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有一定的内心体会,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语境中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理解、体会慈母的深情。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以学生能否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概述课文内容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代表的展示,教师适当追问、补充,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2)通过质疑、小组交流、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并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品读重点,以读悟写1.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学案教案一、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读通读顺文章。

3、跳读文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4、默读文章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的母亲。

5、默读文章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文章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文章,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1、(1~4)想买《青年近卫军》2、(5~33)妈妈给钱买书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1、母亲的爱:⑴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2、我的爱(反衬):⑴行动描写。

⑵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忙碌、慈祥、疲惫、无私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走近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体验当时人民的生活窘困。

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铺垫“一元五角”。

一、导入揭题师:刚才,老师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班里有许多同学拥有一元五角的零用钱,有的同学甚至还更多,看来这一元五角的零花钱在我们同学眼里不算多。

然而,这“一元五角”钱在一位作者眼里却是重重的,因为这包含着他母亲的一切,深藏着无私的母爱。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p97出示课题:慈母情深二、初读感知1、师明确初读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文章读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让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生初读,师巡视。

3、交流初读感受:①纠正读音:脊jǐ 供ɡōnɡ 攥zuàn 龟jūn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③读了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从母亲的角度谈感受:疲劳、忙碌、辛苦、瘦弱……预设:从“我”角度谈感受:不懂事、懂事、感激……预设:也可以从其它角度谈感受:如写作方法、表达手法、词句意思理解三、再读课文,深入品读词句1、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这么多真实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作者,他在向自己的母亲要这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时,用心看到了母亲,用心感受到了母爱。

那么在这一元五角钱的背后,究竟让作者看到了怎样一位母亲呢?出示再读提示: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基于预习,正确认读和理解“震耳欲聋、失魂落魄、龟裂”等词语,通过关键词语填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的理解,借助有感情朗读、借助生活实际和资料补充等方法,初步感受反复的手法,体会慈母情深。

3.借助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尝试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续写“我”的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1.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无私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轻扶重放,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观看影视资料和等教学资源,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精读细品,萃取精华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读”和个性化的“品”,从文本中提炼萃取内容、结构和写法等方面的“精华”,顺利达成通过有效的阅读,积累写作基本元素的目的。

3.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学生主动地将通过阅读文本萃取出的写作“精华”运用到课堂小练笔的实践中,让“以读促写”目标的落实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孵化器”。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缝纫机音频)教学流程设计:一、融情入境,迁移共情,影视文本引共鸣1.播放热播剧《人世间》片段,学生感受剧中塑造的母亲形象。

2.走进作者。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笔下同名小说《人世间》,他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通过文字再来认识一下梁晓声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板书课题《慈母情深》,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世间》片段,引出作者梁晓声,进而将影视和本课中的“母亲”巧妙联系在一起,自然地将学生带入那个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年代,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后续理解课文内容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二、厘清脉络,整体把握,延展资料知文意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文中的词语。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等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二、研读文本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2、小组合作:文中哪些地方使作者的鼻子一酸?交流感受。

3、小组交流
交流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交流二: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交流三: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交流四: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交流五: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交流六: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交流七:母亲说完,立刻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一、拓展延伸
小练笔: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4 编制:窦汝梅李金刚审核:审批:时间:2013-11-8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18.《慈母情深》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标明段落序号,圈点勾画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进行识记理解。

2、通过自读自悟,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

3、认真完成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

【知识链接】《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史诗。

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预习案【字词练习】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规范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预习初体验】认真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探究案探究一: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提示:可从动作、语言、外貌三方面考虑)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探究二: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拓展延伸】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体现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50字)训练案1、读拼音,写词语。

shīhūn luòpòdān wùzhânɡqián ɡuàn tóu( ) ( ) ( ) ( )zhânɡěr yùlónɡzào shēnɡpíbâi còu zú(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慈母情深》 导学案

《慈母情深》 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魄、抑”等 7 个生字,会写“辞、抑”等 15 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 20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辛劳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理解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2、学习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三、知识链接梁晓声,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连续()广播()脊背()龟裂()数落()2、再读课文,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魂落魄:怂恿:压抑:颓败:噪声:3、默读课文,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向母亲要钱买《青年近卫军》,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我”看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母亲的辛苦,“我”鼻子一酸,用母亲给的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但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五、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一系列的“立刻”中,我体会到母亲工作的________,感受到母亲的________。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放在了每句话的后面,突出了母亲的________,表达了“我”对母亲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学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能借助词典,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前预习]
1.常规预习:
【读】1.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拼读至熟练;2.把课文读熟。

【写】1.读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给生字注音、标出偏旁部首,再给每个生字组词;2.练习书写《生字书写本》上的生字。

【注】1.在课文中注出生词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问题,补充在课后问题或相关语句旁边。

(建议:以上三项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共同完成,或个人独立完成后学习小组组长组织互查。


【查】搜集有关母爱的诗句、名言。

(摘抄或打印出来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预习自测:
① 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当。

② 《语文学习指导丛书》p34—第一、二题。

③ 摘录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各一句,要完整、准确。

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思考]
1.★“我”的家境如何?母亲是怎样工作的?母亲拿钱给我买书时态度如何?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分别用“____”、“ ”和“ ”画出,读一读,体会母亲的情感。

2.★“我”对母亲的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3.试着解决学习小组成员在自学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精练反馈]
1.★《语文学习指导丛书》p34——第三、四题。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先讲“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母亲
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最后,讲“我”终于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了____________的母亲不顾同事的_______,
_____________地给钱让“我”______________的事,赞美了母亲的______与
______,表达了我对母亲的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摘抄或默写有关母爱的一句名言或一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拓展延伸]
阅读《纸船——寄母亲》,想一想,举例子说一说你的妈妈是如何疼爱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