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高炉炉况分析
梅钢4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

影 响 因素较 多, 炉后 炉 况一直处 于波动状 态 , 气流 分布 不合 理 , 开 煤 加之 炉前渣 铁 处理 对 炉 内 影响较 大 ,0 9年 1 20 0月下 旬出现 炉况 失 常 , 对 此 次炉 况 失 常进 行原 因分析 并总 结 处理措 针
施, 希望对 同类 高炉有一定借鉴 作 用。 关 键词 : 炉况失 常 ; 因分析 ;处理措施 原
的 2号铁 口已退 出 , 主沟 在烘烤 阶段 , 尚不能投 入
使用 , 使 l号铁 口单铁 口出铁达 1 , 迫 _ 7h 迫使炉 内
减风 , 缩矿批 , 、 减 停富 氧来 维持 生 产 。2 3日夜 班 又开 始 出现 管 道 行 程 ,4 日早 班 出现难 行 , 2 渣铁 物理 热下降 到 1 5 0℃ , 4 后炉 况 不 稳 , 风量 难 加 , 只能 维持 30 0I / i , 速 2~ 0 l m n 料 l 4个/ , 迫缩 h被 矿批 , 富氧 , 负荷 , 停 退 中班渣 铁 物理 热进 一 步变 差 , 动性 极 差 , 渣 沟 结 死 , 况 失 常 已 形 成 。 流 下 炉 部 分生产 数据 见表 1 。
欧 阳佰礼
胡 攀峰
梅钢 4号 高炉炉 况失常 的分析
・ 1・ 4
2 处 理措 施 2 1 抓好炉 前 渣铁处 理 , . 及时 出尽 凉渣铁
( 当时只有 1 5 1℃ ) 4 未升高 至正 常水平 就撤风 温 、 开加 湿 , 直接 消弱 了所加 空 焦 的作用 , 长 了炉况 延 恢 复时间 。恢 复过程 对 焦炭 的布 料方 式进 行 了调 整 , 加 了焦炭 布 到高 炉 中心 的档位 和 布料 圈数 , 增
・
4 0・
梅 山科技
高炉供料月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本月的供料工作已接近尾声。
为了全面总结本月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现将本月高炉供料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供料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本月,我根据生产计划,结合高炉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供料计划。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原料库存情况,确保原料供应充足,满足高炉生产需求。
2. 供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本月,我们对供料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维修和保养。
确保供料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料效率。
3. 供料质量的控制本月,我们加强了对供料质量的检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料,确保高炉所需原料质量稳定。
4. 人员培训与考核本月,我们对供料人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对本月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了表彰,对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了批评教育。
三、取得的成绩1. 供料计划执行率达到100%,满足了高炉生产需求。
2. 供料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明显下降。
3. 供料质量稳定,原料合格率达到98%以上。
4. 员工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存在的问题1. 部分供料设备老化,影响供料效率。
2. 供料人员对某些新设备操作不熟练,导致供料过程中出现失误。
3. 部分原料质量不稳定,影响高炉生产。
五、改进措施1. 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供料效率。
2. 加强对供料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3. 与原料供应商加强沟通,确保原料质量稳定。
4. 优化供料计划,合理调配原料,降低成本。
六、下月工作计划1. 继续优化供料计划,提高供料效率。
2. 加强供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降低故障率。
3. 深入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
4. 加强与原料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原料质量。
总之,本月高炉供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供料质量,为高炉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高炉月度生产总结

高炉月度生产总结
根据高炉的月度生产情况,以下是一份月度生产总结:
1. 产量总结:本月高炉实际产量为XXX吨,较上月有所增加。
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XXX。
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重大生产中断事件。
2. 品质总结:本月高炉炼铁的品质控制较为稳定,符合预期要求。
炉渣中的含铁率、含硅率、含硫率等关键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内。
通过对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高炉铁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得到有效控制。
3. 能耗总结:本月高炉的能耗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通过对燃料和原材料的合理搭配,能耗指标相对较低。
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提高炉况稳定性和节能效益。
4. 安全生产总结:本月高炉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发生严重事故或伤亡事件。
生产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仍需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5. 设备维护总结:本月高炉设备运行较为稳定,生产线没有发生重大故障或停机事件。
对设备进行了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提前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故障。
维护人员需保持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月高炉的生产总体良好,但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
间。
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创造更好的业绩。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1. 引言高炉作为炼铁工艺的核心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保持铁水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炉况时常发生失常情况,这些失常情况严重影响了高炉的正常操作和矿石冶炼效果。
本文将总结高炉炉况失常情况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旨在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原因分析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炉料成分突变炉料成分的突变是高炉炉况失常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原料的质量有较大波动时。
比如,矿石含杂质增加、含水率变化、石灰石镁含量异常波动等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失常。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原料的控制和检测,提前发现和处理突变情况。
2.2. 石灰石质量变差石灰石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用的矫正剂和炉渣形成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的炉况稳定性。
如果石灰石质量下降,容易导致炉渣膨胀、炉况不稳定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
2.3. 炉底渣疏松或积扎炉底渣的疏松或积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炉底渣疏松会导致炉冷风过大,降低高炉的产量;而炉底渣积扎会导致炉冷风过小,影响高炉渣的排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清理炉底渣,并加强炉底渣的监测和分析。
2.4. 风温异常风温异常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见的失常情况之一,风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风温过高会使煤气燃烧不充分,导致高炉炉况不稳定;而风温过低会使煤气在炉内燃烧不充分,影响炉内温度和反应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风温的监测和调节控制。
3.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分析的失常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3.1. 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成分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
通过及时掌握原料成分的变化情况,可以在炉料成分发生突变时及时调整炉况,保持高炉的稳定运行。
3.2. 优化石灰石采购和使用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在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的同时,加强对石灰石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高炉炉况判断总结剖析

高炉炉况判断总结常见的炉况判断方法:直接判断法和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判断。
一.直接观测法1.看出铁主要看铁中含硅与含硫情况。
◆看火花判断含硅量①冶炼铸造生铁时:当[Si]大于2.5%时,铁水流动时没有火花飞溅;当[Si]为2.5%~l.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火花,但数量少,火花呈球状;当[Si]小于1.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的火花较多,跳跃高度降低,呈绒球状火花。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当[Si]为1.0%~0.7%时,铁水流动时火花急剧增多,跳跃高度较低;当[Si]小于0.7%时,铁水表面分布着密集的针状火花束,非常多而跳得很低,可从铁口一直延伸到铁水罐。
◆看试样断口及凝固状态判断含硅量看断口①冶炼铸造铁时:当[Si]为1.5%~2.5%时,模样断口为灰色,晶粒较细;当[Si]大于2.5%时,断口表面晶粒变粗,呈黑灰色;当[Si]大于3.5%时,断口逐渐变为灰色,晶粒又开始变细。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当[Si]小于l.0%时,断口边沿有白边;当[Si]小于0.5%时,断口呈全白色;当[Si]为0.5%~l.0%时,为过渡状态,中心灰白,[Si]越低,白边越宽。
看凝固状态铁水注入模内,待冷凝后,可以根据铁模样的表面情况来判断。
当[Si] 小于1.0%时,冷却后中心下凹,生铁含[Si]越低,下凹程度越大;当[Si]为1.0%~l.5%时,中心略有凹陷;当[Si]为1.5%~2.0%时,表面较平;当[si]大于2.0%以后,随着[Si]的升高,模样表面鼓起程度越大。
◆用铁水流动性判断含硅量①冶炼铸造生铁时:当[Si]为1.5%~2.0%时,铁水流动性良好,但比炼钢铁黏些;当[Si]大于2.5%时,铁水变黏,流动性变差,随着[Si]的升高黏度增大。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铁水流动性良好,不粘沟。
◆生铁含[S]的判断①看铁水凝固速度及状态:当[S]小于0.04%时,铁水很快凝固;当[S]在0.04%~0.06%时,稍过一会儿铁水即凝固,生铁含[S]越高,凝固越慢,含[S]越低,凝固越快;当[S]在0.03%以下时,铁水凝固后表面很光滑;当[S]在0.05%~0.07%时,铁水凝固后表面出现斑痕,但不多;当[S]大于0.1%时,表面斑痕增多,[S]越高,表面斑痕越多。
朝阳1#高炉炉况波动原因及对策

朝阳1#高炉炉况波动原因及对策摘要:对朝阳钢铁1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
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燃料质量劣化,二是操作应对不及时,三是炉况顺行较条件下,组织计划检修,导致炉缸工作状态变差。
结合1号高炉生产状况,通过精细操作调整,稳定原燃料质量,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
认为高炉要保持长期稳定,对高炉的管控要从大系统出发,全流程、全要素精细管理,严格管控。
关键词:高炉炉况原燃料质量操作制度朝阳钢铁1号高炉(2600m3)于2012年12月点火开炉。
2022年4月,因成本压力,焦炭降本导致焦炭质量下滑,造成炉况波动。
结合1号高炉生产状况,通过精细操作调整,稳定原燃料质量,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
1炉况波动经过1.1炉况波动前高炉顺行情况2022年4月20日夜班前,高炉整体顺行较好,风量5350m3/min,风压380-390Kpa,壁体稳定,操作焦比505Kg/t,炉温【Si】0.3-0.40%,高炉正在进行提煤气利用率操作。
1.2炉况波动过程①第一次波动:2022年4月21日1:35,高炉风压不稳冒尖,出现滑尺,炉身周向渣皮大面积脱落,静压不稳,气流失常,风量最低3900m3/min,风压300Kpa。
至22日16:00炉况基本恢复正常②第二次波动:4月27日白班,高炉炉温上行,通过减风、撤风温、减煤粉、减富氧维持顺行,白班后期,炉温下行,中班接班提风温操作,风压不稳,压量关系紧张,19:03,悬料,19:27,坐料成功,开始恢复炉况,20:04,在加风恢复过程中,第二次悬料。
悬料后,炉温不足,加罐焦补热和疏导气流,4月28日4:24,在罐焦到风口后,高炉第三次悬料,通过反复坐料,6:42,彻底坐料成功,高炉开始恢复炉况,4月30日,高炉风量恢复至5000m3/min,风压355Kpa,高炉开始富氧,中班21:00,壁体8、9段单方向南波动,气流不稳,21:26,悬料,21:39,坐料成功,开始恢复炉况,截止到5月4日7:00,炉况基本恢复正常。
内蒙古建龙2#高炉炉况波动原因分析及治理实践

内蒙古建龙 2# 高炉炉况波动原因分析及治理实践摘要:内蒙古建龙2#高炉有效容积1200m³,2021年8月炉况出现波动,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本次炉况波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治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为日后的高炉操作、调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字:高炉;炉况波动;经验总结;1.高炉炉况波动简介内蒙古建龙2#高炉2021年7月炉况顺行,但有一个风口中套损坏。
2021年8月4日8:30高炉计划休风4小时更换损坏中套并对其他区域有隐患设备进行检修。
11:36送风后,由于吹管跑风进行了二次休风处理。
再次送风后由于上料系统程序故障不能上料,导致高炉亏尺到4.8米。
处理好后,高炉开始逐步回风,至5日8:00高炉一直没有恢复全风,而且炉况呈现出越来越差的趋势。
在后续恢复过程中高炉多次发生悬料事故,炉况出现失常。
在炉况失常期间,高炉主要有如下表现:(1)炉腰及炉身下部有结厚现象,煤气流分布不均匀,易出现塌料憋压现象;(2)炉缸有堆积,不易接受风量;(3)南北场炉温偏差较大,北场出铁少,开口后多是渣,但渣流偏小,整体处于亏渣铁状态;南场铁口状态好,能多出铁,高炉压量关系对出铁比较敏感。
(3)煤气利用较正常水平升高3-5%,整体气流不畅;1.高炉炉况波动原因分析2.1燃料条件变差内蒙古建龙焦炭全部外购,在炉况波动之前,高炉焦炭结构基本保持35%二级焦炭+35%二级高硫焦炭+30%三级焦炭,其中二级焦炭和二级高硫焦热强度基本能保证在65%左右。
但进入8月份以后,二级焦炭热强度大幅度降低(最低57.9%,最高63.5%,平均59.87%),且波动较大,经常会有同一天购进的焦炭热强度指标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为了减少对高炉的影响,高炉只是小幅度下调二级焦比例同时用二级高硫去代替。
从最终引起炉况失常的结果来看,高炉为应对本次二级焦质量变差从而降低二级焦比例的幅度显然不够。
2.2原料条件变差7月底由于外粉性价比占优势,烧结配料时将精粉比例下调6%,以提高外粉配比。
高炉月度总结

高炉月度总结引言本文为高炉月度总结报告,旨在总结上一个月高炉生产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评估和数据分析,为高炉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生产状况1.产量统计在上一个月,高炉的总产量为XXX吨,较上个月增加了X%。
其中,生铁产量为XXX吨,炉渣产量为XXX吨。
生铁的质量为AA级。
2.能耗分析在能耗方面,高炉整体能耗指标为XXX吨标准煤/吨铁,较上个月降低了X%。
具体分项能耗如下: - 燃料消耗为XXX吨标准煤/吨铁,较上个月下降了X%。
这主要得益于改善燃料配比、提高燃烧效率等措施的实施。
- 电力消耗为XXX度/吨铁,较上个月上升了X%。
这可能是由于机械设备老化、能源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所致。
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 水耗为XXX吨/吨铁,较上个月持平。
高耗水部位需要进一步关注,加强设备维护和节水措施的落实。
3.质量分析本月生铁的质量达到了AA级的要求,没有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质量波动的趋势,需要加强炉渣组分分析和合理控制。
生产问题分析在上个月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面临以下一些问题:1.炉温控制不稳定炉温是高炉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但在上个月的生产中,炉温存在一定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这可能与炉料的配比、上料方式、风温控制等因素有关。
我们需要加强对炉温的监测和分析,并适时调整操作参数,提高炉温稳定性。
2.能耗指标波动较大本月的能耗指标波动较大,其中燃料消耗下降了,但电力消耗上升了,水耗保持平稳。
这可能与机械设备老化和能源管理不到位有关,需要加强设备维护、能源监测和管理,以降低能耗。
3.质量问题波动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炉渣组分上,存在一定的波动。
这可能与炉渣成分分析不准确、配料不均匀等因素有关。
我们需要加强炉渣分析工作,确保炉渣的质量稳定性。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炉温控制加强对炉温的监测和分析,建立炉温稳定性评估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份高炉炉况分析————————————————————————————————作者:————————————————————————————————日期:2014年7月2#高炉炉况分析7月份2#高炉整体顺行,月平均压差水平在129kpa,与上月相比升高3kpa。
月初受上月堵3个风口后炉缸工作状态变化使得使炉况稳定性变差、下雨料湿等因素的影响,综合燃料比水平偏高。
后随着捅开1#风口、料制的及时调整、炉料水分渐干等变化,燃料比逐渐下行稳定在510-513kg 水平。
下旬受烧结矿质量变化、因炉缸局部温度上涨较快重新堵上3个风口后炉缸工作状态变化、下雨料湿等因素的影响,燃料比相对又有所升高,压量关系有渐紧的趋势。
本月炉缸温度变化从下图看出,月初捅开1#风口后其临近区域(8A、7J、8J)在堵着2#风口的前提下温度仍呈上行趋势,24日重堵1#风口送风后,该区域有下行趋势,但受月末理铁升高影响,温度又有所抬头。
16#风口区域(8E、8D、7D)内温度前期相对稳定,月底呈上行趋势。
13#风口附近温度临近下旬上涨较快,24日加堵13#风口后,该区域内(8F)呈下行趋势。
炉底中心碳砖温度前期随着捅开1#风口整体呈上行趋势直至稳定,但24日加堵风口以后略有下行趋势。
全月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本月煤比完成145.33kg/tfe,小焦比27.83kg/tfe,大焦比356.64kg/tfe,燃料比529.80kg/tfe(亏摊后)。
一、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实产铁量合格率内控率利用系数焦比小焦比煤比综合焦比单位t % % t/m3d kg/t kg/t kg/t kg/t2BF 当月110125.355 100.00 84.49 2.000 356.64 27.83 145.33 495.17 累计783640.698 100.00 84.26 2.104 352.45 31.55 146.26 494.70指标名称风量风温热压顶压顶温铁水温度入炉矿品位富氧率单位Nm3/min ℃kpa kpa ℃℃% %2BF 当月2936 1136 314 185 164 1500 57.24 1.33 累计2956 1128 317 185 158 1499 57.57 2.02指标名称冶炼强度综合冶强焦炭负荷综合负荷吨铁耗矿Si S 炉渣R2单位t/m3d t/m3d t/t t/t kg/t % % 倍2BF 当月0.713 0.990 4.690 3.378 1672.70 0.553 0.023 1.14 累计0.742 1.041 4.724 3.365 1664.86 0.543 0.023 1.13指标名称熟料比渣铁比中子测水煤气中CO2作业时间作业率休风时间休风率单位% kg/t % % min % min %2BF 当月84.15 342 4.11 20.75 44556 99.81 84 0.19 累计84.18 328 3.91 20.79 301274 98.69 4006 1.31二、技术分析1.本月高炉休慢风、外围影响情况因炉缸局部温度上涨态势,24日计划休风84分钟,捅开16#风口,堵上1#、13#风口。
对燃料比有一定影响。
2.原燃料质量情况分析2.1炉料结构:2BF 烧结矿自钛球落自钛球青龙球自产球落自球巴西块纽混块PB块卡拉拉72.00 2.69 7.62 0.13 0.55 0.20 4.55 10.61 1.18 0.47 2.2烧结矿、球团、块矿:本月2#炉直送烧结矿转鼓强度基本稳定在79.04%左右,比上月降低0.06%;碱度月平均1.80,与上月持平,平均碱度范围1.75-1.87,单个碱度波动较大;烧结矿TiO2含量平均0.38%,比上月升高0.02%;筛分粒度偏碎,<10mm平均在22.94%,比上月降低0.52%。
本月球团矿使用种类较多,月初使用的是青龙球和落地钛球,5日配吃直送球和落地钛球,7日以后开始配吃落地球和直送钛球,15日以后配吃落地钛球,期间配吃了部分直送球。
块矿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纽混块和巴西块,28日以后巴西块被卡拉拉、纽混被PB块逐渐取代。
综合入炉品位全月平均57.24%,比上月降低0.04%。
2.3焦炭:本月2#高炉使用主要品种为:中润、佳华和梗阳。
焦炭工业分析:焦炭成份 C A V S H2O M40M10CRI CSR 中润焦炭85.85 12.70 1.15 0.71 0.72 85.95 6.89 22.97 66.18 佳华焦(二级)85.74 12.85 1.11 0.67 7.51 86.35 6.95 27.35 61.68 梗阳焦86.35 12.12 1.08 0.66 7.87 86.59 6.82 20.56 69.02 加权平均85.97 12.56 1.12 0.68 4.57 86.24 6.88 23.35 65.89 全月实际用焦配比:中润佳华梗阳2BF 44.81 25.20 29.99全月理论焦炭配比中润干熄焦45%+佳华焦(二级)25%+梗阳焦30%,本月2#高炉使用主要品种为:中润干熄焦、佳华焦、梗阳焦;整体焦炭质量较上月固定碳升高0.20%,灰分降低0.09%,硫分降低0.01%,M40降低0.09%,M10降低0.05%,热反应性降低了0.53%,反应后强度升高0.44%,焦炭整体质量有所好转。
2.4 煤粉:煤粉工业分析C A V S H2O -200目2BF 66.418.0424.760.54 4.03煤种配比较为稳定,本月使用的主要是神华烟煤和金藏源白煤。
本月理论煤粉配比为神华烟煤61%+金藏源白煤39%本月实际煤粉配比为:神华烟煤60.71%+金藏源白煤39.29%。
本月煤粉固定碳含量较比上月降低0.44%,灰份降低1.11%,挥发份升高1.02%,硫份降低0.07%,但煤粉A、S值波动仍然较大。
3、高炉炉况分析:2#高炉:上旬:7月1日上午9:30捅开1#风口后,炉芯温度有所升高,炉缸工作状态渐好。
2日将矿批扩至38.5t,料制方面将焦圈由2 2 2 2 2.9→2 2 2 2 2.8→2 3 2 2 3过渡。
3日因下雨料湿影响,煤比仍然偏高,焦比提至355kg。
4日继续减中心焦圈至2.9圈,随着煤比下行将焦比降至352kg 稳定。
随着捅开1#风口、料制调整的作用,燃料比有所下降,4日以后燃料比基本维持在517kg 左右。
O 36.8 3.0 34.3 3.0 31.8 3.0 27.8 2.0C 36.8 2.0 34.3 3.0 31.8 2.0 27.8 2.0 14.5 2.9中旬:燃料比随着炉况的逐渐稳定以及炉料渐干仍为下降趋势,平均综合燃料比水平达到510kg/tfe水平。
受16日大雨影响,高炉燃料消耗有所升高,焦比由346kg逐步提至351kg,中子水由设定3.5%逐步加至5.5%,燃料比上行至516kg。
因巴西块湿、碎,17日将配比减至4%,后随着质量好转逐步加回原配比。
19日以后逐步减中子水至4%,雨后焦比一直高水平维持,燃料比基本在513kg水平。
O 36.8 3.0 34.3 3.0 31.8 3.0 27.8 2.0C 36.8 2.0 34.3 3.0 31.8 2.0 27.8 2.0 14.5 2.9下旬:受烧结矿碱度整体下行且入炉品位也呈下行趋势的影响,造成高炉燃料消耗再度升高,21日将焦比提至354kg,燃料比达到518kg左右。
24日堵三个风口送风后,边缘十字测温下行趋势,中心温度充足稳定,燃料比有下行趋势,26日焦比降至352kg,27日又降至350kg,燃料比后期稳定在510kg水平。
但受30日大雨料湿的影响,月底两天燃料比又来到了520kg水平。
O 36.8 3.0 34.3 3.0 31.8 3.0 27.8 2.0C 36.8 2.0 34.3 3.0 31.8 2.0 27.8 2.0 14.5 2.94、指标分析:本月2#炉实际产铁量110125.355t,完成计划产量。
平均日产铁量3552.43(有定修影响),实现利用系数 2.000t/m3.d。
入炉焦比在345.86kg/t.fe~355.05kg/tfe,平均351.06kg/tfe。
焦丁比在21.92kg/tfe~25.01kg/tfe,平均23.00 kg/tfe。
煤比在135.74~146.51kg/tfe,平均141.10kg/tfe。
综合燃料比水平在505.00kg/tfe~524.47kg/tfe之间波动,平均综合燃料比515.16kg/tfe左右(未摊亏)。
综合燃料比波动的原因:原燃料质量变化,下雨影响及气流变化。
全月炉温【Si】平均 0.55,铁水物理热平均1500℃【Ti】平均0.180。
5、产品质量分析:2#炉生铁合格率100%,内控品率平均完成84.49%,比上月升高1.01%。
【Si】在0.42至0.69%之间,【S】在0.015至0.039之间。
【Si】【S】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原料种类变化大,成份不稳定,造成燃料比波动,下雨料湿影响及气流变化。
6、下步措施:下一步调整以炉况顺行、安全长寿为主,适当降低冶强是保障长寿的关键。
关注炉缸重点区域温度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加强对炉前出铁操作的管控,及时打开铁口,减少炉内憋压。
24日再次堵上三个风口后,风速及动能上行较多,关注气流变化防止中心过吹。
料制以微调为主,顺行前提下逐步减少中心焦量。
雨季生产,加强现场看料,负荷料及时调剂稳定热制度以稳定炉况。
中厚板区2#高炉2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