空调房间内的湿度信号,并通过调节器MC01控制电动双通调节阀MV或冷水分流三通TV1,以控制空调房间内的相对湿度。
冬季运行时,将湿度调节器MC01上的“冬-夏”季转换开关转换为“冬”档,此时房间内湿度低于室内湿度设定值时,调节器则发出指令,驱动电动加湿调节阀开启(或开大),加大进入送风气流中的水蒸汽量以提高室内的相对温度;反之,则关小加湿电动调节阀,减少进入送风气流中的水蒸汽量,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
如果加湿电动阀MV外于全闭状态,室内的相对湿度仍高于室内温度设定时,温度调节器的控制信号将通过信号选择器SS01与TC01控制信号相比较,当除湿信号电压高于湿度控制信号的电压时,则将由湿度调节器MC01控制冷水电动三通调节阀,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以达到房间内湿度控制的目的。
根据送风温度及露点温度实现送风温、湿度控制温度调节:利用风道内的温度传感器TE1检测送风温度,并通过调节器TIC01再经电气转换器EAT01后控制换热器冷(热)水入口的气动薄膜调节阀TV L,TV R改变进入换热器内的冷(热)水流量(或温度)以达到调节送风温度的目的。
冬季,如果TE1检测的送风温度低于调节器TIC01的设定值时,TIC01的输出信号增大,并经电-气转换器将EAT01转换成气动信号,使热水气动调节阀TVR开大,反之,则关小。
夏季,如果送风温度高于设定值时,TIC01的输出信号增大,再经电-气转换器EAT01及信号倒相器SIN01,使冷水气动调节阀TV L开大,反之,则关小。
湿度调节:当露点温度传感器TE2检测的送风露点温度低于湿度调节器MIC01的设定值时,MIC01的输出信号经电-气转换器EAT02输出压力变化,调节蒸汽加湿阀的开度。
当MV关闭后,露点温度仍在升高时,则控制信号通过信号选择器SS01及信号倒相器S1N01,使气动冷水调节阀TV L开大,以控制露点温度恒定,以而保证温度在所要求的范围。
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的新风温度控制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的新风温度控制如图,在系统运行中,根据冬夏季节,利用回风和送风管道温度传感器TE2,TE1检测送、回风温度,并通过调节器TC01分别控制冷/热水电动双通调节阀,以实现串级控制,并使回风温度稳定在一个给定值上T1S。
T2MIN——送风温度最低限值△T2——副调节器给定值范围按新风温度选择风阀开度的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按新风温度选择风阀开度的送、回风温度串级调节原理如图温度调节:由风道温度传感器TE1和TE2分别测得送、回风温度,将信号送至温度调节器TC01,TC01以回风温度传感器为主调参数,送风温度为副调参数,以回风温度重调送风温度给定点。
调节器TC01的输出按顺序控制热水(或蒸汽)电动调节阀TV R,新风阀WV1和冷水阀TV L,TE03检测新风温度,并将其信号和送风温度信号及TC01调节器输出信号同时送至TC02。
TC02调节器将根据这些控制信号调节新风阀WV1的开度。
冬季时,新风阀控制在最小开度;在过渡季节时,新风阀按一定比例开大或关小,夏季时,新风阀也控制在最小开度。
湿度调节:利用室内湿度传感器MT01检测室内相对温度值,并将温度信号送至调节器MC01。
冬季MC01的输出控制蒸汽加湿调节阀MV,当室内湿度低于设定值时,MV开大加湿,反之则关小;夏季则通过转换开关使MC01处于夏季运行状态,控制冷水阀TV L来调节湿度。
温、湿度串级调节并执行机构的分程控制温、湿度串级调节并执行机构的分程控制原理见图温度调节:由TMT01,TMT02分别测行回风和送风温度,并通过温度调节器TC01控制冷(热)水调节阀TV L(TV R),调节器TC01以回风温度为主调参数,送风温度为副调参数,用回风温度重调送风温度的给定值。
冬季,如果回风温度低于给定温度值时,热水调节阀TV R开大,提高送风温度,反之,TV R 关小,降低送风温度。
夏季时,若回风温度高于给定值时,冷水阀TV L开大,使送风温度降低;反之,TV L关小,提高送风温度,使室内温度在要求范围内。
湿度调节:利用TMT01、TMT02温、湿度传感器、变送器分别测得回风和送风湿度。
并将湿度信号转换成0~10V·DV信号送至湿度调节器MC01,MC01根据回风温度的变化控制蒸汽加湿调节阀TV S或冷水调节阀TV L以调节送风湿度。
冬季运行时,当回风温度低于给定湿度时,蒸汽加湿阀TV S开大,提高送风湿度;反之,则关小TV S。
当加湿调节阀TV S处于全关状态时,回风湿度仍高于设定值时,MC01输出信号,经信号选择器SS01后(若MC01的信号电压高于TC01的信号电压),控制冷水阀TV L开大进行去湿。
送、回风湿度串级调节和湿度的选择控制温度调节:送风温度传感器TE1和回风温度传感器TE2分别检测空调系统中的送、回风温度,并将送至温度调节器TC01,TC01以回风温度为主参数,送风温度为副参数,用回风温度重调送风温度给定值。
送风温度是在某一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由回风温度进行补偿,TC01温度调节器根据送回风温度按顺序控制热水调节阀TV R、新风阀WV1和冷水调节阀TV L。
电压给定器EG01的功能是设立新风阀的最小开度,EG01和TC01的信号同时送至信号选择器SS01,当EG01的给定电压高于TC01的输出电压时,新风阀由EG01控制在最小开度。
湿度控制:由室内湿度变送器MT01检测室内湿度并转换成0~10·DV信号送至湿度调节器MC01。
MC01根据室内湿度的变化控制蒸汽加湿调节阀MV和冷水阀TV L。
当室内湿度低于定值时,MV开大加湿,反之则MV关小,当MV全关后,室内湿度仍然超过设定值时,MC01输出信号至选择器SS02。
当MC01的输出信号电压高于TC01的输出电压时,则MC01控制冷水阀TV L开大除湿,使室内湿度保持在所要求范围内。
空调自控原理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在空调系统在运行中,都要使用一部分回风,同时为了满足室内人员的卫生条件而又必须采用一定量的新风,因此空调机组常常是对系统中的新、回风混合后进行热、湿处理,然后送入空调房间,进入房间内的经过热、湿处理的空气吸收室内的热、湿负荷后达到室内所要求的空气参数。
对于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是由设置在室内或空调房间的回风管道内的传感器来完成。
因此,变露点空调机组的模拟仪表控制及DDC控制原理见图 2和图 3按新、回风焓值比较控制新风量1. 利用焓差控制新风量为了充分、合理地回收回风中的能量和利用新风中的热能,根据新、回风焓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和回风量的比例,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自然中的能量,以减少人工能量的消耗。
在空调系统中,新风负荷一般占空调冷(热)负荷的相当部分,有时可达到30%~50%,从而在空调系统中的运行中,合理地利用新风中的能量,则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法。
图 4是根据新、回风焓差控制新风量的分区图。
机回风的利用,可按室外空气的变化条件分为五个区。
A区为制冷工况区,此时室外空气焓值大于室内空气的焓值,即室内处空气的焓差△h>0。
因此,在此区域内的空调系统运行中,应采用最小新风运行方式,以减少制冷系统的负荷,但必须使用满足卫生条件的最低新风量。
B区亦为制冷工况区,此时新风焓值小于室内空气的焓值,△h<0。
因此,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可考虑采用最大新风量,以减少制冷负荷。
B区与C区的交界线上,室外新风的焓值等于室内空气的焓值,即△h=0。
因此,在此区域内空调系统运行时,可以直接使用室外空气经净化处理后直接送入室内,而室内的空气则可排至室处。
这样,即可关闭制冷系统。
C区为制冷工况,由于室外空气焓值的进一步降低,因此,此时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可利用一部分新风与一部分回风相混合,即可达到系统的送风状态点,所以此时制冷系统也可以停机,依靠一部分室外的天然冷源来维持系统的运行。
D区,即minOA线以下,此时由于受最小新风量的限制,空调系统进入冬季工况,在运行中需要提供一定量的人工热能,同时采用最小新风方式运行。
E区,该区纯属于冬季运行工况,但有室外新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的焾值,这种情况是很少会出现的,但出现此情况时,则可以尽量地多利用室外的新风。
空调系统中的防火安全控制目前,在使用电加热器的空调系统中,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一般采用两种防护措施。
一是将电加热器的电源串接在送风机的主电源上,与送风机实行联锁控制。
同时在送风机的前后设置压差器,这样可以实现在系统送风机启动运行之前,电贺热器电源将不会接通;一旦系统送风机之前后差压计将会感受送风机之前后压差,当风机前后之压差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压差控制器也会发出指令,使系统中的电加热电源自动断开,以起到保护作用。
二是在靠近电加热器下风侧的送风管道内安装无风断电电装置(其实质为一温度控制器),风机在运行中,置于风管内的双金属温度计测头如果感受到电热器下风侧的送风温度高于某一设定时,将会通过电气系统使电热器电源断开。
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控制原理如图所示,它是由ZK可硅电压调整器,TA-096温度调节器组成的电加热器保护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