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
作文通用口语怎么说好听

作文通用口语怎么说好听
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晦涩的词语,尽量选择具体、形象的词汇来表达意思。
例如,用“灿烂的笑容”代替“愉快的表情”,用“飞奔”代替“快速奔跑”。
2. 使用多样的句式:不要总是使用简单的陈述句,可以尝试使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不同的句式,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这景色多美啊!”“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场景吗?”“快来感受一下吧!”
3. 融入情感色彩:在表达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我兴奋地跳了起来”“他难过地低下了头”。
4. 讲述故事或举例:通过讲述具体的故事或举例来阐述观点,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例如,“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
5. 运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
6. 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拗口的句子结构,保持语言的流畅和自然。
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感。
7. 贴近生活实际: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和场景,让读者感到亲切和熟悉。
例如,“每天早上,我都会被闹钟吵醒”“周末的时候,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去逛街”。
要让作文中的通用口语表达好听,关键是要让语言更加生动、自然、富有情感和表现力,同时要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和阅读习惯。
精选作文语言的锤炼技巧【通用8篇】

作文语言的锤炼技巧【通用8篇】选好材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
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可是,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
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一、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
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
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荔枝蜜》、《斑羚飞渡》、《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
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
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
三、抓住生活的情趣点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
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

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作文是学生们在学习中常常面对的任务之一,而如何撰写一篇出彩的作文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让你的作文更出彩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明确主题和观点好的作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在写作之前,你需要仔细思考你要表达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展开。
同时,要注意主题和观点的一致性,避免在文章中出现不相关的内容。
例如,如果你的主题是介绍环保,那么你的观点就应该是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而不是谈论其他与环保无关的话题。
2.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为了让你的作文更有吸引力,你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
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型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能提升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
你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和诗歌来学习一些高级的词汇和句型,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
3. 增加细节和描写给作文增加细节和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情感和环境的细节,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你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你可以通过描写阳光明媚的天气、清凉的游泳池和欢笑的孩子们来传达夏天的快乐和活力。
4. 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为作文增添修饰和色彩。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与另外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你的观点。
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夸张、排比等,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你可以用拟人的方式描写树叶在秋天中舞动,或者通过夸张的描述来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
5. 练习逻辑和结构良好的逻辑和结构是一篇出彩作文的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你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并通过过渡句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确保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并且支持句子与主题句相关。
另外,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来连接不同的段落和句子,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
6. 多读多写最后,提高写作能力还需要多读多写。
通过大量的阅读,你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的作文结构、表达方式和观点。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

5个能让作文文采斐然的写作技巧1、巧用名言警句巧妙的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语言内涵,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对此,建议那些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学生,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而对于那些阅读面比较小、知识面比较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常用的名言警句,多读多用。
比如:学习类的名言警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比如写朋友的文章可以运用排比来增添文章色彩: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3、巧妙运用一字动词想要做到文章有文采,少不了“一字传神”的独特效果。
在此列举两个例子,让各位同学了解一下什么叫一个字的动词,就能让文章耳目一新。
“听!跑道周围的那一声声‘加油’,多么带劲。
”“‘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竭尽全力冲向终点。
”4、善于运用各种句式在写作文章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在文章中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就一定能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中包括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倒装句、文言文句式。
如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运用在作文当中,绝对能使语言准确、凝练,从而使语言更有文采,更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5、文中可带幽默色彩如果一篇文章表达过于严肃,就免不了给人一种沉重感、压抑感。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范文一:如何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希望文章的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第一,用词准确。
词汇可以说是作文语言的基石。
我们要确保所使用的词语能够严谨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高深的词汇,要避免使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生僻词,以免语言表达不清晰。
第二,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我们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我们的观点,或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第三,注意句式的多样性。
作文中重复的句型容易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导致看起来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长短不一的句子,或者用问句、感叹句来吸引读者。
第四,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表达同样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而清晰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辨识度。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把一些长句改成简单明了的短句,或者把一些冗长的袭略换成简洁有力的词语。
以上是我个人对如何提高作文语言的小建议,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写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要点分析: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用词准确、采用比喻、注意句式的多样性和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重点在于提高作文语言,从词汇、修辞手法、句式和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展开,总结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方法。
用词准确的重点在于不能为了华丽而使用生僻词汇,要保证语言表达清晰。
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重点在于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注意句式的多样性的重点在于保持文章的新颖感,吸引读者。
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保证文章具有辨识度。
范文二: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作文是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许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语言乏味、表达力不强,为了使作文语言更加靓丽,我在此提供几条建议。
第一,用词考究。
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载体,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就能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而一个不准确的词语就可能让人误会。
六招让你的作文妙笔生花文采飞扬

六招让你的作文妙笔生花文采飞扬范文一:“六招让你的作文妙笔生花文采飞扬”这个话题是近期我们班级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通过学校老师的引导,我们了解到这些技巧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的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我的写作经历中,我也深有体会,啰嗦不多说,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首先,第一招——用比喻。
比喻在写作中绝对是“万能金针”,因为它不仅可以使文章的形象化程度提高,还可以让大家对文章中难以理解的东西一目了然。
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把它和大家所熟知的事物或者是场景联系起来会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招——用排比。
如果文笔不是很优美,可以使用排比来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和美感。
有些话语我们想说却说不好,排比则可以把它说得明明白白。
如“让我们铭记历史,坚定信心,铲除虚假,培育真善美”,这个句子中的排比就很明显,越读越感到有力量。
第三招——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美,适当增加恰当的修饰词也是可以增强文章可读性的。
如“粉红的花瓣轻轻点缀在青翠的草丛中间”,这样的描述会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想象出一个美丽的场景。
第四招——用词要简洁,必要时适当重复。
大家可能会疑问:为什么要适当重复?这样会让文章长得很丑不是吗?但是,一些情况下,重复是必要的,会让读者更清楚的理解你的观点。
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坚持不懈地前进”,这样的重复,会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你的动力。
第五招——造句时多使用简单句,这样可避免文章混淆,给读者带来困惑,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易懂度提高,从而吸引读者不离不弃。
如,“冬天真的好冷啊!小鸟不会飞啊!树枝弯下来了,藏不住雪花。
” 这个句子使用简单句可以让读者一句一句地渗透下来,有更强烈地感触。
最后一招——还是提高文章的形象程度,这次可以多用一些修饰动词,如“溃汇成流,泻注而下”,这个描述显然能让我们更加通过形象把那个景象浮现出来。
用了修饰动词之后,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美感,也给读者更明确的信息。
以上就是我对“六招让你的作文妙笔生花文采飞扬”的一些看法与心得体会。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谈到作文语言,不少考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
不少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考生。
长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难为”心结,其中不少人进而将心理上的“难为”转变为行动上的“不为”。
因此,近几年来,在中、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干巴如瘪三、味之如嚼蜡的语言表达。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希望大家喜欢!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其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感情的凭借,成功作文大都文采飞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一见钟情,赢得高分。
因此,每位考生都要成为语言的美容师,使作文语言出彩,使人读后如品香茗,余味无穷,如饮醇酒,陶醉不已。
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如何让文章语言朗朗上口,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今天,我分享五种语言组织出彩的方法。
方法一:巧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本语言的美感。
修辞手法在小学时我们都运用过,可都是简单的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在一篇作文中,大量的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运用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
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形象有趣,同时也使语言富有文采,使表达的观点入木三分。
比如:精彩美文:中秋夜,正有一轮明月悬挂夜空,月光如水,无遮无拦。
天地间一片澄澈,透明如水晶。
清风拂过,窗前树影婆娑,月光水银般荡漾流转,轻柔无声。
(选自《中秋望月》)这段文字巧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皎洁明亮的月光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给人意境之美,仿佛读者被一缕缕阳光笼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使笔尖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方法二: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
诗词歌赋、名人名言都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洗练简洁、蕴含哲理、朗朗上口。
写作中,可以广泛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气息。
培养文采的作文技巧大全

培养文采的作文技巧大全作文是培养学生文采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采。
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些作文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流畅、准确、有条理的作文。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文采的作文技巧大全。
一、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可以使作文生动有趣。
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在写作时,可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
二、合理使用修辞语言修辞语言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言辞传达出某种情感或意义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夸张、反问、感叹等。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修辞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三、注重词语的选择作文中的词语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恰当的词语不仅可以提升作文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采。
在选择词语时,可以借鉴名家名句,运用一些词语的雅致和高雅表达。
四、善于使用修辞句式句子是作文的基本单位,良好的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文采。
在写作中,可以善于使用一些修辞句式,如倒装句、比较句、条件句等,来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五、注重作文语言的流畅性作文中的语言流畅性对于培养文采非常重要。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过渡性词语、连词和连接词等来使文章更加通顺。
六、注重段落的组织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进行展开。
合理的段落组织可以让作文更有层次感,提升文章的文采。
七、注意修辞的控制度在运用修辞手法时,需要注意修辞的控制度,不要过分夸张或滥用修辞手法。
适度的修辞可以提升作文的艺术性,但过多的修辞反而会给读者留下矫揉造作的感觉。
八、培养写作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作文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观察生活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写出有文采的作文。
九、反复修改作文写作是一个反复推敲和修改的过程,通过反复修改作文可以不断提升文采。
在进行修改时,可以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词语的精炼性、段落的连贯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篇
一、反问艺术的运用
运用反问句式,可以加强表达的肯定语气。
而优秀的高考作文在这一点上都做得比较好。
例1、共和国元帅彭德怀曾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子不说假话。
难道我们大人还不如小孩子吗?的确,我们从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年所带来的那份淳朴的诚实,应该好好把握,怎能任岁月雨打风吹去,而洗掉了诚实的本色呢?(《把握诚信》)
先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再加上彭总的那句称赞小孩子诚信诚实的话,表明我们大人确实应该比小孩子更能讲诚信;再用怎能呢的句式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守住自己的诚信的大门。
整段话读来意味无穷,全仗两个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例2、喊着狼来了的孩子在两次成功的欺骗后尝到了苦果;连一道
浅浅的划痕都不放过的奔驰汽车公司以信誉换来了盈利这些难道不足以告诫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诚信吗?(《把握诚信》)
先从反面讲狼来了的不诚实的故事,再从正面说奔驰公司为信誉而诚信的事,最后再用难道吗的反问句式,让人明白了我们必须把握住自己的诚信。
例3、无所谓人性本善,也无所谓人性本恶,当面临选择时,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也许是一桩小事所体现的人性。
在面临选择时,据说,蚂蚁被火围困的时候,会迅速抱成团滚出火堆,以牺牲最外层的蚂蚁来保证种族的延续。
蝼蚁如此,人何以堪?(何俊洁《面临选择》)
先用议论性的语言点出当面临选择时不光是果断,还要有人性,强调了人性。
再举蚂蚁遇火时抱成团滚出火堆以保证种族延续,亦是强调动物的人性。
最后用蝼蚁如此,人何以堪表示反问,别人动物都能做到在选择时拥有人性,而我们人类呢?作者举蚂蚁采取迂回战术,绕一个弯子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在选择时人应比动物更有人性才行。
例4、美丽者,外表也,古人早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若为美丽而弃诚信,岂不是以败絮其中来换金玉其外?小生真乃糊涂也。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可谓丑至极,然而他美丽的心灵弥补了他外表的缺陷,使他的形象光辉千古。
(《岂可弃我诚信自述》)
作者采用自述的口吻,先讲将美丽定在外表上,虽不十分准确,但作者后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训诫来自圆其说,并用一个反问说明如果只为美丽而抛弃我(诚信)的话,其结果是用败絮其中来换金玉其外,显得不明智,所以说小生真乃糊涂也。
而最后又从正面举了敲钟人虽丑,但心灵是美的,从而使其流传千古。
二、设问艺术的运用
设问也是一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好的修辞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定当收到非常好的表达效果。
例5、可是,我仍想问,风到底是什么?地理老师镜片下的眼睛闪着壑智的光,他一字一顿地解释着:风么,就是高低气压层的不同引起的,风的种类也可多着呢,有什么热带季风,海洋季风有的风,带来寒流的讯息,有的风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风是自然的产物,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终于知道风是什么啦!不全对。
哲学老师脱口而出。
我愣了。
她接着解释:风是一种物质,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古人言有风婆婆的说法唯心的啊?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
她正品茗吟词呢。
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一种文化。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文化。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
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待。
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
可是,我不敢再问了,也许,历史老师会说风是一种历史,迎着历史长风(《风是什么?》)
先提出风是什么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地理老师、哲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三人之口分别说出了风这个意象在他们心中的答案。
地理老师用纯地理的眼光来分析了风的形成原因、种类和相关信息;哲学老师以一个哲学家的口吻阐释了风的哲学内函,读来意味十足;语文老师则用文学家的眼光来品读风,把它理解成一种文化,并列举了从《诗经》以来许多与风相关的诗句,无一处不显示出风的文化气氛。
最后作
者说不敢再问了,因为历史老师有历史老师对风的理解,化学、物理、生物、外语等老师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看法。
从而揭示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主题。
例6、诚信是什么?才学说:诚信是一种虚伪。
我可以无所怜惜地抛弃它。
诚信说:当老师的诚信化为空中楼阁,那么才学也不复延续。
于是才学凝滞了。
(《诚信是什么?》)
本例与其他例子又不同:先设问诚信是什么,然后用才学和诚信两个本无生命无法对话的抽象概念来对话,从而揭示诚信不能丢这个主题的。
例7、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9。
对,可也不完全对。
如果是树上10只鸟,被枪打掉1只,这里的10减1就不一定是9,而可能1只鸟也没有。
如果是鱼缸里的10条金鱼,死了1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10
减1还是等于10。
如果是夜里点燃的10支蜡烛,被风吹灭了1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1,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
如果是桌子的10个角,砍掉1个角,那么10减1还是不等于9,因为我们将看到11个角。
好了,如果现在再问10减1等于几,你还会只想到9吗?你还有其他答案吗?(《10减1等于》)
本例的体式很特别:先提出疑问:你知道10减1等于几吗?回答说是9,再加上作者的评价对,可也不完全对。
那到底等于几呢?读者肯定要这样问。
下文举了四个答案:等于0、等于10、等于1、等于11。
更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主题,而是连用两个设问,让读者自己去得出这个结论。
这就是设问的魅力。
三、连续发问艺术的运用
连续发问如连珠炮,问得你喘不过气来,正是在这种紧张的场面才有一种艺术的力量在召唤,从而恰当地表情达意,产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例8、诚信是什么?是诚实?是信用?是真诚?是热情?
诚信是什么?是幼稚?是青涩?是无能?是愚蠢?一百双眼睛里有一百种诚信,一百个人给我一百种答案。
(《诚信是什么?》)
本例作者深悟连续发问的真谛。
两段文字一共使用了十个问句,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先用一个设问诚信是什么,按一般的情况,就有可能回答成诚实、信用、真诚、热情,但作者的语言富于变化,没有这样做,而是连用了四个选择问,好认读者自己去选,不过这四个选择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似乎都可以作为答案。
再来看第二段,作者也是先设问,但后面供选择的幼稚、青涩、无能、愚蠢中却无一个可做问题的答案的,但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他是反面来说的,意即如果思考不周,他的答案就会这四个中的一个或几个,那就错得远了。
所以这两段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解释诚信的内涵的。
例9、健康者,能使人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工作起劲,然而诚信之健康者,何也?四肢发达之躯壳也。
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亦
是为拯救躯壳。
而此小生弃我于水底,试问,无诚信之躯壳于己何用?于世何用?(《岂可弃我诚信自述》)
本例的连续发问是在最后:无诚信之躯壳于己何用?于世何用?这实际上是用两个反问来强调诚信对人的精神空间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能把诚信的含义看准吃透,那也就不会出现行尸走肉的人或出卖朋友、背叛祖国的小人了。
例10、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对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将如何面对现实?你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让我们飞。
生活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沧海看云》)
本例开头连用三个设问:对生活有什么答案,如何直面现实和怎样面对将来。
这三个题一起到来,意志不坚定者、思想徘徊者、生活毫无认识者可能都会在这劈头盖脸的问题中清醒过来,从而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本来就对生活有认识的有识之士,则会在这三问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从而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奋勇前行而绝不后悔。
所以作者在这一段的最后说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
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