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
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油田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需要很多化学试剂来完成各项工艺。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因为它可以改善油田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油田生产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并讨论它的作用及影响。
1.施工过程中的添加剂
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作施工添加剂,帮助提高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它可以帮助钻机在潮湿或滑润环境中工作,以及改善喷射液的流动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开发效率。
2.水处理
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来处理油田的水,改善水的属性,提高水的质量和减少水的流失。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于除去或有效降低石油工业中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例如油、沥青、油腻及沉淀物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3.增油
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细孔水油界面的稳定性,使其变得更加稳定,以提高油田的产量。
例如,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可以让水在油中更容易溶解,从而增加油田的油产量。
4.改善油田性能。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三次采油越来越受到重视。
表面活性剂驱是化学驱的一种,它可以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来达到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非离子型和离子型,为了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一系列新型表面活性剂,如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新型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还具有耐温抗盐等性能。
目前,表面活性剂还存在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应用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对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进行改进,或将其与碱、聚合物复配,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驱油方式。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三次采油;研究现状;发展前景1.前言随着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以及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提高油田采收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过一次采油(依靠地层的自然能量出油)和二次采油(采用注水、注气技术以补充油藏能量出油)之后,油藏中的残余油量仍达50%以上,因此,三次采油技术得到广泛研究。
三次采油是指依靠其他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开采困在储层空隙中的不连续分布的剩余油的方法,它可分为热力驱、混相驱、化学驱和微生物采油四种类型[1]。
目前,我国常使用化学驱来提高油田采收率,化学驱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驱和复合驱。
使用化学驱时,需考虑地层水矿化度、原油PH值和粘度、储层温度和非均质性等多种因素[2]。
在化学驱油剂中,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独特的表面活性,无论作为主剂还是助剂都成为了一种很有潜力的驱油方式,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将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石油开采中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
1927年,Uren 和Fahry指出驱油效率与油-水界面张力成反比,但由于理论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
1929年,De Groot[3]提出木质素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采收率,1958年,Holbrook[4]提出用脂肪酸盐等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由此产生了低张力表面活性剂驱油方法。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原油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大,我国原油开采滞后与高需求量的矛盾与日俱增。
原油的短缺和价格暴涨将会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不容小觑。
为了提高本国原油的开采率,我国在原来的基础上,利用了兼具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的三次开采技术,使得原油采收率提高到80%~85%。
在三次开采中大量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开采率原油石油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在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开采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开采方式的选择对油田的产能,提高采收率有着重大作用,针对不同性质的原油,不同地质特点的油层,选择有效的开采方式至关重要。
同时,在开采的过程中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的运用,特别是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运用,更是相得益彰。
1三次采油中用到的表面活性剂在我国,一些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进入了油田开发的中、晚期。
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油田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了聚合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等的这些在三次采油中所必须的新技术。
现在,在很多领域内都被大量的广泛的使用,并大部分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石油化工这块更甚。
1.1新型驱油用化学剂20世纪60年代,国内一些大型油田的开发相继进入了中晚期。
大庆、胜利油田为了改变国内这一现状,将地下剩余的原油充分开采出来,加大了对原油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出了一些新型的驱油用化学剂,可用来辅助原油的开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1.1聚合物驱油聚合物驱油是三次采油技术中辅助化学驱之一,它的出现也是大庆油田实验出来的结果之一,大庆油田单独研究了聚合物在采油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与碱/表明活性剂交替注入水中比普通的聚合物与碱/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时效果更好。
在油田开采中,为了增加水的粘度,可以向水中注入高分子聚合物,这样可以降低油层中的水分子渗透率,从而可以改善油水的比例,调整好注入水在原油中的体积和波及率,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油..

溶蚀迅速,但氟化物沉淀易将新生油路阻塞
•氟硼酸
逐步分解、形成硼酸,溶蚀作用相对持久,并能稳定土壤构造 氟化钙、氟化镁、氟硅酸钠等沉淀物阻塞油路
•盐酸+硼酸,甲醇+硼酸,氟硼酸+盐酸+硼酸
溶蚀沉淀物,但溶蚀量≤30%
中科博策研究院新型酸化增产溶蚀剂
例:全氟硬脂酸钠 CnF2n+1COONa
--采用该溶蚀剂处理某油井,处理前该井原油日产量为11.4吨,含 水0.5%。注入本发明溶蚀剂3m3处理2-3天以后,原油日产量增至30多
吨。
参考文献:
1. 表面活性剂在油气开采和集输中的应用及前景. 冯玉军, 陈权生.日用 化学品科学, 2007, 30(5): 23.
2. 梁治齐. 氟表面活性剂.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3. 牟建海, 姜标, 解得良. 氟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和消防领域的应用. 化工
III. 油井清蜡和防蜡
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作用,使结蜡表面转变为亲水或亲油表面, 有利石蜡从表面脱落或蜡晶拆散而分散于油流中。
油井经历一段时间的开采后,压力降低,地层深部的原油不易采出。通 常采用的措施之一是通过向油井注入一定浓度的酸液,使其与地层岩石 发生反应,提高地层渗透率,改善油流通道,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增产新型 溶蚀剂中的应用
报告人:黄澄华,李舜生,程时远 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
我国能源利用率 落后发达国家20
年
新疆油田的回采率平均为40%,而 陕北一些油井的回采率不足20%, 这意味着,埋藏于地下的原油每吨 仅能开采出100多公斤,而其余800 多公斤都被白白浪费。
石油开采的增产技术
疏水、疏油的氟化基团 亲水的极性基团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在油田的应用探究

科研开发2017·08118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在油田的应用探究*刘 恒(中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经营管理科 山东 257000)摘要:黏弹性属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流变线形,因其自身具备的特殊性质,在近几年来得到很多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之后,将其在石油开采方面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中就以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入手,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并对其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希望可以通过加深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找出其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黏弹性;流变性;油田开采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The Exploration of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Surfacta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 FieldLiu Heng(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 Field,Shandong, 257000)Abstract :Viscoelasticity belongs to a kind of rheological shape of surfactant. Because of its own special properties, it has received many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after the study of its natur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t in oil exploitation has been studied in depth. In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of viscoelastic surfactant, the properties are studie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oil field exploitation is discus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application method in oilfield exploitation can be found by deepening the 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surfactant.Key words :surfactant ;viscoelasticity ;rheological property ;oilfield exploitation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特殊的流变性能,受到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并且已经有部分人员对其流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将其特殊的流变性能应用到油田开采工作中。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在石油工业中,表面活性剂作为油田化学品广泛用于钻井、固井、采油、油气集输、三次采油和油田水处理等中,对于保证钻井安全,提高原油采收率、油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设备防护、降低集输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表面活性剂已成为油田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油田化学品。
在石油工业中的各个环节大量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做乳化剂、破乳剂、发泡剂、润湿剂、缓蚀剂、增粘剂、除垢剂、杀菌剂等,用于配制钻井液、解卡液、固井液、泡沫排液、驱油剂、防蜡剂和清蜡剂、润湿降阻剂、乳化降粘剂、压裂液、酸化液、杀菌剂、原油破乳剂、降凝降粘剂、减阻剂、抗氧化剂、抗磨剂、清净剂、防锈剂、抗静电剂、燃油节能添加剂等。
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高级脂肪酸盐、环烷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石油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琥珀酸盐、烷基磷酸酯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等。
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胺盐酸盐、脂肪基咪唑啉乙酸盐、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咪唑型铵盐、聚季铵盐、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氯化吡啶、烷基胺乙酸盐、烷基二甲基胺乙酸盐、吉米奇双子季铵盐、多头季铵盐等。
常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有烷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酰烷醇胺、脂肪酰烷醇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与创新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与创新摘要:本文从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钻井中的应用、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在油气集输中的应用以及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对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油田表面活性剂应用一、油田中应用的表面活性剂现状分析(一)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钻井中的应用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钻井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采效率,而钻井液又被称为钻井的血液,钻井过程中若失去钻井液的循环,钻井工作则无法进行。
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岩层特点对钻井液的要求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钻井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较多,并且用量也相对较大,主要包括钻井液处理剂以及油井水泥外加剂等等,其用量约占油田用表面活性剂总量的60%左右。
由此可见,这类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对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较为深入,如美国主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各种新型聚合物材料上,而俄罗斯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材料的廉价性方面。
我国的研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原材料的利用,另一方面是新型合成聚合物。
自上个世纪90年开始,各种新型钻井液处理剂相继问世,其中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最具代表性,其属于多元共聚物。
同时,降滤失剂、降粘稠剂以及润滑剂等产品也都有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尤其是最近几年,聚合醇表面活性剂在国内大量油田中获得了推广应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聚合醇钻井液体系,这给油田钻井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甘油基钻井液以及甲基葡萄糖酸甙钻井液也都在油田钻井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二)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油田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虽然从品种和数量上不及钻井用的表面活性剂,但从技术层面上,这类表面活性剂的技术含量较高,用量约占表面活性剂总用量的33.3%左右,其在油田开采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酸化及压裂用的表面活性剂产品。
表面活性剂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现阶段,世界各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石油的采出率也是各个国家石油开采企业关注的重点。
表面活性剂对于油气田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类繁多,在油气田各个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基于石油生产,本文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钻井、采油两个方面的主要应用及相应的作用原理,并对未来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发展进行归纳展望。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油气田开发1. 表面活性剂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钻井液是指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工作流体,它在钻井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1)携带和悬浮钻屑,(2)稳定井壁,(3)冷却和清洗钻头、净化井底,(4)平衡地层压力和获取井下信息。
要使钻井液能满足不同的要求,需要在钻井液中加人各种化学处理剂。
大部分的化学处理剂与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1.1 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在水基钻井液中加人起泡剂,在操作过程中混入气体产生泡沫,即成为泡沫钻井液。
其目的是大幅度降低钻井液的密度,从而降低井孔内的液柱压力。
这种钻井方法具有磨擦阻力小,钻井速度快,可防止井漏和井塌事故,对低压油气层有保护作用等特点。
大多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较少应用在空气钻井、泡沫钻井或气化钻井下,泡沫剂是重要的添加剂。
1.2 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钻井液使用的乳化剂可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化剂。
水基泥浆中混入油形成O/W型钻井液,其目的也是提高钻速;在油基泥浆中形成W/O型钻井液,可提高钻井液的耐温性以及通过水敏性地层和产油层。
1.3 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滑剂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钻井液润滑剂有170多种,约占钻井液处理剂总量的6%,其中大多数钻井液用润滑剂与表面活性剂有关。
常用的钻井液润滑剂主要是石油工业的衍生产品,或来自类似的资源(油页岩、沥青砂等)。
1.4 表面活性剂作为泥浆降粘剂钻井液降粘剂主要是用来降低钻井液的粘度,控制钻井液的流动性。
好的降粘剂降粘率高,对粘土的抑制性强,成本低,有利于油田现场降低钻井成本、减少粘卡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
鑫(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
摘要从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以及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具 有的独特的流变性出发,结合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在国外的应用情况来综述含氟粘弹 性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应用
41
[3]牟建海,李干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日用化学工业,2002,32(1):38—42 [4]杲传良.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与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9(2):117—119.
一24—
及其弹性。BP石油公司在阿塞拜疆的六口井的钻探过程中,采用常规的钻井液很难达到开 钻的要求,最终研制了新型的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成功钻进3500m的油藏。在加拿大的 艾伯塔省南部的浅层天然气开发区采用新型的FVES钻井液成功地解决钻井过程中遇到的 困难。 2完井液 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盐增稠以及完全破胶等特性拓宽 了其在完井作业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完井的质量,必须确保生产流体均匀流过整个完井装 置。如果返排后仍然有钻井液和携砂液残留物,地层的导流能力必将受到破坏,与其它聚合 物不同,FVES携带流体能优化砾石输送而不会留下残余物。在北海英国海域Shetland岛以 西大约190公里的Foinaven油田的深水油藏,BP石油公司对水深为400—600m的井,采用 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完井液,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深水裸眼分流管砾石填充完井。 斯伦贝斯公司开发的FVES
surfactant(FVES),the
overseas
FVES in
oil field chemistry.
Keywords:Viscoelastic
surfactant(FVES),Oil
field chemistry;Application
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型具有特殊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 注。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新技术扩大了这些特殊的物质在新的复杂环境条件下油田化 学中的应用范围。从钻井到完井,从增产作业到三次采油以及调剖技术,含氟粘弹性表面活 性剂体系在提高油气井产能和油气采收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含氟粘弹性表面 活性剂在国外油气田已经有多种用途,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Clear
PAC完井液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清洁和携带能力,并且
与滤饼清洁剂配伍性好的特点在水平井生产中得到成功地应用。
3
压裂液
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简称FVES)压裂液是长链脂肪酸的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溶解在盐水中形成的胶束溶液。FVES压裂液中・为了抵消阳离子基团之间的排斥力,引 入了平衡阴离子,使用了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阴离子,使FVES溶液粘度提高并具有弹性,形 成凝胶。FVES压裂液进入含油岩心或地层后,亲油性有机物将被胶束增容,棒状胶束将膨 胀,最终将崩解成为较小的球形胶束,FVES凝胶破解,形成粘度很低的水溶液。此后在加拿 大阿尔伯塔,美国堪萨斯、怀俄明、俄克拉荷马,意大利亚德里亚海及美国墨西哥湾等油田的 常规压裂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良好。FVES压裂液配制容易,施工简单,用量少,摩 阻小,携砂能力强,处理后油井增产显著。在堪萨斯西南部,用FVES压裂液压裂的一口浅 油井,其初始产量比处于同一地层段上的主井高27%,比12口邻井的平均产量高52%。 4酸化液 当用盐酸酸化碳酸盐岩地层时,在基岩中由酸溶蚀形成一些主要通道,酸液主体就会沿 着这些通道流动,而不能对其它的岩层进行酸化处理,因此常常在酸液中添加化学转向剂进 行转向处理,以改变注酸流动剖面,使酸液进人中、低渗透层,与未酸化的部分反应,提高酸 化效果。所用的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不会产生任何残留物滞留在酸蚀溶洞表面,并且所 需清洗压力极低。采用FVES的地下成胶酸能够呈现持续的高粘态,直至破胶。这个持续 的高粘态较之聚合物地下成胶酸更利于酸液的转向。因此,该体系可解决长段裸眼地层的 酸化难题且不会对地层造成伤害。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Oil SEEKER酸转向剂,是一种 FVES流体,既可以由于砂岩油藏又可以用于碳酸盐岩油藏,在任何一种油藏中Oil
SEEKER
都能够选择性地降低水层的注入能力,迫使酸液转向进入具有较高含油饱和度的地层。Oil SEEKER在与水进行接触的时候,能够保持凝胶状态,但与原油接触的时候粘度降低。实验 一23—
室的岩芯驱替实验表明Oil SEEKER能够从20000毫达西德填砂管模型转向到200毫达西 的岩芯中。在循环作业几次之后,大约有40%的酸液被注入到低渗层。在委内瑞拉西南部 的Barinas油田,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和斯伦贝斯公司对SMW9井采用Oil SEEKER进行酸化处理,这口井的产量由酸化前的51桶/日增加到180桶/日。 5提高采收率化学用剂 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可以作为性能优良的驱油增稠剂。高剪切下低粘度,易于 泵注,不存在象聚合物的剪切降解。在地层孔隙流动的低流速下,网状结构重新形成,粘度 恢复。同时网状结构是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可逆聚集形成,因而可进入到低渗透地层,可以解 决大分子聚合物不能解决的低渗透地层驱油的问题。另外,这种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在很宽的矿化度范围(从蒸馏水到含75%电解质的盐水溶液)内都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表面活性剂配制出良好流变性的体系。也可配制出对温度不敏感的体系。这样就解决了高 温高矿化度环境下的驱油难题。有研究指出,表观粘度相同的不同体系,粘弹性突出的体系 驱油效果好,这无疑又是对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剂的肯定。另外,体系同时具有 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体系在调剖堵水中也有应用潜力。 6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是近几年人们才开始研究的一种新体系,对这种体系的性 能及产生这些性能的机理都有待更深入地研究。要高效、经济地应用这一新的体系,尚需做
Fluorocarbon visco elastics
surfactant),简称FVES)为长链含氟(C16—24)脂肪酸衍生物季铵
盐表面活性剂,它是一种具有粘弹性的小分子,包括亲水基和长链疏水基,分子链上含有正 电荷端和负电荷端。一定的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水溶液形成柔性 长棒状胶柬,长棒状胶束相互缠绕形成可逆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并表现出特殊的流变性能
大量的工作。作者认为以下工作是首先必须开展的:①研制、开发高效、经济的体系,基础研
究报道的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质量分数至少在几千×10t-6]。 因此,若能研制开发出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在质量分数1000×10 L-6]以下仍有良好流变
性的表面活性剂,则现场更易接受;②研究油田不同应用环境对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
一粘弹以及低剪切下高粘度(可达106mPa.S),剪切稀释(也有增稠的),触变性(负触变性)
等。
1
钻井液
由于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在高剪切速率下网状结构破裂,粘度很低,可最大限度 地减少从井口到喷嘴的能耗,从而提高钻速;而在环空的低剪切速率下网状结构重新形成, 粘度回升,如此可保证良好的悬浮携屑能力。含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较低表观粘度 下具有极好携砂能力,而粘度并非携砂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携砂能力来自于胶团的网络结构 ~22—
Application of Fluorocarbon Viscoelastic Surfactant in Oil Field Chemistry
LV Xin Abstract:Basing lastic
on
(CNOOC
பைடு நூலகம்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27)
the structure,function and unique rheology of fluorocarbon viscoe— application of FVES is summarized comb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流变性的影响,油田应用中,体系所处的具体环境如温度、压力、矿化度、PH值等对流变性的
影响以及与其它外加剂的作用;③研究与之配套的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郭拥军,李健.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及其在油田中的应用潜力.日用化学品科学,1999,8(4)29
—33
[2]张为灿,李干佐,等.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缔合体系研究进展.日用化学工业,199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