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中医个长寿忠告
百岁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龙源期刊网
百岁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作者:丽云
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6期
今年100岁的国医大师颜正华(后尊称“颜老”),为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多年。
毫无疑问,有很多人询问颜老的长寿秘诀,他对此表示:“现在,很多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绪不稳定,饮食起居无规律,这些都是透支健康的行为,健康没了,哪来精气神,哪来延年益寿?”
“如果要说长寿秘诀,我觉得这都得益于中医养生。
怎么做呢?《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大论,非常适合现代人,并且行之有效。
”
颜老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中医传统养生理论来做,他主要总结了6个方面。
均衡膳食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气。
”这就强调全面膳食,均衡营养,体现在饮食有节和合理调配上面。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对养生长寿很重要。
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有规律、有节制,进食定时定量,不过饱过饥,食物细嚼慢咽,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热、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合理调配
合理调配,就是把含有不同营养的食物调配食用。
主要包括五谷杂粮相杂而食、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
颜老说:“现在,我早上起来会吃三四颗大枣,一根香蕉,喝点牛奶、豆浆或粥;中午比较丰富,会吃蔬菜、肉食、粗细粮,始终谨记不过饱。
”
适量运动
古人云:“运动以却病,体活则病离。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而使人健康长寿。
百岁老中医百岁老中医传道:平常心,静如水

百岁老中医百岁老中医传道:平常心,静如水一向百岁老人中以女性居多,因此102岁的蒋伯鸾先生就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因为他是男性老寿星,还因为他是中医教授和针灸专家,人们渴望知道他的长寿经验。
可是,他却只说了6个字:平常心,静如水。
当笔者走进蒋伯鸾的精神世界时,才猛然醒悟到:最深奥的,也是最简单的!平常心,静如水,正是老先生长寿经验之精华概括。
采访蒋伯鸾老先生真是不容易,因为几十年前他就给自己订了一条原则: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宣传自己。
老先生很威严,说一不二,许多记者都在他面前碰了钉子。
所以,100岁之后,他依然不肯破了“老规矩”。
在笔者反复说明是特意为老年朋友传播长寿经验之后,老先生才破例答应接受采访。
蒋伯鸾是天津中医学院的退休教授、针灸专家,在中医界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多年从事中医教学、临床治疗及教务主任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比如他招收并参与教学工作的“五七班(1957年中医班)”就涌现了石学敏、戴希梦等一批优秀人才……保姆张敬琴刚介绍了这么几句,就被老先生拦住,他说,只谈生活,不谈工作!旁边张敬琴的爱人悄声说,老先生就是这么耿直率真、个性鲜明,不许谈名说利,他认为名利都是过眼的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用。
解放前蒋伯鸾就是名医了,还曾在天津的黄家花园一带有幢小楼。
“文革”中他家被赶出小楼,就住在这样一个两居室的单元房里。
后来,“落实政策”一些人要回了自己的住房。
他却不肯要回房子,随遇而安。
蒋伯鸾一生养育了3个儿子3个女儿,儿女们个个有出息,也很孝顺。
如今,他的儿女均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去世。
从1984年开始,张敬琴夫妇来到老先生身边照顾他的生活,他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我以为,身为老中医他肯定能谈出一套长寿经验的,但是他说:平常心,静如水。
六个字足够了。
张敬琴的爱人说,老先生不是不能说,也不是不爱说,平时他跟我们聊起生活故事和中医知识来,也是滔滔不绝一套一套的,他说足够了,就是足够了。
蒋伯鸾有一个高30厘米,直径66厘米,圆形的“宝座(棕垫子)”,1998年以前,每天上午、下午,他都要在此盘腿打坐,少则2至3小时,长则4至5小时,闭目养神,纹丝不动。
老中医已经100岁却还没退休,耳不聋眼不花,谈起长寿,他总结了“八字真言”!

老中医已经100岁却还没退休,耳不聋眼不花,谈起长寿,他总结了“八字真言”!国医大师干祖望,今年已经是百岁高龄了,不但耳不聋眼不花,身体还非常的硬朗。
老先生在100岁高龄的时候还没有退休,每次看病出诊都需要走10多层楼梯。
谈起长寿,老先生有着属于自己的“秘诀”,老先生说:“长寿其实很简单,除了运用中医针药补虚祛邪外,养生还需要记住这8个字”。
一:童心。
老先生之所以会被大家称为是童言老人,而且性格开朗、爱笑。
主要是因为,老先生认为,养身先要养心,现在的很多人忙于生活和工作,导致自己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心事越来越多。
养生在于心脑一致,想得太多就会经常性的出现失眠、多梦等等症状。
其次要学会活的单纯,没有贪念,无害人之心,懂得知足常乐。
、二:虫食。
养生最应该注重的就是饮食习惯,老先生建议大家在饮食方面注重“食不过饱、食不求精”。
食不过饱意思是吃饭不超过八分饱,就像虫子吃饭一样,一次不要摄入过多,饮食八分饱则刚刚好。
食不求精的意思就是要常吃粗粮,不偏食、不挑食才是饮食大道。
人体一天需要摄入很多营养,经常挑食,就很容易使身体吸收不到某些营养成分。
常吃粗粮细粮搭配吃、荤菜素菜搭配吃,身体摄取营养更丰富。
三:龟欲。
乌龟是最长寿的动物之一,老先生建议大家能够学习乌龟的精神。
不去过度追求名利,无贪念,也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德,老先生每天治病救人,帮助无数患者康复,受无数患者敬仰,但自己却无欲无求。
人总是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变得更加烦恼,因为自己的欲望而变得更加劳累。
如果能够试着放下贪念,不和人去攀比,内心没有嫉妒,心存坦然,那岂能不长寿呢?保持一个乐观无欲无求的心态即为养生的关键。
四:猿行。
生命在于运动,老先生建议大家像猿猴一样运动,猿猴和人体机制相似,是个极为机敏好动的动物,每天像猴子一样运动可以使身心健康。
老先生即便年纪已到100岁,也会每天上下十多层楼梯为患者看病,身体堪比年轻人。
坐如钟、站如松,降低患病几率。
百岁老中医罗明山的养生“八字诀”

百岁老中医罗明山的养生“八字诀”作者:黄根柱来源:《健身气功》2016年第05期罗明山是四川省绵竹县有名的老中医。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等几个大的历史时期,人生曲折,饱受艰辛。
但他性格开朗乐观,常对人说:“人生不怕难,就怕愁莫展,能求苦中乐,难中得锻炼。
”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的养生思想。
罗明山在114岁时仍然身体健康,不但能为人诊病疗疾,还为《养生寿老集》一书作序。
从序言看,文章简短,语言精炼,全文仅有250多字,序言有根有据,有议有法,全篇文章论理透彻明白,甚受人们关注。
可见,这位百岁的老中医,高寿有术,养生有道,智力不衰,非同一般。
在《养生寿老集》序言中,罗老总结了八个字:即勤动、节食、惜精、畅怀,并说:“所贵者,持之以恒也。
”这八字要诀,既是对书中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本人养生的真实写照。
勤动,罗老平时喜欢劳动和锻炼,他总是黎明起床,洒扫庭院,活动筋骨。
常对人说:“水腐因不流,生命恒于动,要想长生,动骨动筋。
”平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无论是各种的锻炼或体力劳动,都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也是防病强身之道,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罗老由于爱锻炼、爱活动,所以平时很少有病。
在锻炼中,可以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全身器官获得更充足的血液供应,多以他一直有健康的体魄。
节食,罗老喜欢饮食清淡,从不饱食。
他大半辈子都是以玉米为主食,一年到头,青菜、萝卜不断。
他说:“要得一身安,清淡赛灵丹,常吃萝卜和青菜,一身轻松又愉快。
”又说:“若是顿顿吃肉,心胃必定难受。
”现代医学证实,合理饮食是健康之本。
养生家指出:“合理饮食是每餐吃八分饱,每餐主食、副食各半,主食宜糙米、黑米。
”惜精,罗老主张:“青壮年常节欲,年纪老宜分居。
”并告诫人们,“肾精人之宝,不可轻放炮;惜精即惜命,固精人难老”。
现代研究证实,要有符合实际的性生活对健康有利。
性生活放纵固然不好,但禁欲也并非上策,只要按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合理安排就好。
百岁老中医的7个长寿经

多岁时,干祖望还能大气不喘地爬16层楼去病房查房;半天门诊,头不晕、腰不痛,思路清晰;做报告2~3小时,站着讲学,状态如同年轻人。
102岁被评为“国医大师”时,他仍然头脑清楚,可独立看书、看报、写文章、批改论文,这位国医大师活到了104岁。
他还分享过7个健康忠告,其中5个都与吃有关。
1.除喝酒外,少吃凉菜在古代,人们吃到凉菜,一定是下酒用的,因为无论白酒、黄酒都是温热之物,有凉菜相伴,正好中和。
现代人吃凉菜成了习惯,在我看来都是不健康的,不利于肠胃。
2.不吃苦瓜炒鸡蛋中国人有爱吃鸡蛋的传统,早上煮鸡蛋,中午西红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
苦瓜性寒,鸡蛋也是寒凉之物,这两者加在一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就是毒药。
3.早餐尊崇传统,白粥、油条、煎鸡蛋吃什么健康?很多人抨击油条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觉得食物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适度,白粥、油条、小菜,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吃着舒服。
煮鸡蛋寒凉,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常吃煎鸡蛋。
4.饮食有节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着点,你就能活长久。
所以我绝对不暴饮暴食。
5.外界的时钟不重要,自己的生物钟重要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是关键。
不饥不饿时不吃,哪怕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自己的生物钟重要。
人们劝吃早餐,没人关心早起时是不是饿。
如果头天晚上吃的还没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又塞进牛奶鸡蛋,那不就是毒药吗?6.大量喝水会伤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所谓的健康理念,就是一天喝8杯水。
说法是多喝水可以排毒,还可以冲刷大肠什么的。
其实,这样喝水非常伤肾,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憋不住尿。
喝水要小口,三口即止,留有余地,方便消化吸收。
现代人光图快,灌水牛饮,结果导致胃中存积大量冷水,不是尿岀去就是存下来,没法成为体液。
喝水的学问还在于不喝淡水,淡水的副作用就是利尿,淡水穿肠过,体液无处留。
百岁老人的长寿忠告

百岁老人的长寿忠告
作为一个百岁老人,我想分享一些关于长寿的忠告:
1. 坚持适度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每天步行、打太极、做瑜伽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2. 饮食要注意均衡,少吃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身体清爽轻盈。
3. 心态要积极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情。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面对,不要灰心丧气。
4. 要保持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这样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5. 长寿的秘诀还在于心灵的宁静。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要过于纠结于外界的事情,这样才能保持健康长寿。
这些是我长寿的经验和忠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1 -。
老中医长寿养生秘诀

老中医长寿养生秘诀1、晨起一杯水,保心又润肠人在早上起床后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候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肠胃,冲淡胃酸,减轻胃的刺激,使胃肠保持最佳的状态。
而起床后喝的水会很快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早上起床后为身体补水,让水分迅速输送至全身,有助于血液循环,还能帮助肌体排出体内毒素,滋润肌肤。
2、饭前一碗汤,苗条又健康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
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3、常饮一点茶,养生又排毒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见,喝茶有很多好处,喝茶有助于延缓衰老,长寿,还有助于预防和抗癌、护齿明目。
4、常食一点醋,健胃又杀菌醋又称为食醋、醯、苦酒等,是烹饪中常用的一种液体酸味调味料。
醋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有防腐杀菌的功效。
将醋蒸熏对流感病毒有杀灭作用,对甲型链球菌、卡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四肢常活动,全身关节松有句俗话“饭后散步,不进药店”。
这从一侧面反映出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运动,不仅可愉悦身心,还可提高自身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长寿之功效。
活动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而应使全身活动起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6、肩颈关节动,防治颈椎病长期处于一个姿势,人们会感觉到肩膀僵硬、腰酸背痛。
尤其是上班族,长期久坐在电脑旁,保持一个姿势,长期下去易患颈椎病。
建议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动动肩颈关节,以防止颈椎病的发生。
7、双手搓面部,目明两耳聪头部也是身体重要的器官。
中医专家指出,常搓面部,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面部及耳部等头部穴位,可使目明耳聪。
百岁老中医健康长寿四秘诀

百岁老中医健康长寿四秘诀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8年第10期在浙江海宁市袁花镇河西街社区,101岁的殷保霖老爷爷年逾百岁还耳聪目明腿脚灵便,每天能爬3层楼并亲自下厨烧菜做饭。
殷保霖是位老中医,不仅自己健康长寿,还能为一些病人把脉开方,而且不收一分钱。
殷保霖长寿健康的秘诀是什么?年过百岁神清体健我们沿着比较陡峭的老式楼梯爬到海宁市袁花镇一幢老楼的3楼,走进一个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的温馨卧室,看到一位满面红光、精神矍铄的老人正静静地坐在窗边读报。
这位老人就是殷保霖爷爷。
发现有人来访,声音洪亮的殷爷爷蛮轻松地站起身,搬了搬身边的椅子,那股利索劲儿,叫人真很难与百岁老人联系起来。
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小儿子殷勤说,年过百岁的父亲不仅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腿脚灵便,而且思路清晰、兴趣广泛。
“我们这楼梯比较陡,没爬惯的年轻人爬上爬下常喘粗气,我父亲却至今都能轻轻松松地爬上爬下。
”殷爷爷自豪地补充:“别看我101岁了,我的视力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我至今看报、看电视都不用戴眼镜,每天起床后,我还能烧粥、烧水、烧饭,样样家务都能自己来搞。
”三代行医造福乡里殷保霖出生于海宁袁花的一个中医世家。
他的爷爷生前学中医外科,父亲生前学中医内科。
殷保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把他送到上海中医学院学医。
新中国成立后,殷保霖成了袁花联合医院(今袁花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兢兢业业地为群众治病,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
上世纪80年代,殷保霖从袁花医院退休,但仍旧发挥余热,为人看病治病。
如今,还有不少街坊邻居时不时地会来找他看病,只要有人上门,他总乐于给大家义务当健康顾问。
殷爷爷笑呵呵地说:“义务给大家把把脉,当当健康顾问,来找我的人健健康康的不生病就开心,他们开心了我也开心,开心就能健康!”健康长寿四要点殷保霖的母亲1999年过世时活了104岁,他弟弟1949年去了香港经商,后来一直生活在香港,现年97岁,身体也不错。
除了家族中可能有长寿基因外,日常生活中,殷保霖老人还有几个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岁老中医个长寿忠告
除湿有两种手段,一种好比兴修水利,让湿邪顺流而下;一种是让气机流动起来。
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可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药物或食物,但这种方法只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时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
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
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
所以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
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使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湿邪就祛除了。
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
现代人有个特点就是懒,整天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
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
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
当然仅靠药物还不够,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运动。
干祖望,临床60多年,执教40多年,从事医疗专业写作50多年,现仍拼搏于临床、教学、写作第一线上。
著有《名医名方录》、《尤氏喉科》、《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等9部专著。
他说自己高寿秘诀是:“童心、蚁食、龟欲、猴行”,今天把老中医的7个忠告分享给大家。
1、除喝酒外,少吃凉菜。
在古代,人们吃到凉菜,一定是下酒用的,因为无论白酒、黄酒都是温热之物,有凉菜相伴,正好中和。
现代人吃凉菜成了习惯,在我看来都是不健康的,不利于肠胃。
2、不吃苦瓜炒鸡蛋。
中国人的确有爱吃鸡蛋的传统,早上煮鸡蛋,中午西红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
苦瓜性寒,鸡蛋也是寒凉之物,这两者加在一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就是毒药。
3、早餐尊崇传统,白粥、油条或者煎鸡蛋。
吃什么健康,很多人抨击油条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觉得食物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适度,白粥、油条、小菜,是中国人的传统,吃着舒服。
煮鸡蛋寒冷,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是吃煎鸡蛋的。
4、饮食有节。
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着点,你就能活长久。
所以我绝对不暴饮暴食。
5、早晨不饿吃鸡蛋牛奶,那是毒药。
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是关键。
不饥不饿时不吃,哪怕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自己的生物钟重要。
人们劝吃早餐
没人关心早起是不是饿。
如果头天晚上吃的还没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又塞进牛奶鸡蛋,那不就是毒药吗?饿而不饥应该吃点点心,三口就行,饥而不饿的时候,就要去看医生,调节情绪。
6、大量喝水,严重的还会伤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所谓的健康理念,就是一天喝八杯水。
说法是多喝水可以排毒,还可以冲刷大肠什么的。
其实,这样喝水,非常伤肾,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憋不住尿。
喝水要小口,三口即止,留有余地,方便消化吸收,现代人光图快,灌水牛饮,结果导致胃中存积大量冷水,不是尿岀去就是存下来,没法成为体液。
喝水的学问还在于不喝淡水,淡水副作用就是利尿,淡水穿肠子过,体液无处留。
所以古人要在淡水中加上苦味的茶叶,在吃西瓜时加入微量盐,目的就是防止津液流失。
7、喝冻水、冻饮料,危害很大。
冷饮喝到胃里,就要靠胃的热气,把它温到跟人体一样的温度36.5℃,日积月累,胃受不了,肺也受牵连。
有人喜欢在吃饭之前先来杯冻饮料,那就完了,等你吃饭的时候,任你吃多少,任你吃到撑,都会没感觉,时间长了,你就会变胖。
在不知不觉中,各种疾病就会随着肥胖一起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