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寿老中医112岁老中医王昌松的养生之道
102岁老中医长寿秘诀,肝好百病消,这4件事做好,还你“婴儿肝”

102岁老中医长寿秘诀,肝好百病消,这4件事做好,还你“婴儿肝”常德福今年102岁,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老寿星,说到出名并不仅仅是常德福长寿,而是因为他们家的人都比较长寿,这和他们家世代中医有很大的关系。
常德福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医,他也跟着学了一身的本事,大儿子和大孙子现在是中医馆里的招牌。
重孙子学了西医,如今在市里的三甲医院上班,一家子人全部都是医生。
说到长寿的秘诀,除了有遗传因素外,老爷子还有这4个好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102岁老中医长寿秘诀,肝好百病消,这4件事做好,还你“婴儿肝”中医辅助治疗中药在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和免疫调节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因此,结合中医治疗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中医食用护肝植物藏须人参搭配佰茬枸杞一起泡水饮用现代医学发现,藏须人参在护肝方面主要体现在3个作用:(1)修复肝组织:对于肝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肝组织,促进肝细胞的产生,恢复肝脏功能。
(2)抑制肝病毒的复制:使乙肝病毒完全丧失复制与繁殖能力,同时降低了转氨酶。
最终可能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不管是大、小三阳都可能转阴。
(3)加强自身免疫体系,激活白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控制肝病毒复制,修复受损肝脏。
佰茬枸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稳定肝细胞膜,进而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转氨酶,减少转氨酶过高对肝脏伤害。
2种护肝植物搭配一起煮水喝,能有效清除人体有害自由基,加快肝脏排毒,降低转氨酶,代谢脂肪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肝细胞癌变的作用。
煮水方法:取藏须人参3克、佰茬枸杞6粒;(连喝10天停5天为一个周期,连续坚持一周养肝效果惊人。
)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要想办法活动,动起来就能产生活力。
”常老热爱运动,年轻时喜欢打篮球、棒球,他认为,运动不仅能使身体保持活力,还能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
如今虽然不能打篮球了,但年过半百的常老每周去医院问诊的时候,都会放着电梯不坐,选择爬楼上去。
耄耋级国宝老中医 自述长寿之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耄耋级国宝老中医自述长寿之术
导语:想长寿,别整太多事,直接跟着老中医学就成了~不相信,你去各大中医院看看,那么老中医们个个精神抖擞,70、80岁的人看着都像50、60岁的人
想长寿,别整太多事,直接跟着老中医学就成了~不相信,你去各大中医院看看,那么老中医们个个精神抖擞,70、80岁的人看着都像50、60岁的人!想知道中医养生是咋做的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老级老中医长寿的方法吧!
秘诀1:运动
要想活得好,天天练“慢跑”
朱良春: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见了我,都喜欢问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我则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
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
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
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以前都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
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摸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散步、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青壮年运动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
我还利用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运动。
我的四肢都会动:手臂来回摆动,有点像是打太极拳;腿下。
4位平均年龄85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

4 位平均年龄85 岁的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国医大师都是寿星,平均年龄85岁,被称之为“国宝”。
那么,他们有哪些长寿的秘诀呢?许多国医大师强调: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平和的心。
人,每做一件善事,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会使人的内脏经络变得通畅。
通畅则长寿。
吴咸中:无德损寿【人物小传】吴咸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奠基人和带头人,也是国际著名的普外科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优雅。
【养生忠告】养生在于心态。
在我的记忆中,家中最常用的对联有两幅,一幅是:“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另一幅是:“向阳门第春先到,积善人家庆有余”。
父母亲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做人要知足、能忍、积善。
所以,多年来不管荣誉多大,我都能始终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把荣誉归功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不敢据为己有。
我常对自己说:在病人面前,我是个医生,医乃仁术,应施惠而莫图报;在学生面前,我是个教师,育人为本,应身教重于言教。
我还经常给同事们讲:人活在世上无非是吃一碗饭、睡一张床,关键是要保持平和心态,多想别人的好处,少记他人的不是,努力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
面对物欲横流,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精神享受,一定要有节制,过分了都会有损健康。
有学者研究称,腐败分子平均寿命远低于正常人,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德损寿,少欲添寿”吧!要保持平和心态。
希望大家加强身心修养,做到宠辱不惊,处之淡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生活习惯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素。
现在的人大多吃得过多,压力太大,加之吸烟饮酒,长期熬夜,对身体损害很大。
日常应注意,45-50岁不要得癌症,50-60岁要避免心血管病,到了70、80岁身体应该是比较平稳的阶段。
当下兴起了一股养生热,但是养生一定不能搞成运动,一哄而起。
而要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遵循自然规律。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作者:来源:《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05期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
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
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
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
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
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钟。
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相关。
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
“我吃的膏方主要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
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
”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
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每天都会吃两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
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
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长寿秘方: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
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
102岁中医教授的长寿秘诀

102岁中医教授的长寿秘诀102岁中医教授的长寿秘诀干祖望,生于1912年。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耳鼻咽喉口腔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来看看他的养生秘诀。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干祖望虽然已过百岁,但还有退休,照常出勤上班;半天门诊,头不晕腰不痛,思路清晰;站着讲学,经常超过子夜12点才睡觉。
他说:〝我的养生之道,在50年前早已开始实践了,只是主观上尚不知在保健养生。
50年后回头看去,才发觉的确为很好的养生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干祖望的养生秘诀看起来很简单,一共就4组词,8个字。
养生秘诀1:童心〝童心〞即赤子之心。
一为纯洁无邪:因为无邪则心田宽畅开朗而没有烦恼。
无邪之心,更没有损人、欺人、捉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
〝敬人者人恒敬之〞,身边有这样多的感情温暖,心情也更加舒畅、轻松而愉快。
二为简单:不会穷思瞎想而绞尽脑汁,一心用在事业上。
善于助人其乐无穷,算计他人则自寻烦恼。
三为乐观:童心都是无忧无虑的旁观者,少为七情所伤,长期在〝泰上忘情〞的境界中,则〝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而长生了。
养生秘诀2:蚁食〝蚁食〞,一为不拣食,像蚂蚁一样什么都能吃,只要无害身心的食物,不需要过分求冷、热、精、细、美味。
卫生当然要讲,但也不必过于苛求。
二为吃得少:像蚂蚁一样吃得少。
狼吞虎咽恣食饱餐为患的,早已众所周知。
梁章钜《退庵随笔摄生》的〝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
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是食多与食少利弊的最好总结。
养生秘诀3:龟欲〝龟欲〞,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更具〝与世无争〞、〝一无奢望〞的习性。
一者,不意气用事,遇事以退为务,以柔克刚。
孔子强调:〝戒之在斗〞,是有深远意义的。
但另一方面必须指出,我们的〝龟缩〞,是指名、利、富、贵而言。
凡涉及大是大非,则应挺身而出,否则这样的养生是〝苟活〞!二者,龟无欲望,一贯不争不闹。
从大至狮虎、小至蚁蝼都有角斗,而自古以来少见到乌龟打架。
儒家的〝知足常乐〞、道教的〝欲界六天〞、佛门的〝欲尘〞学说,都极言〝贪〞与〝欲〞对人的危害性。
世界上最长寿老中医112岁老中医王昌松的养生之道

世界上最长寿老中医112岁老中医王昌松的养生之道厚德为基清心为上湖南省岳阳市著名老中医王昌松于今年1月1日,因病辞世,享年112岁。
王昌松1902年农历7月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一中医世家,10岁从父学医,15岁独立行医,于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退休后继续行医。
上世纪50年代就成为屈指可数的“湖南省名老中医”之一,1999年被载入《世界神医》大辞典,被列为世界名中医、中华传统医学专家。
因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而享誉遐迩。
他曾获“中南区种痘特等模范”、“湖南省名老中医”、“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全国健康老人”、“岳阳市建市30周年感动岳阳人物”、“岳阳市首届道德模范特别奖”、“岳阳市终身名医”等荣誉称号。
这位在全国中医界享有声誉的老人,医术精,人品好,医得高,医风正,几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从不分地位高低、身份贵贱,王昌松把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诊所内挂着对联:“历三朝变幻风云活国活人德高望重千秋远;享百岁霞觞福寿祝公祝裔柱馥兰香万古长。
”此联道出了王老的心声:长寿之道,厚德为基。
他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8点准时步行至诊所,上午就在坐诊看病中度过。
午休过后,他有时呆在家中看书、听听戏曲、看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有时去逛逛药材市场或图书城……这是他每天的大致日常生活。
他悬壶济世90余载。
90多年来,王昌松始终视病人为亲人,注重高疗效低费用的原则,扶危济困。
他1988年从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后,自费租房义诊,平均每天为20多位病人把脉看病,从没休过节假日;从不收取挂号费用,拒收红包,至少接诊病人15万余人次,免收挂号费80多万元。
面对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更是分文不取,甚至还资助其生活费及往返路费。
他言传身教,不仅让女儿、孙子孙女传承其衣钵,更带徒20余人,弘扬医术医道。
湖北监利县农民邹文忠患病前来求医,由于家境贫寒,在以后长达30多年的日子里,每次过来看病,除了看病开方,临走时王昌松都要送他回家路费;36岁的四川人陈名,来岳阳打工,患有“肺结核、乙肝大三阳”,因经济拮据,精神几度崩溃,王昌松又慷慨解囊,给予他长达5年的免费治疗,又让他的妻子在诊所中免费学医,并每月发给她800元工资,以此资助他们生活;91岁高龄的葛正湘因当年战事连年,亲朋失散,劳苦一生,疾病缠身,长年居住在敬老院,王老念其伶仃孤苦,十几年来嘘寒问暖,免费为其治病,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112岁老中医的临终馈赠100句话

19.人要想健康养生,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
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 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 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 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 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 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 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 的内因。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
1 点 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 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
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
(减少血气的损耗)”。
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 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 观心。
33.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 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 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 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百岁老中医的长寿经

百岁老中医的长寿经作者:苏侗志祖丁远来源:《祝您健康》1984年第04期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瘰疬科的陈照老医师,今年4月26日已是101周岁高寿了。
为了探索陈老的长寿秘诀,我们从前年开始,每年都拜访了这位出生于1883年的老人。
当我们再次驱车来到距南通市区约10华里的南通县兴仁乡三庙村,跨进一座整洁宽敞、四厢格局的院落时,正巧陈老迎面走_来。
他手拉着’曾孙女儿,准备去院前乡间小路散步,一见我们,就停住脚步,细眯眼晴端详了一阵,笑呵呵地点头招呼:“哦,你们来了,稀客,稀客!”百岁老寿星笑容可掬地请我们进屋坐下。
“是什么风把你们吹来的呀”?老人满面春风、慢条斯理地开言问道。
“问候您老人家身体健康,专程来看望您的!”不敢当啊!你们蛮长的路来看我,谢谢了。
”老人坐到藤椅里。
我们问起他这一年来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情况,又把话头转到去年他百岁生日上的一段往事。
老人百岁诞辰之时,原先子孙们对这人生难逢的百岁生日早在筹划,准备热热闹闹庆贺一番,万没想到老人为此定下了两条规矩,一不准子女铺张浪费为他祝寿,二不准邀请至亲好友前来贺寿。
子女孙儿们最后还是拗不过老人,在那一天,只是办了比平常稍好一些的洒菜,再下些面条儿,也算团聚祝贺了一番,用老人自己的话说,这样既可以节约钱财,又不浪费亲友及子女的时间,更主要的是避免了突然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由此而造成情绪过分激动,打乱了生活节奏,影响正常的作息,有碍健康。
原来,老人定下的规矩也是从养生之道方面考虑的。
请代光绪年间,陈照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
由于连年天灾人祸,襁褓中的陈照,是在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状态下度过的。
童年时期,家中无钱供他读书,从早到晚帮助父母干些小活儿;青年时代的陈照,农忙种田,农闲织布,每天黎明即起,深更半夜才睡觉。
在他26岁那年,邻近侯家庙里来了一位跛脚的游医郎中。
时值严冬腊月,风雪交加,跛脚老人身染重病,“卧庙”不起。
陈照非常同情这位无人照顾的生病老人,每天为他送些稀饭菜汤,帮他洗脸擦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长寿老中医112岁老中医王昌松的养生之道
厚德为基清心为上
湖南省岳阳市著名老中医王昌松于今年1月1日,因病辞世,享年112岁。
王昌松1902年农历7月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文桥镇一中医世家,10岁从父学医,15岁独立行医,于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退休后继续行医。
上世纪50年代就成为屈指可数的“湖南省名老中医”之一,1999年被载入《世界神医》大辞典,被列为世界名中医、中华传统医学专家。
因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而享誉遐迩。
他曾获“中南区种痘特等模范”、“湖南省名老中医”、“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优秀公益人物”、“全国健康老人”、“岳阳市建市30周年感动岳阳人物”、“岳阳市首届道德模范特别奖”、“岳阳市终身名医”等荣誉称号。
这位在全国中医界享有声誉的老人,医术精,人品好,医得高,医风正,几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从不分地位高低、身份贵贱,王昌松把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诊所内挂着对联:“历三朝变幻风云活国活人德高望重千秋远;享百岁霞觞福寿祝公祝裔柱馥兰香万古长。
”此联道出了王老的心声:长寿之道,厚德为基。
他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8点准时步行至诊所,上午就在坐诊看病中度过。
午休过后,他有时呆在家中看书、听听戏曲、看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有时去逛逛药材市场或图书城……这是他每天的大致日常生活。
他悬壶济世90余载。
90多年来,王昌松始终视病人为亲人,注重高疗效
低费用的原则,扶危济困。
他1988年从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后,自费租房义诊,平均每天为20多位病人把脉看病,从没休过节假日;从不收取挂号费用,拒收红包,至少接诊病人15万余人次,免收挂号费80多万元。
面对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更是分文不取,甚至还资助其生活费及往返路费。
他言传身教,不仅让女儿、孙子孙女传承其衣钵,更带徒20余人,弘扬医术医道。
湖北监利县农民邹文忠患病前来求医,由于家境贫寒,在以后长达30多年的日子里,每次过来看病,除了看病开方,临走时王昌松都要送他回家路费;36岁的四川人陈名,来岳阳打工,患有“肺结核、乙肝大三阳”,因经济拮据,精神几度崩溃,王昌松又慷慨解囊,给予他长达5年的免费治疗,又让他的妻子在诊所中免费学医,并每月发给她800元工资,以此资助他们生活;91岁高龄的葛正湘因当年战事连年,亲朋失散,劳苦一生,疾病缠身,长年居住在敬老院,王老念其伶仃孤苦,十几年来嘘寒问暖,免费为其治病,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王昌松老人的家族不仅是医学世家,还是长寿之家。
父母都活了99岁,他
的老伴也是97岁才去世。
“薄滋味、少愠怒”是王老的养生秘诀。
他一辈子没和别人红过脸,妻子16岁嫁给他,相处81年,两人从未红过脸、吵过嘴。
在饮食上王老喜清淡,肉鱼少食,不吃狗肉、羊肉及野味,鸡蛋、豆制品、蔬菜是主要食物。
王昌松一百多岁老人生前体形瘦小、鹤发童颜、身板硬朗、精神健旺,让人不敢相信他已如此高寿。
这位老人历经三朝风雨,走过的人生路,平凡而伟大;这位老人,年过百岁,心系病者仍不辞辛艰劳;这位老人,洒遍大爱,济救苍生。
说到养生经验,老人说要“厚德”、“清心”、“养生”,一个人要以厚德为基,清心为上,养生为要,不受外界的诱惑与干扰,专心行医,为民除疾。
望着老人平和的面容,我想“厚德”、“清心”、“养生”这六个字,岂止是他的养生经,也是他漫漫人生浓缩的精华吧。
(作者:陈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