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2012-02-15发布2012-03-01实施

前言

产品图样是产品制作的重要依据。产品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Q/XW J10001-2012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的总则、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单位、制图规则、互换性要素、焊缝表示、材料标注、表面保护、图样绘制、技术要求的书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 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

GB/T 4457.5-1984 机制制图剖面符号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1

Q/XW J10001-2012 GB/T 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

GB/T 4458.6-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 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GB/T 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

GB/T 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

GB/T 4459.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

GB/T 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动密封圈表示法

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滚动轴承表示法

GB/T 4656.1-2000 技术制图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方法

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

GB/T 5371-2004 极限与配合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GB/T 5847-2004 尺寸链计算方法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9575-2003 橡胶、塑料软管内径尺寸和长度公差

GB/T 11334-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公差

GB/T 12212-19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T 12360-2005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配合

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位置度公差注法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13915-2002 冲压件角度公差

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GB/T 14486-1993 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

GB/T 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 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 15755-1995 圆锥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

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 16675.1-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一部分:图样画法

GB/T 16675.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二部分:尺寸注法

2

Q/TH J10001-2012 GB/T 16892-1997 形状和位置公差非刚性零件注法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

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

GB/T 17852-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GB/T 18035-2000 贵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QC/T 266-1999 汽车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一般要求

QC/T 267-1999 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8-1999 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69-1999 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70-1999 汽车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490-2000 车身制图

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29017-1991 汽车模制塑料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QC/T 29087-1992 汽车焊接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3 总则

3.1 图样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或规定绘制,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3.2 车身制图按QC/T 490-2000的规定。

3.3图样上的术语、符号、代号、文字、图形、结构要素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计量单位应符合

GB 3100-1993的规定。

3.4图样上的视图与技术要求,应能表明产品和零部件的功能结构、轮廓及制造、检验时所必要的技术依据。

3.5图样在能清楚表达产品和零部件的结构、轮廓、尺寸及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视图的数量应尽可能少。

3.6每个产品或零部件,应分别绘制在一张图样上,如果必须分布在数张图样上时,主要视图、明细栏、技术要求一般应置于第一张上。

3.7 图样上的产品及零部件名称,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如无规定时,尽量简短、确切。

3

3.8图样上一般不列入有限制工艺要求的说明。必要时,允许标注采用一定加工方法的工艺说明,如“同加工”、“配研”、“车削”等。

3.9尺寸较大且以中心对称的零部件,在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半剖视图,以减小图幅。

3.10每个专用零部件,无论是否绘制单独图样,均应具有独立的编号。

4 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

4.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选择按GB/T 321-2005的规定。

4.2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按GB/T 1250-1989的规定。

5 制图规则

5.1产品图样幅面和格式应符合GB/T 14689-1993的规定。

5.2图样比例的大小应符合GB/T 14690-1993的规定。字体按图1的规定。

5.3 图样中细实线一般为0.25mm,粗实线一般为0.5mm。其他的按图1规定。

5.4 图样画法

a)视图表达方法按GB/T 4458.1-2002的规定;

b)剖视图与断面图的表达方法按GB/T 4458.6-2002的规定;

c)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表示方法按GB/T 4459.1-1995的规定;

d)齿轮画法按GB/T 4459.2-2003的规定

e)花键的画法按GB/T 4459.3-2000的规定;

f)弹簧的画法按GB/T 4459.4-2003的规定;

g)中心孔的表示法按GB/T 4459.5-1999的规定;

h)动密封圈表示法按GB/T 4459.6-1996的规定;

i)滚动轴承的表示方法按GB/T 4459.7-1998的规定;

j)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方法按GB/T 4656.1-2000的规定;

k)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按GB/T 4458.2-2003的规定;

l)剖面区域的表示方法按GB/T 4457.5-1984的规定;

m)尺寸注法按GB/T 4458.4-2003的规定;

n)尺寸与配合的注法按GB/T 4458.5-2003的规定;

o)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按GB/T 131-2006的规定;

p)简化画法按GB/T 16675.1-1996的规定,图样简化标注按GB/T 16675.2-1996的规定。

4

6 互换性要素

6.1 几何、尺寸公差

6.1.1冲压件尺寸公差按GB/T 13914-2002的规定。

6.1.2冲压件角度公差按GB/T 13915-2002的规定。

6.1.3橡胶制品的尺寸公差按GB/T 3672.1-2002的规定;几何公差按GB/T 3672.2-2002的规定。

6.1.4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T 6414-1999的规定。

6.1.5橡胶、塑料软管内径尺寸和长度公差按GB/T 9575-2003的规定。

6.1.6模塑工程塑料件尺寸公差按GB/T 14486-1993的规定。

6.1.7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66-1999的规定。

6.1.8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67-1999的规定。

6.1.9冷冲压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68-1999的规定。

6.1.10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69-1999的规定。

6.1.11钢模锻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70-1999的规定。

6.1.12模制塑料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9017-1991的规定。

6.1.13 焊接零件加工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QC/T 29087-1992的规定。

6.2 公差与配合

6.2.1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按GB 1800.2-1998的规定。

6.2.2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按GB/T 1800.3-1998的规定。

6.2.3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0.4-1999的规定。

6.2.4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按GB/T 1801-1999的规定。

6.2.5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按GB/T 1803-2003的规定。

6.2.6未注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按GB/T 1804-2000的规定。

6.2.7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按GB/T 5371-2004的规定。

6.2.8尺寸链的计算按GB/T 5847-2004的规定。

6.2.9圆锥公差按GB/T 11334-1989的规定。

6.2.10圆锥配合按GB/T 12360-1990的规定。

6.2.11圆锥的过盈配合的计算和选用按GB/T 15755-1995的规定。

6.3 形状和位置公差

6.3.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方法按GB/T 1182-1996的规定。

5

6.3.2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按GB/T 16671-1996的规定。

6.3.3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方法按GB/T 17773-1999的规定。

6.3.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的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表示方法按GB/T 17851-1999的规定。

6.3.5位置度公差的注法按GB/T 13319-2003的规定。

6.3.6轮廓尺寸和公差的注法按GB/T 17852-1999的规定。

6.3.7非刚性零件形位公差的注法按GB/T 16892-1997的规定。

6.3.8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值按GB/T 1184-1996的规定。

6.3.9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按GB/T 13916-2002的规定。

6.3.10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按GB/T 19804-2005的规定。

7 材料标注

7.1钢铁材料的牌号表示方法按GB/T 221-2000的规定。

7.2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牌号的表示方法按GB/T 18035-2000的规定。

8 焊缝表示

8.1 金属焊接在图样上表示代号按GB/T 5185-1985的规定。

8.2焊缝符号表示方法按GB/T 324-1988的规定。

8.3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方法按GB/T 12212-1990的规定。

9 表面保护

9.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按GB/T 13911-1992的规定。

9.2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主要技术指标、检验方法按QC/T 625-1999的规定。

9.3油漆涂层的代号组别、级别、技术要求、标注按QC/T 484-1999的规定。

10 图样的绘制

10.1 零件图

10.1.1每个专用零件一般应单独绘制零件图样。

10.1.2 如果有两个结构、尺寸都很简单的零件组成一个总成,允许只绘制一张总成图样,不再绘制单独的零件图,但须能清楚表达零件、总成的结构、轮廓、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10.1.3左右、前后、上下对称的零件,一般只绘制左、前、上件图样,不再单独绘制右、后、下件的零件图。对称钣金零件在视图上应给出“L”(左)、“R”(右)标识的位置,并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以便识别和管理。

6

10.1.4零件图一般根据装配时所需要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绘制。需要在装配过程中加工的零件尺寸,应标注在装配图上,如必须在零件图上标注时,应在有关尺寸近旁注明“配作”等字样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装配尺寸链的补偿量,一般应标注在有关零件图上。

10.1.5必须整体加工,成对或成组使用形状相同且尺寸相等的分切零件,允许视为一个零件绘制在一张图样上,标注一个图样代号,视图上分切处的连线,用细实线连接。当有关尺寸不相等时,同样可绘制在一张图样上,但应编不同的图样代号,用引出线标明不同的代号,并按表格图的规定用表格列出代号、数量等参数的对应关系。

10.1.6单个使用而采取整体加工比较合理的零件,在视图中一般可用双点划线表示零件以外的整体部分。

10.1.7零件有正反面(如皮革、织物、塑料件)、纹理、加工方向要求时,应在视图上标注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10.1.8图样上未注出的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有相应标准规定,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10.1.9图样上对局部要素有特殊要求(如不准倒钝、热处理等)及标记时,应在所指部位近旁标注说明。

10.1.10图样上的尺寸一般从结构基准面开始标注,并应考虑检验该尺寸的可能性。

10.1.11钣金件的零件图必须标注孔的位置、孔径,并指明其用途。钣金件移出剖面,剖切线穿过的孔位时,移出剖面断开的部分应用细实线进行连接。不允许出现不完整要素。

10.1.12 钣金零件的剖面或移出剖面,板厚在图面上小于2mm时,通过孔和型孔部分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

况下应用细实线进行连接。

10.1.13需在总成件加工的部位(如包边),图样上可绘出加工后成品的状态。应标注××时加工字样,并在技术要求中对此作技术说明。

10.1.14塑料零件的内表面应标有供应商名称、零件号、更改零件号、接缝面、记时器、左右件标记、材料标识,经各方商议后在视图上给出位置,并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10.1.15塑料零件的视图上应标注拔模方向和拔模角度。

10.1.16塑料零件允许总装重新定位时应在技术要中注明装配时需要的温度。

10.2 总成图

10.2.1每个总成一般应绘制单独的总成图。

10.2.2 各级总成图中标注的尺寸应避免与零件图中标注的尺寸重复出现, 应能清楚地表达下列内容:

a)组成总成零部件结构及装配位置的关系;

b) 主要的装配尺寸及公差或配合代号;

c) 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极限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d) 总成的外形尺寸,连接尺寸等;

7

e) 总成的技术要求等;

f) 组成总成的明细栏。

10.2.3组成总成的零件、分总成的图样编号应在图样中用指引线就近标注,但不得将分总成编号与组成该分总成的零件编号同时出现在同一图样上。

10.2.4 如果一个总成是由一个复杂零件与另一个结构、尺寸都很简单的零件或标准件组成,允许将简单件的外形用双点划线绘于复杂零件图样上,不再绘制由他们构成的总成图,但须能清楚表达复杂件的结构、轮廓、尺寸及其与简单件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

10.2.5 左右、前后、上下对称的总成其总成图与10.1.3要求相同。

10.2.6当总成的零件采用改变形状或粘结等方法组合连接时,应在视图中的变形或粘结部位,用引出线标注说明(如翻边、扩展、铆平等)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10.2.7 钣金零件图和总成图的剖面或移出剖面按10.1.12规定。

10.2.8 焊装部分需涂布点焊密封胶、膨胀胶、折边胶等时,应在视图中将涂胶的部位用引出线标注说明(如长度、数量、材料牌号等),或在技术要求中进行说明。

10.2.9焊接不同层数的焊点应分别标注,并且依次列出该焊点所焊件的图号,并应分别经过焊点作剖切,以明确焊接和搭边关系。焊点符号一般采用“×”作统一标识;重要的焊点用“○×”作统一标识,并在技术要求中进行说明。

10.2.10焊接零件之间的定位尺寸按坐标线标注,起始焊点位置应以焊件边界特征标注尺寸。

10.3 总图

总图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轮廓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装配关系图形;

b) 产品的外形尺寸(无外形图时)、安装尺寸(无位置图时)及技术要求;

c) 机构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

d) 操作机构的手柄、旋纽、指示装置等;

e) 组成总图的明细栏。

10.4 外形图

10.4.1绘制轮廓图形,标注必要的外形、安装和连接尺寸。

10.4.2 绘制图形可用简图表示。必要时,应绘制机构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轮廓,并标注其尺寸。

10.4.3总布置图一般应标注出质心的位置和尺寸。

10.4.4外协件可绘制外形图,并标注出技术要求、型号(代号)、名称、规格。

10.5 装置图(安装图)

8

Q/XW J10001-2012

a)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轮廓图形、连接件和安装连接尺寸;

b) 必要的技术要求;

c) 明细栏。

10.6 表格图

10.6.1形状相似的同类零部件,均允许绘制表格图。

10.6.2表格图中的变动参数,可包括尺寸、极限偏差、材料、镀覆层、技术要求等。表格中的变数项可用字母或文字标注,标注的字母与符号的含义应统一。

10.6.3形状基本相同,仅个别要素(如孔数、槽数、孔或槽的位置)有差异的产品或零部件,在绘制表格图时,应分别绘出差异部分的局部图形,并在表明图形的表格栏内,标注与局部图形相应的标记代号。10.6.4表格图的视图,应选择表格中较适当的一种规格,按比例或简图绘制。

10.7 代替图

10.7.1用文字或文字与局部视图能清楚表达构成情况的零部件可采用代替图。

10.7.2需将不同组号或分组号的总成再装配成一个大总成时,允许采用代替图,其图样编号按较大的构成件的组号或分组号内的总成编制。

10.8 原理图

a) 应标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连接,并清楚地表明产品动作及工作程序等功能;

b) 图形符号(代号)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c) 元件的可动部分应绘制在正常位置上;

d) 应注明各环节功能的说明,复杂产品可采用分原理图。

10.9 接线图

a) 绘制接线图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b) 应注明系统内各元器件间相互连接的回路标号及方位序号,必要时加注接线的图线规定及色别;

c) 可使用若干分接线图来组成总接线图。必要时,应表示出固定位置与要求。

11 技术要求的书写

11.1产品及零部件不能用视图充分表达清楚时,应在“技术要求”标题下用文字说明,其位置尽量置于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若技术要求的内容较多,也可单独编制产品技术条件并在图样上注明。

11.2技术要求的条文应编顺序号,仅一条时,不写顺序号。

11.3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简明扼要、通顺易懂,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

b)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

9

Q/XW J10001-2012

c)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倒角、尺寸等);

d)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喷丸等);

e) 对间隙、过盈、个别结构要素的特别要求;

f)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g) 对产品及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

h) 试验条件和方法;

i) 其他说明。

11.4技术要求中引用各类标准、规范、专用的技术条件以及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等文件时,应

注明引用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在不致引起辨认困难时,允许只标注编号。

11.5技术要求中列举明细栏内零部件时,允许只写序号或图样代号。

10

机械制图基本要求

《机械制图》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用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基本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1)了解图纸幅面及格式的规定。 (2)了解比例的规定。 (3)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和写法。 (4)掌握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其画法。 (5)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的组成、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6)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掌握其用法。 (7)掌握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方法。 (8)熟悉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9)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原理和方法。 (10)了解椭圆的画法。 (11)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 (12)掌握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步骤。 (13)熟悉画草图的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图纸幅面及其格式、比例、字体、线型的应用及尺寸标注。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画法。 练习题:字体练习,线型练习,标注尺寸。作正多边形,圆弧连接,画平面图形。 大作业:平面图形绘制(A3图纸) 第二章点、线、面投影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法的概念;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基本体的投影。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1)理解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法的特性。 (2)掌握点的二面系、三面系投影及其规律、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和读点的投影的方法。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 (3)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线上点及直线相对位置关系。

(4)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面内线、面内点;垂直面与直线相交。 重点和难点: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画法。 练习题:画和读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分析和标出轴测图及三视图上对应的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判断直线相对位置;面内点作图方法;特殊位置平面与直线交点作图方 法。 第三章基本体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基本体的投影(棱柱、棱椎、圆柱、圆锥);基本体表面取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棱柱、棱锥、等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2)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曲面立体的投影特征和三视图画法。 (3)了解基本体表面取点的方法。 (4)掌握特殊位置平面截平面体、圆柱与圆球的截交线的画法(重点棱柱、圆柱)(5)掌握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简化画法(圆柱正贯、等径圆柱相贯、圆柱切孔) 重点和难点:立体截交线作图方法。 练习题:求基本体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求截交线及圆柱相贯线。 第四章轴测图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特性、种类和画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特性、常用轴测图的种类。 (2)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了解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重点和难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练习题:由已知三视图画轴测图。 第五章组合体视图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组合体三视图的形成规律;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及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2)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法。 (3)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4)了解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2012-02-15发布2012-03-01实施

前言 产品图样是产品制作的重要依据。产品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Q/XW J10001-2012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的总则、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单位、制图规则、互换性要素、焊缝表示、材料标注、表面保护、图样绘制、技术要求的书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 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 GB/T 4457.5-1984 机制制图剖面符号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1

常用技术标准文件

常用技术标准文件 (国标、汽标、部标清单) 说明:为确保设计人员所有标准是现时有效,特编制本企业常用法规、标准清单。在标准修订或作废后,及时更改清单,并下发每个设计人员,并将就清单回收销毁。

第一部分 管理标准分体系 法规、基础与通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GB/T19000-1994-GB/T19004-1994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6378-2002 质量体系设计、卡法、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9001-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排列图 GB/T 3736.1-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因果图 GB/T 3736.2-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波动图 GB/T 3736.3-19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直方图 GB/T 3736.5-1994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GB/T 5058-1994 企业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2部分:标准出版印刷规定 GB/T 1.2-1996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T 1.2-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规定方法第22部分:引用标准规定 GB/T 1.22-1993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GB/T6403.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

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孙晖鞍山市标准计量技术情报研究所 内容提要:通过对标准问题的定义、标准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及目前企业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几个方面阐述了标准化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标准化工作的可执行性和必要性。又提出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确定起草企业标准、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制定企业标准、根据企业产品实际准确表述企业标准 等三个企业制定标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制定企业标准 一、制定企业标准的意义 首先,从标准化的定义看企业标准推行的可行性。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企业标准化是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它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用标准化这条法规进行管理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管理战略史上的重大转变,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既然标准化工作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作为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很好地运用标准化这一有力武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疏通流通渠道,搞好节约挖潜,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企业标准化工作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从企业担负的职责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是从事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生产者的重要地位。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创造者,是为国家和人们创造财富的重要部门。而不同的产品生产是有着不同的过程的,即使是同种产品也可能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所以必须有适应本企业、本产品的产品要求、工艺要求、检验要求等等,这就离不开标准化工作。 通过推行标准化,产品要求,技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准、储户要求、服务规范等企业标准,以达到整个生产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费品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显而易见,企业标准化是与企业的职能相一致的,只有推行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职能,发挥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从企业管理的现状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性。 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工作升级,企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的、经验的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网络、电子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但仍有部分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那么,要想使这些企业从传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就离不开标准化工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迈进。同样,企业管理现代化更离不开标准化。因为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基础,是互换性与通用性很强的企业准则,而离开这项基础管理和准则,实现管理现代化是

JB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5054.4-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前言 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T 17825.3—1999,《CAD文件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JB/T 5054.4-19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原ZB/T J01 035.4-90)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1.增加了第3章“基本原则”,原第3章调为第4章“一般要求”。 2.增加了不同介质CAD图或设计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相协调的要求; 3.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名称改为“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并增加了设计决策阶段的设计文件及“早期故障分析”等文件的尾注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 5054.4-1999。 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 JB/T5054.4-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或CAD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10-1999 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JB/T 5054.8-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和借用件管理办法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可采用下列字符: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Q/HLJ 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LJ XXX.X-2012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试用版) 2012-XX-XX发布 2012-XX-XX实施 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定义 (2) 3.1 组 (2) 3.2 分组 (2) 3.3 零部件 (2) 3.3.1 总成 (2) 3.3.2 分总成 (2) 3.3.4 单元体 (3) 3.3.5 零件 (3) 3.3.6 零部件号 (3) 4 汽车零部件编号 (3) 4.1 零部件编号的构成 (3) 4.2 组成代号的定义 (3) 4.2.1 企业名称代号 (3) 4.2.2 组号 (3) 4.2.3 分组号 (3) 4.2.4 零部件顺序号 (4) 4.2.5 结构区分号 (4) 4.2.6 变更代号 (5) 5 零部件组号和分组号中英文对照见附录A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6)

前言 本标准是编制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的指导性文件,自实施之日起执行。本标准在编写格式,结构和表述上,是按照GB/T1.1-2009中的要求起草的。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穆淑琴

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图样编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客车、专用车、半挂车、货车等产品的总成、装置及零部件的编号。 本标准不适用汽车标准件的编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QC/T265-2004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组 表示汽车各功能系统的分类。 3.2 分组 表示功能系统内分系统的分类顺序。 3.3 零部件 包括总成、分总成、子总成、单元体、零件。 3.3.1 总成 由数个零件、数个分总成或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构成一定装配级别或某一功能形式的组合体,具有装配分解特性。 3.3.2 分总成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与子总成一起采用装配工序组合而成,对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 3.3.3 子总成 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经装配工序或组合加工而成,对分总成有隶属装配级别关系。

产品图样制图规范

产品图样制图规范 版本V1.0 发布日期:2018.10.20 实施日期:2018.11.01

目录 1 范围 (3) 2 术语和定义 (3) 2.1 零件图 (3) 2.2 装配图(部件图) (3) 2.3 外形图 (3) 2.4 原理图 (4) 2.5 接线图 (4)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4 产品图样格式 (5) 4.1 产品图样的幅面和格式 (5) 4.2 标题栏 (6) 4.3 明细栏 (7) 4.4 代号栏 (7) 4.5 附加栏 (8) 5 产品图样要求 (8) 5.1 总则 (8) 5.2 产品图样的绘制 (8) 5.3 尺寸、尺寸公差表示法 (9) 5.4 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 (9) 5.5 未注公差表示法 (9) 5.6 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焊接符号、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表示法 (9) 5.7 图形符号的表示 (9) 5.8 图线 (10) 5.9 尺寸线箭头符号 (10) 5.10 汉字、数字、字母及符号在图样中的标注 (10) 5.11 零件图 (14) 5.12 装配图(部件图) (14) 5.13 外形图 (15) 5.14 原理图 (15) 5.15 接线图 (15) 5.16 技术要求的书写 (16)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公司产品图样的设计。 2 术语和定义 2.1 零件图 制造与检验零件用的图样,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2.2 装配图(部件图) 表达产品中零、部件间连接关系及反映其全部组成情况的图样,包括装配(加工)与检验必需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等。 2.3 外形图 表达产品外部轮廓、安装和连接尺寸的图样,必要时尚应注明突出部分的距离,以及操纵件、运动件的活动极限位置尺寸。 2.4 原理图 表达产品工作程序、功能及其组成部分的结构、动作等原理的简图。如:电气原理图、液压原理图等。 2.5 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表明系统中各电气元件间安装、连接、布线的工作图样。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所有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31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 324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 量和单位 GB/T 3672.1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424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GB/T 445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4457.5 机械制图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GB/T 4458.1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doc

旅行车分公司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旅行车分公司产品总布置图绘制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旅行车分公司的整车和底盘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 1-1992 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 QC-T 2-1992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3总布置图绘制 3.1 总布置图定义 表达客车车身或底盘结构概况、各部件之间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能参数的图样。 3.2 总布置图的功用 3.2.1.表达客车车身总体结构的概况、主要尺寸参数、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等; 3.2.2 明确底盘各系统间的匹配关系,指导各系统细节设计; 3.2.2 开发阶段性评审和分系统设计的依据。 3.3 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1客车车身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1.1产品设计任务书; 3.3.1.2造型设计图; 3.3.1.3底盘图或相关资料; 3.3.1.4相关的法规要求。 3.3.2底盘总布置图绘制的依据 3.3.2.1产品申请、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3.3.2.2产品设计任务书; 3.3.2.3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4 客车车身总布置图所要表达内容 3.4.1.车身外形 准确的绘出车身外部外部形状,即至少要表达出沿0X、0Y、0Z面剖切后的车身曲线形状。 3.4.2车身结构 主要需要表达的结构,见表1:

3.4.3车身参数 所要标注的主要参数,见表2: 3.4.4座椅布置 绘制出座椅布置形式、座椅间距、座椅安装方式等。 3.4.5驾驶员视野校核 A、校核驾驶员前方视野,画出上视角、下视角、车身前部盲区; B、校核后视镜安装位置。 3.5 底盘总布置图所要表达内容 3.5.1根据底盘产品开发要求,总布置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5.1.1 方案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主要是根据产品申请或市场调研情况,绘制的一个初步可以满足需求的总布置图,主要用于方案设计评审。布置图至少包括五大总成元素,即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车架、轮胎,及其相对位置关系。 3.5.1.2 技术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经过方案设计评审通过,并对总布置图进行细化,各系统间相互关系得以表达,此时可以满足各系统设计匹配。 3.5.1.3 样车评审阶段:此阶段的布置图,主要用于检验样车实测数据与产品理论设计数据偏差,便于及时修正或修改方案,几项关键参数(前后轴处车架离地高、传动轴节间距、传动轴摆角等)实测数据需记录在总布置图上。 3.5.2结构元素 底盘总布置图需由主视图和俯视图组成,特殊情况需增加前视和后视图,并增加局部视图,以下元素根据各阶段总布置图的需求绘制,图中各元素尺寸必须是一比一,主要结构元素见表3。

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资料总则(JBT5054.1-2000)

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JB/T 5054.1-2000)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文件的设计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T 17678.1—1999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 JB/T 5054.7—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 3 定义 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1)产品product: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2)成套设备[成套装置、机组]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unit]:成套设备是在生产企业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 3)零件part、detail: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4)部件subassembly:部件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分部件可按其从属关系划分为1级分部件,2级分部件……。 5)专用件(基本件)special- parts:专用件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6)模块module :模块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 7)借用件grafting part: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 一. 图样的基本知识: 图样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及技术要求的图,图橛是设计制造工具,机器,仪表等产品和进行建筑工程的重点技术依据,不同的部门对图样有不同的要求,建筑工程使用的称建筑图样,机械工程使用的称机械图样. 机械图样按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分为立体图和投影绘制的零件图,立体图立体感强,但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 在立体图中为椭员,零件图则利用零件几个方向的视图,再附以要求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反应零件的真实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1. 图样常用的种类有四种. (1). 零件图: 一台机器由许多零件组成。 (2). 装配图:几种零件组合在一起的情况。 (3).工序图:表示件在生产过程加工步骤和方法的图样. (4). 草图: 手,目测大致比便画也的图样. 2. 图线: 机械制图中对图线作了详细的规定: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宽B(约0.5~2mm宽) 细实线宽b/3, 用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 波浪线,b/3 断裂处边界线. 虚线. B/3 不可见轮廓线.

粗点划线,有特殊要求的线. 3. 三视图知识: 三视图按看图的视角不同可分为第一角三视图和第三角三视图.(在前苏联,中国,区欧等国使用前苏联标准,使用第一角法,欧美台湾等使用第三角法)如(附图四)因晟铭使用第三角法,若无特别说明,举例皆是第三角法,三视图按视角的方向分前视图,后视图,右视图,上视图,右视图.表达一个零件一般需要前视图,上视图,左视图,合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看图样尺寸初步知识: (1) 主. 俯视图长对正(即长度方向相等) 主, 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2)图样尺寸mm为单位,采用其它单位要注明. (3) 图样中标注尺寸为最后完工尺,否则另加说明. (4) 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一次. 尺寸一般包含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和尺寸四要素,坐标标注一般无尺寸线和箭头. 图样大小的规定: 图样幅面一般分为: A0 8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 A4 297*420 A5 148*210 手写汉字一般采用仿宋体. 二. 几何作用: 作图方法一般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 XXXXX公司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05-07实施 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严格按照JB/T 5054.1- JB/T 5054.10的内容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第一部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3.1.1产品 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1.2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是在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 3.1.23零件 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1.4部件 部件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分部件可按其从属关系划分为1级分部件,2级分部件……。 3.1.5专用件 专用件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3.1.6模块 模块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 3.1.7借用件 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3.1.8通用件 通用件是在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3.1.9标准件 标准件是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予标准代号的零部件。 3.1.10外购件 外购件是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他企业的产品。 3.1.11附件 附件是供用户安装、调整和使用产品所必需的专用工具和检测仪表,或为产品完成多种功能(用途)必需的、而又不能同时装配在产品上的组成部分。 3.1.12易损件 易损件是产品在正常使用(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和在规定期间必须更换的零部件。 3.1.13备件 备件是为保证产品的使用和维修,供给用户备用的易损件和其他件。 3.2 产品设计、试制过程 3.2.1 开发决策 开发决策是为调研、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项目与目标而进行的工作。由项目委员决策。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10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权限、顺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其它图样及技术文件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JB/T5054.6-200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 3、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原则 3.1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的质量,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更改某一产品图样文件时,与其相关的图样及文件同时更改,更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 一、清晰。 3.2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同时进行标准化审查,并保证更改前的原图样及文件有据(档〉可查。 3.3有合同规定的图样及文件更改按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

企业如何制定产品标准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 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1)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法律的要求。(2)判定准则——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3)反映社会需求,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本质所在。这里的"社会需求"包括供方的所有受益者的需要,但主要是顾客的需求,它是满足其他受益者需求的 前提,所以通常讲"顾客需求"或"市场需求"。产品标准,只有它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才能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否则,生产的越多,积压也越多、浪费也越大。产品标准只有它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时},用它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才有意义,否则,即使合格品也毫气无价值,因为它不可能被市场所接受,这同生产废品是等效的。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问题—产品标准的灵魂。 产品标准是表达产品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企业在采用GBH 19001-2000标准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往往因为忽视适用的产品标准而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一些审核员也往往因为忽视企业适用的产品标准而影响了审核的深度和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整体评价。为此,本文对产品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及产品标准的确定进行探讨,以期引起重视。 产品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1.产品标准是产品要求的重要体现GB/T 19000—2000族标准明确地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区分开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产品要求则是特定要求,|考试大|只适用于特定的产品。 GB/T 19001—2000标准井不规定产品要求,但它是产品要求的有益补充。任何企业在采用GB/T 19001—2000 标准时必须同时考虑产品要求;应在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体现本企业的产品特点。 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等要求中。其中,产品标准是产品要求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品标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GB/T 19001—2000标准特别强调,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规定:“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四)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标准化法》第六条明确指出:“‘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对于标准化法规体系来说,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一部分。《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Q/AMM 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XX.JXX.003-2013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2013-04-07发布2013-05-07实施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关于产品图样绘制和设计文件的相关规则,包括产品图样绘制与设计文件的基础、格式、填写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产品图样(临时图样、标准图样)和设计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29 CAD工程制图规则 JB/T 5054.3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2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设计要求 3 产品图样格式及要求 3.1图纸幅面及格式 3.1.1 图纸幅面 3.1.1.1 图纸幅面应优先采用基本幅面,基本幅面共五种,其尺寸关系如表1-3: 3.1.1.1 必要时允许按表2、表3选用加长幅面,其加长幅面的尺寸是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得出。 表3 加长幅面(第三选择)单位为:mm 3.1.2 图框格式 3.1.2.1 图框线必须用粗实线(线宽0.5mm)表示,纸边界线用细实线(线宽0.09mm)表示。 3.1.2.2 所有图样都必须采用留有装订边的图框且不带分区,其图框格式见图1、图框尺寸见表4:

表4 图框尺寸单位为:mm 图1 图框格式 a) b) 3.1.2.3 加长幅面的图框尺寸,按所选用的基本幅面的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例如:A3×3的图框尺寸,按A2的图框尺寸确定,即a为25、c为10。 3.1.3 标题栏方位 3.1.3.1 每张图样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样式和尺寸见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 3.1.3.2 标题栏的位置必须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3.1.3.3 其它具体要求按:GB/T 14689 《机械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执行。 3.2 字体 3.2.1 图样中字体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3.2.2 图样中的字体采用仿宋体,如没有特殊要求同张图样只许使用同一种字体,汉字为简化字。3.2.3 字体高度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mm、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如需要更 大的字体,按2的比率递增。 3.2.4 标题栏内文字高度按绘图软件内镶嵌的内容执行。 3.2.5 字体与图样幅面之间的字高推荐选用关系参见表5: 表5 mm

QCT4-1992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QC/T 4—92 采用与更改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的采用、 取消与更改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与更改和底图的复制。摩托车产 品为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ZB/T T04 005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 QC/T 2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 3 术语 3.1 影响互换:更改前后的零部件不能相互代替。 3.2 不影响互换:更改前后的零部件能相互代替。 3.3 需准备:更改需做生产准备才能实现。 3.4 不需准备:更改不需做生产准备即能实现。 4 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及更改原则 4.1 图样及文件的采用、取消及更改必须填写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 与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 4.2 通知书由产品设计部门填写,由资料档案部门管理。 4.3 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量,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更 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 4.4 新产品投入生产准备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尽可能一次采用完毕。 4.5 一个更新项目所涉及到的全部图样及文件应成套改全。 4.6 一个更改项目涉及到几个专业时,通知书可由各专业室填写,总布置编

页次,发一份通知书。 4.7 凡更改项目不需准备,且不影响互换的正式生产图样,允许将几个项目编 在同一份通知书中,但每个更改项门间应用贯通横线分开,以示区别。 4.8 凡更改需准备,且能独立实现的更改项目,应分成独立投产的最小单元分 别编制通知书。 4.9 已发出的通知书如发现错误,在生产准备期间,可采用补充更改通知书将 错误内容作废;对同一更改项目的遗漏也可采用此法给予增补。 4.10 当一个零件结构有较大改变(如铸件改成冲压件等)图样需要更换时, 应改变图样编号中的变更经历代号,其变更经历代号按ZB/T T04 005中3.5条的 规定。 4.11 生产试制阶段的图样及文件,采用、取消和更改一律不填写通知书,需 更改时,由有关人员直接在复制图上更改和签字,底图则在试制总结后一次更改, 并不加任何更改标记。 4.12 新产品投人生产准备,图样及文件需更换、更改时,不考虑是否影响互 换。 4.13 对正式生产中出现的临时性有关图样及文件问题(如加工尺寸有误、材 料代用等)一律不填写通知书,不改图样,可用其它方法处理。 5 通知书(格式见表) 5.1 通知书的作用 作为采用、取消或更改图样及文件的依据。 a.当“生产准备”栏注明:“需准备”字样时,通知书做为生产准备、生 产计划调整、协调生产配套关系……的依据; b.当“生产准备”栏注明:“不需准备”字样;或生产准备完成通知书号 栏填写后,通知书做为更改图样及文件的依据。 5.2 通知书的填写方法 5.2.1“类别或编号”栏

国内机械制图的图纸标准基础知识

国内机械制图的图纸标准国内机械制图的图纸标准 通常是以841 X 1189毫米为A0号图纸,对折一半为A1号,依此类推,尽寸不计0.5 毫米。 图纸边框宽度则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四边相等,另一种为三边相等而另一边不等。第一种边框宽度A0号、A1号图纸的为20毫米,A2号以下的为10毫米;第二种边框宽度宽边都为25毫米,窄边宽度AO、A1、A2三种图纸为10毫米,A3以下为5毫米。标题栏通常为180 毫米长、50 毫米宽,横向位于图纸右下角。 A4:210mm、297mm A3:297mm、420mm A2:420mm、594mm A1:594mm、841mm A0:841mm、1189mm 图纸幅面格式GB4457.1 比例GB4457.2 图线GB4457.4 剖面符号GB4457.5 图样画法GB4458.1 尺寸注法GB4458.4 公差配合注法GB4458.5 形位公差注法GB1182 表面粗糙度GB131 螺纹GB193,196 参考资料:大学课本《工程制图》表 1 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尺寸 幅面代号A0 A1 A2 A3 A4 B X L 841 X 1189 594 X 841 420 X 594 297 X 420 210 X 297 a 25 c 10 5 e 20 10

2)标题栏和明细表(GB/T 10609.1 - 1989 )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装配图有明细表。标题栏按图 1 所示绘制和填写,明细表按图 2 所示绘制和填写。 图 1 标题栏图 2 明细表 2、字体( GB/T 14691 —1993) ( 1 )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高度h,其公称尺寸系列为:1.8 , 2.5 , 3.5 ,5,7,10,14,20mm。 (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 字。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一般为h / (约0.7h )。( 4)汉字书写的要点在于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均匀,填满方格。 (5)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4 , 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但全图要统一。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3、图线 1 )基本线型 根据国标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在机械制图中

2011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