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电容使用和选择
去耦电容、旁路电容、滤波电容的选择和区别

区别去耦电容去除在期间切换时从⾼高配到配电⽹网中的RF能量量储能作⽤用,供局部化的直流电源,减少跨板浪涌电流在VCC 引脚通常并联⼀一个去耦电容,电容同交隔直将交流分量量从这个电容接地有源器器件在开关时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江燕电源线传播,去耦电容就是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给有源器器件,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并且能将噪声引导到地。
如果主要是为了了增加电源和地的交流耦合,减少交流信号对电源的影响,就可以称为去耦电容;旁路路电容从元件或电缆中转移出不不想要的共模 RF 能量量。
这主要是通过产⽣生 AC 旁路路消除⽆无意的能量量进⼊入敏敏感的部分,另外还可以提供基带滤波功能(带宽受限)。
在电路路中,如果电容起的主要作⽤用是给交流信号提供低阻抗的通路路,就称为旁路路电容;电⼦子电路路中,去耦电容和旁路路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电容所处的位置不不同,称呼就不不⼀一样了了。
对于同⼀一个电路路来说,旁路路(bypass)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 (decoupling)电容也称退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
滤波电容选择经过整流桥以后的是脉动直流,波动⽅方位很⼤大,后⾯面⼀一般⽤用⼤大⼩小两个电容⼤大电容⽤用来稳定输出,因为电容两端电压不不能突变,可以使输出平滑,⼩小电容⽤用来滤除⾼高频⼲干扰,使输出电压纯净,电容越⼩小,谐振频率越⾼高,可滤除的⼲干扰频率越⾼高容量量的选择⼤大电容,负载越重,吸收电流的能⼒力力越强,这个⼤大电容的容量量就要越⼤大⼩小电容,凭经验,⼀一般104 即可1、电容对地滤波,需要⼀一个较⼩小的电容并联对地,对⾼高频信号提供了了⼀一个对地通路路。
2、电源滤波中电容对地脚要尽可能靠近地。
3、理理论上说电源滤波⽤用电容越⼤大越好,⼀一般⼤大电容滤低频波,⼩小电容滤⾼高频波。
4、可靠的做法是将⼀一⼤大⼀一⼩小两个电容并联,⼀一般要求相差两个数量量级以上,以获得更更⼤大的滤波频段.滤波电容电源和地直接连接去耦电容1.为本集成电路路蓄能电容2.滤除该期间产⽣生的⾼高频噪声,切断其通过供电回路路进⾏行行传播的通路路3.防⽌止电源携带的噪声对电路路构成⼲干扰滤波电容的选⽤用原则在电源设计中,滤波电容的选取原则是: C≥2.5T/R其中: C 为滤波电容,单位为UF; T 为频率, 单位为Hz,R 为负载电阻,单位为Ω当然,这只是⼀一般的选⽤用原则,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条件(空间和成本)允许,都选取C≥5T/R.PCB制版电容的选择⼀一般的10PF 左右的电容⽤用来滤除⾼高频的⼲干扰信号,0.1UF 左右的⽤用来滤除低频的纹波⼲干扰,还可以起到稳压的作⽤用。
lmv321旁路电容

lmv321旁路电容
摘要:
1.LMV321 简介
2.LMV321 的旁路电容
3.旁路电容的选择与影响
4.结论
正文:
LMV321 是一种低噪声、低失真的运算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模拟电路设计中。
在LMV321 的电路设计中,旁路电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LMV321 的旁路电容主要是为了提供电流补偿,以保证运算放大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旁路电容的作用是将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分离,防止交流信号影响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同时,旁路电容也能为运算放大器提供能量,保证运算放大器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旁路电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电路的工作频率和输入信号的幅度。
一般来说,旁路电容的容值应越大越好,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但是,如果旁路电容的容值过大,会导致输入信号的幅度降低,影响电路的性能。
因此,旁路电容的选择需要根据电路的具体情况进行。
旁路电容对电路的性能影响较大。
如果旁路电容的质量不好,会导致电路的噪声增大,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应选择质量好的旁路电容。
总的来说,LMV321 的旁路电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选择和质量
对电路的性能影响较大。
共射放大电路旁路电容的作用

共射放大电路旁路电容的作用1.引言1.1 概述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放大电路拓扑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音频放大、射频放大等。
在共射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旁路电容通过连接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的并联电路,可以起到多种作用。
首先,旁路电容可以提高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增益。
由于共射放大电路存在输入电容,导致低频信号放大时出现通频增益下降的情况。
而通过在输入电阻与输入电容之间串联一个旁路电容,可以形成一个带通滤波器,可以让低频信号在这个频段内得到放大,从而提高低频增益。
其次,旁路电容还可以提高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在高频信号输入时,输入电容对高频信号的阻抗较小,容易形成短路,导致信号波通过输入电容而不再进入晶体管管子中。
而通过在输入电阻与输入电容之间并联一个旁路电容,可以形成一个高频分流通路,使得高频信号可以选择性地通过旁路电容而不经过输入电容,从而增强高频信号的放大。
此外,旁路电容还能够稳定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它可以提高共射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使其对温度变化和晶体管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减小。
在实际电路中,晶体管的参数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而旁路电容的引入可以通过消除这些参数变化对电路增益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旁路电容在共射放大电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低频增益、改善高频响应并增强电路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共射放大电路时,合理选择旁路电容的数值和位置,对于获得理想的电路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探讨共射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的作用。
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旁路电容在共射放大电路中的作用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阐述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输入和输出特性,以及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的应用情况。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旁路电容的作用,这是一种常见的在共射放大电路中应用的电容元件。
旁路电容使用和选择

简介旁路电容常见于电子设备的每个工作部分。
大多数工程师都知道要对系统、电路甚至每个芯片进行旁路。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旁路电容是根据过往的设计经验而没有针对具体电路进行优化。
本应用指南旨在对看似简单的旁路电容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在分析为什么要使用旁路电容之后,我们会介绍有关电容基础知识、等效电路、电介质所用材料和电容类型。
接下来对旁路电容的主要功能和使用场合进行区分。
与仅工作在高频的电路不同,会产生大尖峰电流的电路有不同的旁路需求。
另外还会讨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运用多个旁路电容以及电路板布局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给出了四个具体的示例。
这四个例子涉及了高、低电流和高、低频率。
为什么要使用旁路电容非常常见(和相当令人痛心)的是用面包板搭建一个理想配置电路时,经常会遇到电路运行不稳定或者根本就不能运行的情况(见图1)。
来自电源、内部IC 电路或邻近IC 的噪声可能被耦合进电路。
连接导线和电路连接起到了天线的作用而电源电压产生变化,电流随之不稳定。
图2所示为通过示波器所观察到的电源引脚上的信号波形。
图2. 示波器所观察到的同相放大器直流电源引脚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直流电压附近有很多高频噪音(约10mV P-P ) 。
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幅度超出50mVr 的周期性电压脉冲。
因假定电源为稳定值(恒定为直流电压),那么任何干扰都将被直接耦合到电路并可能因此导致电路不稳定。
电源的第一道抗噪防线是旁路电容。
通过储存电荷抑制电压降并在有电压尖峰产生时放电,旁路电容消除了电源电压的波动。
旁路电容为电源建立了一个对地低阻抗通道,在很宽频率范围内都可具有上述抗噪功能。
要选择最合适的旁路电容,我们要先回答四个问题: 1、需要多大容值的旁路电容2、如何放置旁路电容以使其产生最大功效3、要使我们所设计的电路/系统要工作在最佳状态, 应选择何种类型的旁路电容?4、隐含的第四个问题----所用旁路电容采用什么样的封装最合适?(这取决于电容大小、电路板空间以及所选电容的类型。
pwm控制器的旁路电容

pwm控制器的旁路电容
PWM控制器的旁路电容主要用于吸收PWM控制器产生的谐波电流,从而降低电磁干扰(EMI)。
同时,旁路电容还可以减小电源内阻,平滑电流,减少电压波动和噪声。
旁路电容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容值、耐压值和温度稳定性等。
一般来说,电容值越大,能够提供的电流就越大,因此可以更好地吸收谐波电流。
但是,电容值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启动时浪涌电流过大。
此外,旁路电容的耐压值也需要考虑。
由于PWM控制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可能会超过电源电压的幅值,因此旁路电容的耐压值应该大于或等于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最后,旁路电容的温度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旁路电容通常安装在靠近散热器的位置,因此需要承受较高的温度。
因此,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电容可以保证其性能的可靠性。
总之,选择合适的旁路电容可以有效地降低PWM控制器的电磁干扰和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在胆机电路中电容器的选用经验

实用影音技术发烧沙龙电容器的选用经验在胆机电路中□安石如何应用好每一只电容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在胆机电路中,它们对声音有着不同的表现。
如何选好用好,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旁路电容在放大电路中,阴极电阻Rk的两端都并联有一个旁路电容Ck。
在胆机电路中如何选择Ck,应给予必要的重视,Ck的优劣很容易在声音中反映出来。
从容量上看一般在100μF ̄470μF/64V之间,容量过大会导致低音太肥,容量过小不能建立合适的负栅极电压;从电容的材质上看,大多数厂家均采用金属化薄膜电容,而一些高档机则采用油浸电容。
采用油浸电容,音质上更显细腻通透、传神和有一定的延伸度,尤其是高频段的声音厚度令人惊讶。
瑞典RIAF轴向引脚电容,用于胆机搭棚焊接非常方便,其特性为:沉稳厚润、乐味浓郁,是摩机的好材料(见图1)。
二、滤波电容一般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或油浸电容,为了滤除直流电源中的高频交流杂波,还并联一只耐压高的小电容。
1.国产铝壳电解电容有和平、天和、无锡等诸多牌子,型号有CDZ-BO、CD-图1瑞典RIAF图2国产天和图3德国ROE图4美国SPRAGUE图5国产油浸电容图6国产耦合电容专题512006年第4期实用影音技术1-CO、CD-3、CD-15,应用广泛,称得上是物美价廉,音色圆润、乐声柔和,情感丰富。
从使用经验来看,这几种电解电容的性能相近,只是容量和负极接线情况不同(见图2)。
2.德国ROE电解电容过去与SPRAGUE电容齐名,是一种高档电容,特别是欧洲的音响器材,使用ROE电容的频率比较高。
早期的Krell后级功放主滤波电容为SPRAGUE,推动级电路则采用ROE电容,二者相互搭配有非常好的效果。
ROE电容大部分是金黄色外皮封装,让人联想起泛着黄金光泽的音质与音色,音乐的表现别具一格,碧玉无瑕,开机就能让你眼前一亮;音乐细节更多、更清晰、更艳丽,完全可以用雍容华贵来形容,是一款用来摩机的上品(见图3)。
滤波电容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的作用和选择

滤波电容百科名片储能电容的安装数字电路的电源线与回流线(地线)之间总要连接很多的电容器通常称为滤波电容。
目录简介选择作用编辑本段简介一般情况下,电解电容的作用是过滤掉电流中的低频信号,但即使是低频信号,其频率也分为了好几个数量级。
因此为了适合在不同频率下使用,电解电容也分为高频电容和低频电容(这里的高频是相对而言n-35g的主滤波电容)。
低频滤波电容主要用于是电滤波或变压器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与市电一致为50Hz;而高频滤波电容主要工作在开关电源整流后的滤波,其工作频率为几千Hz到几万Hz。
当我们将低频滤波电容用于高频电路时,由于低频滤波电容高频特性不好,它在高频充放电时内阻较大,等效电感较高。
因此在使用中会因电解液的频繁极化而产生较大的热量。
而较高的温度将使电容内部的电解液气化,电容内压力升高,最终导致电容的鼓包和爆裂。
编辑本段选择滤波电容在开关电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选择滤波电容,尤其是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则是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50赫兹工频电路中使用的普通电解电容器,其脉动电压频率仅为100赫兹,充放电时间是毫秒数量级。
为获得更小的脉动系数,所需的电容量高达数十万微法,因此普通低频铝电解电容器的目标是以提高电容量为主,电容器的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以及漏电流是鉴别其优劣的主要参数。
而开关电源中的输出滤波电解电容器,其锯齿波电压频率高达数万赫兹,甚至是数十兆赫兹。
这时电容量并不是其主要指标,衡量高频铝电解电容优劣的标准是“阻抗- 频率”特性。
要求在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内要有较低的等效阻抗,同时对于半导体器件工作时产生的高频尖峰信号具有良好的滤波作用。
普通的低频电解电容器在万赫兹左右便开始呈现感性,无法满足开关电源的使用要求。
而开关电源专用的高频铝电解电容器有四个端子,正极铝片的两端分别引出作为电容器的正极,负极铝片的两端也分别引出作为负极。
电流从四端电容的一个正端流入,经过电容内部,再从另一个正端流向负载;从负载返回的电流也从电容的一个负端流入,再从另一个负端流向电源负端。
选用电容一般原则

电容从电路来说,总就是存在驱动得源与被驱动得负载。
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得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得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得电流就会吸收很大得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得电感,电阻(特别就是芯片管脚上得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得正常工作。
这就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就是起到一个电池得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得变化,避免相互间得耦合干扰。
旁路电容实际也就是去藕合得,只就是旁路电容一般就是指高频旁路,也就就是给高频得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就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就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得变化大小来确定。
ﻫ旁路就是把输入信号中得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就是把输出信号得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
这应该就是她们得本质区别。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与地之间得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就是本集成电路得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得高频噪声。
数字电路中典型得去耦电容值就是0。
1μF。
这个电容得分布电感得典型值就是5μH。
0.1μF得去耦电容有5μH得分布电感,它得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就是说,对于10 MHz以下得噪声有较好得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得噪声几乎不起作用。
1μF、10μF得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得效果要好一些、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
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就是两层薄膜卷起来得,这种卷起来得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
去耦电容得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
1μF,100MHz取0.01μF。
分布电容就是指由非形态电容形成得一种分布参数。
一般就是指在印制板或其她形态得电路形式,在线与线之间、印制板得上下层之间形成得电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旁路电容常见于电子设备的每个工作部分。
大多数工程师都知道要对系统、电路甚至每个芯片进行旁路。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旁路电容是根据过往的设计经验而没有针对具体电路进行优化。
本应用指南旨在对看似简单的旁路电容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在分析为什么要使用旁路电容之后,我们会介绍有关电容基础知识、等效电路、电介质所用材料和电容类型。
接下来对旁路电容的主要功能和使用场合进行区分。
与仅工作在高频的电路不同,会产生大尖峰电流的电路有不同的旁路需求。
另外还会讨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运用多个旁路电容以及电路板布局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给出了四个具体的示例。
这四个例子涉及了高、低电流和高、低频率。
为什么要使用旁路电容非常常见(和相当令人痛心)的是用面包板搭建一个理想配置电路时,经常会遇到电路运行不稳定或者根本就不能运行的情况(见图1)。
来自电源、内部IC 电路或邻近IC 的噪声可能被耦合进电路。
连接导线和电路连接起到了天线的作用而电源电压产生变化,电流随之不稳定。
图2所示为通过示波器所观察到的电源引脚上的信号波形。
图2. 示波器所观察到的同相放大器直流电源引脚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直流电压附近有很多高频噪音(约10mV P-P ) 。
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幅度超出50mVr 的周期性电压脉冲。
因假定电源为稳定值(恒定为直流电压),那么任何干扰都将被直接耦合到电路并可能因此导致电路不稳定。
电源的第一道抗噪防线是旁路电容。
通过储存电荷抑制电压降并在有电压尖峰产生时放电,旁路电容消除了电源电压的波动。
旁路电容为电源建立了一个对地低阻抗通道,在很宽频率范围内都可具有上述抗噪功能。
要选择最合适的旁路电容,我们要先回答四个问题: 1、需要多大容值的旁路电容2、如何放置旁路电容以使其产生最大功效3、要使我们所设计的电路/系统要工作在最佳状态, 应选择何种类型的旁路电容?4、隐含的第四个问题----所用旁路电容采用什么样的封装最合适?(这取决于电容大小、电路板空间以及所选电容的类型。
)其中第二个问题最容易回答,旁边电容应尽可能靠近每个芯片电源引脚来放置。
距离电源引脚越远就等同于增加串联电感,这样会降低旁路电容的自谐振频率(使有效带宽降低)。
图1. 同相放大器实验电路板(A V =2)1注:这类器件对静电放电比较敏感;请遵守正确的IC 操作规程。
1-888-INTERSIL 或1-888-468-3774|Intersil (和设计)是Intersil Americas Inc 的注册商标。
版权 © Intersil Americas Inc . 2008,本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文中提到的所有其它商标均归其持有者个人所有。
应用指南 1325图3. 带旁路电容的同相放大器之实验电路板图 4. 图3中所示为同相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
上图为没有配置旁路电容的电路输出波形、下图配置有旁路电容的电路输出波形旁路电容对稳定同相放大器输出信号的效果如图4所示。
要对旁路电容的的布局和布线做进一步的改进将涉及到印制电路板设计的讨论---下一个我们将做深入探讨的话题。
另外三个问题(选择电容容值、类型和封装)是本次讨论的重点。
我们首先回顾有关电容的基础知识再地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讨论.电容基础知识对电容的经典定义是:电容由两导电极板间加电介材料组成。
随着电荷在极板上堆积,形成穿越介电材料的电场。
在两极板间形成一定电势差所需要的电荷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单位为法拉。
电容也可利用图5中的公式1,由极板的几何尺寸和电介质的品质参数求得。
电容容值随着极板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因为极板面积越大就可以储存更多的电荷)。
极板间的距离表片征了极板上电荷的相互吸引程度。
若增加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相互作用减弱,电容容值也随之下降。
图5中的公式2也反应了这一层关系。
最后一个基本公式涉及到电流。
电流被定义为电荷的移动(图5,公式3)。
因此,只有当电压(极板间的电势差)发生变化时,才会有电荷的移动。
也就是说,如果电压恒定不变,那么形成电压的电荷肯定也没有变化;因此也不会有电流产生。
总之,电容的容量与其储存电荷的能力直接相关。
电容容值的第二个决定性因素是介电材料的品质。
电介质介电物质指是位于形成电容器的两导电极板间的材料。
介电材料具有高阻抗并且不允许有明显的电流从一个极板流向另一个极板。
用做电介质的不同材料,其温度稳定性、击穿电压和损耗系数也不同。
表1中给出了常见的介电材料及其介电常数(ε),ε与电容的容值直接相关,见图5中的公式1。
应用指南 1325图5 等效电路模型 表 1.介电材料及其介电常数在了解电容器的结构之后,接下来创建一个用于仿真的等效电路模型。
电容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6所示。
等效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为电容,与之并联的漏电阻代表了介电材料所导致的损耗。
与这组并联电容和电阻串联的是另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
这两个值(ESR 和ESL )代表了全部电容结构与DC 和频率相关的损耗、连接至印制电路板的焊点和将电容器至集成电路和电源的走线所产生的损耗。
再次强调,电容器类型和结构将表征这些寄生元器件的值。
图 6. 等效电路模型及元器件描述I =DQ DTC (法拉) =(1)ε AD(公式1)))电介质定义式:介电常数极板面积板间距离应用指南 1325表2. 常见电容器及比较前面提到过,电容器所用材料和结构将决定其特性,如寄生参数、温度稳定性、最大电压、线性、成本和尺寸。
表2对最常见的表面贴着封装电容器进行了总结。
价格便宜、容值范围宽、性能稳定可靠的陶瓷电容是最常见的一类电容。
钽电容、Oscan以及铝电解电容都是有极性电容,特别适合作为旁路电容。
钽电容适用于低电压系统。
铝电解电容被低频到中频系统广泛采用,但不适合开关电路(这种电容的电荷保持性能太好了,不适合周期快速的生产测试)。
Oscan是一种特殊的电容,它的寄生参数小、频率范围宽、温度范围广、品质最好,价钱也最高。
如果你有足够预算,这种电容可为任何电路提供高品质的旁路们主要用于滤波器设计而不是旁路。
由于陶瓷电容被最广泛地作为旁路电容,讨论一下如何进行选购将是很有必要的。
和所期望的那样,陶瓷电容具有宽范围的容值和各种封装。
对其各种参数做进一步选择,才能确定电容器的最终价格。
见表3的示例。
在最新的材料清单中,电容被标志为‘X7R’。
这里,X和7标志着最宽的温度范围。
最后一个字母R代表电容在整个温度范围上的容差。
该例中,电容在整个温度范围上的变化量仅为15%。
使用温度范围宽和严格的容差意味着该电容器的价格也很高。
表3.陶瓷片电容选项的分类选择旁路电容的封装在电介质材料、电介质品质、温度范围、可接受漏电流和电压范围都满足要求后,最后就剩下选择封装尺寸了。
通常,封装尺寸的选择依据是:‘上次用的是什么’,或者是否足够大到适合手工焊接(如果是原型设计)。
需要记住的是,等效电路会随不同的封装类型而改变。
其中主要的是等效串联电感(ESL)。
很显然,只要电容结构保持不变,其电容值也会保持不变。
若同一电容采用多种不同封装类型,那么极板间的连接和外层封装间的连接必定改变。
这会带来额外的串联电阻和电感。
封装越小,串联寄生参数就越小。
为了证实这一趋势,请参见表4。
正如所预期的,等效串联电感将随着封装尺寸的减小而不断缩减。
特别注意图7中的1206和0612例子。
尽管他们的占位面积相同,1206的焊接点在两端,而0612的焊接点在两个长边。
这只是方向上的简单变化,却使封装的内部连接小了许多。
令人欣喜的是,ESL降低了95%。
在高频宽电路中,串联电感值决定了旁路电路为电源接脚提供低阻抗的能力上限。
有关这点将在下节中进一步介绍。
确定旁路电容容值通常旁路电容的值都是依惯例或典型值来选取的。
例如,常用的容值是1μF和0.1μF。
简单的说,将大电容作为低频和大电流电路的旁路,而小电容作为高频旁路。
采用多个电容源于与实际电容相关的寄生参数。
图8为一个实际电容的阻抗特性。
表 4. 表面贴着封装和其等效串联电感封装ESL (pH)020140004025500603700080580012061250061263图7.1206和0612两种表面黏着封装例子坐标轴上没有具体数据,其数值可以透过缩放适合任何电容。
曲线的左半部份代表传统(和理想的)电容响应:电容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特性,这样旁路电容为电源线上的交流信号提供了一个低阻抗回路(等效短路)。
左边曲线的负斜率为常数,但其横向位置取决于电容的大小。
例如,当电容增大时,曲线的左半部份将向低频方向(向坐标轴左侧)移动。
电容封装中的任何电感都将引起正斜率,如图中的右半部份所示。
在这一频率范围内,电感先被抵销,然后又主导电容的低阻抗。
由于阻抗与旁路电容的大小和构造有关,频率响应也因此与这些因素有关。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仔细阅读数据手册,确保可以选购到合适的旁路电容封装,这种封装应能在你所设计系统的工作频率下提供低阻抗性能。
请记住,表4所列的ESL范围为几百pH。
只有当系统频率大于100MHz时对阻抗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
图8 实际电容(非理想状态)的阻抗图10 三个电容的阻抗,采用相同的表面贴着封装高频宽系统的旁路在一些宽频系统中,只用单电容旁路是不够的。
因为有多个频率耦合到电源线路,旁路网路必须为很宽范围的频率提供低阻抗。
由于阻抗曲线的斜率具有实体限制,既有负的也有正的,故需要并联多个电容。
当然,在为每个电容选择封装类型时必须谨慎。
通常BOM 表中会规定所有的无源元器件都要选用相同的尺寸,如都用0805电容。
图10为三只电容并联后的阻抗与频率关系。
由于每只电容采用相同的封装,故它们的高频响应相同。
实际上,这就抵消了更小电容的采用!相反,封装尺寸应该随同电容值一起微缩,见图5。
当然,上述细节意味着必须对旁路电容的布局予以密切关注。
任何走线长度的增加都将导致旁路通道的阻抗增加。
每条走线都使得电感增加,走线越长,旁路通道的有用频率就越低(相当于将图8中的曲线左移)。
因此,旁路电容必须尽可能地靠近电源接脚。
电容的另一端需要通过过孔或者宽地线连接到地,以保持低阻抗。
图9采用不同表面贴着封装的实际电容(非理想状态)的阻抗图11 三个电容的阻抗,不同表面贴着封装应用指南 1325旁边电容应用示例我们已经对设计最佳旁路网络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但是,每个具体电路和系统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即使是最好的工程师,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取舍也常常会觉得头痛。
因此,接下我们给出了四个不同的应用实例。
这四个例子被选作低电流/低频、低电流/高频、高电流/低频和高电流/高频系统,如表5所示。
表 5.应用实例中旁路电容的选择再有,为了消除高频耦合,晶振(X1)应尽可能靠近器件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