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有一定的内心体会,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语境中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理解、体会慈母的深情。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以学生能否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概述课文内容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代表的展示,教师适当追问、补充,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2)通过质疑、小组交流、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并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品读重点,以读悟写1.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6 慈母情深梁晓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较好把握课文内容。

3. 概括母亲形象及品质,理解慈母的深情及“我”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4.学习抓住典型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的方法。

5.学生通过学习本文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母亲对自己的深情。

【导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作者简介梁晓声 (1949—)原名梁绍生,哈尔滨人,祖籍山东荣成。

著名作家、编剧。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曾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历任农工,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

下乡时期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等,并发表大量散文、杂文、随笔及电影、电视剧剧本,至今累计1000余万字。

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短篇小说《父亲》分获1984年全国中短篇小说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祈祷()jié()ào( )不驯怂()恿()()疮褐()色虎视眈眈()疲惫()攥()紧3.根据意思写成语。

性情倔强不驯服。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二、整体感知1.本文写哪两件事来刻画慈母形象的?2.试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作者是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形象的?4.作者描写母亲艰辛工作的场景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什么作用?【中考链接】(2012年天津中考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寖泡在盏中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忙碌、慈祥、疲惫、无私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走近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体验当时人民的生活窘困。

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铺垫“一元五角”。

一、导入揭题师:刚才,老师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班里有许多同学拥有一元五角的零用钱,有的同学甚至还更多,看来这一元五角的零花钱在我们同学眼里不算多。

然而,这“一元五角”钱在一位作者眼里却是重重的,因为这包含着他母亲的一切,深藏着无私的母爱。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p97出示课题:慈母情深二、初读感知1、师明确初读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文章读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让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生初读,师巡视。

3、交流初读感受:①纠正读音:脊jǐ 供ɡōnɡ 攥zuàn 龟jūn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③读了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从母亲的角度谈感受:疲劳、忙碌、辛苦、瘦弱……预设:从“我”角度谈感受:不懂事、懂事、感激……预设:也可以从其它角度谈感受:如写作方法、表达手法、词句意思理解三、再读课文,深入品读词句1、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这么多真实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作者,他在向自己的母亲要这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时,用心看到了母亲,用心感受到了母爱。

那么在这一元五角钱的背后,究竟让作者看到了怎样一位母亲呢?出示再读提示: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基于预习,正确认读和理解“震耳欲聋、失魂落魄、龟裂”等词语,通过关键词语填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的理解,借助有感情朗读、借助生活实际和资料补充等方法,初步感受反复的手法,体会慈母情深。

3.借助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尝试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续写“我”的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1.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无私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轻扶重放,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观看影视资料和等教学资源,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精读细品,萃取精华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读”和个性化的“品”,从文本中提炼萃取内容、结构和写法等方面的“精华”,顺利达成通过有效的阅读,积累写作基本元素的目的。

3.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学生主动地将通过阅读文本萃取出的写作“精华”运用到课堂小练笔的实践中,让“以读促写”目标的落实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孵化器”。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缝纫机音频)教学流程设计:一、融情入境,迁移共情,影视文本引共鸣1.播放热播剧《人世间》片段,学生感受剧中塑造的母亲形象。

2.走进作者。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笔下同名小说《人世间》,他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通过文字再来认识一下梁晓声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板书课题《慈母情深》,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世间》片段,引出作者梁晓声,进而将影视和本课中的“母亲”巧妙联系在一起,自然地将学生带入那个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年代,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后续理解课文内容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二、厘清脉络,整体把握,延展资料知文意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慈母情深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感恩父母、关爱家庭的重要性。

3. 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慈母情深a. 定义:慈母情深是形容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和关怀。

b. 例子:母亲为孩子付出的种种行动和付出。

c. 重要性:慈母情深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 慈母与家庭的关系a.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的港湾。

b. 慈母在家庭中的作用:母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她们的付出和关怀让家庭更加温暖和谐。

3. 孝敬慈母、感恩父母之道a. 孝敬慈母的意义:孝敬慈母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生的基本道义。

b. 行动起来: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来表达对慈母的感激和爱戴。

- 尊敬父母的话语和行为。

- 主动帮助父母的家务劳动。

- 给父母送上温暖的问候和关爱。

4. 慈母的教育方式及其秘诀a. 理解孩子的需求:母亲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状况。

b. 以身作则:母亲应该做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的行为。

c. 细心的关怀:慈母以温柔和耐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三、导学要点1. 慈母情深是形容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和关怀,它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2.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母亲在家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3. 孝敬慈母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来表达感恩之情。

4. 慈母的教育方式包括理解孩子的需求、以身作则和细心的关怀。

四、导学提问1. 你认为慈母情深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为什么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3.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4. 你认为慈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五、导学延伸1. 参观或采访一位慈母,了解她的教育经验和观点。

2. 创作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观看一部关于慈母情深的电影或记录片,分享你的观后感。

总结:慈母情深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4 编制:窦汝梅李金刚审核:审批:时间:2013-11-8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18.《慈母情深》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标明段落序号,圈点勾画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进行识记理解。

2、通过自读自悟,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

3、认真完成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

【知识链接】《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史诗。

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预习案【字词练习】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规范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预习初体验】认真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探究案探究一: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提示:可从动作、语言、外貌三方面考虑)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探究二: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拓展延伸】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体现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50字)训练案1、读拼音,写词语。

shīhūn luòpòdān wùzhânɡqián ɡuàn tóu( ) ( ) ( ) ( )zhânɡěr yùlónɡzào shēnɡpíbâi còu zú(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本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因此,本解决方案注重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中一方面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到图书馆借小说《青年近卫军》,准备作者简介及古诗《游子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搜集课文背景及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1.导入:(教师高举《青年近卫军》一书)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小时候非常想得到的一本小说。

这本书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他的回忆,聆听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慈母情深)2.介绍作者:梁晓声,当代现实主义作家,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年轮》。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设计意图:从课文中所涉及的实物入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能更直接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考查生字认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慈母情深》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链接:
梁晓声(1949—)小说家。

山东荣城人。

1968年去北大荒劳动。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慈母情深》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实施建议: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理解不懂的词语。

2.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品质和“我”对母亲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定要认真做,课上展示给予加分哟!)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想办法解决。

2、我想把下面词语读一读,再说说它们的意思: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忙碌
3、文中有许多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我想选择几句喜欢的摘抄下来。

(1)
(2)
(3)
4、摘抄课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
我觉得这个句子中作者是这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5、我觉得这些段落写的特别好,要把它背下来。

6、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慈母情深》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突出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达出了作
者对母亲深深的__________和无比的__________。

盘点收获
1、我搜集了一些有关母爱的诗句、赞美母爱的名言,想与大家分享。

2、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进行盘点,将你的收获写下来:
达标检测
1、我会补充词语或短语
失魂()()耳欲()()的脊背
()的眼睛()的毛票()的手指
2、我会读课文句子,回答问题。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个句子说明母亲很___________。

(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发现母亲瘦小是因为;“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具体体现在。

3、妙笔生花。

回忆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能把这件事写下来,写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