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经济战略,旨在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和繁荣。
越南作为中国的南方邻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共同发展成为可能。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一、现状中越两国自建交以来,经济贸易合作紧密。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中越贸易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其中中方作为越南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越南的黄花梨、咖啡、果汁、木材等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产品以及轻工业产品、轮胎等产品在中国市场享有广泛的市场。
同时,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塑料制品、化学品等制造业产品也在越南市场中受到欢迎。
目前,双方贸易额逐年增长,并在2018年达到9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除了贸易合作之外,中越两国还在其他领域作出了许多努力。
文化交流、人员互访、科技合作等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越南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访问人数最多的东南亚国家之一。
二、问题中越经贸合作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双方的贸易平衡问题。
尽管越南的出口增长迅速,但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日益扩大。
而且,越南对中国的出口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遇到了产能和质量瓶颈。
同时,双方面临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的挑战,如关税、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等问题,会制约贸易和投资增长。
三、前景中越经贸合作的前景也是极为广阔的。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和越南的加入区域贸易协定,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将不断加强。
未来,越南将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改革。
越南还将继续鼓励外国投资,并增加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这将加速中越之间贸易逆差的减少,并推动双方企业互利合作的发展。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越经贸合作和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虽然在合作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但是双方的合作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友好关系,共同推进中越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中越边境地区的边贸结算现状中越边境地区是中国与越南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两国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境贸易结算是指在进出口商品的交易过程中,商业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货款的支付和收取,并且进行相应的结算操作。
中越边境地区的边贸结算主要有现金支付、电汇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方式。
现金支付是中越边境地区较为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之一。
由于两国之间形式简单、交易快捷,商家和个体经营者在日常贸易中更愿意使用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携带大量现金交易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容易引发盗窃和诈骗等问题;现金支付往往需要面对两国货币兑换率的波动和不稳定性,给商业主体带来一定的风险。
随着现代化支付方式的发展,现金支付正在逐渐减少。
随着中越边境地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汇支付是指通过银行系统进行资金转帐,并且完成支付和收款等交易操作。
电汇支付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提高贸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避免了现金支付的风险和不便。
电汇支付还可以通过银行更好地进行结算和记录,便于商业主体进行财务管理。
电汇支付也存在一些问题。
电汇支付需要商业主体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操作和使用电汇系统。
电汇支付可能会受到两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资金转帐不稳定和延迟。
第三方支付是中越边境地区较为新兴的支付方式之一。
第三方支付是指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和结算,商业主体通过此平台实现货款的支付和收取。
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在于快速、安全和便利,同时也减少了交易的风险和不便。
第三方支付还可以通过记录和管理交易数据,为商业主体提供更好的财务管理服务。
第三方支付也存在一些问题。
商业主体需要注册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第三方支付面临着安全和隐私泄露等问题,商业主体需要选择可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
中越边境地区的边贸结算发展建议为了促进中越边境地区的边贸结算的发展,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下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推动货币互换合作。
中越贸易分析

中越贸易分析【摘要】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逆差旅游合作中国与越南毗邻,两国边界线长达1430公里,在越南同中国的广西陆地边界线上,居住着广西籍华侨70多万人,广西境内有从越南归来的华侨约27万人,还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广西的越侨。
这些侨民和归侨是双方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因素。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日趋红火,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得到延伸。
一、中越贸易现状分析1、中越贸易的基本情况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A、原料、燃料类;B、农产品类;C、水产品类;D、消费品类。
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五类:A、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B、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C、原料、燃料;D、粮食、食品、水果类;E、日用消费品、药品等。
中越政府都很重视双方间的贸易,分别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贸政策。
中国方面近年来主要出台了《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总量限制,并给予了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而越南方面则借由2001年公布的《关于边境口岸经济区政策的规定》规定经济区内的投资者的土地租金降低50%,同时,还给予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个主要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产品将逐步消减和取消关税。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加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中越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
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一些潜力和前景。
中越两国在经贸领域存在一些现状问题。
一方面,贸易平衡存在失衡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越南对华贸易逆差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越南对中国的出口商品需求相对较少。
还有一些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措施也限制了中越贸易的发展。
投资合作还有待加强。
虽然中国是越南第四大外国投资国,但投资规模仍然较小,投资项目也相对较少。
双方在投资合作上的不平衡也是造成中越经贸合作状况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越经贸合作前景仍然乐观。
中越两国之间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双方贸易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之间的贸易额有望继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的机会。
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能源、电力、港口、铁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积极参与,为越南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越两国在农业领域也有合作潜力,特别是在水稻、水果等农产品方面。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
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越南设立更多的生产基地,扩大在越南的投资规模,同时越南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
要实现中越经贸合作的潜力,双方应采取一些措施。
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贸易平衡。
中国可以加大对越南的进口,扩大越南对华商品的出口,以减少贸易逆差。
越南也可以加大对华商品的需求,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双方应加强贸易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提高边境口岸设施、加强物流配套等措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贸易的便利化。
加强投资合作是实现中越经贸合作潜力的关键。
双方可以加强政府间合作,提供更多的投资环境和保障,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中越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临一些现状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越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附件B: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1)课题研究背景越南主义社会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面与中国云南广西相接,西面与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约3260公里,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越南土地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善生面积之和。
越南是一个多山之国。
境内以上2/3以上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东北沿海为平原,红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和网密布,是越南主要产米区之一。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越南的西原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九龙江平原区和红河平原区的发展很不平衡。
越南的矿产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易于露天开采。
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气候因地形及赤道距离而有较大的差别。
南方靠近赤道,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全年温差很小。
北方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可达2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15摄氏度。
大部地区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2011年,越南人口约有8784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
其中农业人口占80%,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8%。
首都河内的人口有350万(包括郊区),是千年古城,现为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人口418万,是越南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港口。
海防有人口156万,位于北部东海岸,是重要的军港和商港。
1976年越南统一时,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处境。
国家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于1986年底开始实行经济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越南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3.9%,第四个五年计划(1991-1995)期间, GDP年均增长8.2%。
1996年GDP比1995年增长9.34%,1997年比上一年增长9%。
1998 年,国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是仍保持了大约6%的增长速度,是东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经济影响与农村发展

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经济影响与农村发展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贸易合作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越两国地理相邻,且具有互补性的农产品资源,为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经济影响1. 拓宽市场空间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开展,为两国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越南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质的品质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相应地,中国农产品在越南市场也占据一定的份额。
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拓宽市场空间,不仅有助于增加农业产品的销售量,还促进了两国农民的收入增长。
2. 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升级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开展,促使两国农业生产向着优质化方向升级。
越南农民通过和中国合作,学习了中国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中国农业企业则通过与越南企业合作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农产品的优质化升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推动了两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开展对两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贸易合作,农产品的销售额增加,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发展1. 农民就业机会增加中越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农产品贸易和物流需求,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物流、仓储、包装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
农民通过参与农产品贸易,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和经验积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 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农村的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低效率、低附加值等。
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

摘
要: 中越 两 国地 域 相 邻 , 中国是农业大国, 同 时越 南也 是 以农 业 为 主 的 国家 。 文 章在 总 结 前人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运 用 贸 易互补 性 指 数 、
相对外贸依存度指数、 贸 易 结合 度指 数 对 中越 农 产 品 贸 易进 行 了 实证 分 析 。研 究 发 现 , 中越 双 方在 贸 易互 补 性 、 相 对 外 贸依 存 度及 贸 易
内 蒙 古农 业 科技 2 0 1 3 ( 2 ) : 5 1 ~ 5 3
I n n e r Mo ng o l 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e c h n o l o g y
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
陈 果 果 。. 陈 ( 1 . 云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云南 昆明 俭 8 3 0 0 0 9 ) 6 5 0 0 91 ; 2 .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与 贸易 学 院 , 新 疆 乌鲁 木 齐
CHEN Gu o - g u o
( E c o n o m i c C o l l e g e o f Y u n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V i e t n a m i s a d j a c e n t t o C h i n a , C h i n a i s a l a r g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n a t i o n , a t t h e s a m e t i me , V i e t n a m i s a l s o d e p e n d o n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越南与中国边境线长,且交通便利,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屡禁不绝。
走私走私活动频繁,一些非法渠道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正常的贸易秩序带来了负
面影响。
2.贸易平衡问题。
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远远大于进口商品,导致贸易不平衡。
这一问
题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业优势和越南的劳动力优势造成的。
中国应当加大对越南市场的了
解和开拓,扩大进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3.质量问题。
部分越南商品质量不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中国应
当加强对越南商品的质量监管,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贸易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边境安全合作。
中国与越南应加强边境警务合作,加强打击非法贸易犯罪,共
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
中国与越南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简化贸易手续,加快
通关速度,提高贸易效率。
在贸易监管方面,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贸易活
动的合规性。
4.加大贸易平衡力度。
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越南市场需求、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推动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在加大对外开放的中国也应注重提升自
身的创新和竞争力,为出口商品提供更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贸易便利化和质量监管,以及努力实现贸易平衡,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
将会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近年来,中越农产品贸易在波动中增长,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余年间,除1995年和2001年外,我对越农产品贸易都处于顺差地位。
我对越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我从越进口的也主要是互补性的水果和水产品。
一、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1995年至今,中越农产品贸易经历了由下降至上升的过程,其中,1995年至1999年,中越农产品贸易总额从3.21亿美元下降到1.29亿美元,下降了59.7%,年均下降18.6%。
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农产品贸易迅速回升,除2004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大幅增长。
2005年达到5.1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2.56倍,年均增长32%,比1995年增长59.6%。
过去的十年中,中越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约在10%以内,最高的2003年占10.1%,最低的1998年占4.8%;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小。
二、中越农产品贸易结构分别从近些年两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看,我对越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而从越进口则相对缓和。
2005年我对越农产品出口额为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比1995年增长1.27倍;同期我从越进口农产品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7%,比1995年增长10.53%。
1、中国对越南出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蔬菜为主
中国对越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很多,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2005年三大种类出口额分别为7447.7万美元、4491.5万美元、3709.5万美元,占我对越出口农产品总额的24.3%、14.7%、12.1%,三类合计占51.1%。
其中水果以柑桔、苹果、梨等为主,水产品主要是加工对虾、鲜冷冻对虾以及其他水产品等,蔬菜主要是大蒜头、洋葱、马铃薯、萝卜胡萝卜、蘑菇、蔬菜罐头以及其他加工蔬菜。
在粮食作物中,我对越出口的主要是小麦、种用稻、玉米,2005年三种作物出口分别为362.8万美元、998.9万美元和942.4万美元。
2、中国从越南进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为主
相对于我对越出口,我从越进口的农产品种类要少一些,其中比重较大的是水果和水产品,2005年进口的两类产品分别达到4709.4万美元和2923.3万美元,分别占我从越进口总额的22.82%和14.16%。
水果以香蕉和其他鲜冷冻水果为主。
水产品包括鲜冷冻鱼、加工鱼、饲料用鱼粉等。
在粮食作物中,我从越进口的是大米,2005年达到81..2万美元。
越南也是我进口大米居第二位的来源国。
三、中越农产品贸易前景展望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越南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从财政拨款、税收、外贸、吸引外资等方面对农业给予大力支持,并实行轻税政策等,减轻农民负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农产品出口也较快增长,其中大米从1988年前的进口国转变为现在世界上主要的出口国。
目前,大米、天然橡胶、咖啡、腰果、果蔬、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是越南的出口创汇大户。
2005年底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制定了2006年~2010年新五年农业与农村发展计划,提出农林业产值年均增长4~4.5%、年均出口增长12%的目标,以此增长速度,2006年越农林产品出口将达到5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75%。
鉴于越南农产品资源丰富,与我国农产品有一定的互补性,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贸易将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