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资料,它可以长期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制作植物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需要选择植物的成熟部分,通常是花、果实或种子。
在采集时要选择完整的植物,避免受损或变形。
同时要记录下采集植物的时间、地点、生境等信息,以便后期的分类鉴定。
第二步:准备标本材料制作植物标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标本纸、标签、干燥剂、夹子、刀具等。
标本纸通常选择吸水性好、耐磨损的特种纸张,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等内容。
第三步: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植物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处理前可以先进行植物的初步整理,去除多余的叶片、根系等。
第四步:贴标本纸将干燥的植物放在标本纸上,根据植物的大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标本纸规格。
将植物整齐地摆放在标本纸上,注意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
第五步:固定植物使用夹子将植物固定在标本纸上,夹子的力度要适中,避免损坏植物的结构。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重要特征如花、叶、果实等要展现清晰。
第六步:贴标签在标本纸上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标本编号等内容。
标签的内容要清晰、准确,便于后期的查阅和利用。
第七步:加工标本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剂中,干燥剂可以吸收植物中的水分,防止标本发霉变质。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将标本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制作出完整的植物标本。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为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植物的形态特征,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压制方法(1)装压。
先在大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上3~5张吸水纸,然后放上采集来的标本,标本上再放3~5 张吸水纸,然后纸上再放标本,使标本和吸水纸互相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
(2)换纸。
标本压入标本夹以后,要勤加换纸,换纸不及时,标本会发霉、变黑,所以换纸是否及时,是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
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纸2~3次。
第3天以后,每天换1次,通常7~8 天就可以完全干燥。
换下来的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应用.随着标本的逐渐干燥,标本夹的捆扎要逐渐放松,以防标本折断。
(3)整形。
在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
其作法是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和花果的背面朝上,以便日后观察研究。
如有过分重叠的花和叶,可剪去一部分,但要保留叶柄、叶基和花梗,以使人能看出剪去前的状态。
2.压制注意事项(1)多汁的块根、块茎和鳞茎等不易压干,可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向剖开进行压制。
肉质多浆植物也不易压干,而且常常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以致体形失去常态,也应该先用开水烫死后再进行压制。
裸子植物的云杉属标本,也要先用开水烫死,否则叶子极易脱落。
(2)标本夹中的标本位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的平衡。
有的标本花果比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突起。
花果附近的叶因得不到压力而皱折,可将吸水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处的四周,或将这样的果实或球果剪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号牌。
(3)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在压制时常会脱落,换纸时应逐个捡起,放入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跟标本压在一起。
二装帧: 将消毒后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叫做装帧。
装帧的方法如下:1.摆好位置 : 上台纸时,先将标本在台纸上摆好位置,留出左上角和右下角,以便粘贴采集记录复写单和标本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的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2.装订:装订标本最好用纸条粘贴,其作法是先用小刀切取宽2~3毫米的纸条(白道林纸)备用。
《植物标本制作》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植物标本制作简介 • 植物标本制作流程 • 植物标本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植物标本的应用与价值 • 植物标本制作案例展示
01
植物标本制作简介
植物标本的定义与意义
植物标本是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 要资料,它能够保存植物的形态、颜 色和纹理等特征,为植物分类、生态 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依据。
避免触摸标本表面,以免损坏 或留下污渍。
01
植物标本制作技巧 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季节与种类选择
根据制作目的选择不同季节的植 物,确保其新鲜、健康且无病虫 害。优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种类。
植物部位选择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部位, 如全株、花、叶或果实等,确保 所选部位能充分展现植物的特征 。
用清水轻轻清洗植物表面,去除污垢 和尘土。
制作干燥标本
将清洗后的植物放在干燥纸上, 用另一张纸轻轻覆盖。
将标本放入干燥箱或自然晾干, 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当植物变得脆硬时,将其小心地 转移到标本夹中固定。
保存与维护标本
将标本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 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定期检查标本是否发霉或虫蛀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化遗产。
历史研究
植物标本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可追溯植物的演变
历程。
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植被恢复
植物标本可用于植被恢复工程,为受损生态系统 提供种质资源。
生态监测
植物标本可用于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生态 系统的健康状况。
生物入侵防控
植物标本可用于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和 生态影响,为防控提供依据。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一〕标本的采集1、采集的用具和用品:主要有标本夹〔又称夹板〕、采集箱〔或采集袋〕、小锄头、掘产、枝剪、吸水纸、野外标本记录本、号牌、绳子、海拔仪、放大镜、照相机和蛇药等。
2、植株选择: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具体是:草本植物一般全株采集;高大草本、木本植物常取有花果叶片完整的枝条。
花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尽可能采到。
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同株应采集两种花;先花后叶植物可在采到带花标本的同时将植物加以标记,另找最正确时再补采配齐。
有些植物的其它器官也是分类鉴定时的重要依据。
如伞形科、紫草科等的果实,百合科、兰科、天南星科、石蒜科等某些植物的地下局部,寄生植物的寄主等。
传统的干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
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面应该多夹几张纸。
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
开始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
3~4天后标本开始枯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局部叶片反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
花的标本最好有一局部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枯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
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
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局部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对于细胞不易死亡的标本,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多种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剪贴法:将植物的新鲜叶片或花朵用剪刀或刀片裁剪成合适的大小,贴上标签,插入支架或夹在书页中,以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较小的植物标本,如小草花或小花束。
2. 浸渍法:将植物标本放入酒精、醚、碘酒等液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标本会变得更加鲜艳、易于观察,同时也可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大型植物标本,如树木、花卉等。
3. 干燥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的存放环境,以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植物标本,如树叶、花瓣、果实等。
4. 熏制法:将植物标本放置在烟熏室中,用烟熏的方式使其干燥。
熏制法可以让标本更具有香味,同时也可以增强标本的耐久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的植物标本,如真菌、坚果等。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如染色法、充气法、熔蜡法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重标本的制作工艺,确保标本的精度和清晰度。
同时,在制作植物标本时,也需要尊重植物的生命和自然,尽量保持标本的原生态,以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1. 前期准备植物标本制作?哎哟,听上去可是一门高大上的手艺,其实就是把大自然的美丽保存下来。
想想那小小的花儿,或是那绿油油的树叶,咱们可不能让它们在日头下憋屈,得好好保存起来,让它们也有个“个展”。
那么,准备工作要做好,才能事半功倍哦。
1.1 收集材料第一步呢,就是出门抓“猎物”。
你可以带上剪刀、纸张、胶水等工具,有条件的话,最好再来瓶清水和一块湿布,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你打算收集一些稀有植物,记得先查清楚当地的法律,别走了“违法”的路子,真是得不偿失。
1.2 选择植物选择植物的时候,咱们可以有点小讲究。
最好挑那些叶子宽大、颜色鲜艳的,像是红艳艳的枫叶或白里透红的梅花,特别容易吸引眼球。
注意力度,别把植物完全扎根蹂躏了。
切忌“砍刀”出手,轻轻一剪才是王道。
2. 制作过程说到制作过程,这可是个细致活儿,你得捋起袖子,准备承担一份小小的责任。
不想弄得像“开车撞树”那样一团乱,可得跟着步骤来。
2.1 干燥植物首先,让我们先来干燥植物。
别着急,可以用报纸夹住植物,放在阴凉通风处,那里空气流通,干得快,留住植物的色泽。
大约三到五天,植物就可以变成干尸,嘿嘿,当然,是美丽的干尸。
记得定期翻翻报纸,确保它们不会发霉,毕竟谁都不想给标本加点“风味”。
2.2 标本制作干燥完美丽的植物后,就是时候大显身手了。
选择一张厚厚的纸,这可是你展示的舞台。
把植物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纸上,可以用胶水、绳子,甚至是透明胶带。
放置的时候,记得不要让它们挤成一团,咱们要给每一位参与者留出足够的呼吸空间。
3. 最后装裱看来,制作植物标本不只是个体力活儿,还得考验我们的审美哦。
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得让植物们在舞台上光芒四射!3.1 精美装裱现在进入我们的装裱环节,别小看这一步,好的装裱可是锦上添花。
可以选个漂亮的画框,给你的植物标本穿上好衣服,加点装饰,比如贴上一些小标签,写上植物的名称和收集日期,简直是文艺范满分啊!3.2 展示与保养最后嘛,千万不要把你的新作品放在灰尘飞舞的地方。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材料准备:
1.成熟健康的植物样本
2.细直剪刀
4.干燥剂(如硅胶)
5.标本夹或纸夹
6.胶带
7.标本袋或盒子
步骤:
1.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选择成熟健康的植物来制作标本,尽量选择
完整的植物,包括根部、茎、叶片和花朵等。
2.准备标本纸:将植物标本纸或标本纸展开,在纸上画一个框架,大
小略大于植物样本的尺寸。
3.剪取植物样本:用细直剪刀将植物样本剪取下来,尽可能保留完整
的茎和叶片。
如果是大型植物,可以选择剪取一小部分作为样本。
4.处理植物样本:将植物样本洗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可以用流动的
自来水轻轻冲洗植物样本,同时使用软毛刷去除附着在叶片上的灰尘和污垢。
5.干燥植物样本:将清洁的植物样本通过纸夹或标本夹夹在标本纸上,尽量展开,使各个部分都能显示出来。
将标本纸与植物样本一起放入干燥
剂中,使其彻底干燥。
干燥剂可以吸去植物内部的水分,以避免样本变形和发霉。
干燥时间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和厚度,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周。
7.保存标本: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入标本袋或盒子中,以免受到灰尘和湿气的影响。
标本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避免标本的退色和腐烂。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一、材料准备1.植物标本:选择完好、无病虫害和损伤的植物样本,并注意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物种。
2.防腐剂:可使用酒精、甘油、福尔马林等防腐剂,用来保存植物标本并防止其腐烂。
3.标本夹:用于固定和保持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一般可选择硬质纸板或塑料制品。
二、制作步骤1.野外采集: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到野外进行植物采集。
注意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采集受伤、死亡和虫害等植物样本。
2.标本处理: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进行洗净,移除杂质和泥土等,然后剪除不需要的部分,如根部和花序等。
3.标本平整:将洗净的植物标本放在平整的纸张或报纸上,用手或专用器械轻轻摊平,并根据植物标本的大小调整纸张的大小。
4.标本夹定位:将调整好的植物标本放在标本夹上,调整好标本的位置,使其符合正常的生长姿态和形态特征。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小夹子或胶水固定标本的部分。
5.标本备份:对于较为重要的标本,可以制作备份标本。
将植物标本的剩余部分放在备份标本中,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备不时之需。
6.标本干燥:将安置好的标本夹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其自然干燥。
切忌使用暴风机等加热设备,以免损害标本。
8.防腐处理:待植物标本完全干燥后,可使用防腐剂进行处理。
将防腐剂浸泡在一定深度的容器中,将标本的茎部浸没在防腐剂中,保持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渗透。
10.标本保存: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确保标本的长期保持和保存。
以上就是制作植物标本的详细方法,制作标本前应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合理采集,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能够记录和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系统信息,为植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 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 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然后取出用蒸馏 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
(三)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
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 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1.实验材料的准备
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浸制植株或枝 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2.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l%~2%
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 (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中学-大学 硕士研究生阶段
教学根 本目的
构建自己的创造 性知识结构
研究生阶段 博士研究生阶段
2.实现教学目的地途径:
1)教学中心法则
疑问追索形反馈
讲讲清原理
(中心)
途径一:
教学方法
途径二: 教具
验证性实验(实践)
观测 实验
创造性实验(实践)
问题 探索 修正 再实验
学习 成就
知识元素 知识结构初步
特殊处理: 裸子植物标本在压制前科用开水烫10分钟,沥干后再压制,防治
叶脱落。
另外,如兰科、天南星科、景天科等营养器官厚而多肉的植物, 也最好先放在沸水中2-3分钟,但要注意不能将花浸于沸水中。
换纸: 每天换干纸1次(草纸)。换下的纸日晒或恒温箱干燥(50℃)。 其次,第一次换纸时要将标本叶子整平,并将1-3片叶子翻转。 三是换纸时要注意将覆压的纸条,重叠的叶和花等小心张开。 四是发现叶、花、果脱落或多余部分须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 一起,同时要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这样连续换 纸6-8天,标本基本上全部干燥。
植物标本制作技术
主讲:刘仁林 教授/博士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要内容
1.为什么要讲标本制作?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学的中心法则 2.如何制作植物标本?
一、为什么要讲植物标本制作? 1.教学的根本目的:
知识元素
构建自己的知 识结构
应达目标: 小学 现实滞后: 中学前-大学阶段
2)室内制作:整理标本→压制标本(多次换纸)→消毒→晾干→上台纸→贴采集 签→贴盖纸→鉴定→贴鉴定签。 3、野外采集 1)选择: 时间选择:开花季节,或结果季节。 对象选择:成年、正常的树或草本;最好有花或果,或二者兼有。 注意: 把多余的或密叠的枝叶疏剪去一部分,以免遮盖花、果。 2)采集: 灌木、乔木应采集成熟、正常枝条并带花或果;草本一般整株采集。 超过50cm的草本可以只留部分叶,但必须带根,并清除泥土。
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 粘紧。
6)贴采集签
在标本台纸左上角贴上采集记录(转抄野外采集记录)。采集签设计见标本实物。
7)贴盖纸
为了保护标本,可在标本台纸左边黏贴一张与标本大小一致的薄膜半透明 纸,注意只在标本左边粘合,其余3边敞开。
8)鉴定
由分类学专业人员鉴定,并贴鉴定签(见实物),写出科名、属名、种名的 科学名称(拉丁名),并签署鉴定者姓名和时间。
3)植物名称定名的“词”源: 特征 地名 植物学家姓名
以上实质是指“加词”来源。
4)为什么物种的科学名称要使用“拉丁”名? 历史原因:
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 →Aristotle在雅典建立世界第一个植物园→ 其学生Theophrastus →完成《植物历史》和《植物构造》 →古罗 马吞并希腊→将这两本书译成拉丁文→遍入《自然历史》 → 1469~ 1799 再版190次(拉丁文) →创立200余个拉丁植物学专业名 词。
植物学发展中拉丁文应用仍然活跃: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微观研究→出版了许多拉丁文植物学著作: 如德国植物学家Joachim Jung《植物枝条解剖》→英国Ray翻译此 书并写了三本拉-英植物学专著《植物学新教程》、 《植物历史》 等→发现许多专业名词→17世纪许多植物学家形成使用拉丁文的 习惯。
我们的意见: 对比孔子和苏轼的教学方法可知:两者共同的特点都强调“乐”是关键,但
方法不同:孔子主张循序渐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入手,已到学生步入“快 乐”学习的境界,而苏轼主张先激发学生的“乐趣”,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快 乐”学习的情感意境。
我们的实践认为: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施以相应的 教学方法,即初中以前阶段,学生“情感”理性突出,故应通过观测实验(实 践),发现问题,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特点是“思维”理性 突出,应通过实验实践引导学生探索而进入“快乐”学习的境界。
2.植物科学名称的规范格式(双名法):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种的拉丁学名
2、物种分类的等级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亚种、变种、变型
(二)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技术 1、制作种标本的目的: 1)研究用 2)教学用 3)展览用。 2、制作植物标本的程序是:
1)野外采集:选择→采集→修剪→记录→挂号牌→放入采集箱(保鲜大塑料袋)
学中苦苦寻求的东西。
3)怎样把“成于乐”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呢? 孔子给出的方法:
孔子认为“礼”毕竟是外加的规定,人的性情受到约束,难以自 由地在学习中发展成长。要让人的性格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必须在教学中诉诸于“乐”。
孔子考察教学的过程得出结论,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乐”是人生追求学问真理的最高层次,是 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
5)挂号牌:在采集标签上填写与采集号相同的号码
6)装袋: 放入采集箱(保鲜大塑料袋)。 4、室内制作: 1)整理标本
对野外采集的标本检查采集签,并进一步修剪,使之符合标本夹大小。 2)压制标本(多次换纸) 操作: 一般用木制的标本夹压制。压制时用一块夹板做底板,上铺4-5层草纸,
然后将整理好的标本平放干草纸上,并将标本的枝叶展平,上铺草纸2-3张,如果 有些植物花果过大时,如荷花、玉兰花、大理菊花等压制时容易造成空隙,因而 最好用摺厚的草纸将空隙填平。此后每天换纸,连续10-15天。
苏轼关于学习中的“乐”与“知”是怎样的关系呢?
他认为“乐之者为主,是故有所不知,知之未尝不行;知之者为主, 是故有所不知,而有所不能行。”由此可知,不进行实践实验是无 法形成能力的,这就是所谓“高知低能”。这里突出了“实验实践”的 关键性。
到底苏轼的“乐”之教学方法是什么呢?
综合起来就是:先乐后知。充分揭示了人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所 在。问题是如何先揭发学生的“乐”?
3)消毒 压制的标本干燥后,可用1%的昇汞-酒精浸没2分钟,取出晾干。
4)晾干:从消毒液种取出后,置于草纸上晾干2-3小时。 5)上台纸: 把选好的标本平铺在台纸中间。用白色针线对标本进行固定。对于比较细的部分,
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 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
二、制作植物标本的技术实验
(一)必要的基本知识 1、物种的名称 1)与名称有关的分类研究
分类(性状 分析)
物种确立
分类系统 (发育系统)
建立
命名(包括 名称修订 )
2)物种有几个名称?
科学名称(拉丁名称)
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双名拉丁名(林奈1753)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 裸名:无特征描述,只有地方名称 俗名:不同民族、语言的地方名称,但有特征描述,如Abutilon flore flavo苘 麻。
林奈促进了拉丁文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18-19世纪林奈规范了植物学拉丁文书写→1737用拉丁文完成 《植物种属》、 1753年《植物种志》(双名法)→欧洲植物学家普 遍用拉丁文=专业习惯化、规范化
国际化、规范化要求: 1867年巴黎第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现代植物学拉丁文
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 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 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 ①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②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 定保存。 ③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 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知识结构
创造性知识结构
特点:具有思维的反馈线路,实践(实验)是关键。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规律。
2)古代教育对实践(实验)的重视: 孔子《论语·泰伯》 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首先,提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兴于诗; 其次,强调人格、品德教育的一惯性:立于礼; 三是,提出具有“人性”特点的教学方法:成于乐。这也是现代教
3)修剪: 长度:灌木、乔木12-16cm,草本20cm以上应“N”折叠。 剪去多余、重叠的叶和小枝并尽量使枝叶成平片排列。 4)记录(专用记录本):
采集号、日期、采集人、地点、地理位置(经纬度)、生境、花色、花基本特 征、果色、果基本特征、习性(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草本)、高度等 因子。初步鉴定的科、属、种及其拉丁名(也可缺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