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义案例
谈谈拜金主义完整版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朱鎔基总 理的这句讲话 反映了为人民 做奉献的人生 价值观, 价值观,而不 是为了个人利 益,权利等活 着。同时建议 大家能做些对 社会有意义的 社会有意义的 事情
拜金主义在大学生 拜金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大学生中的影响
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 拜金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 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无私奉献精神。 ①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无私奉献精神。 生活上盲目攀比,只求享乐, ②生活上盲目攀比,只求享乐,缺乏艰苦奋 学习上不积极进取, 斗。③学习上不积极进取,缺乏脚踏实地的 精神。 工作上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精神。④工作上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总而言 我们必须要反对拜金主义, 之,我们必须要反对拜金主义,建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只有这样,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 旗帜,献身于共产主义建设。 旗帜,献身于共产主义建设。做一名合士的产生
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平面模特,因为在一档相亲节目中 的一些犀利独特的语录而迅速串红,"你愿意经常陪我骑 单车吗?我还是在宝马里哭吧……"她叫马诺,一个现在 单车吗?我还是在宝马里哭吧……"她叫马诺,一个现在 街巷尾已经广为人知的名字,但是提起她的时候大家总是 很自然地就提到了一个词儿:"就是那个拜金女啊。"
拜金主义的含义
拜金主义money 拜金主义money worship 所谓拜金主义,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 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 把追求金钱为人生。 切,把追求金钱为人生。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 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 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 为金钱不仅万能, 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 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 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 在社会上, “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 金钱至上” 能”与“金钱至上”等, 这种价值观 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 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 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 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 我利益的思想主张。 我利益的思想主张。
拜金主义案例

拜金主义案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河南省白沟镇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今年春节前后,在白沟镇箱包加工厂打工的多名河南少女奇怪地患上了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些少女浑身血斑,鼻子出血,口舌溃烂,牙龈上的肉一剔就掉,牙齿一碰就倒。
据专家分析,白沟镇的许多箱包加工厂所用的胶水中,含有一种叫“苯”的化工原料。
由于苯的黏性大,挥发快,价格又十分便宜,白沟的一些黑心私营企业主大量使用含有苯或纯苯的黏胶,作业场所苯的浓度常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倍或几十倍,而且通常是工人做工、吃饭、睡觉同在一处,即使工人发现了病情也轻易不允许他们回家治疗,否则,就会克扣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导致两名女工死亡,十几名严重伤残。
这些私营企业主就是拜金主义,他们的眼中只有钱。
最终,他们不单害了别人,也使自己进了牢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我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取决于共产党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句话说,先进不先进,首先看思想。
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人们思想的先进性取决于这“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保持先进性的核心问题。
就这个主题,我今天讲四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共产党员应当和必须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条件。
第四,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是有内在联系的。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在哲学上又称为宇宙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
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

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在当今社会,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层出不穷,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这些广告片往往通过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情感,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
首先,有一家知名奢侈品牌推出了一支广告片,画面精美,音乐悦耳,展现了豪华生活的场景,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广告片中展示了一系列奢侈品,例如名车、名表、高级酒店等,通过这些奢侈品的展示,传达了一种享乐主义的生活态度,让观众产生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某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广告片也充分体现了拜金主义的特点。
广告片中,一位漂亮的女性使用该品牌的化妆品后,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妆容精致,展现出完美无瑕的形象。
通过这种方式,广告片传达了一种观念,即只有购买该品牌的化妆品,才能拥有完美的外表,让人们形成购买的欲望,追求外在美的拜金主义观念。
另外,某高档珠宝品牌的广告片也是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典范。
广告片中,一对年轻的情侣在一场奢华的晚宴上,男主人公赠送女主人公一枚华丽的珠宝,展现了财富和爱情的交织。
通过这个故事,广告片传达了一种观念,即珠宝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只有拥有足够的财富,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引导观众追求拜金主义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在当今社会十分普遍,通过各种精心策划的广告宣传,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广告片往往通过各种视听效果和情感渲染,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植入了消费主义的观念,引导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形成了一种拜金主义的消费观念。
因此,我们在观看广告片时,需要理性对待,不盲目追求物质,保持理性消费,追求内在的快乐和幸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被广告片的宣扬所左右。
[参考实用]拜金主义案例
![[参考实用]拜金主义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9bb95c27d3240c8547ef2d.png)
拜金主义案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河南省白沟镇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今年春节前后,在白沟镇箱包加工厂打工的多名河南少女奇怪地患上了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些少女浑身血斑,鼻子出血,口舌溃烂,牙龈上的肉一剔就掉,牙齿一碰就倒。
据专家分析,白沟镇的许多箱包加工厂所用的胶水中,含有一种叫“苯”的化工原料。
由于苯的黏性大,挥发快,价格又十分便宜,白沟的一些黑心私营企业主大量使用含有苯或纯苯的黏胶,作业场所苯的浓度常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倍或几十倍,而且通常是工人做工、吃饭、睡觉同在一处,即使工人发现了病情也轻易不允许他们回家治疗,否则,就会克扣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导致两名女工死亡,十几名严重伤残。
这些私营企业主就是拜金主义,他们的眼中只有钱。
最终,他们不单害了别人,也使自己进了牢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我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取决于共产党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句话说,先进不先进,首先看思想。
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人们思想的先进性取决于这“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保持先进性的核心问题。
就这个主题,我今天讲四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共产党员应当和必须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条件。
第四,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是有内在联系的。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在哲学上又称为宇宙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
案例分析:《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案例分析:《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主题内容: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就需要在营造的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案例概况: 在2005年4月20 日举行的嘉兴市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及观摩活动中,周斌老师公开课的内容中充分体现了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
课题是《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本节课的内容是结合人生观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要正确对待金钱、要有个正确的生活态度。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周老师无论是从问题的设计,从组织学生的讨论,还是到落实知识点等方面,都是在轻松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教学的目标。
具体是怎样贯彻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环节:(一)、创设教学情景,引入话题1、问题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喜欢钱吗?”“为什么?”(学生从生活的俗语中作出不同的回答)。
以“金钱买得到什么,买不到什么”为讨论话题,分小组讨论。
(组织成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充分讨论,教师巡视全场,适当的提示学生。
)讨论结束后以模拟辩论的形式:正方与反方轮流去反驳对方,这样在学生的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买得到的,也有买不到的;但也知道没有钱是不行的,强调金钱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去获得金钱呢?2、引入教学主题:谁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但是对待金钱我们到底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又该追求怎样的人生价值呢?(提出问题)(二)、生活事例的比较,强化主体内容1、通过多媒体出示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比,提出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推选出代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针对材料中不同人的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选择只为金钱的话,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从而引导学生作出真确的选择。
2、紧接着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怎样去获得金钱呢?手段是(合法经营,付出自己的劳动)反对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说生活中的顺口溜:“男人有钱就学坏,女人学坏就有钱”等等。
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

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深度探讨1. 引言在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忽视的一部分。
而在广告中,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内容也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来探讨和评估一些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并剖析其中的价值和影响。
2. 宣扬享乐主义的广告片案例2.1 例子一在现代社会,许多广告片都宣扬着享乐主义的理念。
比如一些汽车品牌的广告,它们常常将驾驶汽车与自由、快乐和享受联系在一起。
这些广告通过美丽的风景、悦耳的音乐和惬意的画面来向消费者传达汽车的驾驶会带来快乐和放松的感觉。
2.2 例子二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些奢侈品牌的广告片,它们往往通过展示名人代言或者精美的画面来宣扬享乐主义的价值观。
这些广告往往强调这些奢侈品牌的产品将会让人感到更幸福和快乐,表现出一种“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3. 宣扬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3.1 例子一一些金融投资公司的广告片往往宣扬拜金主义的理念。
它们会通过展示成功人士的生活和事业来向观众传递一个信息:只有通过金钱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这种广告片常常会给人一种金钱至上的观念,强调金钱和物质财富对人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3.2 例子二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些时尚品牌的广告片,它们往往通过展示奢华的生活方式和豪华的产品来宣扬拜金主义。
这些广告片往往通过强调他们的产品可以提升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从而激发人们对奢侈品的欲望和追求。
4. 总结和回顾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广告片通过美化和夸大享乐和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往往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对快乐和成功的错误认识,甚至导致他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虽然这些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广告片在商业上可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却带来了消极影响。
我们应该通过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广告,不被其虚假的美好形象所蒙蔽,同时也需要提倡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远离拜金与享乐PPT课件

感恩是指对他人或事物的感激和认可。 要远离拜金与享乐,需要学会感恩, 感激自己所拥有的,珍惜他人的付出 和关爱。
关注他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要 学会关注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 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 做出贡献。
回报
回报是指对他人或社会的回馈和奉献。 要学会回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他人,传递正 能量。
追求个人成就
小李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成就和目标。她通过努力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逐渐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 时,她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通过追求个人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小李找到了真正的快 乐和满足。
身边的正能量榜样
• 正能量榜样:小张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他的生活 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注重自我 成长和提升,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 ,他也关心他人和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与小张的交往和学习,我们 能够受到他的积极影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 度。
展。
03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勤俭节约,珍惜资
源、节约水电、减少浪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4
远离拜金与享乐的案例分享
成功摆脱拜金主义的个人经历
摆脱拜金主义
小王曾经是一个拜金主义者,追求物质享受和豪华生活。然 而,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生活后,他意识到金钱并不能带来 真正的幸福。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小王逐渐摆脱了拜金主 义思想,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感知。要培养自我控制 力,需要增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动机, 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违反组织原则腐败案例(一)

中纪委中组部通报两起违反换届纪律案件中组部会同中纪委于4月11日在京召开严肃换届纪律新闻发布会。
会上,中纪委、中组部对有关地方查处的两起违反选举纪律案件进行了通报。
第一起案件是山西省太原市原市长张某违反选举纪律问题。
2011年1月中旬山西省“两会”召开前夕及人代会期间,时任太原市市长的张某对自己未被列为副省长候选人不满。
在张的直接影响下,市政府副秘书长崔某根据张给其提供的省人代会部分代表电话号码,匿名向数十名代表发送了干扰选举的手机短信。
山西省委发现后,迅速组织调查,免去了张某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
近日,山西省委已经研究决定,给予张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省委还责成太原市委对崔某作出了严肃处理。
第二起案件是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油洋乡干部严某贿选问题。
2010年12月20日,溆浦县油洋乡召开人代会等额补选一名副乡长。
没有被列为候选人的严某为了当上副乡长,本人或委托他人向5名代表行贿1000元。
最终,严某当选油洋乡副乡长。
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严某开除党籍处分,并依法撤销补选严某为副乡长的选举结果。
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保证换届风清气正,查处是有力的武器。
对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必须从快从严查处,做到有案必查、查实必处、失责必究,形成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强大威慑。
同时,加大通报力度,对违反换届纪律的典型案件,要做到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儆效尤。
一个疯狂敛财的腐败分子---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罗鉴宇违纪违法案件剖析去年,省纪委、省检察院严肃查处了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党组书记罗鉴宇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2001年11月1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罗鉴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罗鉴宇,男,浙江诸暨人,1945年12月生,1962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入党。
曾任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嵊县县委书记,绍兴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浙江日报社副总编辑,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等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金主义案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河南省白沟镇发生的苯中毒事件。
今年春节前后,在白沟镇箱包加工厂打工的多名河南少女奇怪地患上了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些少女浑身血斑,鼻子出血,口舌溃烂,牙龈上的肉一剔就掉,牙齿一碰就倒。
据专家分析,白沟镇的许多箱包加工厂所用的胶水中,含有一种叫“苯”的化工原料。
由于苯的黏性大,挥发快,价格又十分便宜,白沟的一些黑心私营企业主大量使用含有苯或纯苯的黏胶,作业场所苯的浓度常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倍或几十倍,而且通常是工人做工、吃饭、睡觉同在一处,即使工人发现了病情也轻易不允许他们回家治疗,否则,就会克扣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导致两名女工死亡,十几名严重伤残。
这些私营企业主就是拜金主义,他们的眼中只有钱。
最终,他们不单害了别人,也使自己进了牢房。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我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取决于共产党员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句话说,先进不先进,首先看思想。
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人们思想的先进性取决于这“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因此,我们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保持先进性的核心问题。
就这个主题,我今天讲四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共产党员应当和必须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条件。
第四,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是有内在联系的。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在哲学上又称为宇宙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
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发生支配作用,发挥决定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每个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
由于人们社会实践水平、历史发展阶段、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同,认识会有所不同,世界观也有所不同;人们因其根本利益、社会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在过去我们讲阶级斗争的时候,一个人的阶级立场、阶级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世界观。
世界观这个问题也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的一种延伸、一种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
一般说来,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目的(即为什么活着?或者倒过来说活着为什么?)、人生态度(是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是及时行乐还是努力奉献?)和人生评价,这些就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而我们通常讲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等是人生观的更为具体层次的展开,它们都属于人生观的范畴。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它也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简单地说,价值观回答什么问题呢?回答值不值的问题,就是这件事这样做有没有价值、价值大小的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世界观,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到此为止,我讲了这么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串联起来说就是: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的看法,价值观是回答在人生当中什么事认为值得或不值得,以及它的价值大小。
这三者是这样一个关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它的具体体现。
人生观与价值观紧紧相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价值观引导人生走向,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丰富着和发展着世界观。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接触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这很经典的四句话就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就是回答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怎么样呢?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怎么样呢?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怎么样呢?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承认这个观点的就是唯物主义,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
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引进了运动,引进了发展,引进了变化,引进了可知论,就是规律可以被认识。
哲学上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是根据世界观的不同而区分开的。
大家知道,黑格尔是一个辩证法的大师,但是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小逻辑》可以说是集辩证法之大成的著作,他把运动的形式、运动的矛盾、运动的规律解释得非常深刻,是一个辩证法的大师,但他在回答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本质的时候却陷入了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黑格尔认为是精神,而且是绝对精神。
因此黑格尔从哲学上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辩证法的大师。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牛顿,他是一个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应当说科学家的世界观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但也不尽然。
牛顿研究经典力学,他寻找最终的推动力,最后结论是上帝是最终推动力,又回到唯心主义。
他认为世界是运动的,各种力在相互发生作用,但最终的推动力找不到了,找到了上帝,他也是个唯心主义者。
我们共产党人最起码应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讲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你必须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如果你是个唯心主义者,从本质上讲你不适合做共产党员。
问题。
问题也是世界观问题。
一个是有神论,一个是无神论。
有神论和无神论是世界观在领域的一个延伸、一个表现。
共产党员当然必须是无神论者,不能信仰任何。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这么多年来放松了教育,我们许多共产党员实际上是信的,更有一些党内腐败分子就是求神拜佛,搞封建迷信活动,说明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到会作重要讲话,举了若干例子,一个就是黑龙江省委的原副书记、后政协主席韩桂芝,也是党的高级干部。
这个人不信马列信佛法,家里设有一个很大的佛堂,供着菩萨,还有一幅对联,上联是:菩萨保我做大官,下联是:我做大官供菩萨。
她是这么一个世界观,把自己的政治命运完全和菩萨联系在一起。
更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她被“双规”后不检查自己,她怎么说呢?她说:“菩萨啊菩萨,我供了你这么多年,你也不保佑我”。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菩萨,自己犯了罪不检讨,反倒怪菩萨没有保佑她,腐朽到了极点,和共产党员相差十万八千里。
再一个就是原来的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这个人就是求神拜佛,每一步的升迁之前都去请教大师,我能不能升?要达到升迁的目的我要做什么?他是一个大贪官,贪了好几百万,他贪的钱不是自己挥霍了,相当一大部分就给了大师。
这个人也是不信马列信神佛。
因此,世界观问题太重要了,这绝对不是一个虚的概念,而是一个实的概念,而且是事事管着我们,指导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
历史观。
用不同的世界观来观察社会历史问题,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观,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必然由低级走向高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到目前为止就是信这个,你如果不信,说共产主义到哪年哪月能实现?那你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那就叫做动摇了。
因为唯物史观不是杜撰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规律。
唯心史观则相反,它把现存社会形态凝固化,神圣化,以为是不变化的,什么都是万岁的,资本主义万岁,资本主义永远倒不了。
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二者也有本质差别。
再举人生观方面的例子。
用一定的世界观看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人生观,所以说人生观也是世界观。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人生观。
这是典型人生观的表述,这也是基本的人生观问题,实质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来回答自己的一生怎么度过的问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样看待人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这是雷锋的人生观,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与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相反,也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腐朽没落颓废的人生观,比如有一种人生观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雷锋说生命是有限的,这个人生观也说生命是有限的,但结论不一样,这个结论是:人生这么短暂,赶紧及时行乐吧。
就不讲奉献,而是只讲享受。
还有一种人生观,是极端利己主义的,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活着干什么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为了财。
对待金钱的态度,它又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
对待金钱,有的人认为“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另外还有人认为不是这样,就是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
犯罪分子胡长清、成克杰就是被金钱带入了坟墓。
这就是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反映了人生观。
价值观就更丰富了、更具体了。
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他把生命、爱情、自由三种都极其珍贵的东西进行了比较,结论是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为了自由,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扔掉,这就是价值观,他回答什么最值得的。
这就是裴多菲的价值观。
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奔赴刑场时大义凛然地喊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语。
在共产党人看来,主义,也就是我们的信仰,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主义”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孙中山先生主张“天下为公”,这是他的政治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观。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替法西斯而死,替剥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里讲的是生死观,实际上也是价值观,就是回答怎样死是值得的,怎样死是不值得的。
再譬如对读书的价值判断。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就是一种典型的价值观,当然这也是一个有很大偏面性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