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微波技术
微波模块原理

微波模块原理微波模块是一种利用微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和处理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
微波模块的原理是基于微波的特性和传输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调制、解调、滤波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微波模块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微波模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的高频特性进行信号传输和处理。
微波是指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大功率传输等特点。
微波模块通常由射频发射器、射频接收器、微波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调制解调器等组成,通过这些元器件和电路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射频发射器是微波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基带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并经过一定的功率放大后输出。
射频接收器则是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最终输出基带信号。
微波放大器则是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放大,以增强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能力。
混频器是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得到新的频率信号的元器件,常用于频率转换和信号调制。
滤波器则是用于对信号进行频率的选择和滤波,以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调制解调器则是用于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微波模块的原理基于微波的特性和传输方式,通过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微波模块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调制、解调、滤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微波模块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信号处理和传输解决方案。
总之,微波模块是利用微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和处理的设备,其原理基于微波的特性和传输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微波模块在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将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信号处理和传输解决方案。
_食品加工新技术—微波技术

食品加工新技术—微波技术摘要:跨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食品加工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微波技术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具有快速、清洁、节能等优点。
目前,微波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的涉及面很广,在食品加工与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食品在加工方面具有效率性。
本文对微波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特点、发展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未来微波技术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关键词:微波;食品加工;应用;发展展望Abstract:Into the new century, more and more high-tech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has also shown an unprecedented boom. Microwave technology in modern high-tech field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fast, clean, energy-saving advantages. At present, the microwave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food processing and dete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making the food in the processing of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technical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were describ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were predicted.Key words:microwave;food processing;applic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线、远红外线、微波等电磁波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
安东帕Multiwave3000介绍

仪器简介:良好的样品制备对于AAS,ICP-AES,ICP-MS或伏安法的精确分析十分重要。
同时样品制备也是分析过程中最费时间和决定成本的关键步骤。
Anton Paar样品分解设备的重要供应商,25年多的经验和对分析化学家需求的全面理解使Anton paar能够提供先进的样品制备方案。
Multiwave3000微波技术平台可进行微波消解、蒸发、有机提取、干燥等样品制备工作,配置相关附件还可进行微波辅助UV消解和微波氧瓶燃烧消解操作。
大功率非脉冲微波对输入能量的精确控制对于某些关键样品的敏感消解反应尤其重要。
对双磁电管系统的智能功率控制,可以获得全1400W范围内非脉冲微波功率。
(快速均一的加热、降低了自发反应或样品焦化、提高了微波组件的使用寿命)可选高级双温度传感器设计对于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反应来说,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插入参比管的温度传感器,这是一种无干扰气球温度感应器;另一种是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它安装在炉腔低部,通过管低部的小孔测定温度。
独特的消解管冷却系统自从Anton Paar推出微波消解系统后,冷却时间已不再是制约微波消解的因素。
内置的强制空气冷却系统。
防止过度加热、在消解后几分钟内冷却消化管。
特殊的气道设计和石英和陶瓷的使用提供了最佳的热量传递。
镀PTFE内腔耐久、工业级质量部件使Multiwave 3000适合于恶劣的实验室条件。
多层PTFE镀层完全保护66升不锈钢炉腔。
(最大的抗腐蚀能力、方便清洁和维护、有利于系统升级)安全系统重密封门最大的安全室Multiwave 3000的重要优点。
操作方便、经验证的方法库、先进的反应控制传感器都是内在的安全特点。
其他还有多种另外的主动和被动的安全措施,例如多重过压释放方法和反应管周围的保护罩,在万一有自发化学反应,可以保护使用者。
全新设计的抗冲击安全门,带有电子和机械互锁装置,当压力释放过程后,可以自动重新关紧炉门。
磁力搅拌器(选配)用磁力搅拌器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高功率微波辐射场远场测量方法

高功率微波辐射场远场测量方法张黎军;陈昌华;滕雁;孙钧;宋志敏;张晓微;张治强【期刊名称】《强激光与粒子束》【年(卷),期】2016(28)5【摘要】数值模拟并给出了测量距离、积分角度范围和E面、H面等化性对辐射场积分功率的影响.基于X波段大功率微波源、20 dB标准喇叭以及680 mm辐射喇叭,开展了测量布局对辐射场积分功率的影响大功率验证实验研究.此外,基于X波段9.3,9.7 GHz相对论返波管,开展了测量布局的高功率应用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测量距离不满足远场条件,但只要辐射喇叭E面、H面的等化性较好,通过足够的积分角度范围控制,也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辐射场功率测量结果.【总页数】7页(P40-46)【作者】张黎军;陈昌华;滕雁;孙钧;宋志敏;张晓微;张治强【作者单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41.5【相关文献】1.高功率微波辐射场功率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J], 刘英君;晏峰;景洪;熊正锋;郝文析;杨猛2.抑制地面反射影响的高功率微波辐射场测量方法 [J], 蒋廷勇;高林;刘小龙;宁辉3.高功率微波辐射场功率阵列测量装置研制 [J], 张治强;王宏军;张黎军;张余川4.高功率微波拍波辐射场高精度测量方法 [J], 景洪;郝文析;刘英君;宗子健;杨猛;蒋自力5.一种小型化高功率微波辐射场功率密度测试系统 [J], 张翠翠; 王益; 王建忠; 何斌; 于明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简

微波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简析毛 磊 姚保寅 周 洁 潘 剑远距无线能量传输主要包括激光和微波两种方式。
前者能量集中,所需接收设备尺寸小,但大气损耗严重。
后者效率较高,虽对发射接收天线有一定要求,但大气透过性好,目前仍是远距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的重点,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微波能量传输技术在太空太阳能电站、航天运载器供能、定向能武器、航天器间能量传输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基本概念与内涵微波能量传输是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方式,其能量发射端借助微波功率源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微波频率的射频(RF)能量,经由波束辐射传送至能量接收端,通过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等,将射频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
其中,发射部分旨在将输入直流电高效转化为微波,同时完成微波高精度发射及高效空间功率合成。
发展现状及水平日本、美国、欧盟、英国等开展了大量微波能量传输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其中日本和美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 W.C.Brown首次提出微波能量传输概念,并于1975年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首次试验证明远距微波能量传输的可行性。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近年来多次强调转换太阳能为射频能量发射到地球,并设立了太空太阳能增量演示和研究项目,以开发此类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拟于2025年前开展减少天基太阳能航天器部件上的温度波动试验,打破天基太阳能捕获和转换的局限性以及可展开结构概念设计等。
该项目已于2022年1月进行了首次光伏发电微波传送的端对端演示。
日本三菱科研人员于2015年开展了500米距离10千瓦的微波能量传输,并成功驱动接收端LED灯。
按照计划,三菱重工将在2030年至2040年将微波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太空太阳能发电系统。
欧盟于2002年构建了欧洲研究网络,用30年时间探索太空太阳能发电技术。
英国于2022年宣布拟投资160亿英镑在太空建造太阳能发电站,其直径为1.7千米,重约2000吨,拟于2040年建成运行,将为英国提供2吉瓦的电力。
大功率稳定微波电源设计

大功率稳定微波电源设计尹钇涵;汪建华;秦道东【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源稳定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国防及日常生活.同时,各行各业对电源的要求日益提升,促进了电源稳定技术的发展.开展大功率稳定微波电源研究,是对电源稳定技术的深入拓展和延伸.基于此,采用型号为CK-611的大功率磁控管进行微波电源设计,以期提供相关参考.【期刊名称】《通信电源技术》【年(卷),期】2019(036)004【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微波电源;大功率;电源设计【作者】尹钇涵;汪建华;秦道东【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微波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艺生产要求的日益提升,微波电源作为激发或获取微波的重要部件,其设计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目前,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科研工作及日常生活。
深入研究大功率、高稳定的微波电源,是发展科技、提高科研水平及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也是稳定电源研究的必然趋势。
1 电源系统设计1.1 微波电源原理无论是何种电子产品,电路设计决定了整个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功能,也决定了产品设计是否能够成功。
本设计中,微波电源控制系统总方案,如图1所示。
1.2 采样电路当开关电源转换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是常见的两种控制环路方式。
其中,电流反馈是检测开关管电流后,有效控制开关管导通时间的占空比,从而确保整个电路工作过程中输出稳定电压。
1.2.1 常见的采样原理(1)电阻采样将电阻和负载电阻串联,通过采样电阻降低对应电压,以达到检测电流的目的。
(2)Rdsj检测对于线性区,MOS管可作为电阻使用,同时检测功率管对应的电压,以获得功率管的具体电流。
微波技术实验指导书

微波技术实验指导书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2009年8月目录实验一、微波传输线频率和波长的测量................................... - 2 - 实验二、微波传输线驻波比的测量 .......................................... - 8 -实验三、衰减的测量............................................................... - 16 -实验要求一、预习要求: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2.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实验任务,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写好预习报告。
二、实验要求:1.使用仪器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2.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3.在进行微波测试时,终端尽量不要开口,以防止微波能量泄露。
4.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纪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纪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5.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并将仪器、设备、工具等按规定整理。
6.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
实验一、微波传输线频率和波长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基本微波器件。
2.了解微波振荡源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微波的传输特性。
3.学习利用吸收式测量频率和波长的方法;4.掌握用测量线来测量波长和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微波的传输特性为了避免导线辐射损耗和趋肤效应等的影响,采用标准矩形波导管为微波传输线,并用TE10波型。
波导管具有三种工作状态:①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反射波不存在,波导中呈行波状态;②当终端接“短路片”、开路或接纯电抗性负载时,终端全反射,波导中呈纯驻波状态;③一般情况下,终端是部分反射,波导中传输的既不是行波,也不是纯驻波,而是呈行驻波状态。
微波技术及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1991年D. Michael P.Mingos 等人设计了可以调节反应 釜内压力的密封罐式反应器;它可以有效控制反应体系的压
力,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但它只能粗略的控温。
1992年Kevin D. Raner 等人成功地运用计算机技
术实现了对微波反应温度的监测;
1995年Kevin D. Raner等人发展了密闭体系下
微波的杀菌作用
微波杀菌是利用了电磁场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微 波对细菌的热效应是使蛋白质变化,使细菌失去营养,繁殖和生存的 条件而死亡。微波对细菌的生物效应是微波电场改变细胞膜断面的电 位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细胞结构功能紊乱,生 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此外,微波能使细菌正常生长和稳定遗传繁 殖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干氢键松弛,断 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 医疗垃圾具有毒性,一般的处理方法难以杀菌。医疗废物在转移运输 前会对医疗废物进行粉碎,再用微波进行处理。不仅可以起到杀菌的 作用还可以将废物的体积减小60%到90%。用微波处理的垃圾比焚烧 更方便,时间更短。
微波是频率在300MHz到3000GHz的电波, 被加热介质物料中的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它 在快速变化的高频电磁场(微波)作用下, 其极性取向将随着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造 成水分子的自旋运动的效应,此时微波场的 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物料温度升高, 产生热化等一系列物化过程而达到微波加热 干燥的目的。
微波发射器
微波的热效应
微波对生物体的热效应是指由微波引 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 产生的生理影响。热效应主要是生物 体内有极分子在微波高频电场的作用 下反复快速取向转动而摩擦生热;体 内离子在微波作用下振动也会将振动 能量转化为热量;一般分子也会吸收 微波能量后使热运动能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gh Power Microwave Techniques
1. 概述
微波信号源(Microwave generator) ①微波固态发生器(Microwave solidstate generator)
②微波电真空器件(Microwave
electronic vacuum device)
电子注(Electron bean)与行波场 (Traveling wave field)之间的互作用
Ve约大于轴向Vp 高频轴向电场呈周期分布(见下图) 速度调制(Velocity Modulation) 密度调制和群聚(Density Modulation and adoption societies) 高频场(HF field)与电子注(Electron beam)之间的互作 用
行波管与速调管互作用的比较:相同点; 不同点 宽频带(Broadband) 效率(Efficiency) 饱和(Saturation) 性能(Specification)
3.1.2 耦合腔行波管(Coupling
cavity TWT)
慢波线(Slow wave line)(见下图) 漂移管(drift tube) 耦合(coupling)(图示) 速度调制、密度调制、群聚和互作用 性能
微波电真空器件的产生、 微波电真空器件的产生、发展和现 状
2.速调管(Klystron) 2.速调管
2.1双腔速调管(Couple cavity 2.1双腔速调管
Klystron)
双腔速调管的结构: 双腔速调管的结构: 电子枪(Electron gun) 输入腔(Input cavity) 漂移管(Drift tube) 输出腔(Output cavity) 收集极(Collection pole) 工作原理
2.2 反射速调管(Reflex klystron)
用途 工作原理
2.3 多腔速调管(Multiple cavity
klystron)
结构 优点 四腔速调管(Four cavity klystron) 四腔速调管
2.4 速调管的性能
典型的速调管:F=10GHz时, P(平均)=5KW, η=50%,G=50dB 缺点:带宽很窄
5 磁控管(Magnetron)
特点 分类
磁控管的工作原理
结构(见下图) 阳极块(Anode lump) 阴极(Cathode) 能量输出器(Energy output set) 谐振腔孔(Cavity hole) 谐振腔间隙(Cavity gap) 热子引线(Heating lead wire)
能量转换装置(Energy transfer set) 高功率微波器件(High power microwave device) 发射装置(Transmission set)
6.2 两种重要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High power microwave weapon)
微波炸弹(Microwave bomb) 能源:炸药(Explosive) 结构:铜质圆筒(Copper cylinder);螺旋线 圈(Helicoil);整形装置(Shaping set);虚阴极 振荡器(Virtual cathode);发射天线(Transmission
4 注入式正交场管(Injection
orthogonal field tube) 4.1 注入式正交场管的工作原理
注入式正交场放大器(Amplifier)(见下图) 电子枪区 高频输入窗 底极(Bottom pole) 慢波线 速度调制、密度调制、群聚和互作用 高频输出窗 收集极
4.2 性能
3. 行波管(Traveling-wave tube) (Traveling速调管窄带工作(谐振式) 行波管宽带工作(传输式)
3.1.1 螺旋线行波管(Helix TWT) 的结构
结构
电子枪(Electron gun) 输入窗(Input window) 输出窗(Output window) 螺旋线(Spiral line) 慢波线(Slow wave) 聚束系统(Bunch system) 收集极(Collection pole)
相互作用空间内的高频场结构
电子注与行波场之间的互作用
发射电子 速度调制 密度调制 群聚 互作用(例子) 应用
高功率微波武器(High 高功率微波武器(High power microwave weapon)
引言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特点
以光速攻击目标 攻击范围广 没有严重的大气传输问题
6.1 高功率微波武器基本原理
Antenna)
高功率微波发射装置
能源:电源(Source) 换能装置:强流加速器(Strong current accelerator)(电容或电感储能) 工作方式:脉冲 功率:兆兆瓦级
6.3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军事应用 6.3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军事应用
微波弹的军事应用 高功率微波发射装置的军事应用