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文军

6.CityclustersinChina:airandsurfacewaterpollution.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4(7):35
3-36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i,W-J,Ge,X.andLiu,C.2005.Hikingtrailsandtourismimpactassessmentinprotectedareas:Jiuzhaigou
2008,12(2):35-52.
Li,W.J.,Ali,S.andZhang,Q.Propertyrightsandgrasslanddegradation:astudyoftheXilingolPasture,Inn
erMongolia,China.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7,85:461-470.
/vol16/iss2/art1/
ZhangQianandLiWenjun.2009.HierarchicalFrameworkforRangelandManagement:ACaseStudyinIn
nerMongolia.JournalofAridLandStudies.Vol.19,No1:81-8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学术期刊 Pastoralism: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 编委 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项目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1.草畜平衡的弹性管理:系统外因素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 2.Reframingpolicynarrativesforpastoralareadevelopmentthroughaclimatechangelens.FordFoundati on.2012.6-2014.8 3.中国北方 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资源集约化 利用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 国家自然 科学基 金.2009.1-2011.12. 4.政策干预与草场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与对策.FordFoundation.2010.8-2012.12. 5.保护区资金缺口调查分析.东南亚环境经济项目.2011.4-2011.12 代表性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0年一志愿拟录取名单

姓名
1 824050000000007 范振宇 2 824050000000062 田雨欣 3 824050000000070 葛平 4 824050000000021 常根旺 5 824050000000019 张艳杰 6 824050000000092 张家胜 7 824050000000090 张涵 8 824050000000034 徐晓月 9 824050000000011 杨皓月 10 824050000000089 段晓虎 11 824050000000022 杨添棋 12 824050000000018 赵檬 13 824050000000001 张心怡 14 824050000000052 何志琴 15 824050000000016 李慧玲 16 824050000000106 徐昕 17 824050000000074 齐童 18 824050000000077 李贺 19 824050000000065 司静宜
拟录取专业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初试成绩 复试专业成绩 复试英语成绩 复试总成绩 综合素质评分 总分
387
86
382
90
360
89
358
89
346
90
341
91
332
87
328
86
324
81
323
76
320
80
319
82
315
88
300
86
295
85
273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童美萍

“Applicationofanovelbackwashingprocessinupflowbiologicalaeratedfilter”,JournalofEnvironmen
15Tong*,M.,Long,G.,Jiang,X.,Kim,N.2010,
“ Contributionof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onrepresentativegramnegativeandgrampositiveb
acterialdepositioninporousmedia”,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44(7),2393-2399.
14Tong*,M.,Ding,J.,ShenY.,Zhu,P.2010,
“Influenceofbiofilmonthetransportoffullerene(C60)nanoparticlesinporousmedia”,WaterResearch
44(4),1094-1103.
13Yang*,J.,Liu,W.,Yuan,H.,Tong,M.Gao,J.2010,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dporousmedia”,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15(1),34-43.
23Jiang,X.,Tong*.M.,Lu,R.,Kim.H.2012,
“TransportanddepositionofZnOnanoparticlesinsaturatedporousmedia”,ColloidsandSurfacesA:Ph
08/2006-12/2006 美国犹他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博士后 05/2007-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名单复试安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名单复试安排城市与环境学院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规定对参加200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的学生实行不高于150%的差额复试,复试分数线为英语、政治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总分不低于310分(其中,地理学(景观设计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10分(景观设计学的总分高于350分)。
北大考研复试,复试时须提交报名登记表,准考证及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正式成绩单,个人陈述(在研究生院招生网页下载)并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或学生证),本人学习与工作业绩的证明材料,如:发表论文复印件、获奖证书、主持和参加项目的清单(须注明本人贡献)等。
请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另,参加复试的考生要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为3月22日星期六8:30-9:00。
地点详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一、070501自然地理1、复试为面试,每人面试时间20分钟。
2、复试权重为40%,初试权重为60%。
3、复试时间: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复试地点: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358(三层自然地理专业教室)4、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初步设想、专业题回答、英语口语和阅读测试等。
二、070521地理学(历史地理专业)1、复试形式为面试,内容包括专业口试和英语口试,每人面试时间20分钟。
北大考研复试,面试顺序以考生编号的先后顺序为准。
2、复试权重为40%,初试权重为60%3、复试时间:2008年3月22日星期六上午10:00-12:00复试地点: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350三、070522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1、复试为口试。
2、复试权重为30%,初试权重为70%3、复试时间:2008年3月22日星期六下午3:00复试地点: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536四、070502人文地理学070523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1、总成绩计算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其中:初试权重为70%,复试权重为30%。
奋楫勇进再扬帆——记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戴瀚程

专家简介:戴瀚程,200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来,全球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力度已有空前提升,然而现实情况却表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治理的努力仍不足。
环境污染仍是困扰诸多地区的重要难题,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也接连显现,而人类还在继续给环境造成负担。
当前,全球超过80%的人口呼吸的空气质量超过世卫组织标准;亚马逊雨林被破坏的面积已超过英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在南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在新南威尔士,千年不遇的旱灾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空前威胁……种种迹象都表明,工业革命以来不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很可能使地球已经在接近环境和气候的“临界点”。
目前,地球平均温度目前已经升高了约1℃。
I P C C历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了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21世纪末全球温升相比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的目标,并力争控制在1.5℃以内。
较之2℃温升,实现1.5℃目标将极大减轻气候风险并有广泛的协同效益,也意味着温升空间只剩下了0.5℃。
要守住1.5℃目标,全球必须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留给人类采取实质性行动的时间窗口已经很小了。
“我们必须脱碳”!为了人类共同的目标。
怎么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力量。
中国科研工作者也持续为环境和气候问题的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见解和智慧。
作为青年学者,戴瀚程也致力于用科学理论和模型来助力“0.5℃难题”的解决。
他希望通过能源—环境—经济的系统评估,探究未来应如何转换经济动能,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多重目标。
2015北京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软件与微 程
电子学院 软件
1140 463 40.61 1400 414 29.57 1429 461 32.26 123 146 148 工程
工程
管理
36 15 41.67
硕士
合计 496 41 8.27 542 46 8.49 630 50 7.94 56 65 43
新闻 学
31 3 9.68 58 5 8.62 12 10 7
子生
物学
生物 2
2 1 50.00 1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物理
学
生态
7 1 14.29 5 学
★生
物学
(生 15 1 6.67 11
6 1 16.67 1
物信
息学)
★生
物学
(生 17
13 1 7.69 3 1 33.33 4 2 5
物技
术)
生态 3
学
合计 194 57 29.38 166 44 26.51 203 54 26.60 62 57 55
理论
128 9 7.03 136 5 3.68 116 5 4.31 3
1
物理
粒子
物理
与原 20 5 25.00 24 2 8.33 20 4 20.00 4 4 5
子核
物理
等离 物理学院
子体 2 1 50.00
12
物理
凝聚
态物 80 12 15.00 50 9 18.00 58 9 15.52 19 9 11
基础
心理学系 心理 223 6 2.69 144 3 2.08 123 4 3.25 11 6 5
学
发展 59
38 1 2.63 42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忠明

feedbackonPAN-NOxcycleandimplicationonradicalchemistry.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1
0(2):737-748,2010
10.ChenZ.M.,JieC.Y.,LiS.,etal.Heterogeneousreactionsofmethacroleinandmethylvinylketone:kineti
PRIDE-PRD
’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06,China:theirconcentration,formationmechanismandcontributiontosecondaryaerosols.Atmospheri cChemistryandPhysics,8(22):6755-6773,2008 12.ChenZ.M.,WangH.L.,ZhuL.H.,etal.Aqueousphaseozonolysisofmethacroleinandmethylvinylketo ne:apotentiallyimportantsourceofatmosphericaqueousoxidants.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 8(8):2255-2265,2008 主要专著
ricChemistryandPhysics,12(19):8951-8962,2012
2.WangH.L.,HuangD.,ZhangX.,etal.Understandingtheaqueousphaseozonolysisofisoprene:distinctp
roductdistributionandmechanismfromthegasphasereaction.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12(1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倪晋仁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倪晋仁倪晋仁系所:环境工程系职称:教授联系电话:86-10-62751185,62754290E-mail:nijinren@个人简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倪晋仁,男,汉族,1962年8月生,山西山阴人。
1978~1982年在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治河工程系念大学;1982~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先后师从黄万里、钱宁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做博士后研究。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日本北海道大学土木工程系和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ETH)环境工程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1年在北京大学被聘为副教授,1992年被聘为教授。
致力于推进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组建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1995)、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2000)、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2002)、环境工程实验室(2004),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合的优势获得了学科博士点;启动了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建设(2004),倡议并组建了国立新加坡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SPO)水与环境技术平台(2010),建立了北京市新型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初步形成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研究团队。
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4门课程。
主要致力于水沙两相流理论及其在水环境模拟、河流动力地貌的拓展研究,同时开展水体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技术方面的探索。
提出了水沙两相流中悬浮颗粒垂直分布的统一公式,使得Rouse等10余家著名公式成为特例;从动理论出发实现了从低到高颗粒浓度分布的统一描述,提出并解释了两种不同分布类型形成的原因;将两相流研究方法扩展应用于风沙运动、泥石流运动研究,构建了大范围、多尺度的流域渐发性和突发性泥沙灾害的快速评估方法体系。
基于多相流理论拓展建立了物理-化学-生物耦合过程的模拟方法,实现了活性污泥体系的多相流模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