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一 美苏争锋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

表现4.古巴导弹危机
2.局部热战: 表现①朝鲜战争
表现②越南战争
美国投下800万吨炸 药,超过二战各战场投 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 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 重,战争历时十几年, 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 美元。
3.影响: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起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D项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项马 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A项是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答案:C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2.“冷战”对峙的形成过程:
(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
(1(924)6政年治) 上对抗:
美国: 提出“杜鲁门主
苏联: 成立“共产
义”(1947年、内容、特点两.)极对峙(党冷和工战人)党情报局”
(3)经济上封锁:材料 格局最终形成
美国: 推行“马歇尔计划”
苏联:成立经济
(内容、目的、作用、实质)
互助委员会
(4)军事上扼制:
美国: 建立“北约”组
苏联:建立 “华约”组

(主要国家、性质织、影响)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①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1.全面冷战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解析:二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旨 在控制和扶植西欧,对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这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共2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 第一课 美苏争锋(共23张PPT)
展示组 4、7组B1 6、8组B1 5组B2 问题 第一题 第二组 第三题 点评组 1组A1 2组A2 3组A1
课堂探究及展示点评
材料一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 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 己国家的利益……
精讲点拨
三、两极格局形成形成(美苏争锋)的影响
1、消极影响 (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 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联邦 德国和民主德国,直到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②朝鲜分裂:195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 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① 1950—1953年朝鲜战争 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③1961—1973年越南战争
(1)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答案: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 原因: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 的宣言书。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 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独占鳌头
精讲点拨
背景: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
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 杜鲁门
“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度推行到他的军 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 —— 斯大林
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
国家力量
精讲点拨 二、美苏争锋的表现
1、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表现
美国政策 政治 苏联对策 1947 年 3 月,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7 年 9 月,成立“共产党和工 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人党情报局” 1947 年 6 月,马歇尔提出以经济手段 1949 年 1 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 控制西欧,即马歇尔计划。 会 1955年,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 沙条约组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优质课件 (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优质课件 (共21张PPT)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争锋
一Hale Waihona Puke 美苏争锋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1.从盟友到对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是对1945 年-1991年间国 贸出口额占世界 1/3 ;黄金储备量占世 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界3/4; 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 军事方面:战前仅居世界第 16位,战后 1. 历史背景 于1945年初美、英、苏 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垄断了原 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 子弹, 拥有 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 ①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的框架 舰, 1000 多艘其他战舰,56个国家有 (二战后的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 驻军,近500个军事基地 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 另外还控制联合国 ② 美苏实力均衡 雅尔塔会议。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 实力仅次于美国; ④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认 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 为苏联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的障碍 际关系新体制 了第一颗原子弹, ⑤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在反法西 事实上确立了美苏势力范 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 围,美苏两分天下 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 的政治威望
C)
【2010年淮北第二次模拟考试】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兴起一股 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多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 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为二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B.一些大国放弃了战争手段,用温和手段开展外交 C.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 D.合作比对抗更有利于各国利益的实现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

综合下面四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
材料一:德国的分裂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
材料三:侵越战争
材料四:火箭上天、美国登月
三、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消极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在所有这些东欧国家原来都很弱小的共产党,已经 上升到同它们党员人数远不相称的主导的、掌权的地 位,到处争取极权主义的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 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之,除了捷克斯洛伐克, 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
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使余有出席参、 众两院联席会议之必要,美国之外交政策及国 内安全均休戚有关。
1、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美苏为主导)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 盾(根本原因)盟友反目成仇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力图“领导 世界”;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极 力扩张势力。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
(1)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 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 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 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2)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根据实力划分 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
3、具体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反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即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第1课美苏争锋1.右侧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答案:C。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2.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

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

在此,哈里曼( )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答案:C。

根据材料“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地遏制即可达到目的,故选C项。

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施“特洛伊计划”,组织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把‘真理’传到‘铁幕’后面的理论和方法”。

其目的是( )A.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B.加强对西欧盟友的支持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交流D.及时从朝鲜战场中抽身答案:A。

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特洛伊计划”开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的心理宣传攻势,以期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故选A项4.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答案:C。

由“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到“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和“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明对冷战起源的认识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故C项正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5张PPT)

——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 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④遏制了苏联共产主义对西欧的渗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二)积极影响
(一)消极影响:
三、两极格局对国际 关系的影响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总体特点 (1)冷战表现: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①德国分裂: (1949年) ②朝鲜分裂: (1948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大韩民国
“冷战”
是指二战后(1947—199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 对抗。
本课知识结构
一.美苏争锋的历史背景
二.美苏争锋的过程
三.美苏争锋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美苏争锋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在战争期间英美苏三 巨头开会时,丘吉尔 坐在斯大林和罗斯福 中间,他曾诙谐地说 道:“我一边坐的是 饥饿的俄国北极熊, 一边坐的是强悍的北 美野牛,被他们夹在 中间的是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
美苏“冷战”表现
美国为达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具体采取了那些措施? 苏联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请仔细阅读教材第P154---155 页,完成下表。
领域 政治 经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策措施 美国
(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苏联
军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
攻击苏联,主张对苏联的扩张不能妥协,
英美要结成同盟联合反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 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 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 辖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 希腊和土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 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我 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现在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
B(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等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
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
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
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一.美苏争锋 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概念解析
(1)世界政治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 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 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 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 的态势和状况。 (2)冷战:1947—1991,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 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遏制苏联、遏 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 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 形成。 (3)热战:用战争形式遏制社会主义,不是冷战
主要原因是
B(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我希望贵国采取必要措施,以期恢 复时期的常态。” 10.25
“从您的信中,我感到您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 并意识到其严重性,我很珍视这一点” 10.26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 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 和共同的语言——赫鲁晓夫回忆录
古巴导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背景: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9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越战中逃难的儿童
美军赢了战斗,输了战争(1975)
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1炸0%成功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 1957年,苏联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太空。 1958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17卫% 星。 1961年,苏联“东方1号” ,首次环绕地球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3年,苏联进行了首次小型航天飞机试验,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 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 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 主义”。
问题:马歇尔计划的意义?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的冷战策。 (2)异:杜鲁门是冷战政策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主义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 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 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 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 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 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 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 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 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一 、 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形成原因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根本原因)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 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 国。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苏联
对峙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美国
2、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1)美国“冷战”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
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思考: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分别 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
特点?
“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指共产党武装。 “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来自 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 国家内政,在全球扩张。
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 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
制。——丘吉尔
思考: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
指哪些地区?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 包括德国东部地区.
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 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 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 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铁幕”演说-----序幕
杜鲁门主义(政治)
表 现
马歇尔计划(经济)
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
2)苏联反击的措施
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政治)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
华约组织的建立(军事)
读史感悟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 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这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思考: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马歇尔提出 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比较分析杜鲁门与
马歇尔讲话的异同?
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
经济的复兴。
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作用: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 验,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4)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 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二、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总体上:全面“冷战”,局部
“热战”,冷热交织。
1.表现: (1)对德国的争夺 (2)朝鲜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 (4)越南战争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 局势紧张.
(2)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
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铺平了道路。 异同:(1)同:在全球范围内 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2)异:杜鲁门的 讲话具 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是冷战政策 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讲话 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3.特点:
(1)世界两大阵营分明, 美苏在国际事 务中起主导作用.
(2)“冷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