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讲义
氧化石墨烯制备原理

氧化石墨烯制备原理
氧化石墨烯是一种通过氧化石墨材料来制备的氧化物化合物。
它的制备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石墨烯:首先,需要从石墨原料中制备出石墨烯。
常用的方法有机械剥离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其中,机械剥离法是利用物理力学的剥离方式,通过机械剥离器具将石墨原料一层层地剥离,最终得到单层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将石墨原料放置在特定的反应环境中,通过气相化学反应使石墨层逐渐剥离并沉积在基底上。
2. 氧化反应:将得到的石墨烯与氧气或氧化剂进行反应,使其氧化成氧化石墨烯。
在该步骤中,常用的氧化剂有硝酸和高锰酸钾等。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会与石墨烯中的碳原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化物键。
3. 氧化石墨烯的捕获和分离: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往往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捕获和分离,以便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常见的捕获和分离方法有离心法、过滤法和超声分散法等。
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将氧化石墨烯从溶剂中分离出来,并得到所需的纯净产物。
综上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原理主要包括制备石墨烯、氧化反应和氧化石墨烯的捕获和分离三个步骤。
这些步骤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完成,最终得到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氧化石墨烯材料。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研究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材料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是一种由石墨结构经氧化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热稳定性和表面化学反应活性。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氧化石墨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一、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氧化剂法氧化剂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将氧化剂如KMnO4或HNO3等与石墨材料反应,使石墨材料表面生成氧化层,然后利用酸性洗涤等方法去除过量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最终得到氧化石墨烯材料。
该方法因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2. 热氧化法热氧化法是一种将石墨材料置于氧化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的方法。
通过在高温下将石墨材料置于氧气或空气中进行氧化处理,可制备出一系列氧化程度不同的氧化石墨烯材料。
相比于氧化剂法,热氧化法具有制备时间短、氧化程度可调节等优点。
3. 气相氧化法气相氧化法是一种将石墨材料置于气体中进行氧化处理的方法。
通过将石墨材料置于高温还原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可制备出高质量的氧化石墨烯材料。
该方法具有氧化程度可控、无需添加氧化剂等优点。
二、氧化石墨烯的材料性能研究1. 电学性质研究氧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质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传输性能。
其导电性可通过控制氧化程度进行调控,传输性能受其形态和材料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氧化石墨烯还具有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电子器件。
2. 光学性质研究氧化石墨烯的光学性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好的光学吸收和散射性能,其光电响应能力优于一般的碳材料。
此外,氧化石墨烯还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可用于生物成像等领域。
3. 气敏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的气敏性质研究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可通过对气体的敏感性反应,实现对气体的快速检测和监测。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1. 概述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有机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电性能研究进展。
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氧化法、热氧化法等。
其中化学氧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化学氧化法的原理是通过强氧化剂来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碳原子,形成氧化石墨烯。
一般选用的氧化剂有硝酸、硫酸、过氧化氢等。
以硝酸为例,其反应式为:C + 6HNO3 → C(NO2)2 + 2CO2 + 4H2O + 2NO2C(NO2)2 + 3HNO3 → 2CO2 + 4NO2 + 3H2O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石墨烯与氧化剂混合,然后在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下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还需加入还原剂如羟胺等,以消除氧化剂的副反应。
3. 氧化石墨烯的电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的电性能主要包括电导率、电容等,其性质由制备方法和结构决定。
3.1 电导率氧化石墨烯的电导率较低,但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得到还原石墨烯,使其电导率增强。
还原反应一般采用高温还原法、化学还原法等。
以化学还原法为例,需要引入还原剂如氢气、氢化钠等,反应式为:nCO + nH2 → CnH2n + nH2O还原后的石墨烯电导率可达到金属的水平,可作为导电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
3.2 电容氧化石墨烯的电容主要包括电化学电容和双层电容。
电化学电容指的是在电解液中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团和电离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存储电荷的现象,该电容的特点是容量大、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
双层电容指的是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形成一个双层电位差,使其具有储能的能力,该电容的特点是充放电速率快、能量密度高。
4. 应用前景氧化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多种领域。
在电池领域,氧化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氧化石墨烯的电容可使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在传感器领域,氧化石墨烯能够通过改变电性能来感知环境变化;在生物医学领域,氧化石墨烯可用作药物载体或医用材料。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氧化石墨烯 (GO) 是石墨烯 (graphene) 的一种衍生物,是一种单层碳原子结构的二维材料。
GO是石墨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广泛的形态之一,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传感器、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就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论述。
一、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Hummers法Hummers法是一种在实验条件下将天然石墨氧化得到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硫酸和氧化剂 (如硝酸) 与天然石墨反应,制备出氧化石墨烯。
这种方法在制备氧化石墨烯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氧化石墨烯。
2、改良的Hummers法改良的Hummers法是 Hummers法的一种改良。
基本的反应方式与 Hummers法相似,但是改良方法中添加了氯化钠和硝酸钾,从而使反应速度得到了提高。
该方法是一种更加经济和环保的方法,使得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成本大大降低。
3、热还原法热还原法是一种利用热处理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使用还原剂 (如氢气、乙炔等) 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从而得到单层石墨烯。
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等优点,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实现单层石墨烯的比例较低。
二、氧化石墨烯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和高表面积等特性,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例如,可以将 GO 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使用,GO 纳米材料可以将药物包裹在内,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2、环境污染治理氧化石墨烯也可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吸附剂,吸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3、锂离子电池氧化石墨烯也可以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
在锂离子电池中,将氧化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4、传感器应用氧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备传感器,例如,氧化石墨烯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灵敏度的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分子传感器等。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工艺详解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工艺详解相信很多研究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课就是氧化石墨烯制备,制备氧化石墨烯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中涉及了各种复杂参数的调控,可谓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制备出理想的氧化石墨烯。
今天小编就来为你深入解读如何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各种参数如何调控?如何还原得到石墨烯?工业级氧化还原石墨烯制备与实验室制备又有什么区别?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氧化-还原法是指将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化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如羧基、环氧基和羟基,得到石墨烯。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优缺点氧化-还原法被提出后,以其简单易行的工艺成为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最简便的方法,得到广大石墨烯研究者的青睐。
氧化-还原法可以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悬浮液,解决了石墨烯难以分散在溶剂中的问题。
氧化-还原法的缺点是宏量制备容易带来废液污染和制备的石墨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或存在-OH基团的结构缺陷,这些将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性能的损失,使石墨烯的应用受到限制。
氧化还原制备石墨烯分为三步,氧化、剥离、还原,如图1,图2.图1 氧化还原制备石墨烯流程图2 氧化还原制备石墨烯流程1氧化氧化石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Hummers法,第二种是Brodietz法,第三种是Staudenmaier法,他们首先均是用无机强质子酸例如浓H2SO4、发烟HNO3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处理原始的石墨粉原料,使得强酸小分子进入到石墨层间,而后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ClO4等)氧化。
三种方法相比,Staudemaier法得到的氧化石墨的层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采用浓H2SO4和发烟HNO3混合酸处理了石墨,Hummers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可得到带有褶皱的氧化石墨的片层结构,并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很好,对于此方法,许多研究人员也做了很大的改善。
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一、前言氧化石墨烯是一种重要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能源、电子、光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二、化学氧化法1. 氧化剂法该方法采用强氧化剂如硝酸、过氧化氢等将石墨烯表面的碳原子部分氧化,形成氧化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石墨粉末加入硝酸中,并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2)在搅拌下升温至80-10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3)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2. 氢氟酸法该方法采用强酸HF将石墨表面的碳原子部分蚀刻,形成氧化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天然石墨粉末加入HF中,并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2)在搅拌下升温至40-60℃,反应时间为1-2小时。
(3)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三、物理氧化法1. 等离子体氧化法该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将石墨表面的碳原子部分氧化,形成氧化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石墨薄片放置在等离子体反应室中,并加入适量的氧气作为氧化剂。
(2)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几分钟至几小时。
(3)取出样品并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2. 气相氧化法该方法采用高温高压下将空气或氮气中的O2与石墨表面的碳原子部分反应,形成氧化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天然石墨粉末放置在高温高压反应器中,并加入适量的O2或N2作为氧化剂。
(2)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几分钟至几小时。
(3)取出样品并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四、还原氧化法1. 热还原法该方法采用高温下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形成还原后的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样品放置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温度为1000-2000℃。
(2)取出样品并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还原后的石墨烯。
2. 化学还原法该方法采用还原剂如NaBH4、H2等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碳原子部分还原,形成还原后的石墨烯。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氧化石墨烯样品加入还原剂中,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Pd/C。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讲义

实验十、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2、了解氧化石墨烯结构与性能表征.二、实验原理1、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其颜色为棕黄色,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粉末状、片状以及溶液状的。
氧化石墨烯薄片是石墨粉末经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氧化石墨烯是单一的原子层,可以随时在横向尺寸上扩展到数十微米,因此,其结构跨越了一般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典型尺度。
氧化石墨烯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氧化石墨烯长久以来被视为亲水性物质,因为其在水中具有优越的分散性,但是,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实际上具有两亲性,从石墨烯薄片边缘到中央呈现亲水至疏水的性质分布。
经过氧化处理后,氧化石墨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但在每一层的石墨烯单片上引入了许多氧基功能团。
这些氧基功能团的引入使得单一的石墨烯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鉴于氧化石墨烯在石墨烯材料领域中的地位,许多科学家试图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以便有利于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研究,虽然已经利用了计算机模拟、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制备方法,实验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石墨来源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氧化石墨烯的精确结构还无法得到确定。
大家普遍接受的结构模型是在氧化石墨烯单片上随机分布着羟基和环氧基,而在单片的边缘则引入了羧基和羰基.图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一般有三种方法:brodie法、Staudenmaier法、hummers法。
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利用石墨在酸性质子和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而成的,但是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点。
Brodie 等人于1859年首次用高氯酸和发烟硝酸作为氧化剂插层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Staudenmaier在1898年用浓硫酸、发烟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为插层合成了氧化石墨烯,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最具温和性,利用高锰酸钾,98%的硫酸、硝酸钠等为插层成功的合成出了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石墨烯氧化物,是石墨烯在氧化反应中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它拥有石墨烯的许多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更具有可控性,能够满足许多工业化要求。
下面,将就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讨。
一、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石墨烯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还原法,另一类是物理还原法。
在这两类方法中,化学还原法被认为是制备石墨烯氧化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学物质中的还原剂对石墨烯进行还原。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在实验室中将石墨烯和氧化剂(如硝酸等)混合悬浮在水中。
然后,在水中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等,搅拌一段时间。
这样,石墨烯表面的氧化物会被还原成还原物质,并形成氧化物晶体。
接下来,将混合物过滤并洗净以去除杂质,然后将样品在低温下烘干,就可以得到石墨烯氧化物样品。
2. 物理还原法物理还原法则是通过加热、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导电性较低的氧化石墨烯转化为导电性较好的石墨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没有污染物,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石墨烯的颗粒分布较为不均匀,制备条件需要控制,并需要更进一步的物理过程。
二、石墨烯氧化物的性质石墨烯氧化物是一种高效的材料,不仅具有石墨烯的优秀性质,还具有石墨烯所不具备的一些新型性质。
1. 电学性质石墨烯氧化物在电学性质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它导电性较弱,但在接触电极时,接触面扩大,导电性提高,可以作为新型低成本透明导电膜材料。
2. 光学性质光学性质也是石墨烯氧化物具有的优异性质之一。
可以通过环境调控,来调节石墨烯氧化物的颜色,亦可以增强其应用。
3. 机械性质石墨烯氧化物的机械性能较好,便于弯曲后再形成纳米颗粒,这种弯曲形态把石墨烯氧化物纳米颗粒放置在纳米排布模板上后,可制成各种更复杂的形状。
4. 热学性质石墨烯氧化物的热学性质是另一种引人注目的物理性质。
与传统材料相比,石墨烯氧化物材料表现出高热导电性,温度变化范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2、了解氧化石墨烯结构与性能表征。
二、实验原理
1、氧化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其颜色为棕黄色,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粉末状、片状以及溶液状的。
氧化石墨烯薄片是石墨粉末经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氧化石墨烯是单一的原子层,可以随时在横向尺寸上扩展到数十微米,因此,其结构跨越了一般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典型尺度。
氧化石墨烯可视为一种非传统型态的软性材料,具有聚合物、胶体、薄膜,以及两性分子的特性。
氧化石墨烯长久以来被视为亲水性物质,因为其在水中具有优越的分散性,但是,相关实验结果显示,氧化石墨烯实际上具有两亲性,从石墨烯薄片边缘到中央呈现亲水至疏水的性质分布。
经过氧化处理后,氧化石墨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但在每一层的石墨烯单片上引入了许多氧基功能团。
这些氧基功能团的引入使得单一的石墨烯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鉴于氧化石墨烯在石墨烯材料领域中的地位,许多科学家试图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以便有利于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研究,虽然已经利用了计算机模拟、拉曼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制备方法,实验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石墨来源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氧化石墨烯的精确结构还无法得到确定。
大家普遍接受的结构模型是在氧化石墨烯单片上随机分布着羟基和环氧基,而在单片的边缘则引入了羧基和羰基。
图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一般有三种方法:brodie法、Staudenmaier法、hummers法。
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利用石墨在酸性质子和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而成的,但是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点。
Brodie 等人于1859年首次用高氯酸和发烟硝酸作为氧化剂插层制备出
了氧化石墨烯,Staudenmaier在1898年用浓硫酸、发烟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酸为插层合成了氧化石墨烯,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最具温和性,利用高锰酸钾,98%的硫酸、硝酸钠等为插层成功的合成出了氧化石墨烯。
后续研究者一般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来制备氧化石墨烯,即通过改变低温、中温、高温的条件,调节高锰酸钾、硝酸钠的用量来合成。
图2 化学法制备石墨烯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HJ-3恒温磁力搅拌器;DF-Ⅱ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9003B-2鼓风干燥箱;H-1650台式高速离心机;FA1104N分析天平;KQ-400KDE型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WS70-1型红外线快速干燥器;73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药品:膨胀石墨(化学纯);浓硫酸(H2SO4,98%);高锰酸钾(KMnO4,分析纯);
硝酸钠(NaNO3,分析纯);双氧水(H2O2,30%);盐酸(HCl,36~38%)。
四、实验步骤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采用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工艺流程如下:将250mL烧杯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向烧杯中加入22mL的浓硫酸,并在烧杯中放入磁子,打开搅拌装置,控制烧杯中的温度为0℃左右,加入0.5g膨胀石墨和0.5g硝酸钠,搅拌8min后,在搅拌的的同时缓慢加入3g的高锰酸钾,继续搅拌,反应30min,此时溶液的颜色将呈现紫绿色,将温度升到45℃,反应60min后,慢慢加入45mL的蒸馏水,升温至95℃,不断搅拌水解1h,此时反应的颜色呈亮黄色,搅拌中缓慢加入8mL的H2O2 (30%)处理,趁热过滤,滤饼用5%的盐酸洗涤3次,再用蒸馏水洗涤若干次,直至pH接近中性即可。
将产品分散到水中,充分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液。
将产品60℃真空干燥48小时,即可得到干燥的氧化石墨烯。
2、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取上述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液,做紫外光谱实验,观察氧化石墨烯的紫外光谱图。
五、注意事项
1、在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加入高锰酸钾时,一定要慢慢加入。
2、做氧化石墨烯的紫外光谱实验时,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要低,最大吸收峰的位置约在230nm处。
3、实验过程中的“亮黄色”影响因素有许多,有时颜色可能有些出入。
六、实验记录与处理
记录不同氧化石墨烯浓度与吸收强度的关系。
六、实验习题
1、氧化石墨烯其他制备方法中使用的氧化剂有哪些?
2、实验中加入双氧水有什么作用?
大树 16:38:53
仪器:烧瓶(100ml)50只、量筒、玻璃棒;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50台;鼓风干燥箱;高速离心机;分析天平;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大树 16:39:17
好的我来算一下严正权 16: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