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技巧

合集下载

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 他花了很长时间介绍这本书,其实没有必要, 因为学生们对它已经很熟悉了。
•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 他们根本没有答复,这是不足为奇的。
• 短语的分译即将英语的某个短语单独拿出 来译成一个独立成份、从句或并列句。如:
• 例1: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his wrong belief.
• He told me such experience as I had never heard of before.
• 他给我讲述了他的经历,那些经历是我以 前从未听说过的。
• He did no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 The time was 10:30, and traffic on the street was light.
• 10点30分的时候,街上来往的车辆稀少了。
英汉翻译中常用的各种技巧
• 一、词类的转换 •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上存在差
异,在描述同一事物时,两种语言会使用 不同的词性。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有时 需要变换原词的词性,以有效的传达原文 的信息。常见的词类转换有一下几种。
5.英语副词→汉语名词
• It was officially announced that Paris is invited to the meeting.
• 官方宣布, 巴黎应邀出席会议。
二、词类的增减
• 1. 增词:
• 增词法按照汉语的习惯,在中文译文中适 当添加英语中所没有的词语,以便满足汉 语语法修辞的需要或更明确的表达原文的 含义。如: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

注意事项
保持原文的语义和语法正确
在直译过程中,要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和语法,避 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
直译法要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避免 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尽管直译法强调保持原文的形式,但译文仍需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注意事项
准确理解原文
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结合法时,首 先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避免
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翻译错误。
灵活调整词序
在直译与意译结合的过程中,需 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调整 英文原句的词序,使译文更加自
然流畅。
保持原文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 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如比喻、修 辞等,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
注意事项
加注应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避免出现 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当的情况。
加注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以免影 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加注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信息和意义,避免出现 信息丢失或误解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的含义。
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意译法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生硬 或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
保持原意不变
意译法的核心是保持原文意思不变,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 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 信息的遗漏或误解。
04
音意结合法
定义
• 音意结合法是指在进行英汉互译 时,将英文的发音和汉语的意义 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 意思的目的。
和文化背景。
适用范围
当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存在较大 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差异时, 归化法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x
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一、分析互译句子的结构
互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学习技能,有效的互译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

要完成一个地道的互译,首先要将英文句子精确地分解,看清其句子结构。

在分解过程中,可以先将英文句子的核心成分,尤其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抽出来,将其分离出来,然后在依次拆解其他的句子结构,以便正确地表达英文句子的意义。

二、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互译过程中,应该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运用汉语的表达形式,注意避免英语的表达方式,以达到表达意义正确的目的。

三、使用前后对应的技巧
在互译过程中要有前后对应的能力,尤其在译出同一句子的时候,要能够根据句子的前半部分,找出英文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英文句子的后半部分入手,让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的结构能够一一对应,以便表达意义准确无误。

四、加强重点语法的学习
要做到准确的互译,就必须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尤其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重点语法,要加强学习,以便在互译过程中让自己更加熟练。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英汉互译教程

英汉互译教程

英汉互译教程英汉互译是最常见的翻译形式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精准性,还要注重语言的得体性和表达的清晰性。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英汉互译的技巧和方法。

一、掌握基本词汇掌握基本词汇是英汉互译的基础。

这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且需要考虑不同表达方法之间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表示“我知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I know、I understand、I see等,它们在不同场合和语境中的使用会有所差异。

因此,学习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重基础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二、注意词语搭配在英汉互译中,词语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含义,需要与其它关键词进行搭配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英语中的“hot coffee”可以翻译成“热咖啡”,但是“cold coffee”却不能翻译成“冷咖啡”,而是要翻译成“冰咖啡”。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特别注重词语之间的搭配。

三、把握语境在英汉互译中,在把握每个单词和词语的意思之外,还需要注意语境的分析。

语境是指上下文,它能够决定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I’m fine”可以表示询问别人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回答别人的关心,所以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要视情况而定。

四、语法分析英汉语法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分析。

例如,英语中的主语和谓语是要一一对应的,而中文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则可以灵活调整。

这就需要翻译者能够准确的理解英文句子的语法结构,才能够正确的翻译成中文。

五、了解文化背景在英汉互译中,还需要了解文化背景。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词语的含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英国人国家馆中会出现“cup of tea and biscuits”,而美国人则是“coffee and donuts”。

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要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

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实用英汉互译技巧互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英汉互译的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 理解语境: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首先要理解所给内容的语境。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处的情境,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比如,在翻译一篇科技文章时,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

2. 词义辨析:英语和汉语有许多词汇存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情况。

在进行互译时,要注意词义的辨析。

例如,英语中的"present"可以表示"礼物",也可以表示"目前";而汉语中的"现在"和"礼物"分别对应这两种意思。

3. 语法结构: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有很大差异。

在进行互译时,要注意调整语法结构,使其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汉语中通常需要转换成主动语态。

4. 习惯用语:英语和汉语都有许多习惯用语,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翻译方式。

在进行互译时,要注意习惯用语的翻译,避免直译的错误。

例如,英语中的"break a leg"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祝你好运"。

5. 上下文衔接:在进行互译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保持逻辑连贯。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信息来确定某个词或短语的具体含义。

因此,在进行互译时要综合考虑上下文的意义。

6. 使用工具: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一些翻译工具来辅助翻译。

比如,有些在线词典和翻译软件可以提供词汇的释义、例句和翻译建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具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们的翻译结果。

英汉互译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任务。

通过理解语境、词义辨析、调整语法结构、注意习惯用语、衔接上下文以及使用翻译工具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英汉互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希望以上介绍的实用技巧对大家在英汉互译中有所帮助。

英文翻译常用技巧大全

英文翻译常用技巧大全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英汉互译技巧攻略

英汉互译技巧攻略

英汉互译技巧攻略英汉互译如何翻译才能不出错呢?如何能把英汉互译百分之百翻译准确呢?英汉互译是必考的题型,避免不了。

那么做英汉互译有什么好的方法与技巧呢?第一:结合英文写作特点进行整体理解英文段落的首句很关键,一般由其引领展开说明,从展开的写法看,有分开有总结,有同义重复等。

根据这一规律,考生可先通读全文,从全局理解文意,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而后翻译时结合上下文关键词,从而准确翻译。

第二:对词和句子的理解有不同方法理解词语时,考生可从词的搭配、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入手,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准确意思;理解句子时,可从其内在逻辑、成分之间的从属关系、语法组成等方面综合考虑。

遇到长句子时,则有多种方法可选择,如按照原文顺序翻译的顺译法,重复前一个词的重复法,在译文后加括号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括号法等。

第三:选择正确的表达方法正确理解原文意思后,考生还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用规范的汉语进行表达。

这些技巧主要有:1、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词语的增词法;2、根据汉语习惯删去部分词语的减词法;3、名词译成动词或动词转译成名词的变换法;4、原文为肯定句,译成汉语时为增强修饰效果,可译为否定句的肯否表达法;5、一个长句分成若干部分来译,或把原文几个简单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分合法等。

第四:注意翻译时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搞清楚词的指代问题、汉语知识在英文中的应用、部分否定和否定重点等。

由于虚拟语气带有感情色彩,有时并非只表示字面意思,翻译时遇到虚拟语气词更要引起注意。

第五:掌握英汉互译常考知识点英汉互译考察的知识点都有重点句型,时态、词组、句子顺序的处理方法、倍数的翻译方法、被动语态、定语从句、if条件句……等等。

大家可以在复习英语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点着重复习。

擒贼先擒王,复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抓住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升本梦,希望通往升本路上的你,坚定自己的梦想,每天努力一点点,赛思教育专升本始终与你一路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刚B2A“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汉译英十大技巧
一、中文结构“三步走”。

主要是指涉及政府外宣类题材的句子结构划分技巧。

所谓“三步走”,具体是指:中文长句中,第一步给出理念、指导方针或原则,第二步具体阐述在这种方针原则的指导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给出结果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具体行文时,可以按照“每一步”信息的多少进行“逐步”切句或者灵活整合。

有了“三步走”原则,长句一点儿都不可怕!这一汉英句式逻辑分析技巧在实操训练中非常实用也极易掌握!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孰轻孰重”要分明。

主要是指中英句子结构差异:中文结构“前轻后重”,中文结构事实、背景在前,表态、判断、结论在后,英文恰恰相反,是“前重后轻”。

结构差异了然于胸,“表态判断为主,事实背景为从”,在翻译时有了这样一个主从句框架搭建原则,逻辑一目了然,译文自然“行云流水”!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结构搭建“三剑客”。

主要是指汉译英时结构搭建常用的三个功能词或形式,即as, ing, with。

译文结构好不好,它们说了算!可以不夸张地说,谁尽早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功能词或形式,谁就能尽早步入汉英翻译的殿堂!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同义重复“并译”行。

主要是指中文具有前后呼应、信息重叠的特点,经常使用四字甚至八字表达同一意思,英译时必须压缩合并减译,提取核心意思,力求简洁、流畅,如:骄傲与自豪,千山万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

中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即“双动词现象”,如:调整和优化,提高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完善。

以“调整和优化”为例,这两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往往属于同义动词,调整的目的就是优化,而优化就是一种调整,直接取同义翻译即可。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千变万化”增张力。

主要是指中英翻译要“千变万化”,“同义发散”,选取不同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诠释,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等等,以此来凸显英文语言的多变性。

这与平时大家学习英文写作的要求完全一致,即,同义词替换多多益善!要从写作的高度看翻译!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六、具体、概括“不相容”。

主要是指汉英翻译的原则之一“舍宏观概括、取微观具体”。

中文里往往会在具体信息后添加概括信息,如:“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到先得”的韩刚B2A“译点通”: 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6
原则、粮食安全等问题都要用到这一翻译基本技巧,在翻译时直接翻译具体内容即可。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七、副词去留“有分寸”。

主要是指中文外宣材料中动词前多数情况下都有副词,是中文行文习惯使然,汉译英时除非确有必要,否则可酌情去掉这些副词。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八、动词处理“巧隐藏”。

主要是指中文里动词使用要多于英文,而英文里介词使用频率极高,妙用英文介词来隐藏汉语中的动词是翻译高手们屡试不爽的技巧。

如: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译文为:work together for 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world,中文里“建设”一词英文中无需译出,利用介词“for”进行隐藏。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九、具象转译“避抽象”。

主要是指中文里很多表达比较抽象,在行文时尽可能进行具象化处理。

如:“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文较为抽象,需要化抽象为具体,这句话的意思可具体阐述为“看病不再那么贵、也不再那么难”,再进而理解为“看病更加便宜和容易”,其实这句话在英美国家的政府演讲或公文中经常出现,英文是“make medical care more affordable and accessible”。

直接借用英文显然是妙招。

其他的例子如:“解决了人们吃水难的问题”,英文可译为“make drinking
water available/accessible to the people”或者“provide access to drinking water for the people”;
以此类推。

总之,要学会借用英文灵活表达化抽象为具体。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十、图片立体“在形容”。

主要是指在汉英翻译时必须学会在名词前添加形象达意的形容词,因为英文是一种非常看重形象词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更加立体的语言,是一种偏向图片式的语言;中文则讲究正式统一,不求花哨张扬。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韩刚B2A“译点通”笔译独家秘笈之:英译汉十大技巧
一、高屋建瓴“揽全局”。

主要是指翻译首先要分清英文主从句,一般先处理插入成分或从句,之后再处理主句。

处理英文细节时要高屋建瓴、宏观把握,不拘泥于一字一词。

行文需要注意中文特有的节奏感,不能拖沓冗长,要按照中文来龙去脉、由远及近的叙事原则组织行文。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二、行文提倡“四、六、八”。

主要是指英译中行文务求简洁、流畅、自然,而简洁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四字句、六字句或八字句,增强行文张力时也是如此,采用四、六、八字句构成同义重复,这是中文的一大特点。

如:口若悬河,剑拔弩张之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三、中文“形散神不散”。

主要是指中文重意合,不像英文那样通过介词和连词串连成句,中文的逻辑散落在字里行间。

在具体行文时遵循“以意群为成句单位”的原则,意群间除非确有必要,否则不用特别指明逻辑关系。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四、“九九归一”是王道。

主要是指英文中代词和其他替换同义词使用较为频繁,在英汉翻译时务必将英文中的代词所指对象明确化,同时将同义替换词或词组译为统一的汉语表达,保持前后一致。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五、描述修饰“去形象”。

主要是指英文喜欢在名词前添加合理的形容词以提升语言张力和可读性,在译为中文时如果难以对应则可大胆去掉,特别是形容词是大家已知或常识性信息7
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英中切换时形象词一般要去形象化,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六、“的”、“被”头上一把刀。

主要是指英译汉时“的”字使用切忌过于频繁,否则会导致译文
拖沓,欧化现象严重,可考虑使用中文“四六句”提升译文语言张力;“被”字句在中文行文时一定要慎用,英文被动句较多,中文较少,英译汉时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七、“of”前后“有讲究”。

主要是指“of”前属于英文的形象词或概括词,后面跟的则是实义、具
体词,一旦翻译行文受阻,可考虑重点处理实义词,“of”前的词可以略去不译。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八、数字收尾“准、顺、快”。

主要是指相对于汉译英的“数字先行”原则,英译汉时尽可能把数
字放在句末,而汉译英时尽可能把数字放在句首,这样可以避免句子来回颠倒,特别在考试中这一技巧最能体现其价值,保证行文准、顺、快。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九、动词处理“隐词法”。

主要是指在具体语境下,有了主语和宾语,你完全可以推测添加适当
的动词,如同本人写作一般,如:“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选择动词肯定是“提高、改善”之类的词,英文与中文完全一样,如:The heavy snow disrupted flights and road traffic,你遮住disrupt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中文的动词呢?显然,“影响”非常合适,而你如果查词典,估计你是查不到这样的概念直接对等。

所以,英译中运用“隐词”技巧,你的翻译速度和行文质量都将大幅提高。

牢记:用写作的角度去翻译。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十、具体适当“宏观化”。

主要是指英译汉时要注意“具体转宏观”的翻译原则,在中文里属于大家已知细节的部分完全可以略掉,英文细节描述往往在中文里都是高度概括表达,所以,英译汉时不必纠缠于英文的思维方式和行文特点,而应跳脱出来,进行宏观化处理。

比如:50% of the population are now living in cities and towns,中文应宏观处理为:城镇化率达50%。

详见各循环相关实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