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基本术语

合集下载

1.3地震常用术语2017

1.3地震常用术语2017

1.3.2震级
• 另外,地震震级M与震源释放的能量E(尔格)之 间有以下经验关系: • lg10E=11.8+1.5M • 因而,震级相差一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要相 差31.6倍,一个6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 2吨级的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 目前记录到最大的地震是2011年日本东海 岸发生9.0级特大地震。
(4)房屋破坏等级及其对应的震害指数
• 房屋破坏等级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 五类,其定义和对应的震害指数d如下: • a)基本完好:承重和非承重构件完好,或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 ,不加修理可继续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00≤d<0.10; • b)轻微破坏:个别承重构件出现可见裂缝,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 ,不需要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 0.10≤d<0.30; • c)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出现轻微裂缝,部分有明显裂缝,个别 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一般修理后可继续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 范围为0.30≤d<0.55; • d)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破坏较严重,非承重构件局部倒塌,房 屋修复困难。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55≤d<0.85; • e)毁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房屋结构濒于崩溃或已倒毁,已 无修复可能。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85≤d<1.00;
地震烈度表
Ⅶ 大多数人惊逃户 外,骑自行 车的人有感 觉,行驶中 的汽车驾乘 人员有感觉 A 少数毁坏和/或严重破坏,多数 中等破坏和/或轻微破坏
0.09~0.31
B C A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破坏 和/或基本完好 少数中等和/或轻微破坏,多数 基本完好 少数毁坏,多数严重和/或中等 破坏
0.29~0.51
结构抗震

地震勘探术语

地震勘探术语

地震勘探术语1. 地震波:地震波就像声波一样,在地下传播,想想如果我们能听懂地震波在说什么,那该多神奇呀!例子:通过研究地震波,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的地质结构。

2. 反射波:反射波就像是地下世界给我们的回应,它们反弹回来带来各种信息。

例子:地震勘探中依靠反射波来发现地下的油气藏。

3. 折射波:折射波呀,就如同光线折射一样,在地下也有这样奇妙的现象呢!例子:利用折射波可以推断地层的倾斜情况。

4. 主频:主频就像是地震信号的“心跳”节奏,可重要啦!例子:不同地层的主频是不一样的哦。

5. 振幅:振幅那可是地震波的“力量”体现呀!例子:振幅的大小反映了岩层的性质。

6. 相位:相位就像是地震波的“步伐”节奏呢!例子:分析相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地质结构。

7. 工区:工区不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那片地下区域嘛!例子:这个工区的地质情况很复杂。

8. 测线:测线就像是为地下做的“扫描线”呀!例子:沿着测线进行地震勘探。

9. 炮点:炮点就如同放烟花的那个点,会产生地震波呢!例子:合理布置炮点才能获得好的数据。

10. 接收点:接收点就是接收地震波信息的地方呀,多关键!例子:接收点要准确设置。

11. 叠加:叠加就好像把好多信息叠在一起,变得更清楚。

例子:通过叠加处理能提高数据质量。

12. 偏移:偏移像是给地震图像做个“微调”,让它更准确。

例子:偏移处理能使地质结构更清晰呈现。

13. 速度分析:速度分析不就是搞清楚地震波传播速度嘛!例子:准确的速度分析对勘探很重要。

14. 静校正:静校正就像是给数据“整整形”,让它更好看。

例子:做好静校正才能得到可靠结果。

15. 信噪比:信噪比就像信号的“纯净度”指标呀!例子:要提高信噪比才能更好地识别地质特征。

16. 分辨率:分辨率决定了我们能看清地下多小的东西呀!例子:高分辨率能发现更细微的地质结构。

17. 模型:模型就像是地下的“模拟画像”。

例子: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太重要了。

18. 成像:成像就是把地下的情况“拍”出来呀!例子:地震成像技术越来越先进了。

NO.2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NO.2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信噪比( 信噪比 ( S/N) -- 顾名思义就是信号的能量 ) --顾名思义就是信号的能量 与噪音能量的比值。有效信号占的比重越大, 与噪音能量的比值。有效信号占的比重越大, 信噪比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信噪比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3、分辨率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分辨率--就是分辨事物的能力。在地震勘探中, 分辨率--就是分辨事物的能力。在地震勘探中,分为横向分 --就是分辨事物的能力 辨率和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即水平分辨率, 辨率和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即水平分辨率,表示区分地质 体横向细节的能力,纵向分辨率表示分辨地质体厚度的能力。 体横向细节的能力,纵向分辨率表示分辨地质体厚度的能力。 它们都取决于所能获得的地震信号的最高频率。 它们都取决于所能获得的地震信号的最高频率。
100000×覆盖次数 道密度= 道密度= 道间间×接收 线收
14、炮道密度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炮道密度--炮密度与仪器实际接收道数的乘积。 炮道密度--炮密度与仪器实际接收道数的乘积。 --炮密度与仪器实际接收道数的乘积
炮道密度= × 炮道密度=炮密度 仪器接收道数
炮点距 道距
7、覆盖次数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覆盖次数(Fold)--是在一个CMP面元内被叠加的中点个数。 合理的覆盖次数能够有效的压制干扰噪声、改善资料品质, 为后续的资料处理中,提高地震反射资料的信噪比和地震剖面的分 辨率奠定前提条件。资料的信噪比直接影响构造和岩性解释的精确 性和地质认识的正确性。
12、炮密度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炮密度--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 炮密度--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单位一般 --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 为炮/km2。
100000 炮密度= 炮点距×炮线线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两个因素:震中距、场地条件
土层软弱程度 土层覆盖层厚度
周期短的波在有阻尼介质中传播较易衰减
周期长的波可能发生共振
水平运动
场地特征周期(或卓越周期):
vsm:场地土平均剪切波速 dov: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竖向运动 水平地震力计算
剪切波速小于500m/s 的场地土覆盖层厚度
13

部破坏、开裂, 0.30 层常见喷沙冒水。松软 (90~177) (10~18)
但不妨碍使用
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
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8 摇晃颠簸、行走 中等破坏—结 0.31~ 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大 250
25
困难
构受损,需要 0.50 多数烟囱严重破坏。 修理
(178~353) (19~35)
地震规模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之比较
地震规模 M
E=1011.8+1.5M
相当于广岛原子弹 (20KT TNT)之个数
附注
4.0
6.31 1017
-
5.0
2.00 1019
-
6.0
6.31 1020
-
6.1
8.91 1020
1
7.0
2.00 1022
22
7.1
2.82 1022
32
10/17/1989旧金山地震
因波的折射,体波传播到地面时,其行进方向将近似与地面垂直。
P波 → 上下运动 S波 → 前后、左右运动 R波 → 上下、前后运动 L波 → 左右运动
三向地面运动 上下运动:由P波和R波引起 前后运动:由S波和R波引起 左右运动:由S波和L波引起
5-18
地震地面运动的记录
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本文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地震是群灾之首地震是一种突发性专门强的自然灾难.一次强烈地震,往往会摧残大批建筑物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地震是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天敌”,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地震是如何样发生的地球由于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步积存起庞大的能量,造成地壳某些脆弱地带的岩层突然断裂,或者引起原有断层产生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世界要紧地震带地震多发区称为地震带。

全球地震要紧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即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频繁。

几个常用地震术语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区域叫震源。

地面上正对震源的位置叫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是震源深度.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就越大。

震级与烈度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是指地震开释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样讲,离震中越近的地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

地震等级大小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为弱震,一样人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等于或小于4.5级的为有感地震,人们容易感受到,一样可不能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为强震,其中震级等于或大于8级的称为庞大地震,会造成专门大的破坏。

地震能量地震开释的能量决定地震震级。

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0倍。

目前地球上最大地震的震级为8.9级。

地震的类型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构造地震的数量最多,破坏力也最强,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

所有造成重大灾难的地震差不多上构造地震。

地震的要素地震发生的时刻、地点、震级是一次地震最要紧的信息,通常被称为地震三要素。

此外,对地震灾难而言,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也是人们期望了解的。

以上5点又被称为地震灾难五要素。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

有关地震的专业名词解释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能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在深入了解地震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地震相关的专业名词。

本文将为读者简要解释一些地震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震。

正文:一、地震(Earthquake)地震指地球上由于地壳发生变动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释放存储的能量,导致地球表面的振动。

地震通常由断层滑动、火山喷发、岩浆运动等引起。

二、震级(Magnitude)震级是地震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来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通常使用里氏震级(常用符号:Mw)或面波震级(常用符号:Ms)进行评估。

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来计算,表征地震的总释放能量。

而面波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的振动周期和幅度的关系来计算的。

三、震源(Epicenter)震源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地方,即地震的起始点。

地震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直至达到地面或地球其他部分。

震源的位置通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四、震中(Hypocenter)震中是地震在地球内部的发生位置。

震源释放能量时,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震中是能量传播到地面时的垂直投影点。

震中通常也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五、台站(Seismic Station)台站是一个地震观测和记录地震信息的设备和场所。

地震学家通过遍布不同地区的台站,可以收集地震波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地震活动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六、地震波(Seismic Wave)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后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能够穿越固体和液体。

面波则是地震波传播到地表后形成的波浪,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

七、震源机制(Seismic Source Mechanism)震源机制用来描述地震发生时断层滑动的方式。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振幅和方向,都受地震震源机制的影响。

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分布的规律。

NO.2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NO.2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4、子区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子区( 在线束三维勘探中, 子区(Box)--在线束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有两条相邻的 )--在线束三维勘探中 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震源线和两条相邻的接收线所确定的区域。
炮点 /激 发点
检波点 /接收 点
炮线 /震 源线
检波线 /接收 线
5、中点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为了进一步了解地震波,我们来看一个 实例:1964年复活节前星期五近黄昏时候, 一个大地震袭击了阿拉斯加中南部的威廉王 子海湾人烟稀少的山区,地震波从震源通过 地球扩展,引起超过20000km2范围的严重破 坏。在显著破坏的地区,即极震区内,最大 城市是安克雷奇,距震中约130km。在山边 庄园中的公寓住宅里,地质学家约翰·维廉斯 (John R. Williams)坐在长沙发上回忆道:“起初我们觉得房子格格作响。初始摇动可 能持续了5~10秒钟。第一次摇动后没有任何显著的平静时期,接着就是从东向西的滚 动运动。强滚动几秒钟后,我带着儿子跑到通向门厅的门,我打开门并站在门口,以 防它被挤住打不开。我望着大厅的通路并回顾住房,注意到砖块在墙里相互冲撞,有 的崩落掉在街上,有的掉进住房和大厅里。我带着儿子跑向一辆停放的汽车。我看到 建筑物沿东西方向摇摆,石块倒下,土地鼓起,树和电线杆强烈摇摆,山边庄园的建 筑全垮了。” 这一生动的讲述,描绘了一次地震时的运动、波的持续时间和幅度、波到达的形 式,乃至地面运动的方向。地震波的理论为这一描绘提供完整的认识。 地震波的理论为这一描绘提供完整的认识。 地震波的理论为这一描绘提供完整的认识
12、炮密度
地震采集常用术语
炮密度--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 炮密度--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单位一般 --单位面积内炮点的数目 为炮/km2。

地震专业术语

地震专业术语

地震英语词汇及地震专业术语表示地震的词:earthquake quake shake shock tremor temblor [美语] (pl. -s, -blores ) (地震)发生于...:hit... 袭击,打击,使遭受strike... 突然发生shake... 摇;摇动;摇撼jolt... 使颠簸,摇晃rock... 摇,摇动,使振动roll across... 波动,起伏,横摇rip through... 裂开,破开;突进,横撞直闯破坏程度(小→大)damage 损害,损伤;〔口语〕伤害,毁坏。

destroy 毁坏,破坏;摧残。

shatter 破坏;捣毁;破灭。

devastate 蹂躏,破坏;使荒废;毁灭。

level 推倒,夷平。

flatten 夷为平地。

地震学相关词汇:seismological 地震学上的seismology 地震学seismograph 地震仪seismographer 地震学家aftershock 余震smaller tremors 小地震epicenter 震中magnitude 震级Richter Scale(1-10) 里氏震级earthquake monitoring 地震监控tsunami 海啸tsunami warning system 海啸预警系统tidal waves 潮汐波,浪潮natural disaster 自然灾害tragedy 灾难wreckage 残骸death toll 死亡人数survivors 幸存者victims 受灾者nternational contributions 国际援助evacuation 撤离rescue team 救援小组其他地震术语seisesthesia 振动感觉seismaesthesia 震觉seismesthesia 振动感觉seismic 地震的seismic (seismal; seismical; earthquake) load 地震载荷seismic acceleration 地震加速度; 震动加速度seismic acceleration indicator 地震加速指示计seismic activity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性seismic amplifier 地震放大器seismic analysis 地震分析seismic area 地震带; 地震区; 震区seismic belt 地震带; 地震区seismic bending moment 地震弯矩seismic center 震中seismic coefficient 地震系数seismic core phase 核震相seismic cross-section 地震剖面seismic data 地震数据; 地震资料seismic degree 震度seismic design 地震设计seismic detector 地震检波器; 地震仪seismic detector of the displacement 位移式地震检波器seismic detector of the velocity type 速度式地震检波器seismic digital amplifier 地震数字放大器seismic discontinuity 地震间断面seismic drill 地震孔用钻机seismic dynamic load 地震动力载荷seismic element method 地震元法seismic exploration 地层勘探; 地震探测; 地震探查; 震波勘测seismic exploration vessel 震波勘测船seismic filter 地震滤波器seismic floor joint cover 地面抗震缝盖板seismic focus 地震震源seismic force 地震力seismic gap 地震活动空白地带seismic geophone 地震检波器; 震波检测仪seismic geophysical method 地球物理地震法seismic hazard 地震危害性seismic head wave 地震首波seismic impulse method 脉冲地震法seismic instrument car 地震仪器车seismic intensity 地震烈度; 地震强度seismic intensity scale 地震强度计seismic investigation 地震探测seismic load 地震荷载seismic map 地震图seismic measurement 地震测验seismic method 地震勘探法seismic method of exploration 地震法勘探; 震波勘测法seismic method of prospecting 地震法勘探seismic model 地震模型seismic moment 地震力矩seismic motion 地震活动; 地震运动seismic origin 地震成因seismic phase 震相seismic processing 震波图分析seismic profile 地震剖面seismic profiler 地震剖面仪; 震波水下地形仪seismic property 地震性质seismic prospect(ing) 震波勘探seismic prospecting 地震勘探; 地震探查seismic prospecting system 地震探查装置seismic prospector 地震预报仪seismic reciprocity 震时互易原理seismic record 地震记录seismic record viewer 地震记录观测仪seismic recorder 地震记录仪seismic reflection amplifier 地震反射放大器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地震波反射法seismic refraction 震波折射seismic refraction method地震折射法seismic refraction profile 地震折射剖面seismic regime 震情seismic region 震区; 地震区seismic regionalization 地震区划分seismic restraint 耐震seismic risk 地震危险性seismic sea wave 地震海浪; 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 地震津波; 海啸seismic sea wave apparatus 海啸仪seismic section plotter 地震剖面绘图仪seismic seiche 地震假潮eismic shock 地震; 地震冲击; 地震震动; 震波冲击seismic signal 地震信号seismic sounding 地震测深; 地震测深法seismic source function 震源函数seismic spread 地震传播; 地震扩散seismic stability 抗震稳定性seismic station 地震台站seismic stratigraphy 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ess 地震应力seismic surface wave 地震表面波seismic survey 地震测量; 地震调查; 地震探查; 反射法勘探seismic travel time 地震波传播时间seismic velocity 震波速度seismic vertical 震中; 地震垂线seismic vessel 震波勘测船seismic wave 震波; 地震波seismic wave path 地震波路径seismic world map 世界地震图seismic zone 地震带; 地震区seismic zoning 地震区划分seismic-electric effect 震电效应seismicinstrument 地震仪seismicity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度; 地震活动性; 震级seismicity gap 地震活动空白地带seismicity map 地震区域图seismic-like event 似地震事件seismicrophone 地震传声器; 地震接收器seismism 地震现象; 震动现象seismitron 岩层稳定测试仪seismo-acoustic reflection survey 震声反射测量seismoastronomy 地震天文学seismocardiogram 心震图seismochronograph 地震计时仪; 地震记时器seismo-electric effect 震电效应seismogenesis 地震成因seismogenic zone 孕震区seismogeological map 地震地质图seismo-geology 地震地质学seismogram 地震波曲线; 地震图; 震波图seismogram interpretation 震波图解释seismograph 地震记录仪; 地震仪seismograph amplifier 地震仪放大器seismograph drill 地震孔物探钻机seismograph station 地震台站seismographic 地震学的seismographic observation 地震观测seismographic observatory 地震观测站seismographic record 地震记录seismographic station 地震台seismography 地震记录法; 地震学seismolog (附有摄影设备的) 测震仪seismologic consideration 震情会商seismologic station 地震台站seismological evidence 地震实迹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地震观测seismologist 地震学家seismology 地震学seismomagnetic effect 地震地磁效果; 震磁效应seismometer 地震计; 地震检波器; 地震仪seismometer galvanometer 地震检波器检流计seismometer pier 拾震器墩子seismometer station 地震测站seismonastic movement 感振运动seismonastic turgor movement 倾震膨压运动seismophysics 地震物理学seismos 地震seismoscope 地震波显示仪; 地震示波仪; 地震仪; 验震器; 验震器seismoscope data 验震器数据; 验震器数据seismoscope record 验震器记录; 验震器记录seismoscope response 验震器响应; 验震器响应seismostation 地震台; 地震台站seismotectonic 地震构造的seismotectonic line 地震构造线seismotherapy 振动疗法seismotropism 向震性seissors fault differential fault 剪断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
震源深度 震中距 震级
建筑物结构 其他
地震学基本术语
——《防震减灾》拓展课
震 源 深 度
1 next
思考: 思考: 震源 ——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位等变动的地点。 地面破坏程度与震源深度有何关系? 地面破坏程度与震中距有何关系? 震中—— 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点。
地震按震源深度分为:
浅源地震(≤70千米)
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85%来自浅源 地震。
中源地震(70—300千米) 深源地震(≥300千米)
back
地震波

纵波: 传播速度5-6千米/秒 上下颠簸
横波: 传播速度3-4千米/秒 左右摇晃
震级
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震级大小 负级地震 零级地震 <3级地震 微震 3-5级地震 有感地震 5-7级地震 中震 >7级地震 大震
地震烈度
——表示某一地区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烈度大小(12度)
Ⅰ度 人无感 Ⅲ度 静止中室内个别人有感觉 Ⅴ度 普遍有感,门窗颤抖作响 Ⅶ度 大多数人惊逃户外 Ⅸ度 行走中的人摔倒 ⅩⅠ度 普遍倒塌 Ⅱ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有感 Ⅳ度 门窗作响,多数人有感 Ⅵ度 多数人站立不稳,墙体损坏 Ⅷ度 大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Ⅹ度 房屋大多数倒塌 ⅩⅡ度 山川易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