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中国海洋大学导师名录

中国海洋大学导师名录艾庆辉包洋卫董双林勤高峰宫庆礼何峰何艮赫勇胡晓钟令孔锋李吉李方琪李赟梁刘付志英国刘明岩刘马洪钢马甡麦康苗森晶潘克晶潘厚青鲁曲学任素莲绳秀珍存微宋孙世春波小唐田传千远相利田巧王王晗芳王梅陈雁王德慕王昭萍秀海温深邢许恒龙婧于红瑞于海战斌文[1**********]3 112 6667289768 203432 [1**********] 01385 920836101 20382773 8231053 18203122 86023246 9820237238 23230978 023273 720323877 8023602 62803021 820420383qah@iocu.duecn we.iyngabao@_ donslgo@cue.u.dnc qfagoo@uc.de.unc qigln@ivp.isin.aco hmfengeoc@ chege@hy1u892060@y3aoho.ocm.ncxia ozhognh@uouc.du.en ckflaylou@ce.ud.ncljf@iouce.d.cun iqli66ouc@e.udc. sxndlslw@ou.ecudc. yliang@ouc.end.ucnzgliufuo@c.udu.encl m656@1635c.omq _lduyia@nma hg@ocue.ducnma.seh@main.luo.ced.ucn mkiao@uc.du.encj iaomo@u.cdu.ec nkhpnaou@.ced.cun8202963 32803260 22038284 82023223 [1**********]03 28428 02237388 032217 18203237 87232430 82032953 852031278 2831603 280312852 8230158 0823020828 023278 320381189anpql@ocu.du.cenq xueucun@ou.ced.cuns rlne@cnx.szeng@ouhce.udcn. wosng@oc.ueudcn .unsc@socuedu..n cantgqx@uoc.de.cu ncyiatn6@6uoce.du.n cxangliitia@u awnqgiohaa@uwanfgnag42@ouc9e.duc. nawnmeigo@u.ceud.n cchneumay@zpwdnga@ocu.eu.dcn ewnahshen@exi njgigno@uxhluou@.ceduc.nhon gy@ucn.y ruuiai@hmialou..ceud.nc wbhanzo@cued.ucn.张彦娇张美昭文张兵郑小周慧慧东周丽朱华朱明壮葆82039431 28021435 8023287 32831862 080329382 28329709ynjaaoihanzg@.cunz hnga87@ wzuhag@nuo.ecudcn. dzxehngmai@louc..deuc. nzouhhiuhu@iuco.duecn.zho liuouc@.eu.dc zhunbahuaoo@u.cde.cunakf @suocedu..cn。
一级学科___环境科学与工程___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代码083001、083002、083020培养方案负责人高会旺联系电话66782977电子邮件hwgao@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07 年7 月30日一级学科:____环境科学与工程_____________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代码:____08300___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涵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博士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硕士点。
设有环境工程工程硕士点和管理工程硕士点。
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均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五”和“十一五”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
持有国家环境评价甲级证书。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学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本学科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8人(包括外聘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 2人(包括校外博导10人),教授33人(包括外聘12人),副教授16人,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
教学科研人员中81%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人员中70%具有国外留学或访问经历,45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占教师总数的70%,形成了以“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973”课题、国家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负责人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缘结构和年龄合理的学术团队。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本学科点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形成了功能完备的海洋环境现场观测、室内分析测试和数值计算等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
实验室总面积约4000m2。
刘昊中国海洋大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申报一览表

起止时间 2014.01/
工作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职务 讲师
承担工作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近五年来研究生培养情况
年度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已毕业博士生
0
在读博士生
0
考核结果
合格
合格
合格
已毕业硕士生
0
在读硕士生
7
开始时间 2016.12 2017.01 2017.05 2015.05 2016.03 2014.01 2014.09 2017.01 2015.04 2015.12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2017 IEEE 3rd
Drone Detection Based on an International
Audio-Assisted Camera
Conference on
Array
Multimedia Big Data,
BigMM 2017
刘昊
1
0.75
0.75
个人填写
建设
程专项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近五年来发表科研、教学论文情况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2018 IEEE Fourth
A Deep-learning based Multi International
-modality Sensor
Conference o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USV Multimedia Big Data,
BMKY2015BT
03
海保密体系与关键 省部级其它
刘昊
1
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考试常见问题汇总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招生按专业招生,报名考试时不区分研究方向,具体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将在入学后确定,因此考生在报考时没有必要联系导师。博士招生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联系导师。
25、如何消除考前紧张心理?
考研的最后阶段,每一个考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身体的压力。考生可以通过获得充足的睡眠;调节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运动;用音乐来放松等方式尝试克服浮躁心理、调节消极情绪。
二、中国海洋大学2004-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11
1、中国海洋大学2004-2006年复试分数线-------------------------------------------------11
2、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复试分数线--------------------------------------------------------13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28、如何准备复试?
复试是研究生录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又分面试与笔试两方面。面试是导师组正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这往往决定对一个人的取舍。考生在面试前要认真准备,回答问题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对老师提的问题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莫胡编乱造、信口开河。考生面试是真正的水平测试。面试前对本专业一定要有大体了解,最好了然于胸,对国内外相关信息也要知晓。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面试时老师可能会考你一些记忆力与注意力的问题,也许会问你一些无关的话题。看看你的思考与评价能力如何。另外,仪表整洁,仪态大方,表达自如有序,也是应该重视的。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60卷第2期2024年3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 60 No. 2March,2024doi:10.12134/j.dzykt.2024.02.0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刘鑫宇1,董杰2,3,王睿4,5,曾海燕2,3,徐美君2,3,秦升强2,3,于鹏2,3(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3.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山东青岛2661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5.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16)[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
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立体评价全要素协同规划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中图分类号]TU9;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24)02-0348-08Liu Xinyu, Dong Jie, Wang Rui, Zeng Haiyan, Xu Meijun, Qin Shengqiang, Yu Peng.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China[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2024, 60(2): 0348-0355.0 引言1991年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与学号

2013级13010011###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3010022###大气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3020001###计算机信息保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1###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1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2###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23###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20041###海洋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030021###化学(化学化工学院)1303003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化工学院)13040021###地质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40031###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4003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3050002###生命基地班(海洋生命学院)13050011###生物科学(海洋生命学院)13050021###生态学(海洋生命学院)13050031###生物技术(海洋生命学院)130500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命学院)13060011###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306001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学院)13060013###海洋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3060021###水产养殖学(水产学院)13070011###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70021###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70031###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3080011###药学(医药学院)13090011###工程管理(工程学院)13090012###土木工程(工程学院)13090021###工业设计(工程学院)130900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13090031###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学院)1309003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学院)13090041###自动化(工程学院)1310001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3100021###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3110011###工商管理(管理学院)13110021### 会计学(管理学院)13110022###财务管理(管理学院)13110031###市场营销(管理学院)13110032###电子商务(管理学院)13110041###旅游管理(管理学院)13120011###物流管理(经济学院)1312001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院)13120013###海洋经济学(经济学院)13120014###经济学(经济学院)13120021###金融学(经济学院)13130001###内地民族班(外国语学院)13130011###英语(外国语学院)13130041###日语(外国语学院)13130051###法语(外国语学院)13130052###德语(外国语学院)13130061###朝鲜语(外国语学院)13140002###新闻传播学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11###汉语言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22###编辑出版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23###新闻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40051###文化产业管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3150011###政治学与行政学(法政学院)13150021###法学(法政学院)13150031###公共事业管理(法政学院)13150032###行政管理(法政学院)1316001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13160021###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学院)13170021###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31700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3180021###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中心)13180031###运动训练(基础教学中心)13180041###音乐表演(基础教学中心)2012级12010011###海洋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2010022###大气科学(海洋环境学院)12020001###计算机信息保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1###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2###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1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2###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23###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20041###海洋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030021###化学(化学化工学院)12030031###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化工学院)12040021###地质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40031###勘查技术与工程(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4003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12050002###生命基地班(海洋生命学院)12050011###生物科学(海洋生命学院)12050021###生态学(海洋生命学院)12050031###生物技术(海洋生命学院)1205003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命学院)12060011###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学院)1206001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学院)12060021###水产养殖学(水产学院)12070011###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70021###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70031###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080011###药学(医药学院)12090011###工程管理(工程学院)12090012###土木工程(工程学院)12090021###工业设计(工程学院)120900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12090031###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学院)1209003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学院)12090041###自动化(工程学院)12100011###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100021###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2110011###工商管理(管理学院)12110021### 会计学(管理学院)12110022###财务管理(管理学院)12110031###市场营销(管理学院)12110032###电子商务(管理学院)12110041###旅游管理(管理学院)12120011###物流管理(经济学院)1212001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院)12120013###海洋经济学(经济学院)12120021###金融学(经济学院)12130001###内地民族班(外国语学院)12130002###中法班(外国语学院)12130011###英语(外国语学院)12130041###日语(外国语学院)12130051###法语(外国语学院)12130052###德语(外国语学院)12130061###朝鲜语(外国语学院)12140002###新闻传播学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11###汉语言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22###编辑出版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23###新闻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40051###文化产业管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2150011###政治学与行政学(法政学院)12150021###法学(法政学院)12150031###公共事业管理(法政学院)12150032###行政管理(法政学院)1216001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12160021###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科学学院)12170021###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217003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12180021###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中心)12180031###运动训练(基础教学中心)12180041###音乐表演(基础教学中心)。
王忠政老师简介

王忠政老师简介王忠政老师简介王忠政,1942年——,~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
1964年曲阜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潍坊二中~先后任化学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
1990年调入青岛二中担任化学课、环保课教学~曾任理科组长、校办工厂厂长、科技活动组长、教科研室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等。
王老师热爱教育~团结同志~一丝不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追求卓越~雷厉风行~忠实坦荡~思维敏捷~知识面广~能说能写能干~重业绩重价值~能力全面。
不论做什么工作~出路子、出成绩、出典型、出人才。
任教39年~班主任19年~教高三毕业班12年~无限热爱学生~几十年来仅帮助贫困生、公益捐款达几万元~把稿费、讲课费、校外奖金都用于学生~把全部心血和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德高望重~是山东省首届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出示省市级化学示范课及全国性的环境教育示范课~在《中学生》、《人民教育》、《中学生学习报》、《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概念分析、实验改进、学法指导、科普知识等文章300多篇~《化学教学中的选题和解题》、《实验教学和素质教育》、《化学平衡中的平衡观》、《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等多篇文章获全国化学优秀论文、全国自然辩证法优1秀论文~全国环境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出版《中学化学基础》、《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等书十一本~曾代表青岛市三次出席山东省化学经验交流会并代表山东省三次出席全国化学经验交流会~做大会发言或演示实验~两次作为中方代表在中美化学交流会、中美环境教育论坛上介绍经验及出示示范课~论文30几次在全国和省市获奖。
并热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曾获青岛市教师格言征集一等奖~青岛市《万名教师访万家》家访征文一等奖~青岛市环境教育教案一等奖~青岛市精神文明金点子一等奖。
自90 年代兼教科研及环境教育~兼任环保课九年~在环保课、环保实践、研究性学习、培训全市教师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科研课题《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经过8年的研究结题~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示教板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山东省实验奖~指导学生在化学奥赛、环保设计大奖赛、研究性学习、生物百科赛等~均在省、市、全国获奖~十几次应邀去电台、电视台做环保专题节目~指导环保小组参赛全国环境论坛获第一名~成为青岛市环境教育带头人~为青岛二中创建了首批青岛市、山东省、全国“绿色学校”称号~个人获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被聘为山东省特级教师讲师团、青岛市精神文明讲师团成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专题会议上介绍教育教学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第一批8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之一,与国内其他大学的同类学科点相比,她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
这些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各分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历史积淀。
在海洋大学这个校园里,1932年即已开始讲授海洋知识课程,1946年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厦门大学海洋系的理化组部分师生调到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
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
1978年至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先后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研究所、河口海岸研究所。
这些研究所的部分科技人员,成了现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1988年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
1992年成立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1998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下辖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业水回用技术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工程勘察设计检验中心和海洋生态动力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大学环保中心也挂靠研究院合署办公。
2001年校内再次整合,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及服务三位一体的新的实体。
在教学方面,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均有学士点、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科研方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海洋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及其所辖研究人员和仪器设备。
在为社会、经济及国防建设服务方面,东方红2号海洋调查船和卫星地面站,可提供从空中到海上现场监测海洋环境的技术平台,挂靠于学院的中国海洋大学测试中心拥有先进的监测、测试和分析仪器设备,持有全国甲级环境评价证书和全国甲级海域使用论证资质证书等高级别的资质证书,一大批资深业精的技术骨干,共同形成了为社会、经济、国防和地方建设服务的坚实后盾,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区域功能规划与管理对策,环境健康与生态修复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与 硕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讲师
国家海洋局 北海环境监 硕士生导师 测中心
青岛市环境 硕士生导师 监测中心站
青岛市环保 硕士生导师 局
国家海洋局 北海环境监 硕士生导师 测中心
类别
工作单位(请 具体到学院
或部门)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行政职务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 硕士生导师 环工系
环境科学与 中国海洋大 工程学院环 学测试中心 硕士生导师 境工程系 主任
4
白洁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5
单红仙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6
娄安刚
工程学院
9
鹿守本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0
李凤岐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1
王震宇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2
刘明君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3
王宗灵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4
侯文峰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5
丁德文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6
崔作林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7
孙英兰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18
刘光兴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9
环境科学与 硕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环境保护研 学环境科学 究中心副主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学 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无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系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博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 大学环境 科学与工 程学院硕 士生导师 信息表
No
姓名
隶属学院
性别
环境科学与
1
陈友媛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2
赵阳国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
李兰生
工程学院
男
职称 副高 中级 正高
石金辉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24
翟雪梅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25
祁建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26
李锋民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7
杨世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8
潘进芬
工程学院
女
29
刘哲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0
高增祥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1
林国庆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2
田伟君
工程学院
女
33
甄毓
环境科学与
环境科学与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博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无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博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0
姚小红
工程学院
男
31
孟伟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32
余兴光
工程学院
男
正高 无
正高 无
正高 无 无 副高
副高 无 无 无 无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环 博士生导师 境工程系
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博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博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实验室主任
环境科学与 环境工程系 硕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副主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 硕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学院副院长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系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副主任
环境科学与 硕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
23
倪岳峰
工程学院
男
职称
正高
正高 无 无 正高 无 无 无 无 无 正高 无 无 无 无 无
正高
正高 无
类别
工作单位(请 具体到学院
或部门)
行政职务
环境保护研 环境科学与 究中心常务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副主任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环 博士生导师 境工程系 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 院长兼环科 博士生导师 工程学院 研究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
20
刘贯群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1
谢立安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2
杨俊杰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3
李培英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4
张龙军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5
高之国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6
曹洪军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7
彭昌盛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8
高孟春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9
马德毅
工程学院
男
34
于格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35
李爱峰
工程学院
男
36
方迪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37
李瑾
38
胡泓
39
刘涛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40
杨建强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与
41
谭培功
工程学院
男
42
王军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43
高振会
工程学院
男
副高 无 副高 中级 中级 副高 副高 副高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国海洋 大学环境 科学与工 程学院博 士生导师 信息表
No
姓名
隶属学院
性别
环境科学与
1
孟范平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
刘红军
工程学院
男
3
王琳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4
高会旺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5
郑西来
工程学院
男
6
王辉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7
贾永刚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8
邢宝山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男
环境科学与
7
孟庆生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8
张学庆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9
马安青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0
刘汝海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1
马启敏
工程学院
男
12
邹立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13
佘宗莲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14
王学昌
工程学院
男
15
崔毅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6
李正炎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7
郭秀军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18
罗先香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19
许国辉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0
郎印海
工程学院
男
环境科学与
21
刘小丽
工程学院
女
环境科学与
22
金春姬
工程学院
女
正高 正高 正高 中级 中级 中级 中级 正高 副高 正高 正高
正高 副高 副高 副高 副高 副高 副高 副高
海洋生态与 中国海洋大 环境教育部 学环境科学 重点实验室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副主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系主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系副主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中国水产科
学研究院黄
海水产研究 研究室副主
硕士生导师 所
任
中国海洋大 学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研 硕士生导师 与工程学院 究所副所长
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