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旅游者人格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扩展阅读6-1】成熟人格六要素
1、自我意识的扩大; 2、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3、情绪的安定; 4、具有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6、统一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人格(Personality) :也称个性,是指构成 个体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反映了个 体差异性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外在的人格品质 ; (2)内在的人格特征 。
关键词
• 人格 气质 性格
导读
为什么不同的旅游者对不同的旅游活动会 有不同的态度和倾向?针对形形色色的旅游者, 如何提供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呢?其关键 在于“读懂”旅游者。只有充分把握了旅游者 的人格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产品 与服务,提供令旅游者满意和舒心的服务,从 而赢得旅游者的认可。
(二)本我、自我、超我与旅游行为 根据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阐述, 使人们认识到在旅游行为中潜意识动机的重要 性。旅游者在决策及随后的旅游活动中,可能 会掩饰他们真实的旅游需要与动机,或者他们 自己也没有充分意识到选择某种旅游产品与服 务的真实的需要与动机。同时,弗洛伊德的观 点也暗示了自我可能会依赖于旅游产品与服务 的象征意义,以求在本我的需要与超我的禁止 之间达成妥协,从而作出旅游决策。 旅游产品与服务代表了旅游者某种真实的 目标,但是,如果这个目标是不能被超我或外 界接受,那么旅游者为了实现目标,就会不得 不接受一个替代的结果,即产品与服务的象征 意义。
父母自我形态、成人自我形态和儿童自我形态的表现
0
父母 自我 形态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皱眉头,指手 画脚,摇头, 惊愕的样子, 跺脚,两手叉 腰,搓手舍舍, 叹气,拍拍别 人的头,死板, 端坐军校考官 的样子 续表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三、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 P由于同情亲朋管教孩子 A用于解决难题,计划开支 C用于外出旅游、娱乐 用于旅游业的宣传,即吸引儿童自我 说服父母 自 我 打动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动心,“家长 自我” 放心,“成人自我”觉得省心。 ) 四、提平行互补的人际交往方式 家长命令--儿童服从 儿童任性--家长抚慰 成人理智--成人理智 诱导成人理智式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了神经系统对人 气质的影响,这是其致命的缺陷。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根据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人 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决定的。 胆汁质:热情果断 精力旺盛 情绪变化剧烈 抑制 较差 外向性明显 多血质:活泼好动 对事物敏感反应迅速 注意力 和兴趣容易转移 表现外向 (兴趣广泛但坚持 不了多久) 粘液质:安静稳重 反应缓慢(不迟钝)沉默寡 言 情绪不外露 内向性 (作决定需要较长时间 不太外露) 抑郁质:孤僻 多愁善感 易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 细节 内向性
享乐型 旅行者
梦想型 旅行者
经济型 旅行者
探险型 旅行者
担心型 旅行者
旅游者基本类型
二、生活形态与旅游行为 1.清静安宁的人 一般不喜欢旅游,要去的话幽 静的度假地是其首选 2.交际型的人 乐于到国外旅游,对异国文化感 兴趣 3.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娱乐是次要动机 把旅游当 作了解他人、了解他乡习俗和文化的良机 4.使用信用卡的人 活跃自由不怕花钱 敢买头等 客票 敢住豪华旅馆 在赊购旅游产品时也处之 坦然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 婴儿 童年 成年 活动型:手脚乱动;闲坐不住;接受任务快、好 活动、不知倦、强烈的事业心 情绪型:经常哭闹;易激动、难相处;反应强度 大、喜怒无常 社交型:孤独时哭闹的凶;易受教育的影响;渴 望建立良好关系、善交际 冲动型:性急哭闹;坐立不安、注意分散;缺乏 抑制能力、行动不思索、讨厌。

第六章--旅游者人格ppt课件(全)

第六章--旅游者人格ppt课件(全)
通过对人格的分析和人格理论的学习,使人们丰富了对人格的认 识,有助于旅游工作者更好地预测和引导旅游者的行为。
一、旅游者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与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 结构。人格特征是指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与思想的心身 系统的动态结构的标志性特点。
二、旅游者的行为类型与人格特征
1.人格是一种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
2.人格是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
3.人格是个体内部的心身系统
第六章 旅游者人格
二、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行为或思想的 身心系统的动态结构。它是由个人先天的因素(遗传)和后天的环境 教育(成熟、学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游者的人格结构
儿童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
家长自我状态
四、旅游者的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
旅游行为是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不同人格主宰状 态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展现,旅游者的人格结构影响并主导着不同的行 为。
第六章 旅游者人格
本章小结
人格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范畴。本章主要介绍了人 格的概念、属性、形成和结构。人格理论中重点介绍了特质论和精神 分析人格理论。旅游者的人格结构特征与行为中主要列举了几例特征 行为者的行为并分析了其人格特征;介绍了加拿大临床心理医生埃里 克·博恩的人格结构论及其在旅游学中的应用。
1.奥尔波特特质论
2.卡特尔特质论
3.艾森克的特质论
第六章 旅游者人格
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 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体型说
德国克瑞奇米尔 瘦长型:分裂气质,不善交际、孤僻、
神经质、多思虑; 肥胖型:躁狂气质,善交际、表情活
泼、热情; 筋骨型:粘着气质,迷恋、一丝不苟
理解缓慢、情绪躁发。
血液说
日本。古川竹二。
A型气质:温和、老实、稳妥、多疑、怕 羞、顺从、依赖;
B型气质:乐观、热情、顺从、虚荣性、 灵敏、镇静、大方、善交、好管闲事;
志力强。
垂体型 副甲状腺型 性腺型 胸腺型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了神经系统对人 气质的影响,这是其致命的缺陷。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根据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人
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决定的。
胆汁质:热情果断 精力旺盛 情绪变化剧烈 抑制 较差 外向性明显
多血质:活泼好动 对事物敏感反应迅速 注意力 和兴趣容易转移 表现外向 (兴趣广泛但坚持 不了多久)
冲动型:性急哭闹;坐立不安、注意分散;缺乏 抑制能力、行动不思索、讨厌。
激素说
生理学家柏尔曼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 泌腺的活动所决定。他以某种腺体特别发达或 不发达为标准,将人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 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特征。
肾上腺型:分泌多者皮肤浓黑,干燥,精神旺
盛,好斗。
甲状腺型:分泌多者感知灵敏,精神饱满,意
AB型气质:以上两种的混合。 O型气质:自信、大方、鲁莽、志向坚强、
好胜、有胆识、武断、不听指挥、好占上 风。
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
婴儿
童年
成年
活动型:手脚乱动;闲坐不住;接受任务快、好 活动、不知倦、强烈的事业心
情绪型:经常哭闹;易激动、难相处;反应强度 大、喜怒无常

第六章_旅游者的个性

第六章_旅游者的个性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 影响着人的一生。 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 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 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 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 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 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 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 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 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 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2、个体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 中,由于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
3、个体的可塑性
个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随着环境 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改变,旅游者的个性会发生 不同程度的变化。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三、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1、觉得孩子很可怜。 2、觉得母亲在训练孩子。 3、觉得做母亲的不注重儿童教育。 4、小孩是个不听话的调皮鬼。
答案:
选择1: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很多愁善感,可是敢怒 而不敢言,而且是绝对反对暴力的,有时候你的朋 友很想推荐你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选择2: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个"只要我喜欢有什 么不可以"的火爆分子,叛逆性强,像一颗不定时的 炸弹,其实你本性不坏,只要记住"忍"字头上一把 刀,忍一时之气,必能海阔天空。
选择3: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大家公认的小绵羊、 好好先生,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发怒,但是一 旦爆发,就像决堤的洪流、怒吼的火山,一发不可 收拾。
选择4: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属于沉默寡言型,处事 小心,通常你喜欢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所以会被别 人误认为自以为是,所以要多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

第六章旅游者个性

第六章旅游者个性

我们日常所说的“气质”和心
理学上的“气质”是一样的吗?
如何去接待各种气质的客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
旅游者的性格呢?
现代人总是说 “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总会与别人有不同之处呢?
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的人,你会如何回答呢?
当问及你崇拜的人个性如何,你能够描述吗?
本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机会,去认识自己的
后来心理学家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 心活动,主要指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扮演着不同的 角色,表现出不同的个人特征。
一 .人格(personality)的含义
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参与一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参与一定 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的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柏恩的人格分析理论—PAC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
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 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必多(libido)。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 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而心理中心旅游者往往是前者的追随者成为新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个性类型旅游者行为特征对比不同个性类型旅游者行为特征对比安乐小康型追新猎奇型喜欢熟悉的旅游地喜欢去一般旅游者足迹未到之处喜欢旅游地老一套的活动喜欢追新猎奇在新地区捷足先登活动量小活动量大喜欢坐车前往旅游地喜欢乘飞机去旅游地喜欢设备齐全的食宿设施如家庭式旅馆和游客商店喜欢旅游服务设施提供较好的旅馆和饮食服务但不一定要求现代化的旅馆游客吸引物要少喜欢熟悉的气氛熟悉的娱乐活动异国情调要少喜欢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喜欢把旅游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包价旅要求有基本的旅游安排交通和旅馆要求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

第6章 旅游者的个性

第6章 旅游者的个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二、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的三个得意门生都是事业有成,一个在官 的三个得意门生都是事业有成, 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 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 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 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 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 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 中哪个会更有出息? 中哪个会更有出息?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 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 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 较量 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 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 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人格的较量 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第三节 个性结构与旅游决策
一、自我状态的三副不同面孔
埃里克· 提出, 加拿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人的个
性由三个部分组成, 儿童自我状态、 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儿童自我状态、家长自
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人的行为是由人的这
三个“自我状态” 三个“自我状态”的组成体或其中之一部分支配 和控制的。 和控制的。
胆汁质代表人物: 胆汁质代表人物:
多血质代表人物: 多血质代表人物:
王 熙 凤
黏液质代表人物: 黏液质代表人物:
诸 葛 亮
抑郁质代表人物: 抑郁质代表人物:
林 黛 玉
旅游者的气质表现及 旅游者的气质表现及服务对策 (一)急躁型
急躁型旅游者喜欢新奇的、场面热闹且富于刺激性和旅 游活动项目。对人热情,说话快,好争辩。不喜欢等待, 较粗心易丢失东西。购物时比较冲动,不愿意细心挑选 。

上海交大版旅游心理学第六章旅游者的人格(个性)

上海交大版旅游心理学第六章旅游者的人格(个性)

出生的次序 家庭氛围(和睦程度、各自的家母的教养方式:
杨丽萍《云南印象》:
太阳(月亮)歇歇么, 歇得呢;女人歇歇么, 歇不得,火塘会熄掉 呢….
教养方式与个体人格(P63)
教养方式
权威型
教养特点
对子女过于支配, 孩子的一切由父母 控制。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 爱,甚至达到失控 状态。 尊重孩子,给孩子 一定的自主权和正 确指导。
• 1、情绪稳定:是否经常情绪化 • 2、人际关系良好: • 3、无偏差行为:语言或行为上不伤害自己或他人
• 如果个体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他每天想做的事就 是想法得到更多的心理营养,而无心学习或观察人际交 往的技巧等。
养育孩子是世上 最具有挑战性的 任务。
0-3个月心理营养关键词:
接纳、重要
无条件接纳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 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一切彻底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彻底的失 败都是做人的失败.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第三节 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 第四节 人格类型与旅游行为
生命中的至重
NO.1 in life
• 父母扮好“重要他人”孩子很少早恋
教育的智慧源于对生活的细腻和感悟。——扎西
如果婴儿从父母那儿得不到上述两个满足时,
婴儿即便是长大、成人也会特别“粘人” , 其一生都会不断地寻找能够成为他的“重要 他人” 的人。
人格的两层含义
外在的表 面的我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 人也会根据社会角 色的不同来换面具, 这些面具就是人格 的外在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而赢得旅游者的认可。
讨论: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 门生都事业有成:一个官场春风得意,一 个商场如捷报频传,一个学术如日中天。 有人问教授:你认为三人中哪个最有出息?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 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较量是技巧 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 处于这个层次。而最高的层次是人格的较 量。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第三节 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
导读
为什么不同的旅游者对不 同的旅游活动会有不同的 态度和倾向?
针对形形色色的旅游者, 如何提供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呢?
其关键在于“读懂”旅游者。 只有充分把握了旅游者的人格特征,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产品与服务, 提供令旅游者满意和舒心的服务,
• 早期经验并不单独决定人格,还要依赖遗 传、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五)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集体气氛和学校里的各种教育活动。 教师的人格特质本身就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
重要因素。洛奇(Lodge)研究发现,在性情冷酷、 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理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 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学生欺骗 较少。同时,学校中良好的集体气氛有助于培养友 善、合作、进取等人格特质。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Freud Sigmund)185 6年5月6日出生在奥地 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 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 医,成绩优异。1883 至1885年,对脑髓进 行了重要的研究,任神经 病理学讲师;还发现了可 卡因的麻醉作用。在 J·夏尔科的影响下,他 的兴趣由临床神经病学转 到了临床精神病理学。
溺爱 任性的、反抗的、幼稚的、神经质
顺应 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的、粗暴的
忽视 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创造力强、社会的
拒绝 神经质的、反社会的、粗暴的、企图引人注意、冷淡的
残酷 执拗的、冷酷的、神经质的、逃避、独立
民主 独立、爽直、协作、亲切、社交的
专制 依赖、反抗、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
(三)社会文化因素;
1895年与布罗伊尔合著《癔病研 究》,开创了精神分析法。认为被意 识所压抑的心理过程转换为躯体的症 状而表现出来,则成为癔病,可用精 神分析的方法治疗。在技术上,他抛 弃了古老的催眠术,代之以自由联想, 也就是让患者想起什么就说什么,由 此发现隐藏的病因。
在《释梦》(1895)一书中,精辟地分析 了梦的机制:在梦中,一件事情被凝缩成别的 事情,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人所置换,梦者的愿 望常以乔装打扮的形式来满足。
1911年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内部出现分歧。A·阿德勒、 W·施特克尔、C·容相继与弗洛伊德分裂。1938年纳粹分 子占领维也纳之后,他移居英国。1939年9月23日,弗
洛伊德卒于伦敦。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 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 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 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 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欲忘所支配,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 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 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 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 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 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 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 他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发展为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他迅速蜚声全欧,并被邀 赴美讲学。他的学说震动了医学界。
1912年,他系统地阐述了潜意识的理论。认为一 种想法被意识界所压抑时,仍存在于潜意识界之 中,并可成为隐藏的动机。1920年,他重申求乐 -不求乐原则,即寻找快乐的冲动与外界严峻的 现实之间的顺应过程;还重申内在稳定是一种心 理活动,能使紧张降到最低水平。 1923年弗洛伊德患口腔癌症,并行手术。同年 他发表《自我与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伊德、 自我和超我3层。伊德是各种本能与欲望的贮存所; 伊德被外界环境影响的那一部分称为自我;超我 制约着本能活动,为人类所特有。
受到遗传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家庭 结构、教养方式、物理环境、出生次序、孩子 数量、家庭氛围等等,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个体的人格产生 影响。
【扩展阅读6-2】 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
孩子在批评中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 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
一、人格的涵义 人格(Personality) :也称个性,是指构成 个体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反映了个 体差异性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外在的人格品质 ; (2)内在的人格特征 。
人格的特征
统合性 独特性
稳定性 功能性
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
• (六)自然物理因素。
•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 也影响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提供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 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伯恩的人格理论
扩展阅读6-3:
【扩展阅读6-1】成熟人格六要素
1、自我意识的扩大; 2、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3、情绪的安定; 4、具有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6、统一的人生哲学。
黄云涛.客户性格地图.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34~35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干涉中长大,被动与胆怯;娇宠中长大,学会任性; 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鼓励了长大,增长了自信; 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
赞赏中长大,学会了欣赏;爱中成长,学会爱人。
母亲态度
儿童性格
支配 服从,无主动性、消极的、依赖的、温和
过度照顾 幼稚、依赖、神经质的、被动的、胆怯
保护 缺乏社会性、深思的、亲切的、非神经质、情绪稳定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 可,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 值观等。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作用是使社会成员的人 格朝向相似性的方向发展,形成荣格所谓的 “民族性格”,集中表现在“国民性”。
• (四)早期童年经验;
• 早期的经验对人格有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