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泰格医药为例解读中国临床CRO上市公司
创新药系列篇之CRO:不可或缺的铲子

创新药系列篇之CRO:不可或缺的铲子iiiiiiiiii让我们一起穿越时间的迷雾触摸价值与成长的温度创新药系列篇之CRO:不可或缺的铲子作者:猫叔老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在上一篇3月7日的文章《“CRO”,黄金时代的先驱者》中,我重点推荐了泰格医药,文章推送完后的隔天,我便找了个低点建仓(我是不会买完再分享给大家,当然也是欢迎来抄我的底),随后在45元左右加仓,一路持有到5月11日跌破20日均线后出局,盈利在25%左右。
很多人一直在问我到底是什么操作模式,其实很早之前谈过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中线选股,波段操作。
当然这种方式没有短线来的暴利,但是重在稳,适合大多数上班族的朋友。
同样的,昨天的文章里谈到“围城”二字,你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只看得到了短线大成者,却看不到他们脚下茫茫白骨。
我希望你们能清楚得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如果你炒股2年以上,短线至今还是亏损状态,那就早点认错,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模式。
巴菲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慢即是快”,一切投资原理本质上都是对复利的解释和应用,请记住这一点。
回到正题,泰格医药至今涨幅已超过60%,仔细算算我已经卖飞了接近30%,那么包括药明康德在内,市场为什么给予它们如此高的溢价?今天这篇文章或许会给你们答案。
一、CRO是什么医药合同外包(CRO)是指医药企业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承包方负责合同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并承担相应业务投资风险。
从药物的筛选和研发、临床试验、委托生产代加工、注册审批乃至市场销售的全业务环节,已渐渐由新兴研发、生产甚至于销售的专业服务厂商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透过利润共享与风险共担的理念,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医药外包组织应运而生,广义的说,CRO服务范围涵盖药物生命周期的各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合同研发、定制生产(CMO)、合同销售(CSO)等,狭义定义的CRO单指合同研发。
CRO(合同研发组织)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新药产品发现、研发、开发等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数据管理、新药注册申请等专业技术服务,从不同服务阶段划分,CRO业务主要包括临床前CRO和临床CRO两部分。
中国临床CRO公司集合

中恒和信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北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大新药临床研究中心 南京力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欣诚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科翔柏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先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凯锐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劳登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康平医药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华安佛医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市奥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立创投(北京)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普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斗星医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迪美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康诺平(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旭泽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卫必成国际医药研究中心
朗晖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卓越同创药物研究院
北京凯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济南三邦立达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播实之星 北京远博康惠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相关产品
机构特点
江苏泰州,PPD拥有 一个疫苗临床研究 中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号汇龙森科 技园1号楼1328室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5号中天大厦8层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金庄3号万全大厦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13号4层
佰泰荣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凯维斯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原名:北京阿
斯特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合资Kendle
合资 CRO
International 北京依格斯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 杭州泰格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PEX EPS Engles EXCEL KINDLEWITS Accelovance (阿克赛诺)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RL
CRO调查

跨国CRO:Quintile、Covance、MDS、PPD、 PAREXEL、 Omnicare (美国);ICON(爱尔兰); 日新(日本EPS)、瀛科隆(日本InCROM)、希米 科(日本)、 Asklep(日本)、百汇鹰阁(新加 坡)、丘以思(英国)、PPC(台湾佳生)
合资CRO:润东科若华、凯维斯医药(美国Kendle)、 南大苏富特生物医药、 北京翰博瑞强 国内CRO:泰格、上海杰诚、上海切尔西、北京精诚、 无锡法码康等
凯维斯将能够从此开始与全球范围内的cro企业竞争而非仅仅充当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的新药报批代理商药明康德睿智化学桑迪亚医药技术依格斯医药技术泰格医药技术上市药明康德和尚华医药在美国已上市2008年以下三家公司组成医药研发外包联盟crosa桑迪亚医药技术公司
Bestudy Medical Technology Shawn Shen
风投 药明康德、睿智化学、桑迪亚医药技术、依格斯医 药技术、泰格医药技术
上市
药明康德和尚华医药在美国已上市
2008年以下三家公司组成医药研发外包联盟 CROSA 桑迪亚医药技术公司:药物合成 华大天源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技术
欧洲NovaSecta:研发管理,欧洲的项目合作
2008年泰格医药科技公司后加入CROSA 泰格医药科技公司:临床试验
全球大药厂基本是跨国CRO的客户,主要业务是 Globe Trial 国内药厂基本是国内中小型CRO的客户,主要业务 是SFDA注册临床 研究者,基本上是关系户的客户,如上海临床研究 中心、上海凯瑞斯
1.临床研究设计
2.临床试验的监查和管理 3.临床中心实验室服务(通过美国病理学会CAP认 证)
国内 CRO 行业

三大驱动力助力国内 CRO 行业快速发展
驱动因素 1:国内 CRO 企业具有比国外更高的成本优势和相当的质量体系
随着我国增加,2018 年已达到 60 万人。根据教育部统计,2018 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66.21 万 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 51.94 万人,与 2017 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留学回 国人数增加 3.85万人,增长了 8.00%。从 1978 年到 2018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累计达 585.71 万人。其中 365.14 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 群体的 84.46%。国内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涌现为我国 CRO 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 才储备,推动 CRO 技术发展。
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类企业首发募集金额
国内 CRO 发展趋势预判
近年来,我国对药物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日益提高,2017 年加入 ICH 更是意味 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指 南。标准的不断提升有望使得高质量标准的 CRO 企业得到更多市场份额,医药创新成 为 CRO 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预计到 2023 年,增长将维持在至20%~25%的区间,2023 年国内医药研发支出将接近 500 亿美元,国内医药研发支出的长期稳定增长态势为国内 CRO 行业发展创造了广大 的市场空间。
我国研发支出细分
我国研发支出仍旧保持较高增速
我国 CRO 市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 CRO 行业自 2014 年来保持迅猛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4 年 至 2018年,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1亿美元迅速上升至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达到29.5%。
国家历年来鼓励外包产业及药物创新研发的政策
秦格医药 中国临床CRO产业的No.1

价格低 。相 比中/ C O,我们的优 势在 于拥有专业 的 jR \
团队 、大规模 国际多 中心 临床 的组织管理经验以及完
2 1年 第一 季度 ,泰格 医药 合同金 额 同比增 长 00
13 0 %,服 务费 金额 同比增长 17 3 %,泰格 医 药正朝 向 既定 的目标 业 。曰
案
临床试验服务 ,可以降低客户的医药产品研发风 险 、 节约研发成本 、推进产 品上 市的进程 ,从 而为客户 创 造更大的投资回报 。”
达 到8 %。之前几家 大的 临床 试验C O 0 R 公司就是 因为
高级管理 人员跳 槽而影响了业绩 。高级 管理 人员变动
对于一 家临床试验C O R 来说 ,意 味着临床试验 的质量
进 度 ,是 中 国地 区 覆 盖 能 力 最 大 的 C O 业 。 泰 格 医 R企
“ 我们的服务价格不到他们 的1 ,这还 是涨 价之 / 3 后 的 ,几年前他 们的价格是我们的七八倍 。”曹晓春
向 《 浙商 》记者透露 , “ 不过他们看 中我们不是 因为
药的近期 目标是在三年 内成 为亚 太地 区领 先的临床试 验C O,并通 过持续提高服务质 量 ,成为 国际一流的 R C O,树立 中国的全球化C O R R 品牌 。
善I 质控体系 ;相 比海外 竞争对 手 ,我们对 中国市场 向
的深刻理解和细致严谨 的服务 ,往 往是赢得客户的关
键 。”
在泰格医药 ,本科以上学 历的员工 占8 %,其 中 4 硕 士 、博士学历 的员工 占3 %;中高层管理 团队中绝 6 大 部分来 自于跨 国公 司 ,并 有9 位留学 回国人员 。临
经验 。”
CO R 的服务费 。2 0 年 ,泰格 医药为天津药物研究 院 03 的一个药品做 临床试验 ,当初比另外…家竞争对手 晚 开始 两三 个月 ;到 2 。 年 拿到 生产 批 文时 比对 手早 05 1 ,而第1 年 年的销售额达到近 l 。 亿元
上海CRO

1、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临床研究合同研究组织(CRO),专注于未医药产品研发提供I-IV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医药研发服务,帮助客户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经费,推进市场化进程。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在国内17个大城市设有办事处,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拥有200余人的国际化专业团队。
建立了国际化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已成功为200多位国内外客户完成其委托的数百项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和注册申报等项目,并由于在26个创新药物(18个新化学单体和8个新生物制品)方面的研究经验与成就,被誉为创新型“CRO"。
2008年,泰格医药成功获得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启明创投的注资,进入高速扩张阶段。
并与中南大学、美斯达(上海)、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合作,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公司在I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和临床试验培训方面的服务能力。
网址:/2、中日合资润东科若华医药研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外两家CRO公司合资组建的专业从事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及相关服务的CRO公司(CRO,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中国CRO联合体(CROU)的副主席单位。
资方:润东医药研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一流的临床CRO公司之一,业务涉及临床试验监查、数据管理和统计、医学写作和翻译等领域。
近几年来,公司承接了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内的十多家跨国制药企业的几十个临床研究和数据管理等项目,成为中国在华跨国制药企业的主要服务供应商。
公司与中国医药行业监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众多中国制药企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资方:日本CRONOVA株式会社,创立于1999年,位于日本东京都中央区,旗下拥有ALMEX株式会社、UPSHE株式会社、MEDICAL统计株式会社,提供临床机构管理服务、医药品合同销售和医学数据管理和统计服务。
我国CRO公司与国际CRO公司的管理对比分析

我国CRO公司与国际CRO公司的管理对比分析刘跃【摘要】近年来,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始终制约着中国药企的新药研发进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承担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CRO公司,以其雄厚的资本基础和专业的研究技术,有效弥补了中国制药行业的研发缺陷. 如何汲取国际CRO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来改善自身现状,成为中国CRO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In recent years, the lack of funds and technology always restrict Chinese pharmaceutical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 the CRO company, which undertakes medical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outsourcing services, has made up the defects of China'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y its strong capital base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technology. How to learn from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experience of CRO company to improveits current situation,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hina CRO company.【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5(012)023【总页数】3页(P193-195)【关键词】CRO;公司管理;国际比较;策略构建【作者】刘跃【作者单位】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为制药工业提供研究咨询、药品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专业外包服务的合同研发组织。
cro公司是什么

内容介绍
cro公司是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 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它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中小医药医疗器械研
发企业、甚至各种政府基金等机构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酱边蚂 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 按照工作的性质,CRO大致分为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CRO和临床研究CRO。临床研究CRO以接 受委托临床陕宿试验Clinical Trial为主。 组织简介 CRO最显著的特点是专业化和高效率,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有利于医药企业 提高资源集中度,形成企业内部的规模优势。大大提高了制药企业驾祝新药上市的速度,降低了 制药企业的管理和研发费用。
内容介绍
一开始CRO传入中国只局限在临床服务,后来发展到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从化合物的筛选一直 到药品上市后的推广,服务范围广泛,可以满足药品研发企业的不同需求。 CRO根据自身优势提供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研究服务。如代理药品注册申请及临床试验报批、 申报资料的翻译及准备、试验方案的起草和完善、研究者及参试单位的选择、工艺优化、制剂服 务、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监管服务、数据收集、产品支持等。 现在一站式服务成为趋势。对制药企业而言,能从一个CRO公司得到多种服务是非常高效的,且 综合成本也会降低,因此CRO公司越来越多地向提供综合式药物研发服务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ICON
ICON,全球领先的外包服务公司:泰格医药
泰格医药是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码:),是一家专注于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致力为客户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经费,推进 产品市场化进程。 2020年3月18日,泰格医药以57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第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泰格医药为例解读中国临床CRO上市公司(本文删减版《谁是下一个泰格》发表于2013年2月4日医药经济报)
一.泰格医药的上市吸引投资者极大关注
2012年8月17日,中国临床CRO的龙头,泰格医药在创业版鸣锣上市,走过15年,中国的临床CRO行业终于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15年才在这个横跨充满契机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医药研发行业的新兴产业出现的第一个上市代表,其发行价达到了37.88元,市盈率44倍,之后一路攀升,最高达到60元,远超普通医药公司或者科技公司带给投资者的回报。
面对临床研究CRO这一新奇的行业,投资者们纷纷在问“临床CRO到底是个什么行业?”,“到底有多大市场,有多大发展潜力,有多大风险?”,“是否值得投资,如何解读他们的业绩,下一个上市的会是谁?”这里笔者将分别就这些问题从技术角度分别进行阐述。
二.中国临床CRO的市场有多大
泰格的招股说明书引用了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2010 年中国临床试验 CRO 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从2006 年至 2010 年,我国 CRO 行业的市场规模从 30 亿元增长到 9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44%; 其中临床试验 CRO 的市场规模从 17 亿元增长到 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72%。
应该说这个是比较权威和官方的数据。
然而,因为本行业的分散性(上百家大小不一的公司,多数少于50人)和保密性(为客户保密,不能轻易公布业绩收入客户项目等),计算收入方法的复杂性(以小时数制定服务费报价、项目时间长。
),要对临床CRO市场规模的精确统计难度非常大。
以笔者的推测,前述数字是比较乐观的粗放的估计,是包括了较大比例的“相关费用”,而不只是对公司利润有直接价值的“服务费”。
“相关费用”对临床前CRO来说,包括了购买试剂、实验动物的费用;对临床CRO来说,包括了支付医院研究者的劳务费、差旅、会晤费等,这些费用并不是CRO
的真正收入。
“相关费用”可能占到一半的项目总预算,也就是说真正的CRO服务费的市场份额在2010年大约是50亿元左右。
而其中因为临床前CRO里有药明康德、尚华、康龙化成等巨头,因为临床前研发不受药政和医院容量的限制可以做大量的离岸和早期项目,其项目要比临床项目多得多,故笔者认为这部分费用里临床前CRO应该占多数,即30亿左右,这样临床CRO 的服务费份额应该在20亿左右。
这也和全球CRO的市场分布一致。
该报告的数据还提到我国药企研发费用近年增长迅速,但是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10年为1.54%,总投入120亿,远远低于全球16%的比例。
而国家在十二五将在医药研发投入从十一五的120亿猛到400亿;二是CRO的市场增长迅速,但是总量仍然较低,仅为医药市场规模的0.8%,而全球CRO市场占全球医药市场的4.2%。
两个问题共同指向这个市场目前还处在较低水平,将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如果生存环境(法规政策、医疗环境)有利,那么这个市场的年增幅达到30%是可能的。
然而本行业的发展受法规和医院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以泰格为例解读中国临床CRO的产品
临床CRO的主要产品是提供医药产品临床研究阶段I 至 IV 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注册申报、医学资料翻译、临床试验现场服务以及中心临床实验室、医学影像、医学翻译和药品开发策略咨询等服务。
从泰格招股书的定义来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是临床CRO的主营,包括试验方案设计报告撰写、临床监查、项目管理、质量保证、药物安全管理等工作,收入达1.18亿占到泰格收入的60%以上。
这一块是临床CRO的主体,是确保公司大部分业绩基础是各大竞争者的主战场。
然而,这一块受到政策法规,医院环境以及人员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最大,行业竞争也最激烈,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泰格即便拥有业内最强的临床试验服务,但是为了平衡得失,在泰格各项业务中这一块利润率最低,仅为37%。
而且因为这一部分工作大家都能做,将来面临的挑战也最大。
对这一块如果老项目执行不顺利会稀释利润,影响客户关系,影响进一步业务发展;如果不能持续拿到高价值的新项目,也会对这一块业务甚至全公司业务都造成较大影响。
而其他服务,利润率都还可以保证在50%左右,比如注册事务、统计分析、I期临床、临床试验现场服务、SMO等。
泰格的注册事务在行业里是比较强的,在保证较高的利润率基础上,还能有较大的总量,达到1412万元,这一点很难得。
这一部分业务将继续增长。
很多投资者对“临床试验现场服务”指的什么比较困惑,其实这个名称起得不合适,就笔者的理解来看,应该叫做“人员外包”。
在国际上这部分叫做“Functional Service”或者“Contract Staff”。
即区别于传统的将项目外包给CRO,药厂只是租用CRO的人员坐到药厂办公室参与药厂的项目。
这一块业务需求较大增加较快,不受项目拖延的影响,利润率有保证,在泰格业务中利润率达到48%以上。
这一业务泰格需要继续加大力量,前景看好,但却面对着RPS、ICON、昆泰、Parexel、INC等国际公司的强烈竞争。
泰格业务里比较出彩的是来自美斯达的统计分析业务,利润率达到70%,总量也达到3339万元。
数据统计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网络在中国做全球的高价值项目,而且不受法规和医院情况
的影响,进度和质量容易保证,这一点有点像药明康德为国外客户进行的药物合成业务,之所以发展快也是因为受外部影响小,可控性高。
这一业务预计还将继续增加。
泰格和湘雅医院合作的1期临床,不仅扩充了公司的服务范围,也加强了公司和学术界、医院的联系,而且也保证了较高的利润率(46%)和总量(812万元),也是较好的业务,未来前景看好。
近年SMO也是发展较快的一块业务。
因为前面提到,临床研究技术服务较大的限制因素就在于医院环境复杂,医院招募病人和试验操作质量不可控制因而影响项目。
SMO就是对这一块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直接派人到医院帮助医生招募病人和操作试验,提高项目进度和质量,对临床试验提供直接的帮助,故而近年发展很快。
然而这一点泰格并不占优势,仅有20余人,相比诺思格和普瑞盛各自上百人的规模还有较大差距。
四.以泰格为例解读中国临床CRO的业务预期和竞争分析
从客户来源来看,由国际药企总部直接发起的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试验和注册临床试验是高价值项目,这类项目单项目服务费能到百万美元以上,数量呈上升趋势,泰格也尽量在向这个方向靠拢。
而国际药企的中国分公司发起的在中国进行的注册项目则是中等价值项目,单项目服务费在70万美元以上,数量维持。
国际药企在中国的分公司发起的四期临床或者中国公司发起的本土临床试验则为较低价值的项目,单项目服务费在30万美元以上,然而这其中的四期临床项目往往需要的病人数量大,需要的医院多,利润率很低。
上述第一类项目在中国多数还是由昆泰、Covance、Parexel、PPD、ICON等跨国CRO直接从欧美总部获得,或者是由药厂自己在中国的团队操作,或者由药厂在中国使用“Contract staff”即前面提到的“临床试验现场服务”模式操作。
所以在这一块泰格在招股书上记录的几年里总共操作过29个此类项目,尽管远远领先于其他本土CRO,但仍然无法改变现有格局。
这个战场的形势使得泰格得以领先于其他中国临床CRO但又局限了泰格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这一块是泰格需要取得突破但又先天不足的领域。
在上述第二类项目中泰格是有很大优势的。
他们以在这类项目上不次于国际CRO的业务水平、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经验、更灵活的操作、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得他们在这一战场的优势明显甚至加大。
他们共参与了144家客户的数百个此类项目。
但是在其中利润率最高的日本药厂的项目上,泰格并没有显著优势。
除了少量来自武田、Kowa、第一三共的项目外。
日企项目上
面临着诺思格、EPS、昆泰、Parexel、Covance、ICON等公司的巨大竞争,泰格需要在卫材、三菱、大冢等优质客户上取得一些突破。
上述第三类项目近年增加较快,但是预算低而成本不低,做起来赚钱少赔钱多,但是为了保证业绩和现金流,这些项目还是需要选择性地争取一些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做。
比如最近泰格公布了新签的默沙东价值1.4亿的糖尿病四期项目,其中显然包括了数千万的相关费用,而且需要入组多达5000例病人纳入几百家医院。
但是因为有规模优势,分摊下来利润率也相当可观。
然而这个战场因为所有的本土CRO都能做,是竞争最为惨烈的领域,前景并不乐观。
在泰格之外,诺思格、普瑞盛、方恩、EPS、博诺威、广州博济、CCRF、翰博睿强等都是竞争者。
五.谁是下一个泰格
如果这么一个大有前景的高科技现代服务行业仅有一家上市公司,那么这是这个行业的悲哀。
但幸运的是,在泰格之后,又有多家公司在积极进行上市的准备。
据笔者的观察,拥有年合同额上亿元的诺思格和普瑞盛目前是距离上市最近的两家公司;之后5000万级别的CCRF
也在积极准备;数千万级别的广州博济和博诺威也各自做着规划;润东曾经领先过,但是近年没有大的进步;方恩在逐渐上轨道但路还长…其他则还距离较远。
不过,上述公司要真正上市,很可能还会寻求并购等资本运作来优化组合增加竞争力提高体量。
总之,有了泰格开辟出来的中国临床CRO的上市之路,对整个行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许在2014年或者2015年你就能看到第二家第三家中国上市的临床CRO出现,但是受市场总量所限,很可能仅此而已。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